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994)

HD

主演:伊利亚·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梅阿·温宁翰,Lexi,Randa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争(1994) 剧照 NO.1战争(1994) 剧照 NO.2战争(1994) 剧照 NO.3战争(1994) 剧照 NO.4战争(1994) 剧照 NO.5战争(1994) 剧照 NO.6战争(1994) 剧照 NO.13战争(1994) 剧照 NO.14战争(1994) 剧照 NO.15战争(1994) 剧照 NO.16战争(1994) 剧照 NO.17战争(1994) 剧照 NO.18战争(1994) 剧照 NO.19战争(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争(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史蒂芬亦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理想参军踏上了战场,然而,知道真正的身处于炮火之中时,史蒂芬才发现,战争,无论对于己方还是敌人,都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史蒂夫幸运的成为了战场上的幸存者,返回了家乡,没想到这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史蒂芬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史蒂芬有两个孩子,在孩子们眼中,浴战火而重生的父亲显然就是英雄的典范,可是史蒂芬却想向孩子们揭开战争的残酷本质。两个孩子在一颗大树上建造了一间树屋作为秘密基地,没想到这间树屋却成为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黑鸟红河红白黑黄 冰雪帝国芳芳南昌起义目无王法 目無王法合约情侣血之猎手战火四千金乘风踏浪你的女人世界奇妙物语2019秋之特别篇爱要有你才完美地师传人厄舍府的崩塌第一季异世界食堂 第二季浴血黑帮 第四季小女孩狗纹龙爸爸胆破心惊镜子365:逆转命运的1年我的小卷毛那个传教人解码数学烈焰2020恐怖男爵逝者之证第三季长岛尸家路新加坡司令深水区搏命单刀夺命枪国家监察生命的烙印诱僧

 长篇影评

 1 ) 走不出的循环,逃不出的圈


   一部最后震撼人心或是让人久久回味的电影经常不是一上来就搞得热热闹闹的,有时它开始的平平淡淡,进行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观众渐渐摸清了故事脉络后,导演再让高潮出现,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导演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一个交织着种族仇杀,职业道德,犯错与救赎的故事,让人看后深受感染,回味良久。
    影片的空间跨度很大,从马其顿到伦敦,又从伦敦到马其顿。时间上,表面看并不是太长,但是影片的叙事结构结合故事人物的经历却给人以沧桑和宿命之感。片子有个颇为亮丽的开始,一阵轻快的音乐,一个年轻的神父在采摘果实,远处雷声隆隆,一幅颇为宜人的风景。当紧接着的故事就不那么令人惬意了,惊恐的女孩,异族的追杀,同族的自残,餐厅的屠杀,记者的迷茫,到最后,从空间上到时间上,都从起点回到起点,一出暴力悲剧完成了一个轮回,似乎将继续进行下去。
    本片引起我回味的是几处高潮都是以一阵枪声带起,而在高潮前往往有一段有些紧张但是又显得平淡的铺垫,使得突然的一阵枪声分外刺耳。首先,以开始一群寻找女孩复仇的人闯入修道院为例,他们为了寻找一个女孩复仇到处搜查。进而进入了神父基里尔的房间,基里尔因为沉默的誓言一直沉默,而前面基里尔已经与女孩见面也是一阵沉默,在风景如画的海边的修道院也是平静的。这时突然闯入的凶神恶煞的人们就显得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了,而当他们寻找女孩时,观众也会想他们究竟会对柔弱的女孩做些什么,这时,就在基里尔的房间,一阵枪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人对着屋顶的猫一阵扫射,刺耳的枪声伴随着的是被袭的猫受到枪击后飞起,血肉四溅的残酷画面,让人也了解了女孩被发现后可能的可怕命运。
    接着是女孩之死,当基里尔和女孩逃出险境,一阵轻快的音乐和两人的笑容让人以为他们已经安全。但是,这又只是暴雨将至的平静铺垫,这时,女孩的族人突然出现,长者对女孩一阵羞辱和大骂,接着是女孩对基里尔的追逐,在一阵女孩兄长的枪声中,女孩停住脚步倒下。
    接下来故事转到伦敦,从战火纷飞的马其顿转到伦敦,从一个贫瘠的土地转到一个繁荣的城市。在一个高档餐厅里,人们生活的惬意而幸福,如婚姻纠纷这样的事情与马其顿的战火相比都显得不算什么。就在这样的相对平和的气氛中,“暴雨”又至,一个男子的突然爆发对人拳打脚底,离去后归来带来的又是一阵枪声,伴随枪声的是尖叫,鲜血和死亡,餐厅屠杀之夜也昭示着暴力的无处不在。
    最后一阵枪声又回到了马其顿,记者亚利克斯回到家乡,这时的马其顿显出一派难得的宁静,家族的聚会,孩童的嬉戏,初生的羊羔都显得生活无比美好。但是,从亚利克斯前去会见旧情人起,故事就有了些紧张,然后是其同族人被杀,刚刚还显得和善的同胞突然面目狰狞的踏上复仇之路,去寻找一个异族的女孩复仇。亚利克斯试图带走女孩,但是却死在自己同胞的枪下,女孩趁此逃向修道院,也为故事画了一个圆。
    枪,无疑是热兵器时代战争的象征物,也是暴力的执行工具,在片中的马其顿,我们看到孩子也时常手中拿着枪。在那个种族冲突的环境中,手拿一把枪,是为了自卫也是为了进行对异族的屠杀,但是,本片中,我们却发现,女孩,亚利克斯都是为了保护异族人而死在同胞手中,而之后真正的凶手却又会迁怒于异族让,引发下一轮的暴力。片中一再出现立场选择问题,片中人物总是被提示选择站在那边,这时,血脉,亲情都显得无足轻重,站错了队就意味着死亡。导演通过一种种族矛盾却导致同胞相残的情景展现,有力的传代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悲剧效果,种族冲突本身就是一个暴力的圆圈,而也一直有如片中的女孩、年轻神父、记者这样的人试图打破这样的怪圈,但是良好的愿望面对枪口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枪声响起,弥和矛盾裂痕的努力也被无情打破。但是,在这样的悲剧气氛中导演似乎也隐隐传达着一种希望,记者和年轻教士正是叔侄关系,而当记者为了拯救一个无助的异族女孩死去时,女孩也为拯救他的侄子而死,这似乎可以看作一种带血的希望,在偏见中,一些人类朴素的情感仍然不会泯灭,所以,年轻的教士看到瑟瑟发抖的女孩时默默的帮助她,女孩在年轻教士面临同胞的威胁时要以死帮助他,而记者更是勇敢的不顾身后的枪口,领着女孩向前,到地前,他对女孩说,“跑啊,跑啊”。女孩虽然仍然在一个暴力怪圈中奔跑,最后难免一死,但是仍然会有无数人在这场跑出怪圈的努力中接力。
    以一种环形的叙事方式来讲述一个暴力无尽循环的故事是最好不过的了,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正是以这样的手法深深打动观众,而且他非常注意细节,如果对该片也细心加以咀嚼,会发现片中有很多细节上也是呈现一种循环效果,有些大环套小环的味道。另外,正如前文所说,除去种族冲突,该片还涉及其它内容,比如记者的职业道德拷问和他日后道德上的煎熬与自我救赎就是本片一个大故事下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记者凯文•卡特因为拍摄一名奄奄一息的非洲孩童获得普利策奖,却受到不道德的指责而倍受煎熬自杀的故事。对于报道的事件,记者应该摆出怎样的立场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而片子的亚利克斯面对的煎熬无疑更深,他不是对救助者无动于衷,而是参与了这个迫害的过程。这或许也是他后来义无反顾的走上用生命保护惊恐的女孩的原因,而后来他弟弟伤心的在女孩尸体旁的情景也成为一张照片,这又是一种循环,一种轮回,一个悲伤的圈。
    片子看完之后,让我生出些许绝望之感,似乎一幕幕悲剧的循环真的无法打破,一次次善良的努力都只能成为宿命的印证。汹汹的暴力之雨随处可见,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走不出的循环,逃不出的圈。关键是,是否有人在暴雨将至的时刻勇敢的挺身而出,在暴雨过后留存希望。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38880.html

 2 ) 对Manchevski自己影评的小小翻译

影片”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我看了两遍,由于影片中三个故事不是以时间顺序讲述,我又心不在焉,第一遍时并未太懂,还因此迁怒导演Manchevski. 直到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讲述此片从构思到拍摄到自己所思所想,被他优美的文笔折服,才又将”暴雨将至”重温,终于彻底看懂. 影片情节其他影评已描述得很详细讨论的很完善,我就不再赘述.只将Manchevski的这篇文章做些摘录整理.


Manchevski对此片的初步构思源自他为看望家人而从纽约返回家乡马其顿的一次旅程, 那是1991年,也是他定居纽约后六年的首次.当时的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尚未解体,马其顿尚属其中,但局势已处在爆发边缘,空气中都是巨大变革来临前的压力, Manchevski将它形容做”好似暴雨在降临前人们无法呼吸的压迫感”--而这也是影片名字”暴雨将至”的由来. 人们对迫在眉睫的,无法逃脱的剧变面前倍感焦虑和渺小,但也或多或少,心存期待.
"… a sense of impending doom. I am not sure doom is the right word, because it was more a feeling of impending something – a change, an explosion, something bad, but also perhaps something promising and optimistic...It felt sort of like the pressure you feel on the inside of your mouth before it rains.

I decided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this feeling was by calling it before-the-rain feeling, like when you wait for the skies to open and bring down something hard, but also – potentially – something cleansing. Like rain."


电影真正开拍时前南斯拉夫已解体,马其顿宣布独立-- 暴雨已经落下.国内国境间擦枪走火不可避免,但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电影也在此复杂情势下艰难诞生.Manchevski对影片的成功感情复杂,一方面觉得辛苦有所回报,一方面害怕评论将影片按照纪录片来解读.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从头到尾他的拍摄目的都于记录无关,为此他还特意将影片场景诗意化,童话化,为与纪录片区分开来. "The country was made to look like a fairy-tale land in the way it was photographed... Special effects were utilized (moon, stars). The music was quite dramatic. We even created new geography of the country... we wanted to create even more heightened reality composed solely of wonderful landscapes, a place obviously unreal, closer to a mythical land than to current-day Macedonia."


在这段叙述中,Manchevski顺便谈及了对”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是否真的能够”客观”(objective)的看法,而这也是全文我最喜欢的讨论.他说"纪录片"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因为:何时开拍, ,何时停止, 如何取景,如何后期剪辑,音效 -- 都取决于导演的决定,而一个取决于个人或一个团队主观意向的事物,如何能称作客观?所以不管导演多么拼命想公正,拍出的也不过是他对题材的主观理解.被人脑重新组合演绎过的信息,永远不会真正客观.换一种说法就是,也许”纪录片”根本不存在.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documentary film. The moment you decide when to press the button and where to point the camera you are making a choice that affects the ‘documentary’ aspect of your creation. Not to mention editing or voice-over, that further enhance the filmmaker’s manipulation of the story. Every film is a work of fiction, no matter how hard its makers try to be objective. That’s the nature of the beast. What is ‘being objective’, after all?"


Manchevski文字的动人之处在于画面感很强,像在画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比如他对影片三个部分的大致基调的描述:
"In the first third, the country was made to look like a fairy-tale land in the way it was photographed. Blues and visuals suggestive of Byzantine art dominated the first third; the middle section was glassy, gray and milky; the third part was brown, warm, even hot, pagan: sticks, mud and grass."


最后,虽然毫不犹豫给五星但并不太推荐此片,除非你有极大热情.兴趣平平者应该会觉得影片缓慢又混乱吧 -- 比如第一次看的我.

影片略漫长,观影须谨慎.

Reference:
Rainmaking and Personal Truth, Milcho Manchevski, 2000. Rethinking History, The Journal of Theory and Practic, volume 4, issue 2, page 129-134.

 3 ) 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片!

波黑背景,种族之间难以化解的仇恨,孩子们的玩具是枪,人的生命在枪只面前是如此脆弱与渺小,导演没有象其他这类题材一样夸大、强调反战主张,写的就是在那个火药桶地区生活着的普通百姓的日子,接生小羊羔、谈情说爱、把酒话桑麻、修士打理农作物、久别重逢的男人们之间的发小情深,随处可嗅到泥土的芬芳、乡村的气息,然而,这生生不息的日子却被枪杆子的阴影所笼罩……

片子由“Word”, “Face”, “Picture”三个互相呼应的小故事构成,结构非常用心巧妙,但并不着痕迹,朴素大气,音乐均为本土音乐,与影片的呼吸搭配得极其和谐,直抵人心!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自己打心眼儿里喜欢的片了,记得看《木鞋树》、《吉普赛年代》时候,也是这样的欢喜:-)

 4 ) 暴雨将至 Before the Rain, 1994

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邀请马其顿著名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担任竞赛单元评审,而他的三部作品——《暴雨将至》、《母亲们》和《尘土》也将在电影节期间加入展映。由于一些原因,《暴雨将至》至今都只发行过DVD,高清介质始终未曾出现,另外两部更是极为罕见,因此这回能在大银幕上同时看到三部大师级作品,感受必定非同一般。

《暴雨将至》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长片。尽管此前没有任何独立拍摄长片的经验,曼彻夫斯基还是以惊人的掌控力完成了这部作品,并一举在1994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与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分享)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等多项大奖。由于其颠覆性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内涵,该片甚至被誉为史上最伟大处女作之一。

影片分为“言语”“面庞”和“照片”三个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三个部分发生在马其顿的不同村落,第二个部分则发生在英国。初看之下,每个部分都各自遵循古典的“三一律”原则,混合着情感和暴力的元素;三个部分虽然发生在不同时空,却呈现出按时间逻辑首尾相接的状态;直到影片结束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第三部分的结尾与第一部分的开头完美接合在一起,使得全剧结构形成一个圆环。

事实上,94年出现了两部成功运用“环形结构”的电影,一部便是这部《暴雨将至》,另一部则是广为人知的、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的《低俗小说》。虽然表面上看去二者有些相似,但两部作品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低俗小说》全片可谓支离破碎,十数个情节发生的时序被昆汀·塔伦蒂诺打乱重组,其对流行文化的运用、对暴力的极端渲染都具有全面而明显的后现代特征;《暴雨将至》则通过改造(而非颠覆)传统经典的“三段式”结构阐释出导演曼彻夫斯基对时间、暴力的看法,讲述民族、国家的悲惨命运,虽有后现代特征,但其内核却是纯然现实主义的。

更进一步来看,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倒叙,也不是简单的打乱顺序然后拼贴,而是在剧情中神乎其技地插入一些在当下时空中不可能发生或出现的事物(且通常是细节),以此来颠覆观众对时间的认知。比如,影片的第一部分(“言语”)中出现了女摄影记者(已故女星凯特琳·卡特利吉饰)身披黑纱为死去的亚历山大(拉德·舍博德兹加饰)致哀的场景,而第二部分(“面庞”)中亚历山大却再次出现于女记者的现实生活当中。从传统的叙事手法上讲,这意味着影片进入倒叙,即第二部分实际发生时间应位于第一部分之前。但随后,女记者却在办公室看到了第一部分结尾处被亲人枪杀的女孩和在一旁呆坐的青年神父的照片,这就意味着第二部分一定发生在第一部分之后。

虽然从前两部分我们仍然无法得知整个影片会以“环形结构”呈现,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时间并不是被外在的重组,而是发生了内在的错乱。从这个意义上讲,《低俗小说》和《暴雨将至》是从不同层面展示了编剧的技巧性,而二者确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这种“错乱”,导演将发生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故事不动声色地编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循环往复、无休无止的效果。可以想见,因为这种“环形”,不同时空中的剧中人将不断经历痛苦、别离和死亡,永远无法逃离自身的悲剧,整个民族、国家甚至世界也将陷入“万劫不复”——这便是谈及此片必须从叙事方法、从整体结构入手的原因,也无疑是曼彻夫斯基对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命运的终极拷问。

在一些访谈中,米尔科·曼彻夫斯基也一再提及自己对祖国马其顿现状和前途的忧虑。但他坦陈,《暴雨将至》“本不应成为先知预言,而只应是一剂警示。”[1] 他显然没有想到过,自己对种种冲突矛盾展现,竟然预示了三年之后的科索沃战争,而这一战争的核心问题正是民族主义问题。唯一不同的是,科索沃战争的主角是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暴雨将至》的冲突则在马其顿人和阿族之间展开。当然,哪怕观众对巴尔干问题没有任何层面的了解,理解该片的意思应该都不会困难,因为片中每一个角色、每个眼神都确证着仇恨之于人类的普遍存在,影片的卓然之处,大概也正源于此。

类似悲剧的不断复现,归根结底是古老民族与现代国家不相兼容的后果,这既给巴尔干半岛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给这一地区的艺术家无尽的创作灵感。实际上在这一时期的巴尔干,曼彻夫斯基及《暴雨将至》的巨大成功绝不是个例:该片问世后的一年,也就是1995年,马其顿邻国塞尔维亚的世界级名导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即凭借《地下》一举获得了个人第二株金棕榈奖,而该片正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革命战争到前南斯拉夫内战期间永恒不变的生灵涂炭。有趣的是,巴尔干另一国家——希腊的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布罗斯恰在同年携《尤利西斯的凝视》前往戛纳并获得评委会大奖(也就是屈居亚军),该片用极其诗意的手法描绘了整个巴尔干半岛战乱频仍的现状,其中还集中展现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遭遇的围城战。

直到2001年,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又凭借讽刺波黑战争前线情况的《无主之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等多个重量级奖项。可以说,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短短七八年间,巴尔干半岛上出现了太多名留青史的作品甚至巨匠级导演,但这似乎也成为了影史之于巴尔干最为荒诞不经的地方:一群人的痛苦、分离甚至死亡成了另一群人交口称赞的对象。艺术还能做什么?艺术家还能做什么?作为观看者的我们还能做什么?这些作品的出现,为全人类画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时光不逝,圆圈不圆”,这是《暴雨将至》中最著名的一句“批语”,是电影结构和个中意涵的最终指向,也是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对人类最终能够突破暴力怪圈、逃离命运魔爪的深切期盼。只是,片中的亚历山大未能等到这天的到来。影片结尾(如果有的话),他绝望地盯着一颗枯萎的小草,仰面叹道,“暴雨将至啊”。乌云向远方翻滚,无人可以逃脱它的笼罩。豆大的雨点不停叩问着干涸的大地,锤出阵阵雷声。

[1] The Rain Comes Again? Macedonian director Milčo Mančevski interviewed, Necati Sönmez, Central Europe Review Archive, Vol 3, No 15, 30 April 2001

 5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暴雨将至》中的环形叙事结构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

1994年,马其顿导演米尔齐•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暴雨将至》问世,一举轰动国际影坛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诚然,这是一部值得认真探究的杰作,因此二十多年来,关于这部电影的多角度解读一直是进行时。故事的色调是纷繁复杂的,战争,暴力,时间,爱情,宗教、民族等因素彼此缠绕,互相渗透,共同构筑起了这个充满吸引力的媒介文本。影片的闪光点俯拾皆是,音乐,摄影,色调都值得研究。


一. 消解时间——时间不逝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奖,颠覆传统的影片叙事模式,环形叙事结构一举摆脱长久以来线性叙事结构的束缚,为电影艺术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叙事方式。传统的经典叙事模式就是我们所熟识的讲故事的模式,即一个故事总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但是在环形叙事结构中,因果相承,事件的发生时间首尾相接,过去和未来可以无限延伸,从而产生一种循环的效果。而《暴雨将至》无疑是环形叙事结构的践行者。影片描绘了三个貌似独立,实则紧紧相连的故事:Words——Faces——Pictures。电影的第一个有意义的画面是许了“哑誓的修道院修士基尔采摘西红柿,远方的暴雨将至的画面,而电影结束于濒死的亚历山大躺卧在暴雨之中,被拯救的少女萨米娜跑向基里尔所在的修道院,电影画面重新回到基尔采摘西红柿的片段。第三段故事结尾与第一段故事的开头首尾相接,影片叙事由此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形"。在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的流淌并不是有序的,而是被切碎被剪接,显得驳杂而又满有意义。简单的说,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根本上就是为了解构时间,消解时间。

席慕容曾说时光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而我们人类不过是时光君王的人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时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无人可以掩耳不听时光的流逝声,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只能接受时间的摆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虽然同样在肉身上无法与时间剥离,但是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时间变成了他们可以任意操控的“人质”。对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对时间的思考是永远都不能逃离的问题。通过《暴雨将至》,我们可以窥见曼彻夫斯基对于时光的态度。显然在他的心中,时空是可以超越的

《暴雨将至》的故事本身所讲述的情节和人物线索是简单的: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亚历山大离开有夫之妇安妮,离开“安全”的伦敦,回到不安定的马其顿,因为拯救异族少女而死在自己表弟的枪下,因此获救的少女萨米娜逃到了年轻的修士基尔所在的修道院,两人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在二人结伴逃亡的过程中,萨米娜死于亲人的枪下。因此按照线性顺序,三个故事的排列应该是Faces——Pictures——Words,但是曼彻夫斯基刻意将这样一个自然顺序下简单的故事切碎成三个平行发展却相互影响故事,并且打乱了顺序,在Faces(亚历山大与安妮的爱情故事)中透过安妮的视角插入了萨米娜死亡的照片细节,而事实上在那个时间点萨米娜尚未死亡;在Words中已经被举办了葬礼的亚历山大又重新出现在接下去的故事中。活着的人已经死了,死了的人继续活着。被切割过的时间充满悬疑,生与死则仿佛超越了时间的捆绑。这样碎片化的时间处理方式使故事由亚历山大的单一视角变成了基尔、亚历山大和安妮的三个视角,也使爱情悲剧、种族冲突、宗教矛盾等复杂多元的主题得意被影片包容消化。

对时间的消解使《暴雨将至》的时间在直观上显得驳杂,而消解时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时间渴望使一些东西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永远存留,比如说与暴力和战争相对的爱与和平。《暴雨将至》中对时间的疑惑和思考成功超越了已有的“电影时空规范”,那些令人匪夷所思,显得刻意混乱、无法缝合的时间叙事让人不禁思考个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团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并且自然地产生超越时间,寻找永恒之物的愿望。

二. 逃脱循环——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严丝合缝地首尾相接,显得无始无终,并以此代表命运的循环。基尔在暴雨来临前夕采摘番茄的画面是《暴雨将至》的开头,也是结尾,这象征着爱情的纠葛,宗教与民族的矛盾,暴力的冲突都在这个无始无终的故事圆环中不断地循环,也象征着故事中每一个人命运的一次次重演。毫无疑问,无休止的循环背后是悲剧的重演,悲剧当然可以带来受众的思考,但是我想每一个运用环形叙事结构的导演的“野心”大都不止于此,曼彻夫斯基也不例外

时间不逝 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这句谶语在每一个故事中都现身了:“Words”里,老牧师催促基尔在暴雨到之前下山,在路上的时候说了一句“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在“Faces”里,伦敦街头的一堵墙壁上赫然写着“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最后一次在“Pictures”中,画面切回开头,依旧是老牧师在催促基尔下山时说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因为时间是圆的”。多次出现的这句话实则是曼彻夫斯基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达到的目标——跳脱出循环与轮回

时光流逝中的循环只不过悲剧和伤害的重演,如果时间不再流逝,圆圈不是圆的,也就是循环停止,那么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可以翻盘,伤害会有停止的可能,在绝望中也可以生出一些希望来。

缺口和漏洞让循环叙事结构不再那么圆满,跳脱出严谨的时空限制,使叙事表达产生了新的内容。《暴雨将至》的故事情节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以萨米娜的死亡为结局,但是曼彻夫斯基所设置的结尾是亚历山大的死亡。暴雨中垂死的亚历山大与奔跑着逃生的萨米娜两个画面不断切换,象征着灭亡的死亡和新生的希望更迭。如果影片的结尾仅仅是萨米娜的死亡,只能带来绝对的悲剧意味。因为在那片充满暴力和种族仇恨的土地上,这样的死亡实在太过常见。但是当结局被重置为影片中实现的那样时,同样是以死亡收束,毅然为无辜的少女挡住子弹的亚历山大之死就具有阻止民族杀戮和弥合人性裂缝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远处奔向修道院的萨米娜的身影则象征着充满死亡与暴力的国度新生的希望。从而,圆环的缺口呈现了出来,于缺口中我们能看见新的希望,新的可能。事实上,不仅是亚历山大在努力逃脱循环,更是这个角色背后的曼彻夫斯基。曼彻夫斯基在看到自己的故土马其顿处在这样悲惨惶惑的现实中后,才萌生了执导这部影片的想法。所以他自己和他镜头下的人物都在努力寻找缺口,希望逃脱循环的历史宿命,祈盼和平的降临,即使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逃脱循环是因为不愿意任凭宿命无休止的安排,不愿意沉沦在暴力和战争的循环中。而逃脱循环的奋力一击,能够惊醒一个昏聩的循环世界,也惊醒同样沉沦其中的所有受众。因此《暴雨将至》采用循环叙事结构,又从根本上想要逃脱循环的尝试无疑是成功且有价值的。

(2016年12月,20岁,《西方媒介批评》)

 6 ) 《暴雨将至》——明日落红应满径

  一、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分离成六个独立的共和国,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马其顿共和国便是其中之一。南斯拉夫内部长久以来的民族矛盾成为了直接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克罗地亚人(克族)、塞尔维亚人(塞族)和穆斯林之间的民族矛盾积怨已久。对当地民众来说,当国家濒临四分五裂时,民族之间的团结比国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

  早在1990年原南联邦的大选过后,内战的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各地方的安定。居住在塞尔维亚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为了自保,为每户每人都配备了走私的武器。随后,塞族人也不甘示弱的武装了起来。此后,南联邦主席团有关解散“非法准军事武装部队”的命令也被多次拒绝,经联合国调解的多次停火协议也遭到了破坏。到了1993年,南斯拉夫的内战已经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导致伤亡上万,300万难民流离失所。

  原属于塞尔维亚的马其顿,于1946年被铁托分离出来。1992年独立后又因为国名遭受了希腊的谴责,并被希腊经济封锁。在随后的几年,马其顿因为科索沃战争和内战一直不得安宁。虽然局势动乱不安,马其顿人民依旧寻求生存,追求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东西。就像马其顿的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又会低至零下30摄氏度。冰冷的死亡和炽热的情感注定在这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马其顿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暴雨将至”就是描述发生在这个暴力、冲突不断的环境中的故事。

  在这个长年被战乱困扰的国家,暴力带来的阴影早已成为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是7、8岁的孩子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枪械,这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和玩具。他们童年也净是些被武力渲染过的游戏。正如第一个故事(言语)中那些围成一圈斗乌龟的孩子们,好勇斗狠,手段残忍,就那么把乌龟放进一个火圈,再把一把子弹扔进火堆中。“噼哩啪啦”的枪声让远处不知情的成年人们为之一颤,而面对着奄奄一息的乌龟,他们却拍手雀跃。死亡成为了他们的娱乐,他们需要去挖掘的只是通向死亡的无数种途径。

  身处同一个世界的居民,就像居住在同一个街道邻居,人们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家园,对他人的遭遇置若罔闻。事情总是因循着“蝴蝶效应”的规律悄然降临,以难以预料的方式侵入每个人的生活。第二个故事(面孔)中,伦敦的广播中播报着,关于五名非法罗马尼亚移民试图通过货船偷渡到美国的消息。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立刻被庞大杂乱的讯息所遮盖,很少有人会去静下来想一想这些移民的国家状况,是什么让他们甘冒生命危险抛弃国土。安(Anne)手中的黑白照片拍摄的都是饱受战乱伤害的生命:骨瘦如柴的难民,痛苦不堪的孩子,满身鲜血的儿童,崇拜纳粹精神的青年,趴在墓碑上哭泣的老人。这些照片上的惨状不只是让人们看了心生怜悯和同情,他们也影响、改变着所有人的生活。

  信仰是连接不同国家人的桥梁之一。东正教和天主教都隶属于基督宗教中,东正教是马其顿人民的主要信仰,伦敦则有很多天主教教堂。安娜在伦敦的天主教堂里听到孩子们的唱诗不禁驻足,马其顿的柯瑞也在教堂中的祈祷仪式中带着崇敬的眼神望着耶稣的画像。拥有着相同信仰的人是否命运也紧紧相连呢?可伦敦的孩子和马其顿儿童的生活差距又如此之大。导演和观众都不禁要问,沐浴在同一信仰光芒下的人民为何境遇如此不同?伦敦餐厅的乌龟可以衣食无忧的在水族箱中畅游嬉戏,马其顿的乌龟却像人民一样被死亡笼罩。两个操着外籍语言的人之间的争吵和随后的枪击事件,都让人们无法再将别国的内战当成餐桌上的无伤大雅的笑话。暴力,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暴力都应该被制止。

  伦敦的雨季正好也是马其顿的雨季。阔别国土多年的亚历山大迫不及待的回到家乡,迎接他的是黑洞洞的枪口和人们充满恐惧和怀疑的眼神。当年的房屋依然伫立在原地,只是有些残破了,可人们支离破碎的生活却不是修补房屋的瓦片就可以拼凑完整的。那个孩子端着沉重的机枪向他玩笑般瞄准的镜头,让人看了心有余悸。世界就在这弱小手臂上的枪口中变得令人生畏。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际时,人们鸦雀无音。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这是电影开头引用的诗句,描写了暴雨将至前令人窒息的静谧。除去暴雨前阴霾的天气,诗句中还有种难以言表的沉重和孤雁哀鸣般的悲伤,仿佛将要到来的不只是暴雨,而是如暴雨般肆虐,倾覆家园的死亡。这是一直萦绕在电影中的情愫,也是在导演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

  二、暴雨将至

  1、言语(Words)

  柯瑞是东正教堂的一个神父,为了早日修成正果,许下了默誓,以不说话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萨米娜是为了躲避仇家(米特等人)追杀的阿尔巴尼亚女孩,突然闯入了柯瑞静修的生活。萨米娜只会说阿尔巴尼亚语,而柯瑞只听得懂马其顿语。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却能看懂对方善意的举动和惊恐的眼神。

  在马其顿,有70%的人信奉东正教,29%的人皈依伊斯兰教。电影中展现的是马其顿一些思想极端的穆斯林(即伊斯兰教的信徒),他们对于女性的贞操分外看重,为了保住萨米娜的童贞,其父甚至将女儿的头发剃短假扮男孩。而无论她为了保护自己杀人还是被人奸污,她都将被视为家族的污点被亲人处决。这也是她为何要躲藏在修道院不敢回家的原因。

  当米特率领着众人搜查教堂时,连神父也拿他无可奈何。导演展现给我们的,是仇恨已经超越了信仰和宗教,凌驾于一切之上。米特虽然也在胸前划十字,信奉天主,但是贯穿他一切行动的只有一句话“以眼还眼”。他们无所顾忌的在教堂四处搜寻、践踏,开枪扫射,甚至连条小猫都不放过。谁都说不清楚所谓的民族仇恨开始于何年何月,到底为何要双方开战,人们都是简单机械地重复着一个教条,那便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个人死了,就会有相应的死亡作为复仇的祭品。如果没有人停止,那么复仇就成了控制所有人灵魂的地狱。仇恨与随之而来的复仇行动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可以从电影中看出,他们甚至享受拥有武器所带来的权利,即掌控生死的权利。夜间站在教堂外面守卫的人,大笑着冲天开枪,把生命的尊严和信仰都踩在了脚下。原本民族之间的仇恨早就被仇恨本身的巨大力量所覆盖,仇恨便是行动本身,不需要任何其他理由,不需要言语的支持和辩解。言语在仇恨面前失去了力量,毫无反抗的余力。

  这也使得柯瑞的沉默更像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对抗。面对美景,我们可以默默欣赏,不去赞美。面对仇恨,我们可以默默承受,却无法不去反抗。

  故事中,支持柯瑞神父反抗的力量是爱情。他抛弃了名字、信仰、誓言和宗教,只是为了守护这个女孩。总有些人和情感超越其他虚无的事物真实存在。在那个言语已经失去力量的世界,语言的障碍永远不会阻碍他们的沟通。仇恨可以让亲兄弟相互厮杀,爱情却让言语不通的人相互了解。柯瑞在教堂中的眼神是充满崇敬和未知的,面对萨米娜时,他的眼神是炽烈和笃定的。爱情足以让他修成正果,成为他的信仰。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爱之深切,让言语也失去了颜色。

  2、面孔(Faces)

  居住在伦敦的安(Anne)看似与马其顿发生的一切毫无关系,我们却在镜头下看到她的生活逐渐被遥远国度发生的暴力影像、改变。她是柯瑞远在伦敦的叔叔亚历山大•科特的恋人,是一个摄影师,为了亚历山大的即将离去而伤心不已。亚历山大因为背负了杀人的悔恨而意欲重返故乡,多年的奔走让他看到了在一些国家和平的稀缺,也让他的乡愁更加浓重。他不惧怕其他国家的战乱,就更不会惧怕故乡的时局。

  安和未离婚的丈夫尼克在讨论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餐厅内所有人都多少注意到了外籍酒保和同乡的争执,但是没有什么人采取行动,人们只是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当他们之间的争斗逐渐升级,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威胁。有人因此选择走开,有人继续留下。当闹事的人再度折返,举着手枪肆意扫射,宣泄着不满,暴力已经彻底侵入到伦敦的脊梁。酒保死了,更多其他人受到了殃及。尼克的脸颊被子弹打开了花。

  面孔是辨识一个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安曾经两次对着对面人的脸,却难以辨认。一次是在出租车上,面对执意返乡的亚历山大,一次是面对餐厅里脸被打烂的尼克。暴力的存在,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对世界的面容难以辨认,只得任凭原本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眼睁睁地渐渐模糊。

  3、照片(Picture)

  终于,亚历山大•科特结束了二十四年的游荡回到了故乡马其顿。此间,他去过罗马尼亚、萨尔瓦多、安哥拉和波西尼亚,不同的国家,相同的连年征战,让他深知“和平是例外,不是规则”。如果注定要死于枪弹,那么他宁愿死在家乡的枪口下。

  在马其顿,普利策奖不会让人刮目相看,人们为了生存还在不辞劳苦的奔波,无暇顾及太多浮云般的荣誉。游子多年后回家,虽然身上有无数国家的烙印甚至枪痕,但有一种“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属感。故人还在,却早就不是多年前的光景了。民族间的冲突让之前熟识的友人形同陌路。就连亲人之间也可以上一面还推杯换盏的叙旧,下一秒已经举枪相向了。

  看着亚历山大和米特一家其乐融融,还一起照相留念,难以想象他们会和第一个故事中的暴力嗜血分子是同一拨人。在马其顿和其他情况相似的国家,制造暴行的并非什么受过特殊训练的军人,都是一些平民。举起枪,他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放下枪他们就是慈爱的父亲,顾家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和讲义气的兄弟。最可怕的就在于,仇恨的暴行已经深入他们的生活,成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不是签订一个停战协议就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而是亟待扭转、脱离的一种生活态度。

  亚历山大的回归就代表着寻求民族间矛盾和解的橄榄枝。在国外飘荡的这些年,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这种隔离和仇恨是多么的愚蠢。不但伤及了无辜的民众,还远隔了友情和爱情。亚历山大想见穆斯林的女儿,只能让自己成为来自伦敦的外乡人,而非马其顿人,否则便会陷入矛盾的漩涡。萨米娜的爷爷虽有所顾忌,还是让亚历山大进了家门。面对多年未见的好友,民族间的问题就显得碍眼、惹人嫌。这也从一方面看到,并非所有人都乐于卷入矛盾冲突中,他们也想要有正常的亲友关系,希望能握着陌生人的手,亲切地打招呼,而不是每次都拔枪备战。可能老人更容易有这些想法,因为他们经历过和平、平等、友好的时期,显然那样的日子更让人怀念,没完没了的杀戮总是让人厌恶。他的孙子阿里,对于亚历山大咬牙切齿的态度,就代表了大多数出生于战乱时期年轻人的思想。他们不懂得和平为何物,举枪射击是他们问好的方式,在他们脑中,是非对错更加模糊。不仅民族之间有矛盾,村庄与村庄之间也是,就像医生感叹的那样“战争是病毒”,毫无理由的让人们的面孔变得狰狞。杀人不再是一种道德上的败坏,而是寻求生活刺激。

  波真的死给家人带来极大的伤痛。人们已经习惯将这种悲痛转化为一种用人命偿还的债务,用杀人就可以赎回。联合国的干涉毫无用处,仗一次都没少打,他们只是派人来收尸。这虽然是医生的气话,却也反映了当地的情况。

  爱情降临在柯瑞和亚历山大身边的方式很像。他们都心里想着心爱的女人(萨米娜和汉娜•哈里里),梦见她们在暴雨降临之夜出现在窗前,午夜惊醒才发现她们真的就在眼前。只是窗外还未下雨。萨米娜让柯瑞懂得反抗民族之间的鸿沟,汉娜恳求亚历山大为营救她的女儿萨米娜做些什么事情。拍照片不能挽救当前的局势,亚历山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他在众目睽睽下救走了萨米娜,那些方才还与他称兄道弟的人向他举起了猎枪。这种所谓的正义处决随处可见,而正义早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人们为了莫名其妙的尊严和正义射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然后再为他们的死悲伤。难道这就是他们寻求的最后胜利?亚历山大用生命捍卫了他所认为的正义,再次把和平之光带回马其顿,虽然这火种极其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落下。和平的火种就在这大雨中踏上了征途。

  三、明日落红应满地

  “暴雨将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故事的环形结构。从第一个故事开始依照时间顺序到第三个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却又再次回到了第一个故事的开头。

  而电影的故事并非到结尾处重新开始了那么简单,在每个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事情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同神父一开始就喃喃自语的那句话一样:“时间不逝,圆圈不止。”每一个在圆圈上的事件都紧密相连,很难解释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

  在第一个故事中,波真家人同他的遗体告别时,安(Anne)出现在人群的旁边。这时的故事还未对她的出现作任何交待,只能看出来她不是本地人,正试图看清眼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第二个故事中,影片才道出安是英国人,居住在伦敦,职业是摄影师。但这并非表明故事是倒叙结构,因为安的桌子上摆放了萨米娜临死时的照片,还有呆坐在一旁的柯瑞。就是说这个故事在时间上该是承接着上一个故事。在出租车上,尽管亚历山大一再恳求,安还是没有跟着他去马其顿,因为那里的局势太过动荡。由于牵挂亚历山大,安在第三个故事中还给远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打了一个越洋电话,只可惜由于语言不通,没能找到他。这就能解释她担心亚历山大,所以只身一人来到了马其顿,出现在第一个故事中了。第一个故事就这样蕴含了过去与将来——安的存在是第二个故事的过去也是将来。

  第二个故事的开头,是安在浴室中痛哭的镜头,乍一看让人有些困惑为何她如此伤心。通过整篇故事的发展便恍然大悟,她是因为在第一个故事中去了马其顿知道了亚历山大的死讯。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在出租车上和亚历山大依依惜别的安。“面孔”这节故事就这样也包含了过去(亚历山大的告别)和将来(得知亚历山大的死讯)。

  最后一个故事本应该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前的,因为在故事里萨米娜还没死,波真也还健在。而在第一个故事中这两人都死了。但是故事又确实是顺延着伦敦发生的事情发展下来的。于是第三个故事中也包含了过去(从伦敦归乡)和未来(将要死去的萨米娜和波真)。

  就这样,电影中的事件形成了来来回回的圆圈。在伦敦,亚历山大在等出租车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的字样。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故事的循环不再是一个周而复始重复的圆圈,每一点发展都能看到希望的产生。人们态度的转变。纵使暴力的阴霾笼罩了全片,我们仍能看到导演和当地的居民对和平的期盼和努力,他们甚至不惜为此献出生命。

  萨米娜明知道会被杀死,还是义无反顾地追随柯瑞的脚步而去。爱情让她不再惧怕死亡。她从开始的四处躲藏到最后的欣然赴死。临死前的她,竟然是微笑的,心满意足的。把手指轻轻放在嘴边,示意柯瑞可以不用说话。虽然她仍旧听不懂男孩的告白,但是此刻的宁静就是他们爱情的最佳见证;安也由第二个故事中对马其顿的隔岸观火,逐渐转变了态度,决定亲身体验这些国家的苦难,于是我们能在第一个故事中看见她的身影。不再是举着照片皱眉头的女摄影师,而是真正踏足在这片带着血泪的土地上;第三个故事中的亚历山大,虽然回到了故乡,一开始仍然是被当作外乡人看待,而最后他为了打破宗教、民族间的冲突,解救了萨米娜,献出了生命。他也有一开始的观望到最后投身到反抗暴力的行动中。

  虽然每个故事都以死亡作为结尾,但并不能表示导演对于马其顿的未来是绝望的态度。神父在影片的结尾,也就是和开头一样的场景中,说了不太一样的话:“时间不等人,因为圆圈不是圆的”。导演试图通过这句话告诉观众,虽然相似的故事还会在这片土地上一遍遍重演,但是由于这些人作出的努力,明天将会是不同的一天。

  死亡并非一味的代表着悲剧,如果一个人为了理想去战斗,最后因死亡才停止了脚步,那么他的死亡便是人生华丽的落幕。“死亡对他微笑了,拉住了他的手”。而倘若一个人失去了理想,苟且偷生,碌碌无为,那么这才是属于他的悲剧。遗忘是他唯一的注脚。

  第三个故事中两只小山羊出世了,在这个遍处是死亡的地方,还不断的有生命降临,为生活奔忙。这便是希望,生生不息。暴雨过后,不应是尸鸿遍野,而是该有许多被风雨打落的花瓣,铺满了小径。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86089/

 短评

一如暴雨将至的时刻,片子出奇的闷。这种观感上的不适倒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南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循环的叙事可能现在看来不算出彩,但联系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境还是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等待暴雨,可现实却可怕的轮回…

5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言语、面孔、照片只是三个符号。种族、宗教、战争只是三个背景。过去、现在、将来形成了一个圆圈。爱情成为了死亡的催化物。比《低俗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脉络更清晰更有喻味。

6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看完这部片,第一次产生了“至爱”类电影的分类

8分钟前
  • 蓝翼
  • 力荐

上影节重看一遍。想起当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刘女神给我们看这片子,我跟人乙看得一愣一愣的,大呼牛逼。。。。

9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圆形结构的片子,叙事手法很奇特,但故事本身有点闷~~

1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时间永恒,为什么战争却没有尽头?即使爱也无法拯救的宿命轮回,只能这么写下、被传递,火把却始终不够燎原。

1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当我还真苦苦纠结电影的逻辑时,才发现导演根本就没打算按逻辑拍。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在无限轮回的仇恨与战争中,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方式所影响,或许可能性不同,但仇恨一直像黑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希望最后的暴雨能洗涤大地的罪恶。导演的取景颇有宗教意义,一种朴素的哲学。

14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头一次见到靠不合逻辑的循环立足影坛的片子。时值拉萨事件,观感混淆,感慨良多。仇恨就像片中不合逻辑的循环。

16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没法给五星,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20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B+ / 优点太多就直接说缺点。结构被剧透太多遍所以震撼度弱了不少,个别关乎时间感的暗示显得有些刻意。其中第二段力度略为不足,与前后两段的史诗气质产生裂痕。第三段的分娩莫名想到《保持站立》。94年《暴雨将至》金狮,95年《地下》金棕榈,其实世界并没有在乎过南斯拉夫沧桑与荒芜的谜题。

2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时间不死,圆圈不圆,仇恨尽头,星火燎原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SIFF#4.5;「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三段式结构封圆,如今看来虽寻常,却是开启诸多影迷的启蒙之作;时隔十多年第三次重温,仍为这广袤美丽的土地上永无休止的流血而痛心,枪林弹雨种族隔阂阻挡不了爱意;仍最爱第一段,暗蓝夜幕山巅的剪影,圣歌响起的悲凉肃穆。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摄影和配乐绝佳,让电影升华。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而大地上的人们却偏执又狭隘。言语、脸、照片,误解与真相。乌云密布,暴雨将至,时间不死,圆圈不固。愿世间再无“巴别塔”。

33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1。亚历山大被安妮拒绝后独自回到故乡·   2。亚历山大被杀·   3。安妮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向前夫提出离婚·。   4。桑米拉遇见小修士··   5。桑米拉被杀   6。安妮参加葬礼并拍照片。   7。安妮整理照片·并出门·遇到母亲·然后遭遇亚历山大的求婚。   

34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那种切身之感之痛之真实。 我爱这里面太多东西,但不包括种种发生和死亡,却有太多。 音乐大爱,服装美。 叙事,大家都在谈论它的叙事,就好像它只有叙事结构一样。

36分钟前
  • shu
  • 力荐

影片的形式有一种强烈而原始的粗糙感,让人触手生痛。然而简单的影像背后却有沉重的内核,于龟裂的大地上暴裂着涌现。如此,在将至的狂风暴雨前,谁都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已经和现实文明割裂的世界,或者说,就是现实文明下那片不为人知的部分。没有人想面对,也没有人能逃脱。

38分钟前
  • Jane Does
  • 推荐

对于那种动辄杀人,举枪就射,仅仅是因为别人和你的信仰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想的不一样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如此不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我也不能理解。

4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SIFF# 多年后看还是很精彩。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摄影师/照片这个角色的关键性、破败的作为隐喻的故居、还有伦敦那场出租车戏发生在Marlow House旁的Arnold Circus恰好也是个环形结构(也有可能是想多了,哈哈)。

44分钟前
  • btr
  • 力荐

勉强上5星。不同视角的近景镜头被快速剪辑到一起,和音乐一起创造出神秘主义的意味,让影片陡增美感。用假小子和不知道责任在谁的杀人故事表现巴尔干理不清的民族矛盾很见功力。素材和视觉上的出色能让结构主义的匠气和故事平滑度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47分钟前
  • 小A
  • 力荐

环形结构,大量逆光剪影,前南斯拉夫的阴影。不少反复出现的精致细节,比如连续的梦醒、两次拥抱、乌龟。还有海边的修道院,危险的美。这是绞缠在宗教与民族国家漩涡之间的那些地区共同的囚笼,每一次互相保全都成了一场杀戮。唯一的曙光出现在两只羊的诞生。暴雨将至,那是老天爷也无能为力的眼泪。

51分钟前
  • 57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