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HD中字

主演:斯蒂凡·温博尔,汉娜·许古拉,马克西姆·梅米特,小安托万·莫诺特,Sigurður,Skúlason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2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浮士德 剧照 NO.1浮士德 剧照 NO.2浮士德 剧照 NO.3浮士德 剧照 NO.4浮士德 剧照 NO.5浮士德 剧照 NO.6浮士德 剧照 NO.13浮士德 剧照 NO.14浮士德 剧照 NO.15浮士德 剧照 NO.16浮士德 剧照 NO.17浮士德 剧照 NO.18浮士德 剧照 NO.19浮士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德国表现主义的杰作!

《浮士德》的开头是及其震撼的,在恢弘古诺歌剧的音乐里我们看见了升腾的地狱之火。同样天使指给恶魔看的人间,白发苍苍的浮士德的造型和光效都体现了导演对构图和摄影的追求,以俯拍模型的镜头使得魔鬼巨大的身影覆盖了半个银幕,不安的音乐和他的狰狞加深着瘟疫来临前的恐惧,这些以石膏制成的模型由于灯光渲染的精准使得本片成为表现主义摄影的典范。这部影片的机位已经十分灵活,仰拍的十字架让我们看见宗教的威严,可是巨大的魔鬼还是让拚命祈祷的神父丧命,此后他烧书的举动反映了对上帝质疑。路口召唤魔鬼的镜头那光环的特效让我们看见了多次曝光的应用!而且影片以表现主义的视觉美学比如逆光和侧光的大量使用让观众一下子看见重点,不由自主产生震撼。音乐和画面成为一体,制造着电闪雷鸣梅菲斯特降临的恐怖氛围。特别是魔鬼眼睛里的光让人充满着恐惧。20年代的电影就有了这样的感官刺激足以证明导演在营造上的高明。梅菲斯特手中的沙漏在瞬间的出现、魔鬼的变形这些电影技巧在当年都是有着新意的。在浮士德变年轻的场景里充满特效非常有趣。而且竟然还有个裸体镜头。魔鬼带着浮士德飞舞的镜头拍得很有诗意。为了表现高度用了秃鹫的剪影,这种表现完善了电影看见的表现形式。而婚礼场面的盛大决不亚于任何的诗史大片。教堂里交叉蒙太奇的运用让我们看见信仰的力量和魔鬼的恐惧。这些利用布光造就的画面非常细腻地传达人物的环境和内心感受。

  影片里比较轻松的是马歇姨妈的段落,音乐也呈现着喜剧色彩。并使得浮士德和少女会见充满爱情的诗情画意。这个段落有些艳俗的成分,为电影史学者萨杜尔诟语。不过,影片选用了歌剧音乐使得音画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影片里少女在雪地里冻死的场景里有个幻觉镜头十分悲惨:少女幻想着摇动摇篮呵护小宝宝而事实上却是雪慢慢淹没了她,这个画面给人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火刑场景里浮士德的叠化镜头和少女的高调镜头都表明了导演摄影语言的丰富和为此的探求。

  影片最后是充满救赎意义的,当上帝告诉魔鬼拯救世界的唯一力量来自“爱”银幕上出现了硕大的爱字,让观众看到了得救的可能。

 2 ) 走向“爱”,茂瑙对时代的解决

表现主义大师F•W茂瑙很聪明地选择了“爱”这条主线,避开了过于宏大难以驾驭的原著,使电影流畅地进行下来。

虽然名叫《浮士德》,但是本片并没有完全“忠实”地继承歌德所赋予浮士德的一切形象,浮士德与摩菲斯特关于人类、艺术、知识等一系列的矛盾也被茂瑙忽略。但是这可以理解,毕竟《浮士德》本身即使有一部韩剧的长度和一部好莱坞大片的预算也未必足够,更何况还处于默片时代的1926年了。

此外,如果从时代背景来分析的话,那么茂瑙采取这个角度——瘟疫和浮士德与玛格丽特的爱情——也就可以理解了。一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战争几乎摧毁了整个德国,人们极度恐慌。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极速拉大,造成社会矛盾日益严重。表现主义应时而生,在社会现实的压迫下,表现主义电影将人的扭曲、痛苦完全展示在了荧幕上,以极度风格化的影像语言诉说着导演的不满与思考。从这,也就能够看出茂瑙为什么会在结尾,放上一个大大的“爱”字了。

如果说摩菲斯特是与上帝打赌,其实在我看来,不如说是摩菲斯特只是被上帝利用。在对浮士德的考验中,如果浮士德真得堕落了,摩菲斯特赢了的话,那么对于上帝而言,人类也没有什么拯救的必要了,他不会损失什么。而如果浮士德抵住了诱惑,那么上帝自然而然也就赢了,更不会有丧失什么。所以,上帝对赌局其实非常有把握,而摩菲斯特,或许只是考验浮士德的工具,上帝对浮士德的考验正像《旧约》中上帝对约伯的考验一样。而在影片中,茂瑙对基督教的态度的矛盾也昭然若揭。一方面,摩菲斯特轻而易举地杀死了极力祈祷的牧师,轻而易举地烧书而且在这过程中似乎还达到一种狂欢,渴求上帝拯救的瘟疫中的居民也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是依靠魔鬼的力量的浮士德拯救了城市。然而另一方面,最终浮士德的拯救却还是通过上帝的出面才成功的,魔鬼的诱惑也没有战胜代表上帝的爱。茂瑙的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尼采在关于“上帝死了”的表达来理解,上帝死了,然而人们(指当时的西方社会)并没有准备好后基督教的生活。这是现代以至于后现代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茂瑙这里,最终他似乎还是回归了传统的基督教的爱中,这也是他提供的对于社会问题一种解决方式。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道德的残忍与不公,这尤其体现在玛格丽特身上,由于她与浮士德的爱情导致了母亲和哥哥的死亡,她只能流落荒原,独自生下她和浮士德的孩子,后来她又被认定为杀死她孩子的凶手,不由分说就被判处火刑。至于最终跃进火堆浮士德,也同样如此,为了拯救瘟疫中的民众,他与魔鬼签订了契约以此获得了力量,然而他却被认为是异端或者可以说是巫师而被驱赶。在当代社会,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与之何其相似!网络暴力的力量又何其强大。

但是另一方面,这个爱也是说给资本家之流听的,在极大的贫富差距下,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状况下,在这些暗流涌动中,茂瑙试图用爱来唤醒将工人异化的大工业时代的老板的人性。从这点出发,《浮士德》似乎也是对《大都会》的解决。结尾处浮士德越入火堆,舍弃了“博士”选择拥抱爱情,也可以被视作是对浮士德放弃现代社会的名利的象征。在火光中,老迈的浮士德再次年轻,然而这种年轻与摩菲斯特给予他的易逝的年轻不同,这种年轻属于永恒,就像原著中的“永恒的活力”一样,是不朽的,是神圣的,是在浮士德舍弃肉身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时上帝所应许所交托的。浮士德的年轻最终代表了上帝的允诺,关于拯救的允诺。这与摩菲斯特在签下契约后不断在浮士德背后搞阴谋,甚至是违约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代表了归属上帝的爱。如果我们进一步解读,或许摩菲斯特的行为也可用来代表当时的资本家们丧失道德的逐利行为,契约只是一种经济,是资本家逐利的工具,可以随意破坏,而不是双方所确立且必须遵守的。因为资本家与工人的力量的绝对的不对称导致资本家可以任意撕毁或更改契约而不必付出任何责任。摩菲斯特的力量是作为凡人的浮士德远不能及的,因此浮士德实际上可以对契约任意行事。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摩菲斯特和资本家不能胜利的原因了。因为他们缺少爱,而对于人类来说,只有爱最终才能拯救。而在现实的一切不公,只有上帝能够为人洗刷冤屈,让人各归其位,才能履行审判都职能,才能对契约的效力和结局做出评断。而摩菲斯特之流最终会在商店的力量面前失败。或许,这就是茂瑙和一批表现主义导演在信仰上的归宿。

本片既是对原著显而易见的背叛,但同时又有所继承。比如浮士德在火中玛格丽特相聚时突然年轻,并依靠与玛格丽特的忠贞爱情得以解除契约,摆脱魔鬼升入天堂,这似乎正呼应了原著结尾的合唱:“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在中途道路的分离后,茂瑙最终又走回了歌德。我们不妨将这视为茂瑙对这句一直以来争议不断难以理解的诗的一种解读。

 3 ) 浮士德的纠结不是因为爱而是爱的多重影

思寻觅,虚空逐取春风碧。春风碧,山南海北,少年游迹。驹光浮影今钻隙,人生羁旅行如逆。行如逆,南柯无梦,追爱鸿逸。浮士德,浮士德,你究竟选择什么? 是坊间的神话传奇还是歌德的终生技艺,是宗教教义还是启蒙科技,是上帝还是魔鬼,是年老的忧虑还是青春的霹雳,是生亦或死,是莎士比亚的经典问题还是康德黑格尔的精神演绎。难道善与恶,二者取一只能永久对立? 茂瑙为浮士德装扮了智慧的胡须,晃动的光影下是苏格拉底的魅影,人生,重要的是认识自己,为了成为自身,他将获得幸福。可是人非神鬼,面对未知瘟疫,始终是一个有死的凡人,这将使一切意义终成幻影。 回乡,追寻人类栖居之地,追寻德国人的精神故乡古希腊。在雅典,人们在瘟疫到来之前献祭,东方智慧女哲人第俄提玛正在传授苏格拉底关于爱欲的事情,正是她使得灾难推迟了整整十年,这是人类对于命运的有效抗争。而这重影,美酒音乐,在复活节,在德国,在创造性的空间影像中,在故乡重演。 若非对立就只能是某种居间中介,介于有死的和不死的之间,传达两层契约,上帝与魔鬼的契约,魔鬼与浮士德的契约,是一种精灵。在丰盈和贫乏中诞生,躺卧在雪地之中,刚要出现又即将消失,是倩影,是爱的精灵,是爱若斯。成为自己就是在美中孕生,凭身体,也凭灵魂。爱若斯必然就是爱欲不死。 那我们要问,在影片中究竟谁死了吗?浮士德的初恋玛格丽特的哥哥好像死了,死于和浮士德之间的决斗,作为一名战士,他天生拥有对荣誉的热爱,欲求不死地流芳百世,当他听闻妹妹不纯洁的传言拔剑而来,这是怕死吗,这是对不死的追求。 玛格丽特死了吗?教堂前转角处,初识时的灵魂一瞥,追逐中的躲躲闪闪,项链前的爱不释手,孩童中的天真无邪,爱既是美又是某种死亡的先兆。浮士德心中选择的困惑,爱若斯的真实,不过是玛格丽特手中随机运摘数树叶,爱或者不爱,不爱或者爱。在美中孕育生命,孕育灵魂,要害的是美之为美,美本身是什么。 而对于浮士德自己,只要他还在意镜中的自己,在意一个东西的美,他就是梅菲斯特的奴仆而非是他的主人,所谓死就是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浮士德的纠结不是因为爱而是爱的多重影,作为爱欲者他孕生德性的虚像,被梅菲斯特缠住与他订立死亡契约。他若不死,他就将是精神的奴仆,他若死,爱就成为幻相。 因此,当片尾打出点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字的时候,与其说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结论不如说这才是浮士德的真问题,爱——爱是什么?爱可信吗?美若真实,爱就可信,人就不会再蝇营狗苟,斤斤计较,而是茂瑙的离意,是向影的告别,是相爱的人永不回头在烈火中的转向,转向浩然沧海,作如是观。

 4 ) 浮士德精神——作为绝对的原则和唯一的可能性

来源:伊万手记

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浮士德精神——作为绝对的原则和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深入到歌德系列艺术创作的内部,我们会发现始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从少年维特带有反叛精神却找不到出路的自我毁灭,到威廉·迈斯特依靠内外部的双重推动力才完成的缺乏自决的成⻓之路,再到《亲和力》的三位主人公命中注定般无法贯彻的决心——自由意志想要认识自身并且实现自身的努力统统宣告失败。然而,这样一个施加在人类身上宿命般的魔咒,终于在最后找到了它最合适的宿主——浮士德博士。

浮士德精神所体现的就是自由意志本身的本性。它与人类无关,与客观对象无关,是关于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的本质规定性的最完满诠释。

通常对于《浮士德》的解读恰恰忽视了这一精神独一无二的意义,它不单是“欧罗巴文化的精神象征”,更不是我国老一辈学者所归结的“为人类造福”的人⺠主义立场。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与歌德同时代的伟大哲学家黑格尔的话,来为浮士德精神作注脚:“作为个别的精神,它是它自己的本质,因而它的目的是:将自身作为个别的意识而予以实现并在这个实现中作为个别的意识而自我享受”。

黑格尔的话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浮士德作为一种个别的精神——纯粹的精神实质,它的本质就是自身,它不会把自己的个别性归结到任何群体或外部环境中,以外部世界为基准来确定自己是谁,而是把所有外部的对象都要转化为主体我的一部分来实现自我规定;其二,它不去追求任何外在目的,而是以追求本身为目的,实现并享受自身,即永不满足。其实,这两点说到底恰恰就是自由意志的本质,而所有关于自由意志的抽象的理论分析都在浮士德的书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斋一幕中,浮士德博士翻译圣经,几经修改后,最终“心安理得地写下:太初有为!”。书斋(二)中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打赌,愿意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后者,赌约的内容如下:“如果我安静下来,游手好闲,虚度时光,那就让我⻢上完蛋!”“如果我对某个瞬间说:停留一下吧,你多么美呀!那么你就可以把我铐起来,我心甘情愿走向毁灭!”随后浮士德又补充说:“一旦我停止奋斗,我就成了奴隶,不管是你的,还是谁的,都无所谓。”

自强不息和永不满足,这如今看来已经是陈词滥调的励志格言,在浮士德这里却是志向和理想本身。并且是一切人类可能树立的志向中,与其说是最深刻、最崇高的,毋宁说是唯一真实和唯一可能的志向,即自由本身。这“形而上学之愿望的不可满足性”不再依靠无法贯彻的决心,而是达到自我意识的,具有反身性的一条普遍法则。

古往今来,所谓自强不息者不在少数,他们为了家庭和生计奔波忙碌,为了伟大的事业热情献身,为了某一种兴趣导向勇往直前… …他们精力过人,勤奋工作直到人生尽头。只是这样的勤勉和精进大多植根在具体的目标和实在的好奇上,若没有外在的目的或内在的天性作依托,其行动恐怕也就丧失了意义和价值。他们和浮士德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知自由为何物,因此也就失去了超越的可能性。

拥有自决能力的主体,无关你如何理解,也无关你如何选择,自由是一张网,是挣脱不开的结构性框架。所有的对象都是实现主体自身自由意志的手段,外在的差别只是自我所设定的。只有意识到所有的追求和欲望的对象都是指向自身的,并调整了主客对立的结构性错误之后,才能获得在真正的自由之中实现自身的唯一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唯有浮士德是自觉的立法者,而不是一味埋头苦干的自发行动者。他以意志本身来自我立法,只求永不满足,而没有掺杂进一丝一毫的外在对象。

而现代人相对前现代人来说,其实更接近自由的真实状态。外在的追求和目的已经变得不再可靠,没有什么价值能够经得起关于终极意义的追问,能够避免虚无主义幽灵的致命攻击。逐渐摆脱自然而然的习惯性生存状态的新一代人,似乎在经历过迷茫期和意义危机之后,都成了看透世事的智者,自觉到人生不过一场梦。这和浮士德在书斋中的状态如出一辙,但他更进一步,在梅菲斯特的否定精神的帮助下达到自我意识,从而获得新生。

对象说到底都是假象,但并不因此而虚无,因为追求本身才是真正的对象,才是绝对的尺度和永恒的本体。对象在自我意识看来是应该被消灭和为我所用的,任何被自我意识所统摄的对象都是否定性的和临时的,终究要被自我所征服的。可惜现代人意识到人生的虚幻本质,找不到根本的立足点和终极的保证之后,并没有像浮士德一样在书斋中完成二次否定,寻求真正的自我肯定。人们在经历过内心的冲突(两种力在内心交织)后,感到气馁,要么回归传统(前现代),要么使自己在自我麻痹中(都不用被魔⻤引诱)娱乐至死,自愿地脱离源头,代之用快感填充自己空虚的灵魂。

黑格尔说:“自我意识就是欲望一般。”自我意识(自由)的本质就是要激发起自己的欲望去否定对象以肯定自身。既然对象的实在性是虚假的,其本质是否定性的,那么意义、价值、目标的确立都只能反身指向自身才成立,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这是自否定的绝对原则(梅菲斯特=否定的精灵)。“只要他活着(即有意识地活着),他就无形中承认并接受了自否定。自否定是一个人唯一可能的活法,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浮士德坚持的自由,正是作为自由本身的自由,是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欲望,一种“绝对的不安息”,以“太初有为”的魄力去在不断更替的对象身上实现出来的自身的运动。

正如天堂序曲中天主所言:“一个善人,即使在他黑暗的冲动中,也会觉悟到正确的道路。”充满了征服欲的恶的冲动如何觉悟到正确的道路,必然是要依靠与自由相称的罪感意识和负罪生存的勇气。因为只有一个真正的以自由本身(作为自由的自由)立法的人,才能“扫除一切伤感犹豫”,“麻木不仁”和任何可能作为“辩护的借口”,像英雄一样“承担丑恶的肉体犯下的罪恶,这才是达到了善。”同样,天主对人的要求就是让人成为自由人,所以“这里的善人不是我们世俗所理解的讲道德的人,而是上帝眼中的善人,即自由人。”每当浮士德有可能停滞不前时,实质上与浮士德本就不可分的梅菲斯特(“这个我们开始作为否定精神的人,通过赌注而成为创造性原则”)都会从旁一次又一次激活浮士德,最终成就精神的伟业。

阅读浮士德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应对虚无的解药。在全书的结尾,浮士德最终的覆灭源于其“满足于不满足”的故步自封,觉得只要恪守个别性的永不满足作为安身立命的原则就已足够。这当然是浮士德自身有待超越的局限性,但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对于浮士德的超越都不能背离他所设立的作为自由人的永不满足的绝对原则。


参考:

1. 歌德:《浮士德》,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 邓晓芒:《“自否定”哲学原理》,江海学刊,1997年4期。

4. 邓晓芒:《人之镜》,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

5. 残雪:《地狱中的独行者》,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

6.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歌德—生命的杰作》,卫茂平译,三联书店,2019年版。


作者/沙尘暴

【欢迎交流·禁止转载】

e-mail:[email protected]

wechat:to_the_wonder

Find me:

搜公众号“yiwanshouji”或“伊万手记”找到我

 5 ) 静默于无声处

音乐奏响时,一切便归于静默。静默悄然等待影片的上幕。随着音乐的高扬,低沉,起伏着的,也是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情感。色彩隐退了,光亮处,人物的表情,活动便都显然。你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你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翻涌着种种复杂的情感。你不得不用心去感受。他们什么也没说,但是都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了。在一片静默中,在光亮处,伴随着音乐的悲伤与欢乐,这一切活动仿佛驻在自己的心上开始。你没有被牵着走,默片把你带进一个场景,那里的人们正在追寻着什么。伴随着的音乐,仿佛是来自内心的呼喊。
        
不是吗?低沉的音乐,稍带点令人不安的音素,是魔鬼的狰狞与愤怒。缓慢而忧伤的音乐,正是浮士德看到人们一个个在瘟疫的蔓延下倒地时无助与忧愁的内在表达。短促而欢快的音乐响起,人们正在小镇上欢歌舞蹈,翻跟斗,耍杂技,用手指头做皮影戏。连同画面也是那样美丽动人,一半是台上放映着的皮影戏,一半是台下观众们观看时的场景,相映成趣,无不契合的欢乐,自成一幅人间自在安然的风俗画。但是音乐转而进入低沉,带点令人不安的音素。魔鬼出现了,俯瞰着整个小镇,一片黑暗便遮住了大半天空,如同要吞噬人间存有的喜气。“邦”的一声,台上耍杂技的人倒下了,再“邦”的一声,倒下便不再起来。一阵静默后,人们纷涌着上前搀扶起他,惊觉是瘟疫。“瘟疫。瘟疫。”多么可怕的字眼,吓得人们慌乱而逃。人倒了,帐篷也翻,一切蔓延如同大风铺天盖地而来,连同音乐也是这般澎湃,一波泛过一波。音乐正是人们内在的表达。当浮士德思考时,缓慢的音乐是带着他的思考的,那样绵长与沉静。少女凄怨般的哀求,使得音乐也是那般哀婉,悱恻,缠绵。
        
毫无粉饰,光亮中,我们才能看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人们打自内心发出的表情与活动,是随着音乐起伏着的内心深处的呼喊,这使我们在静默中,置身于影片中,能够感受到的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欢乐。克雷顿陷入爱欲的海滩,我看到她陶醉于痴心的初吻,采摘一朵小花,在爱与不爱间问询,完完全全沉醉在爱的无穷回味与朦胧遐想中,那时,也只有悠扬而抒情的音乐才能够表达她内心隐蔽着的的欢愉与紧张。浮士德握紧双手,倚身树边翘首窥望克雷顿与孩子们玩游戏,那是爱恋之心的焦灼与企盼。随之抒情的音乐,仿佛飘从一个恋爱的神秘花园中,充满浪漫爱情的诗情画意。但是你听,音乐里潜伏着不安,这一切并不顺利,魔鬼使劲全力刮起了大风,妈妈被惊醒了,房门被打开,谁都会被吓倒,哥哥愤怒赶来,带来一团火般,与浮士德把剑殊死决战。凶恶的魔鬼一把剑好不轻易刺死了哥哥,悲怆的音乐,任谁听了都会痛心。更可怕的是,人们,连同克雷顿的哥哥,从此把克雷顿划归为荡妇。凄婉的音乐,预示着克雷顿从此被世人孤立的悲惨人生。
        
音乐再也没有欢快过,而后所有轻快的音乐便只是克雷顿自以为抱着孩子的幻觉场景,现实与幻觉的反差竟是这般强烈。人们的心被克雷顿的命运牵动着。她孤零零的,精神萎靡着,走回空荡荡的家。一切已是不复存在,妈妈不在,哥哥不在,往日欢快的生活已不在,与前面我们看到的,哥哥蒙住妹妹的眼睛,送给她迷人的披巾时带给妹妹莫大的惊喜,形成巨大的反差。现在,唯一能够引起她幻觉的便是妈妈空荡着的椅子。“妈妈。妈妈。”字幕上出现的字眼就像克雷顿内心的呼喊。她整个人扑倒在椅子上,一头栽进自己的往后孤苦的命运里。
        
不只是音乐,画面同样触动人心。歌剧音乐与画面协调到了高度的统一。影片里最触动我心的便是克雷顿在雪地里冻晕的场景:克雷顿幻想着摇动摇篮呵护小宝宝而事实上却是雪慢慢淹没了她们,十分悲惨,这个画面给人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而最终被淹没时,我看到她们身边斜倚着的一个大十字架,仿佛是对她们凄苦生活的一种悲悯。另外,哥哥倒地后,魔鬼狡黠着跑出去,双手在嘴边打开喇叭状,对着镜头大喊,“杀人了。”又跑到小巷路口,朝向外面的房屋,朝向镜头大喊,“杀人了。杀人了。”而后是幸灾乐祸双手高举扬长而去。场面并未结束,这时,黑暗中,一处角落打开窗户,探出来张望着的一盏灯,另一画面,又一盏灯亮在路口,引来人们出门张望与讨论,魔鬼的幸灾乐祸,狰狞狡黠与人们集群窥探的活动跃然屏幕,让我觉得是一幅幅镶嵌在生活中的艺术画,熟悉又美丽,韵味别致。同样,浮士德与公主在闺房缠绵,魔鬼晃动高悬墙上的灯火,使得氛围带上缱绻的暧昧。魔鬼带着浮士德飞舞的画面又充满诗意与浪漫,带着年轻欢愉的无限遐想。

还有这样一幕,照样触动人心:一名虔诚的传教士站在高处,高举十字架,向绝望中的人们布道,告诉大家,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够得到拯救,只有信仰才能超越死亡,“忏悔,快点,祈祷。”“有信仰的人才可以活下去。”仰拍的角度充分显示信仰的高度。而另一部分人,则嘲笑着这名传教士的观点,她们肆意狂欢,在纵情声色中迎接死亡的来临。“我们还活着,我们还能爱。”“我们应该死在舞蹈之中。”随着魔鬼巨大的头像出现,带来可怕的瘟疫,人们练跳舞的欢乐也没有了。这让我试图置身于到中世纪,试图感受那时的人们对宗教神学,对人生信仰是一番怎样的思考。“信仰没有用,知识也没有用,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空。”浮士德看着人们一个个倒下,自己却无力解救世人感到万分失落。他颓丧着走回书房,把书籍都投入火海。
        
静默中,我置身于影片,感受着浮士德是怎样被魔鬼一步步诱惑着。当看到人们一个个在瘟疫的蔓延下倒地时,浮士德万分无力,气恼着把书籍投向火海,在这种情况下,魔鬼却出现了,魔鬼诱惑他,就一天,让他归从魔鬼,借魔鬼力量拯救世人。救人心切,契约上金晃晃的字眼怎能不把浮士德救世的切心俘获。在归依魔鬼,遭世人摈弃时心情沮丧想着死去时,魔鬼又在他的药水里投射出他年轻的模样,激起他年轻的欲望。当这欲望被魔鬼牵惹时,一触动,便不可收拾。他看到诱人的公主,美貌的女子,尝到醉人的初吻,恰巧这一刻,魔鬼告诉他一天的时间到了,该回到年老状态,无可遏制之下,他把自己的一生投掷出去,用下辈子的奴役换回此刻年轻的狂欢。在特定的时刻,人的欲望是这样被牵惹而出的,当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铺满,人们总是容易被囿在一个圈子里,欲罢不能,欲罢不能。要么是自己控制欲望,要么便是欲望控制了自己。当一切回归静默时,浮士德才会恍然,“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年轻过,带来了这么一场悲剧。诅咒,诅咒这年轻的幻觉。”
        
默片本是无声,但是人们的内在情感已在光亮处得以表达。我却感到,影片中,即使人们听到对方的话语,也始终没有听到人们内在的心声。当克雷顿妈妈,哥哥看见她与浮士德在一起时,都是冲动的否决。妈妈一下子惊慌倒地,哥哥气愤地要人们惩罚自己的妹妹,叱责她是荡妇。克雷顿被绑在石柱上,底下的观众竟像看玩偶般,嘲笑与讽刺,更有年轻女子,看到漂亮的克雷顿从此不再纯洁而幸灾乐祸。雪地里,只要知道她是克雷顿,便不给她开门,殊不知,据生命于凄冷的雪地中,已是不仁道。可悲的是,将士也是如此,看到克雷顿与孩子埋没在雪地上时,什么也机会也没有给她清楚解释,随即断决是克雷顿杀死自己的孩子。
        
音乐戛然而止时,一切便归于沉寂。我被带入到浮士德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才是一生值得追寻的。信仰在哪里?人们该追寻些什么?而影片本身,也是一个追寻的过程。屏幕上,年轻的浮士德拊首张望远方。魔鬼说,“尝遍了生活所有的快乐,一再纵欲,一再动情,但你还是不满足。你还想要什么?一个女人,一场赌博,一场纵酒狂欢?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教皇的皇冠?”浮士德不动声色,目不转睛地望向远方。在沉寂中,他悄然看见一幅美好的图景——那是家。那是爱。
        
有爱的人生,才是人们活着的企盼。影片的最后,火刑场景上,浮士德与克雷顿纵身火海,便是爱得以实现的最大救赎。银幕上出现一个硕大的:爱。这正是上帝要告诉魔鬼的——拯救世界的唯一力量便是“爱”。 ——“一个全世界都回响的字,一个带着悲苦和哀伤的字,一个化解所有人类罪恶的字,一个永恒的字”——爱。
        
        
        

 6 ) 浮士德 8.0

     这部电影制作于1926年,取材自德国著名诗剧《浮士德》。那时的电影刚刚起步三十年,没有太多相关类型的影视作品作为参考。如果从恐怖电影的角度来参考,这部作品做出了一些相当有用的创意。
    首先是恐怖元素的创作。虽然这个剧本是借用诗剧的一部分,但是编导在电影中加入了了一些恐怖元素。1926年,几乎没有什么电影作品涉及到恐怖元素,编导首先尝试将恶魔搬上荧幕,通过视觉效果来使观众体验到一种感受,一种对与未知事物的一种感受。介于对于恐惧的定义,我们暂时把这种感受成为恐惧。以当时的技术水平,片头的特效人偶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应该说是不低的。
    剧本方面因为必须保证一定程度上的忠于原著,所以整个电影出现了一个主基调上的脱节。原著中主角浮士德相恶魔出卖灵魂的部分中可以大量穿插恐怖元素。后段影片中受剧情限制成为了一部爱情诗句。主基调的调整或许会让那些冲着恐怖片名头去看本片的观众有些尴尬。但换一种角度,在九十多年前世没有人会去看一部纯粹恐怖片的。
   片中有段场景不得不提,就是浮士德刚刚召唤痛苦之源场景。因为当时的摄像机是不能移动的,而且为了成象不能离演员和场景太远。所以要表现“追逐”是很困难的。于是编导采用了一连串场景替换,来表达“逃走”的压迫感。在这些场景中,两名演员的动作几乎是不变的,一个负责惊慌地逃跑,另一个则一直重复脱帽致敬。顺便说一下,“逃走”是人类在处理未知事物时的几种本能反应之一。对于恐怖电影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Keys:1.片头的出现的恶魔骑士。
          2.恶魔发动黑死病的场景。
3.浮士德召唤恶魔的场景以及之后的追逐戏。
          4.灵魂交易的场景。
5.恶魔带着浮士德飞往意大利时的特效。
6.浮士德在地狱威胁女魔鬼。
7.浮士德和爱人一起烧死。

 短评

快要百年前的魔幻大片,无CG特效年代的胶片光学化学特效,不仅不逊色,就此题材而言反而有种类似老照片里散发的超越时间、神秘迷蒙、越凝视越诡异的魅力,天空中恶之翅膀遮天蔽日,骷髅骑士耀武扬威,“航拍”镜头更是效果惊喜原来《大师和玛格丽特》情节都早已有之;除魔幻也涉及多种类型片模式,神展开处莫名爱情喜剧,胖胖的恶魔都不叫人讨厌了,以及摘花瓣念叨喜欢不喜欢缘起于此麽?凭一部电影仿佛看了多部片,爱能破解一切的大团圆 ,更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原著改编,可见电影世界的初期,各位先驱制作者们为吸引更多的观众,竭尽全力拓展电影剧情尤其是表现手法的疆域,为之付出的努力促使了电影技术的“茁壮成长” 20190713@天山重看

3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开篇的神魔对峙可能是我至今看到最生猛的默片特效,随后茂瑙继续完美利用他魔术般的表现主义光影,制造压抑的气氛,管弦乐版本可能也是最适合于本片的辅助,整个结尾部分简直就是为之后的《日出》作预演,感情极为丰富,同时又是一出对女性的悲悯和歌颂。

8分钟前
  • TWY
  • 推荐

巨作改编得非常通俗了。梅菲斯特刚出现是是个下等人的打扮,却又有特别的礼数,后来还相当逗笑。我走了一点神在想,能成功召唤魔鬼,其实已经承认了上帝一定存在吧,所以最后落结在爱的救赎上。不过人类把魔鬼当成仆人,还是很傲慢哪。镇子上狂欢时候的节目很精彩。魔鬼的瘟疫和火焰都很震慑。女主角后段更好

10分钟前
  • aga四不象
  • 推荐

2019-7-13重看;20年代的布景、特技、用光、场面均不输于21世纪任何一部大片,令人叹服,茂瑙的想象和调度、控制能力委实先锋!教堂里斜射的荣光如神性显现,女主温婉柔美,是为引领浮士德走出迷障心灵的天使;与魔鬼做交易的条约,抵不过真爱焕发的光芒,这个永恒不朽的词语拯救了人类。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魔鬼给予人年轻、财富、地位、女人,上帝只教给人类“一个全世界都在回响的字,一个带着悲苦和忧伤的字,一个化解人类所有罪恶的字,一个永恒的字。”——无法衡量的爱。

13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魔鬼作为一支邪恶的催化剂,将人性的崇高推向深渊,挖掘内心深处阴暗面。其用金钱女人青春等手段诱惑浮士德,并使其逐渐堕落。因其再次年轻产生的爱情,而摧毁了一个幸福家庭,并扼杀少女的一生前途,愚民们却不断摒弃她,士兵们惩罚她,他们却用一个永恒的字得到救赎:爱。战胜了魔鬼,登上天国。导演运用明暗的光线分布,古典的房屋,怪异的场景,精美的文字的来形成一幅幅诡异,魔幻,压抑,诗意的构图,整体格调沉闷,配乐渲染人物情绪,表现人物深层次的复杂内心。

16分钟前
  • Wander
  • 力荐

前半段的视效放在今天看依旧惊艳,秒杀一大把新世纪同行,只是后半段全然没了浮士德什么事。如果“爱”算神圣的一种,那为什么要骂人家小姑娘堕落?强行“爱最大”的结尾。飘雪那个镜头好美啊

21分钟前
  • 黑特-007
  • 推荐

【20190713天山虹桥 2013修复版】茂瑙的最后一部德国影片,表现主义佳作。1.特效技术华丽奇崛,将微缩模型(片头魔鬼张开黑袍睥睨全城一手遮天的场景与构图极为震撼)、叠印、遮片与多重曝光等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2.光与影的盛宴:浮士德招魔后所遇见者的双眼、教堂圣光(想及[日出])、雪地埋婴(摇篮幻象的遮片合成)等场景令人难忘。3.Emil Jannings的演技十分出彩,塑造出一个既狡猾邪恶又搞怪可爱的梅菲斯特形象。4.喜剧性段落的穿插(魔鬼与女仆的相互调戏),舒缓情绪并延宕剧情。5.美中不足的是将《浮士德》改编得十分肤浅,不过为了电影化也可以理解。(8.0/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侯麦评价说:jamais œuvre cinématographique n’a spéculé si peu sur le hasard la puissance de l’expression plastique prend manifestement le pas sur l’anecdote, (…). Les contemporains l’ont goûté, et nous le goûtons nous-mêmes comme une sorte d’opéra visuel, la

26分钟前
  • tomshiwo
  • 力荐

在我目前看过的黑白默片中,深觉这是最好看的一部。作为一部爱情剧,本片有些失败,但若以思辨的方式来看待这个故事,则非常出色,尤其女主角被绑在柱子上时,围观群众的各种表情,堪称神来之笔。个人感觉魔菲斯特更像是主角,浮士德始终很被动,没有起到主导剧情的作用。

2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

30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恶魔是乔杉演的吧

35分钟前
  • 凹凸
  • 还行

開場的確氣勢萬鈞,令人為之一亮,中後段以後只剩茂腦的搧情,瞬間變得不堪一擊

38分钟前
  • 踢你小腿骨
  • 还行

默片时期,特别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过程中,电影更是从表现的方式来描摹故事的。假定性的手法,风格化的造型,灯光渲染都在此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9分钟前
  • 非了
  • 推荐

惊人的开篇。当凭借信仰和知识都不能拯救世人,是否可以借助魔鬼的力量?当召唤出魔鬼后,是否还可以保持内心的纯粹?人类是否能够战胜无尽的欲望?魔鬼降临村镇、空中俯拍人间,这两段借助片场内搭建微缩模型拍摄出的画面,气势如虹,表现效果丝毫不逊于后世的高科技数字特效。而后一小时简化为一桩爱情悲剧,原本营造的史诗感坠落凡尘,本来是对男人的考验,偏要放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受苦受难。一切堕落的罪恶,最后都因为”爱“而得到救赎——这样的辩解未免有些不能让人信服了。

4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9.表现主义最后的巨投。目不暇的叠映,组合着一些停机再拍、推镜、倒放和微缩模型的方式来表现变身,梦境等奇幻世界中的邪术时刻。海量的叠映确实给次年《日出》打好了基础。550

45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Faust凝望鏡中笑靨,豈止是渴望青春,簡直滿眼是愛意

50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推荐

20年代默片的视觉特效享受。Emil Jannings的表演出神入化,特别是魔鬼跟老妇人谈情的那一段,太喜欢他的表演了,奸诈、恶毒、冷酷。Camilla Horn好美,末了的那个崩溃瞬间仿佛圣母玛利亚。不过描写爱情的那段实在是有点煞风景。

54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好都源于表现主义,却也止于表现主义。技法上的优点到了极致,也无法掩盖由时代因素带来的解构不能,集中体现在人物侧重上。#今天凌晨#

58分钟前
  • Fae
  • 推荐

我看的是两个小时版本,配乐非常好,应该是“原配”。和原著比,电影几乎只是撷取了关于爱的片段,抽掉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所以,本片的价值尤在光影气氛的高超渲染,摄影棚里也制造出了宏大叙事,从茂瑙其他的电影如更早的《诺斯费拉图》里也能看出同样氛围的瘟疫及狂欢,相似造型的魔鬼等。

60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