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正片

主演:古天乐,郭富城,应采儿,梁家辉,陈小春,张兆辉,蔡一智,卢海鹏,高捷,黄华和,元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 / 普通话年份:200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2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3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4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5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6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3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4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5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6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7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8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19柔道龙虎榜(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杜导的内容

在杜琪峯众多的电影中,这部影片并不算非常出众,却被他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除了杜氏特有的打光,配乐,站位等等听觉视觉形式上的享受,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传达的精神。柔道代表着不服输的精神,千锤百炼的修行。影片中各色人等,司徒宝,tony,游戏厅的黑帮头子,酒吧老板,师父,阿正,梁大,陈小春,他们每个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讨着什么生活,心中都有柔道。酒吧中的四方混战,让他们在那一刻脱离了平日的角色,放开手脚释放心中的火。甚至看门的大胖子,在明知不是 tony对手的情况下,还是要放手一试。
应采儿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老杜片子里最出彩的女性角色。天真善良,不认输不畏惧,永远充满着希望,日本红不了怎么办?还没试干嘛要想。 很多时候她都在奔跑,虽然丰衣足食的生活垂手可得,也挡不住她飞奔的脚步。
杜琪峯说过,电影总要传达些什么,这是他在追求形式浪漫完美以外,对内容的要求,对社会和人文的思考和使命感。正是这一点,让我对老杜产生敬意。
影片结束最后一个镜头,红日初升,映着渔船桅杆的影子。我曾看过香港仔的渔船,密密麻麻的桅杆比香港的摩天大楼更让我动容。它让我想到这城市中各种阶层,各种行业的人,顽强的生活。

 2 ) 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被片名骗了,但这确实是杜琪峰本人最爱的电影

杜琪峰的许多经典电影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枪火》、《放逐》、《暗战》、《PTU》……有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在被问道《枪火》里经典的踢纸团镜头时,杜Sir的回答颇有些无奈,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说我这场戏那场戏拍得好。要说我最喜欢的是《柔道龙虎榜》,但却很少有人提起。”

2004年,一部《柔道龙虎榜》可以说是“悄然”面世。为什么这么说?同年上映的杜琪峰电影有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还有陈慧琳、任贤齐的《大事件》,就在一年前上映的还有《PTU》和《大隻佬》(小编同意很多影迷的观点,《大块头有大智慧》和《大隻佬》不是一部电影),这部片从各种角度来说当时都不十分受关注。何况直到现在,都一直名列众多网友吐槽的“看片名错过正片系列”。更是有很多人看过以后纷纷吐槽“看不懂”、“不好看”,以至于2018年4月该片最新的豆瓣评分是7.4分,仅好于46%的剧情片,在杜琪峰的作品中更算不上名列前茅。

可就是这部片,却是杜琪峰多次公开承认过的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也成为越来越多银河映像与杜琪峰的重视影迷热议的遗珠佳作。

没有任达华,没有刘青云、黄秋生、吴镇宇,也没有金牌配角林雪,甚至一个半小时的片子里面一枪都不曾放过。这样一部“非典型杜氏电影”《柔道龙虎榜》,何以成为杜Sir最爱的作品?

因为这部片有古天乐,有渐露锋芒的郭富城,有刚刚出道的应采儿,有几乎只能算客串出演的梁家辉,有同样是金牌配角张兆辉和卢海鹏,更有惊艳的蔡一智。最重要的,《柔道龙虎榜》有杜Sir对于理想与坚持的表达,有他对于偶像的致敬,更有每个人心中对于梦想与坚持的解读。

用并不俗套的方式,拍一部简单的励志电影

全片故事与主要角色十分简单:一个从事业巅峰堕落的落魄浪子司徒宝(古天乐),一个梦想挑战巅峰的柔道后起之秀Tony(郭富城),一个来香港实现歌手梦的台湾女孩儿(小梦),三个人因为Tony想要挑战司徒宝而产生交集,在与身边形形色色的众人发生一系列交集与变故之后,让司徒宝自甘沉沦的隐情逐渐浮出水面……

看着很像那些热血的励志故事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是部励志电影,但杜琪峰就是杜琪峰,永远有自己讲故事的风格。他不会用热泪盈眶与滴落的汗水特写镜头来描述主人公的艰辛与感动,也不会找一个讨巧的节点,单纯借助煽情的旋律来挑逗观众的情感。风骚的杜氏站位、恰到好处的配乐、光影投射下的经典镜头、金牌配角的亮眼表现,还有一闪而过、诙谐幽默的错位场景,这些杜氏风格的东西一样都不少,更是为铺垫剧情和丰满人物形象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时年20岁的应采儿,这一出场不知惊艳了多少人
银河映像惯常运用的阴暗场景下舞台追光,配合梁家辉自身强大的气场,着实气势逼人
张兆辉的表演成为整部电影中的笑点担当,凭借此片张兆辉也提名第41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草蜢的蔡一智,酒吧这段打斗场景下的日语清唱,堪称神来之笔

特殊的拍摄时期,对香港与一个时代的追忆与致敬

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拍摄这部片的特殊时期,也是杜琪峰偏爱这部片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拍摄这部片的动机之一。杜琪峰接受采访被问及为何最爱此片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很个人的一个感受来的。拍这部《柔道龙虎榜》的时候是香港最为烂的时间,03年非典,每个人都不能出去,有些人被关起来,很恐怖的一个状态底下。那时候我拍这个电影,个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我们倒下来,又马上起来,所以我拍的时候有自己的情怀。”

所以有很多杜琪峰的影迷都认同一点,这部片子不仅仅是杜琪峰的个人表达,更包含了他对香港、对香港电影或者整整一个时代的怀念与致敬。而这些坚持更是从电影中的很多不经意的情节里显露出来。

心智不正常但执着的阿正,跑去捡回被路人扔掉的传单
为了保住道场和照顾儿子,一把年纪还要训练去参加比赛的师傅
三个人高难度的叠罗汉,只为让一颗红色气球飞上天空
永远不放弃,拼命跑向梦想的小梦

在谈及影片中三个人叠罗汉让挂在树上的红气球升上天空这一段,杜琪峰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抓气球)这件事,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心中有理想,就不管怎样一定要做。”

致敬香港,致敬时代,也致敬心中的偶像

资深影迷应该早就知道,杜琪峰是黑泽明的骨灰级迷弟,甚至很多人都在《枪火》、《放逐》等片子里看出对《七武士》的致敬,而这部《柔道龙虎榜》更是杜琪峰对偶像的一次公开致敬。从一开始苍凉背景下的日语清唱,酒吧打斗场景里略显诡异而又吸引人的独唱,再到阿正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台词:“我是阿正,我做姿三四郎,你做侩桓”,到最后日本电影中常见的落日,无一不是杜琪峰对偶像的致敬。

颇具年代感的日式风格经典剧终镜头
片尾对偶像致敬的直抒胸臆

再来补一个小八卦吧,这部片子当年在香港上映的时候,不出意外的票房惨败(据查当年香港票房排行第18名,香港本地市场收入800多万港元),也引得杜琪峰感慨说到:“我高估了香港人的审美水准。”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吐槽的片名,其实很简单,电影中蔡一智清唱的日本歌来自于1973年文志唱片发行的同名歌曲,由徐小凤演唱,所以片名就叫了《柔道龙虎榜》......

 3 ) “我想打番场”,永不服输的人生——《柔道》解读 VOL 1.0

Chapter1 姿三四郎 ——先声夺人的开场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先看柔道的开场怎样利用声画不对位来完成空间对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切割。
  
1 (声音) 呼吸声、风声、呼吸声夹杂风声
(画面)仿四十年代老电影的黑白字幕,剧组名单
  
2 (声音)后期处理过明显飘在半空中的歌声,“哭泣吧,姿三四郎”
(画面)俯拍,夜景:高楼(工业城市)——码头(荒凉空旷的现实时空)——草原(模糊的时空) ,打柔道的老人(对应上一画面中的呼吸声)——唱歌的青年(歌声的来源,时空彻底模糊)。
  
3 (声音)歌声延续
(画面)切换场景,俯拍,日,外景 :老人和青年在路边派传单,被一个又一个行人随手扔进垃圾筒(每况愈下的现状)
  
4 (声音)歌声延续——渐变入背景音乐
(画面)俯拍,日,内景:老人和青年对桌而食,金色的人造光源(现实空间和视觉再次被人为切割)。特写:空空如也的“名牌”(表示道场已经长时间没有学徒)。
  
5 (声音)柔道比赛特有的击板声
(画面)黑屏,出大红片头“柔道龙虎榜”
  
在正式进入故事情节之前,这段开场时间为3分20秒。对比05年《黑社会》的“麻将馆”、06年《以和为贵》的“洪门规矩”,可以发现杜琪峰在《柔道》中开始放弃他之前一贯的开场模式,采用非主角和非主线来营造整个影片基调:连续的俯拍镜头,三段切换的声源把工业森林和亘古道场连在一起形成交叉的心理时空,且这个时空重叠在现实之上,可能是一个黑夜接第二个白天,也可能是无数个这样的黑夜延续着无数个清冷的白天。空旷的室外景反衬第三段中金色人造光笼罩中的道场,老人不动声色说,“阿正,不要玩汽水”。——没有确切的时空,只是一种氛围,一个状态。现实残酷,但,内心可以充斥阳光。
1943年姿三四郎的柔道精神,2004年杜琪峰的创作态度,开场在草原,尾场仍回到这个草原。形容某一种精气神的传承,一个情绪感伤而手法利落的开场。
  
Chapter 2 皮褛TONY 、Chapter 3 餐厅见工——风格化的光线和色彩
游乃海作为杜琪峰的御用编剧,据说时常在拍摄现场现改剧本。相信在游的“皮褛TONY”原稿里面三人的出场序不是同时(三人碰面实际上在“相见”第二天才完成),但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导演对两次场景的组接,TONY和司徒宝的现在时是后出现的小梦的过去时,表达三人的行动时间实际上是一致的,导演视角对时间顺序进行了重新构造。
“餐厅见工”场景集中在没有自然光源的酒吧里,使得酒吧本来就十足虚化感的色彩更加被突出了类似于话剧场面的舞台感。单纯朝气的TONY全身在犹如在台中央一样被明亮的金红色光线由上而下笼罩;小梦,身上那条伧俗的暗花裙子把整个气质都降一个格调,但她的光线始终是反白得微微晃眼,白色是偶像剧女主角才经常使用梦幻色,照在小梦身上颇有些有不伦不类的悬念感。阿宝没有正脸镜头,身形遮在在深蓝阴影下,不离手的红色餐巾十分扎眼(第二次暗示)。冷蓝暖红的色调提前提示越往后剧情越看到实际上由TONY替代了阿宝的“红巾”成为阿宝与外界交流的路标。最后一个画面,酒吧灯光从小梦身边像交通信号的红灯一样扎眼地固定在画面正中,一边是TONY昂扬的侧影,占据大部分画面的司徒宝喘息着的漆黑剪影。定格。精致的画面构图把三个人的状态展现得一览无余。
  
Chapter 4 柔道小金刚 ——蒙太奇
接下来的公交车一场基本上是半封闭空间的样板运用。交通工具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缺乏稳定的空间感,封闭,隔断与外界的直接交流。阿宝一直喃喃自语,不用怕,很简单,没事的。不知道要干什么。两面车窗外景物混乱地外后退,紧接一个急转弯,画面被惯性推动着一晃,有没有晕车的感觉?昏头昏脑的视觉效果正是阿宝的心理外化,语无伦次下的真正心情。
“蒙太奇意味着将一部电影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因为某君在公交车上没好意思告诉两位帮凶来游戏厅的目的,三人不同心。钱又得偷到手。怎么办?
  
镜头1,司徒宝不停回头看TONY;镜头2,TONY看司徒宝;
镜头3,司徒宝抓着TONY的手乱敲游戏机;镜头4,TONY一言不发;
镜头5,乱打键盘的司徒宝;镜头6,TONY突然哼哼哈哈十二分招摇地打起游戏来。
  
如果导演手法平庸,阿宝伙同小梦和TONY在游戏厅偷钱的戏分决不能讲得这么生动趣致。让我试设想一下这段蒙太奇的含义:阿宝不好意思明讲要TONY勾引对方老大的注意好方便自己偷东西,只好乞求的看着他,TONY立刻就拒绝了,司徒宝不死心又死乞白赖地跑去“教”TONY“只这样就行啦,又不要你下手……”TONY再次拒绝。可怜的阿宝只好郁闷地单干,这时TONY忽然同意帮他手,一阵噼啪,果然,大蛮哥的脚步被拖到到TONY身边。TONY始终没再看阿宝一眼,说明他虽然帮了忙,心里面却是不以为然的。
  
Chapter 5 四张薹 ——剪辑与调度
给“四张薹”取个副标可以叫乱七八糟协奏曲。作用就是把人看晕过去。基本上,不用太明白怎么回事,老杜已经决定好怎样,也不需要知道所有细节,只需要整个感觉。这一个是师父,这一个是老板,这一个老大是来寻仇的,这一班人有很多问题,而所有问题都是阿宝一个人搞出来的。如果逐场逐场去讲,就那没有这种乱的感觉,听不清楚就对了。
这么拍就要求四张台六个机位下的所有演员得一二三一起做,每次都一样,像乐队合奏,快了,慢了,多一点,差一点,都不行,直到大家都练熟了。最后全部东西同步剪接,一个机位以后回到其他机位,全都要做回一样,阿宝何时付钱,小梦TONY那边也要一样。剪接非常精准。时间问题要调节,技术性要求很高。
意念上未必能够立刻明白,多看两次就觉得特别有趣了。
  
Chapter 6 操得好FIT ——本土化
卢海鹏是老杜很喜欢用的老演员,剧情乏善足陈,说老人不勉强爱徒了,自己参赛。是个缓冲场面,看的就是卢海鹏地道港味的表演,声线神态举止都流露着南方老者、柔道精英的气度。老人徐徐地说,决定了,整个人都后生哂,我现在操得好FIT,好想明天就打。阿宝的表情都快哭了。师徒之间一种出于体谅的情谊和因为体谅而不能化解的隔阂更甚于父子。
  
Chapter 7 鞋 ——长镜头
长镜头是记录片广泛使用的手法,在剧情片中,长镜头长于营造一个一段心理时空带观众入戏,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四百下》经典的奔跑跟“鞋”有直接传承关系,镜头运动方向和场面调度都很像。“鞋”写意大气,加之金培达精致的配乐,效果养眼过MV。全片最浪漫的一笔。
大段留白,稍微看漏一点细节都不行,很长时间里我都不太明白阿宝跑着跑着忽然笑了到底什么意思?
从匆忙跳下楼道起跑,小梦拉住阿宝从一条街跑过又一条街,镜头如一个陪伴的奔跑者跟住狂奔,钞票在夜风中旋叶一样漫天飞舞。偶尔回头,赌场打手气极败坏追来。跑啊跑啊,阿宝突然就笑了。
昨晚再看时终于发现看漏了一眼。主观视角在两人侧面横移拍摄,阿宝的笑却在接在一个纵深的小梦的背影后面。——这不是前面的主观视角,已经换到阿宝了,这是阿宝看见的小梦。
师父不要他的钱,想死的心都有了,胡乱输了便算,怎料到神叨叨的小梦居然抢了钱拉了他跑路?小梦鲜活跳动的生命力打动了惨淡的阿宝,在小梦是无意,但阿宝被温暖了,所以他要笑。
《柔道》标明“向黑泽明致敬”但杜琪峰自承没有刻意搬用黑泽大师的手法,只有“捡鞋”这一场仿的黑泽明处女作《姿三四郎》中三四郎为女主角绑鞋带的桥段。阿宝的鞋跑掉了,小梦帮他捡回来;后来小梦搭路去日本,又是阿宝给她捡回来跑掉的鞋子。影片里阿宝和小梦没有谈情的,但是有没有爱情呢?有——有缘以后再遇到;遇不到,那就没有了。期待和遗憾在“捡鞋”里面都讲了,很含蓄。
  
Chapter 8 一心馆 —— 视角
交代各人的前因尤其阿宝意志消沉的理由,类似《重庆森林》对警员622的叙述,“一心馆”也是用各个角色的视角所见来间接表达。老杜几乎每换一个镜头就换一个视角,乍看还发觉不到,可见导演对其叙事技巧的自信。
小梦:“怎么你这么喜欢找人打?”
TONY:“说出来你都未必信,我眼睛有事,遗传病,视网膜色素病变,视力会越来越差,最后会瞎。”
TONY胡诌正中了阿宝的心病,于是我们看见清晰的画面忽然跳到阿宝昏暗的视野,从TONY身上慢慢行进到走廊。镜头换,主观视角,TONY出现在走廊主观视角,拉开衣物柜,TONY视角,一堆眼科医生的名片。善良的阿宝晓得这些医生未必有用仍想帮TONY,也说明阿宝的眼病已经到了多么恶劣的阶段。
激化阿宝失明这一场拍得就情节而言是很煽的——师父之死,单医院场景的选择也会显得做作。于是这一场紧接上面酒吧一场用三个视角来讲述。
  
主观视角:体育馆外,“柔”字样的巨幅海报,场馆内传来一边获胜的声音。
(然后忽然全部声音消失。心理上立刻出现反差性的暗示。)
阿宝视角:急救车呼啸打破死寂闯进来。 这个画面里面先是一段灰白的长廊,再从长廊一角冲进救护车。从视觉效果来暗示心理状况,是阿宝在长时间低沉以后立刻受到的强烈冲击。
主观视角:医院急救室,戴着氧气罩的老人。
阿正视角:心跳显示器上曲线混乱而急促。
阿宝视角:模糊的医院长廊。 阿宝的视野从这个镜头开始,已经不是昏、暗,而是高斯模糊——就快彻底看不见了。
主观视角:阿宝用手摸索,跌跌撞撞闯错病房。
阿正视角:心跳显示曲线越来越慢。
主观视角:阿宝摔倒又立刻爬起来摸索。
主观视角:阿正专注盯着显示器的眼睛。
阿正视角:曲线渐跳两下,终于静止了。
主观视角:阿宝仍在边摸边找。医院各种机械的器械声音盖过了阿宝的脚步声。
……
虽然不满老杜煽情也煽得点到即止,但如果不是这样视角选择带来的类似间离化效果的冷静讲述,那么前面70分钟的铺垫也就没有必要了。恩师战死并不只表面上激化眼病恶化,最重要是将军阵上亡的选择刺激到阿宝觉醒,只要还活着就能选择怎么活。之后叙事速度骤然加快,情节上心理上跟阿宝的重新振作都是合拍的。
  
Chapter 9 斗心爆棚 、Chapter 10 我想打番场 —— 三分钟
有人提出杜琪峰是香港导演中最偏爱用三分钟篇幅做完一个短故事的一位。其他导演如何看得不多不敢赘述只老杜可以确认。“斗心爆棚”和“我想同你打番场”觉得都不如之后《黑社会》经典的“夺棍大战”精彩,一是人较少,一是结构上也没有“夺棍”那般三方人马混战的高潮迭起。放到《柔道》里面相比其他场面更情绪更集中节奏更快,对于不以激烈为要点的励志电影也许比“夺棍”更相得益彰。
前两分钟阿宝听到TONY说自己有病纯属鬼扯之后按捺不住出手。乍眼看是TONY把阿宝海扁了一顿,但只要留意前后色彩的变化就明白其实这是TONY直接拉了阿宝一把。两人从阿宝惯有的蓝色背景一路打到灯光明艳的酒吧大堂,阿宝从抡王八拳到被TONY推倒后不由自主地使出柔道招数,即使在被打到站不起仍不肯放手。
最后一分钟,镜头跟拍阿宝走过他走了无数次的夜巷。阿宝一边走一边轻轻试着挥动生疏已久的拳脚,慢慢地干脆边打边跑。到街尾,镜头在道场的门牌前停下。——司徒宝回来了。
  
Chapter 11 红气球
特别偏爱这一场,讲友情,讲温馨,讲离别。拍摄手法比较中规中矩,自己太偏爱容易写成剧情复述,跳过。06年百事打榜广告“蓝色缘分”(爱情篇)“骑膊马”仿的“红气球”桥段,主角都是古天乐。
  
Chapter 12 草原决战 ——总结
不讨论技术,电影到了这里已经是一个总结。
阿宝找到李亚冈打完两年前缺席的比赛,完成自己的一个遗憾,从这个遗憾去看自己的人生,结果是输是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守了当时的承诺,而对方也原谅了他。
在打斗的过程中,李亚冈尊重阿宝眼盲,便蒙眼跟他打,却不小心开了眼。所以李亚冈输掉了。他走得很甘心很潇洒,但犯了规就是犯了规,最成功的人也会跌倒,也一样要站起来再走过。
草原是都市的对比,是原始和现代的感觉,一切可以变但理念不能变,这是草原和都市的分别。所以开头是这个草原,结尾还要回到这个草原。即使拍摄很难搞,这样浪漫的表达都是必要的。
  
  
斗心爆棚,永不服输,其实多么老土的主题,而老土而有生命力的东西往往等于永恒。就像如果阿宝不是眼盲而是得癌症,三年两年就要死的,还要不要积极地过完余下的日子?如果小梦明知自己永远都不会红,还要不要守一个念头只是为了“我不想以后后悔”?
借用老杜在杂志访谈提到的一个观点,“我曾经拍过很多票房上破记录的电影,但那可能未必是电影的价值。一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是让不同文化的人因为一部电影而有了熏陶,或者你会去谈论这部电影,那么我拍的电影就好像有了价值。”《柔道龙虎榜》口碑远逊色于银河映像的“四大名著”(《一个字头的诞生》、《枪火》、《黑社会1、2》,《放逐》),商业和艺术之间划分也挺含糊。可以说杜琪峰媚俗,但他的俗是充满天才创意的。在银河映像商业和风格两线极端之间出现这样一部温情、克制的励志之作,对现在需要精神指标的我绝对只有臣服的份。谢谢老杜,谢谢小游,谢谢银河映像,鼓掌,散场,我们又有力气自励去生活。

 4 ) 正版DVD笔记

光盘
我最爱的导演的电影中我的最爱。看五遍了,也不算多,这么多年了。
当初看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大陆版的可能有删节,因为张兆辉的胳膊上为什么受伤没有交代,跑街戏之前也缺一段。现在完整版已经到处都是了,不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很激动。
几年前托同学从香港买的正版盘,99港币。当时觉得太疯狂了,现在觉得非常值得。光盘里收录了各种周边。最让我感动的是,周边也是有字幕的!
btw,有金培达的原声专辑么?如果有且有谁有的话给我一份,不胜感激!

制作特辑
部分动作是杜sir亲自做的示范,啊好辛苦。外景打戏很多都是摔在硬地上的。天台上两个人打,摄影师绕着他们跑,举杆儿的等等一堆人在摄影师背后跑,老鹰捉小鸡啊……

杜琪峰访谈(括号里是我说的)
(不求全,我的笔记难免带有我的兴趣选择和我的语言特色。)
最初想拍喜剧,但香港喜剧市场不景气,长此以往格调越来越低,所以决定拍主题性比较强的电影。说教的方式观众不会喜欢,所以选择一个比较浪漫的方法。以为香港观众进步了,可以接受比较多的留白,但效果没有想象中理想。(还要怎么理想呢……拍一个电影,能有一个人热爱就够了,这部片子已经非常够本了。)
七十年代香港的年轻人精神状态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理解的。他们可能连中学都没法念完就去学手艺、做工,但同时坚持上夜校等等继续学习,或者同时兼多份工作。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能够承受失败。
不论时代怎么变,杜sir认为应该“活在当下”。生命是无常的,这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之一,不要用消极的态度面对。(个人的吐槽:啊我突然想到我现在不是过得事事顺心的时候,但却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之奋斗的时候。我这几个月的表现将决定未来很长时间的人生轨迹,这不是一件值得将来怀念的事情么。而且我觉得只有在这种奋斗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身边还有最好的战友和伴侣。)
电影里没有敌人,没有环境如何恶劣。你遇到古天乐的情况会怎么面对?古天乐是中心思想,郭富城是一个积极的角色用作对比。应采儿的角色没有天赋,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没做过怎么知道不行。弱智是fantasy,游戏人间,活在自己认为的浪漫世界里。
为何选择风格化的灯光设计?当年胡金铨拍电影人家问他为什么放烟,他说是为了让观众看到需要看到的东西,看不到的就白了……同理。运动也是,不需要动的就不要动。
长镜头?让观众更容易投入感情。应采儿真正跑过才会有那种感受。不要装很辛苦。无论演技多好装出来的都假。对不同的演员用不同的方法。(我一直觉得这事儿太神了……)要有时间有耐心用不同的方法沟通。不会让演员读完整的剧本,保持新鲜感。(换别人该请不到演员了……)
酒吧的戏排练很多遍,像乐队一样要配合进度。拍也很多遍,因为要不同的机位。不需要观众特别清楚怎么回事,只要知道这三个人都一身的麻烦就够了。组合在一起效果比拆开要好。
跑街戏:人生就是缺乏这种东西。这一刹那足够用一生。
红气球的戏是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不需要为什么。友情,浪漫。
头尾戏的草是种上去的。就为了浪漫。和都市反差。(草叶子会把人划伤我特别有感觉!你以为人挺结实的,这个那个都受得了,但其实各种恼人的小地方告诉你其实人特别脆弱。)
六十年代看黑泽明电影没感觉,八十年代自己要当导演了才觉得是好电影。黑泽明能将他的哲学用故事来表达。受黑泽明影响很大。只有穿鞋扔鞋的情节是自觉致敬。

观片
片名出现前的三段戏都是师父父子的,草地练拳,发传单,吃饭,推名牌,出片名。好像从前的DVD不够清楚,一直不知道练拳的是谁……还以为是古天乐,觉得很奇怪。现在这样就对了,片头片尾正好是一个圆,古天乐接了他师父的班。
应采儿出场的时候房东太太激动地说“我顶你个肺”,我突然觉得很好笑……宁浩真可爱。而且我才知道康师傅香港也有。偷贡品还要拜一拜特别可爱。
唉,每场戏都特别可爱……
给张兆辉掉完包,古天乐被郭富城打之后26:27有第一场赌场戏,大陆版没有。这段戏很重要,结合后面公交车上应采儿哭那段和互相捡鞋再琢磨,我开始觉得古天乐和应采儿的角色之间有点小暧昧了。杜琪峰提到他俩之间的感情,特别讲应采儿到最后分别的时候都不知道古天乐眼睛有问题。
歌厅里那场华彩的“交响乐”之后的大打戏也没有,37:30。傻子在舞台上唱歌,梁家辉在底下平静地听,各种固态液态的碎屑飞来飞去,古天乐不知所措地乱撞,特别好!别人从室内打到户外,傻子唱完歌给自己鼓掌,梁家辉对古天乐提到两年前的比赛,之后出去一个人用一招把场子清了,弄伤了张兆辉,让郭富城再去他的场子。把这段删了根本就不知道梁家辉的绝招是哪一招,也就无法理解决战中的动作戏编排。这些这么重要的戏怎么能删呢!
张兆辉和小孩玩儿“看谁守得住”那场戏,往包里装钱之前是5:0,装完之后就变成3:0了……哈哈,难道暂停比赛要扣分的么。
50:05开始跑街之前的赌场戏被删。又是从红色的观察孔开始。
跑街是所有电影里我最爱的场景。所有电影。
应采儿和她爹之间说话会有闽南话和国语,听着很有感情。原音的感情真的不一样。郭富城去找梁家辉说司徒宝想和他再打的时候梁家辉嘴里叨叨的是柔道招式的日语名称,看国语版也不会知道。决战中的口令也都是日语喊的。
开关灯那段我也特别喜欢……一定要是有声音的灯,而且古天乐对光明那种留恋啊……
片尾打戏梁家辉是因为动了犯规的心而主动认输,之前也不记得了。
为什么大陆版结尾连“向黑泽明致敬”这几个字儿都没有了?是何道理……黑泽明得罪谁了?

 5 ) 奔逐的杜琪峰与司徒宝的笑脸。

80年代初,香港经济持续飞越。1980年杜琪峰与甘国亮有份自主创作长剧《轮流传》,想不到剧集播出几集后即遭受腰斩。王晶临危受命,拍摄《千王之王》应对丽的电视台的《大地恩情》,杜琪峰便成为了《千王之王》的执行导演,又一次投入另一场战役之中。在流水线式的电视工厂,他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停奔逐。 “那时候的我们很茁壮,来不及伤悲。”甘国亮说到那时候的杜琪峰与自己,这样形容。 而90年代后,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产业,香港都不断落寞,曾经坚强的人们开始伤春悲秋,不相信明天。 《柔道龙虎榜》是在寄语那个“来不及伤悲”的年代。 司徒宝选择了一种慢性自杀的方法:饮酒,欠债度日,荒废正业,营营役役…… 直到遇到小梦和tony,两个一直不济,但却,不停奔逐的人。 “司徒宝”就是香港人的现在,他们忘了他们曾经不停奔跑,才创造出了光彩靓色的“黄金十年”。而此时的他们开始对命运表现出了一番束手就擒的妥协姿态。脸上黯淡无光,嘴上一言不发。 小梦和tony,则是过去那个永远不知道失败为何物的青葱时代。 当香港人的现在撞到过去,就是那幕追逐的夜戏:小梦手上的钱撒花似得四处飞舞,蓝色的灯光映射在她的背上,衣裳飞舞,司徒宝的脸上渐露笑容…… 看到过去,看到过去的那种笃定与莽撞的前进,看到那些勇敢不懈的“来不及悲伤”,现在的他们看到了一种“希望”,是不是恍然间对这字眼错过了多年? 别习惯了失望与悲伤。 “柔道要先教你摔倒。”杜琪峰说。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是要告诉人们:摔倒了,不要忘了爬起来。 杜琪峰初次拍电影,大阵仗地来内地取景拍摄,集邵氏电影与新时代武侠于一身的名字——《碧水寒山夺命金》。热热闹闹,大张旗鼓,结果却是——铩羽而归。在新浪潮的名单上,无论是导演还是电影,这部电影被放置在一个豆腐块一样不起眼的角落。 回电视台拍电视剧,继续历练流水线的艰难作业,“如果没有学会怎么拍电影,干脆废在电视台。“一等就是7年。7年时光荏苒,小童也可以成长为少年,男女也已滋养难耐。 《暗花》《非常突然》,外界批评其风格太过剑走偏锋,难以入主流的眼。 开始拍《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又被评论界大肆批评,认为他在向商业妥协。 每一次可能的摔倒,失意的边缘,即便在真正的落魄与失落时,杜琪峰也像司徒宝一样,在一条穷街陋巷上仿佛看到前方一个人的身影,她不停地跑,不停地跑,不需要回头,行进在迤逦的灯光之下。 “那就是浪漫。“杜琪峰谈到了那个镜头,“电影是需要浪漫的一瞬间的。” 浪漫是一种不真实,是一种幻想。从当下看过去时,过去就是“幻想”,是小梦倔强的裙摆,是那些慢镜飘扬的钱币,是她相信一切的笃定模样,“我去左日本就会红”。她的脸上笑魇如花,没有悲伤,没有迟疑。 杜琪峰一直相信他的“浪漫”。这一点你可以从他近来的电影中看出来,他热衷于那种时间放慢的悠然一瞬,那种一切延长的视觉“浪漫”。 《柔道龙虎榜》,这个不登大雅的名字,也曾经是某些人口诛笔伐的借物与指向。这样的失败,他并不在乎。这是杜琪峰自认的最大“浪漫”,浪漫到令他自己相信,那部电影的许多瞬间,是他最喜爱的,只此一部。 从这电影里能读到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以及他对于香港的眷恋,比《文雀》要深情,比《放逐》要踏实。他的这种坚持与对于完美的执着,是他现在地位之所以一时无倆的原因。 他可能资质未够,但他来不及犹疑,他一直在往前奔逐。 他身后有多少张渐渐微笑的脸?—— 喜爱这电影的你们都算。

 6 ) 这神片终于翻身了!

本文首发于 时光网微信公众号

对于影迷来说,最近有个重磅消息。 6月中旬,标准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简称CC)官宣,将发行《柔道龙虎榜》蓝光,这也是杜琪峰首部入选CC作品。

CC的眼光,果然靠谱。 《柔道龙虎榜》,是杜琪峰个人最满意的作品。

从口碑看,它却是杜琪峰最被低估的作品

今天正好是它上映17周年的日子,这部被忽视的港片经典,值得再次重温。 前段时间,杜琪峰接受采访,当被问及此时此刻最想送给香港人的作品。杜sir的答案,脱口而出——

这与《柔道龙虎榜》当时的拍摄背景密切相关。

2003年,非典袭港,人们情绪低落,极端绝望,杜琪峰萌生创作冲动,希望用电影为港人、为香港这座城市打气。 而柔道中的八字精神“精力善用,自他共荣”,正好与之契合。

另一方面,当时的杜琪峰刚刚拍完《大事件》,厌烦了市面上喜剧成风的氛围,想打磨出更有个人趣味的作品。 因此,也让《柔道龙虎榜》有了鲜明的作者表达。 现在看来,这是一部极具艺术性内在精神的杰作。 尽管当年,它的口碑反响一般。奖项方面,收获惨淡,仅在香港金像奖提名最佳动作设计,金马奖提名最佳男配、最佳原著剧本(获奖)。

然而时间证明,《柔道龙虎榜》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的作品。

败者

杜氏影片,少不了要谈风格化的调度。

本片的场面调度,技巧同样相当高超。 它继承《PTU》“将香港当舞台”的手法:高饱和度、高对比度的舞台灯光,打在一整座城市之上。

影片结尾的终极对决,地点选在夜晚的芦苇丛。两位柔道高手,一蓝一白,于草丛中缠斗,另一边还有人在高唱《姿三四郎》。分明是近身格斗戏,却拍出寂寥而悠远的意境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开头这场歌厅戏。 三方阵营,各自对话,群声喧哗,又有条不紊。

于杜琪峰而言,场面调度纯熟是水到渠成的事。 他拍《柔道龙虎榜》,更在意的是其内在精神,归结起来就两个字:“励志”。

这是一个关于失败者的故事

序幕就拍得极好。 镜头从香港的高楼大厦摇到一片草地,一位柔道师傅正挥拳出击,却没有对手,一旁是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阿正,正引吭高歌。

显然也呼应了刚才所说的结尾。

下一个,转场镜头。歌声仍在绵延,他们却已身处都市,父子俩在人群中分发柔道馆的宣传单页。 有人扔掉传单,阿正捡起来,继续分发。 紧接着是父子二人一起吃饭的镜头,寂静无声。 只三场戏,没有任何对白,杜琪峰就为影片定了调:胸怀理想的人,被巨大的现实环境抛弃,依然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位主角中,有两位和柔道馆的父子俩一样。

东尼(郭富城 饰),柔道新手,热血涌动,时刻盼望着挑战高手。

小梦(应采儿 饰),有明星梦,一路闯荡,从台南到台北,再到香港。混到了吃不上饭、付不起房租的地步,依然痴心不改。

司徒宝(古天乐 饰),是东尼的反面。他曾是个柔道高手,因为患了眼疾,即将失明,于是意志渐渐消沉,开始酗酒、滥赌。他辞别敬重的师父,以及师父的儿子阿正,如今做起歌厅经理,兼乐队领班。 杜琪峰特意为他设计了两个动作:不停用毛巾擦汗、走路趿拉着脚。以塑造出司徒宝“疲于奔命、疲于应付”的状态。

杜琪峰创作司徒宝,明显是在描画当时的港人心态:曾经踌躇满志,如今一蹶不振。

重生

《柔道龙虎榜》也是一个失败者重生的故事。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反派。 司徒宝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他的仰慕者,他们不断与其产生互动,以唤醒他的斗志。

大蛮哥,一个动辄拿刀伤人的黑社会大哥,知道司徒宝偷他钱箱,竟主动给他钱。 小梦,看到司徒宝逢赌必输,干脆抓一把钱匆匆跑掉,闹掉他的赌局。

赌档的人疯了似地追,司徒宝带着她疯了似地跑。

看着钞票,从小梦怀中纷纷飘落飞舞,司徒宝突然笑了。

他为什么会笑? 因为此刻,他释然了。光明终将逝去,命运无法逃离,不如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而东尼,为和司徒宝打上一场,谎称自己患了眼疾,即将失明,当然他不知道司徒宝的病情。

东尼把司徒宝重摔在地后,才终于唤起他的斗志,眼疾都是逃避的借口,只要还愿意出拳,自己就不算失败。 于是,深夜的街道上,他再次练起了柔道的招式。 最打动时光君的,是下面这场戏。

刚被父亲劝说回台的小梦,在路边大树上看到一只红气球,可她怎么也够不到。 后来,司徒宝和东尼接连加入。

三人用叠罗汉的方式,好不容易抓住了那只气球。

拿到气球后,他们还是以此姿势走在路上。

趔趔趄趄,却无比愉悦。

红气球是什么呢?

可以是灵魂的自由,可以是受困的梦想,也可以是临别的礼物。

大家沉默无言,只有空灵欢快的配乐,杜琪峰用如此浪漫的手笔,将三个人编织在美丽梦幻的都市童话之中。

宿命

和大部分银河映像的作品一样,《柔道龙虎榜》依然有黑色、宿命的因子在。

司徒宝的师父执意要走上擂台打比赛,结果因体力不支,抢救无效死亡;父亲去世后,有智力障碍的阿正要被送进福利机构;司徒宝,终将还是要面对失明。 但,这一次,杜琪峰罕见地打破宿命的主题,《柔道龙虎榜》也成为银河映像最具乐观主义色彩的电影。

小梦最后还是不肯死心,即便没有天赋,依然在追逐。 东尼,不断探索新招,领教高山。 阿正,一直重复着那句台词。虽是痴人呓语,也是赤子之心,同时间接成就他人的梦想。

而司徒宝,重新站了起来,向曾经的对手发起挑战。 即便已经失明,他还是邀请柔道冠军李亚冈(梁家辉 饰),打完爽约两年的顶级对决,如愿以偿。

这场戏是对《姿三四郎》的致敬。

除了场景,还有招式。

李亚冈的绝招叫“十字臂锁”,对应的是《姿三四郎》里桧桓的绝技“十字纹锁”。

结局,已经失明的司徒宝带领着阿正,走上街头分发传单,为柔道馆纳新。

他陪伴着阿正,并不时警告他不要玩汽水。 师父的衣钵与精神,有了继承者。

杜琪峰如此珍爱《柔道龙虎榜》的根本原因就是,影片真切传达出“积极人生”这一人生哲学。

在采访中,他是这么说的:“柔道最重要的是再站起来,被摔在地上,再站起来便行,就是不停地战斗。”

而在戏外,这些创作者也活成《柔道龙虎榜》里的人物。

积极勇敢如杜琪峰,怎能容许有人唱衰香港电影。

拍电影之余,他一直在操盘“鲜浪潮”计划,提携后进,新人已拍出《树大招风》这样的优质作品。他自己也在等待时机,制作自己的电影。

再比如古天乐。

在颁奖礼上,他被戏称是“新一代电影大亨”。这有实在的战绩撑着。2019年,他参演的电影,上映的就有6部。他的电影计划,已经排到了2030年。早在2013年,他就创立了天下一电影公司,已投资香港本土以及合拍电影几十部。

他们都没认输。

他们仍在迎战。

向过去的自己,向周遭的环境,向也许并不明朗的未来。

 短评

2022-1-15重看,再次被感动到,可算是最爱的杜sir款了!美好三人行碰撞出的浪漫花火映照出残酷的现实,每一记摔倒的重击犹如不甘服输的无声呐喊,人生被拯救的瞬间如开启天眼,身上每一个细胞都从久远的回忆中复活。萍水相逢的友情弥坚,小人物间的相濡以沫,不息梦想的持久燃烧,直面过往的挣扎勇气,以及坦然告别与彻悟放手,一切都在奔跑的夜风中变得轻盈透亮,应采儿奔跑一段全片高光时刻,全片那么多奔跑的镜头,配合金培达的无敌配乐,简直过于美妙——人生的重负已被卸下,从此心无旁骛。四张薹桥段的剪辑出神入化,人物关系高效呈现,灵动的冷幽默极富神采,这种剪辑结构甚至与其经典站位亦是一致的,错落中的秩序;顶光设计妙不可言。除了致敬黑泽明,酒吧名“after hours”是否也是致敬斯科塞斯《下班后》?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009年多伦多电影节杜琪峰接受专访时说《柔道龙虎榜》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2011年杜琪峰、韦家辉北京宣传《单身男女》,问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杜琪峰仍说是《柔道龙虎榜》。

1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香港酒吧里的落魄武士故事

1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跑!采儿,跑!

21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应采儿捡钱好不用心,明明有包不用,拿在手上掉了又捡捡了又掉,急死了…

2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拿气球那段,想起跟肉哥喝完奶茶在路边用脚比谁能先把奶茶杯踢进垃圾桶里. 竟然一直踢不进去,肉哥说,会不会被电子眼拍下来,明天就见报。两个人在路边傻笑,这大概是我最美好的青葱友情岁月。

24分钟前
  • .☂.
  • 还行

2015-09-10 不够酷啊 整个节奏都太温吞了 应采儿和爸爸讲着粤语又不知不觉换成国语 这个细节很可爱

27分钟前
  • 橘 きよあき
  • 还行

如此无感之片名,只怪当年港译名

2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不明白,为什么老杜要给这么好的电影取个这么烂片的片名?三个人叠罗汉拿气球那段真的好感人啊;第一次在酒吧的群殴,配着蔡一智清唱的日语歌,那氛围太好了。这是一部有意境的电影,情节一点都不重要,很多年后想起来,一定还会清晰无比的想起那些鲜活的画面。

30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又名: Yau doh lung fu bong导演: 杜琪峰主演: 古天樂 / 郭富城 / 梁家輝 / 应采儿 / 张兆辉上映年度: 2004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语言: 粤语imdb链接: tt0415380

34分钟前
  • 传说
  • 还行

应采儿被房东赶出来吃泡面的样子正到爆啊!!!!!!!!!

35分钟前
  • 周星星
  • 推荐

三星半。男性浪漫的极致,内核有找回或修复身份的意味,既像三井寿“我想打篮球”,也像是后来的预言,十字路口如樱花飘舞的钞票(物理上是错的),然后是中国银行。以此片暂别影城C厅,上海的电影宫时代告一段落,当时只道是寻常。

38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还行

司徒宝永远也没法恢复视力,tony也难以成为一个柔道大师,小梦去日本也不怎么可能红,他们永远在摔倒,但,他们也永远在奔跑,我真希望,将来在奔跑的路上,有人能为我捡起那双鞋

39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起初看古仔面瘫脸昏昏欲睡,心里暗笑酒吧里那场柔道群殴太杜琪峰。也猜古仔眼睛有问题——不然哪会那么巧那么多医生卡,没想到老杜一笔带过——真是高杆,不愧是大导演。等到古仔去找人对打的时候,我才发觉原来柔道代表的是他们每个人的所求之道。谢谢。

43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一直跑,不时有人找你打架把你绊倒。即便想拍全裸写真拍AV也没人要。不要忘了夜幕下边跑边捡钱裙摆摇摇的身影,不要忘了三人叠罗汉看着气球飞走时的笑脸,人生需要浪漫。老杜最喜欢的个人作品

47分钟前
  • 叭卦我最懂
  • 推荐

补标。时至今日,我仍然不认为这是杜琪峰的好作品,但本片最能看出杜氏风格对香港电影的不可或缺性。然而,过分的浪漫化让本片支离破碎,表意不完整。观众也很容易陷入纯粹浪漫主义的漩涡中,难免刻奇。因为每场戏都是精妙的,酒吧斗殴,赌场抢钱,够气球,田野角斗,夜景奔跑。这些都是杜氏造型风格的极致体现,却忽略了转场的情感组接。所以,有佳句无佳章,失意者的脸谱化。

49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我想同你打翻場” “去到日本我一定會紅” “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桧桓” 全是永不言敗 有夢做夢 的香港精神 應采兒最後一路狂奔的笑容 永遠都會記住

53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杜琪峰电影里面比较难以评价的一部,我只能说内地版我看不下去。奇怪的是老杜却宣称这是他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

55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应采儿在里面真好看

56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经典三人范式站位,能把烂俗和励志拍得冷峻好看。应采儿笑得如沐春风。

59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