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电台

HD中字

主演:比尔·奈伊,肯尼思·布拉纳,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尼克·弗罗斯特,汤姆·斯图里奇,瑞斯·伊凡斯,瑞斯·达比,克里斯·奥多德,妲露拉·莱莉,凯瑟琳·帕金森,杰克·达文波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盗电台 剧照 NO.1海盗电台 剧照 NO.2海盗电台 剧照 NO.3海盗电台 剧照 NO.4海盗电台 剧照 NO.5海盗电台 剧照 NO.6海盗电台 剧照 NO.13海盗电台 剧照 NO.14海盗电台 剧照 NO.15海盗电台 剧照 NO.16海盗电台 剧照 NO.17海盗电台 剧照 NO.18海盗电台 剧照 NO.19海盗电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那个沉降了的,并不强大,但依然伟大的世界

我觉得这是我个人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即使现在已经过了一整天,我还是对此感到激动;


这个念头的产生几乎是一瞬间的,当Radio Rock开始下沉时,加文.卡瓦纳发出了最后的求救信号, “对不起,东经250度,接下来是一首很长的歌曲,我希望我能一直在这儿” 随后他放下唱针,黑胶唱片流淌出Procol Harum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舱内一片狼藉,全世界也陷入了狼藉,男孩沉默, 女孩流泪,一个伟大的世界随之沉降;


It's 1966, the greatest era for British Rock n' Roll.


那时候,距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已然十年,也许他和阿兰金斯堡饮尽了全世界半数的杜松子酒,三年后他离开这个世界,没能好好地看阿波罗登月和那些曾是他追随者的年轻男女们在一个叫伍德斯托克的小镇尽情放歌,唱出了永恒;从美国传来的“垮掉的一代”精神在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受浸,人们除了迷幻药和性,正为着披头士的摇滚乐而疯狂;那年,英格兰夺得了世界杯,即便如此,作为队长的博比查尔顿在日后许多民间的英格兰历史最伟大足球运动员评比中却敌不上另一位北爱尔兰人,那人叫乔治.贝斯特,被称为“第五位披头士”;

总而言之,那是个超出你我认知的世界,你瞧,一部收音机,便成为一个家庭或一群修女收获快乐的方式;你想,如果全世界的心情被牵系在一艘漂泊于蓝海中心的不夜船上,这本身就是多么不可思议而浪漫的一件事;

同样浪漫的还有飘荡着无处不在的,复古考究的气味,令人沉醉;从Love Actually里走来的Bill Nighy依旧是看似散乱实则不苟的发型,多了一件双排扣塑身套装和一条丝巾,从Capote里走来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蓄起满脸络腮,披上咖啡色的夹克,斗胆问女孩们的癖好,从Simon Pegg身边走来的Nick Frost侧脸是夸张的两鬓,出口是浓浓的英式口音,还有随处可见的披头士发型,弥漫着时代的印记;这些早已离我们远去,无论是Marc Jacobs还是村上隆,都没可能再复制这样的传奇;

如果你喜欢摇滚乐,你不必像浦泽直树那样相信摇滚乐可以拯救世界,你也不必像贾宏声那样爱摇滚爱到神经质,你只要有一点喜欢摇滚乐,你便会被那个伟大世界洋溢出来的光所照射,身体会跟着摆动,从内心里哼唱出一段熟悉的旋律;


许多人觉得那是个失败的世界,我认同那是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但我还是觉得她的伟大占去了多数,正如豆瓣September说的,“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相信有的东西比生命更可贵,比如爱,比如理想,比如信仰” 我相信那几近痴念的力量曾把全世界拧在一起,每个人都在探究生命的意义,想方设法要让世界变得更好,只是这股力量横冲直撞来得过于凶猛,世界并没有做好接招的准备;

阿波罗登月后世界找到了一条前进的路,现在你我身处的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强大,但我总感觉我们的生命强度正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微弱;

我明白我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部电影,是因为Curtis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再现了那个伟大的世界,那个已经沉降了的,并不强大,但依然伟大的世界;

那是一道可以照亮渐弱生命的光束;

 2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么?

这就是政府的意义,你不喜欢什么事情,你就出台一项法律把它变成违法的。政府反对人们自由。——这是多么牛逼的台词啊,还好《海盗电台》是一部英国电影,否则我连感慨它牛逼的权利,都没有。
 
不止一个朋友,在看完这部影片或者仅仅是看到海报的时候,都言之凿凿表示我一定会喜欢这部电影。还真让他们说对了,这种洋溢着英伦范儿、搞点小文艺、充斥音乐和激情、构筑一个理想国的电影,重点是结局还不是悲剧,那真是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都卡在了我堕落的审美情趣上。
 
《海盗电台》的故事夹杂真实的时代背景和荒诞的虚构主体,一群行为乖张、性格各异的家伙,在一艘公海上飘荡的船舶上,建立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草根摇滚电台,以这种方式来对抗英国对民间电台的管制,并借此愚弄BBC每天只肯播放45分钟的流行摇滚节目的愚蠢和保守,这一切的桎梏和反抗,只因为摇滚和嬉皮在当局看来是“下流而肮脏”的。电影的主线人物是被母亲送上船寻找未来的年轻卡尔,而爱之船上的几乎每一个DJ都得到了足够释放光芒的空间,连那个唯一的蕾丝边女厨子也不例外。
 
从时间节点上,《海盗电台》几乎是《这就是英格兰》的前传,整个大不列颠帝国还在60年代的保守中摇摇欲坠,从气质上,《海盗电台》则是《制造伍德斯托克》的英伦版。
 
导演理查德·柯蒂斯和李安一样,在缅怀了摇滚乐作为社会改革急先锋的伟大和不朽同时,以青春的放纵为旗帜,以狂欢的有序为底线,歌颂了记录他们成长的美好60年代。唯一不同的是,局外人的李安以自己的方式解构了真实存在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他越是试图还原历史,越处处显露出自己的主观臆断,谁让他当年只是守在收音机旁来感受摇滚乐摧枯拉朽感染力的一名台湾学生呢。而身处时代洪流其中的理查德·柯蒂斯,反倒是在电影中小心翼翼创造了“海盗电台”这样一个虚拟载体,不过,我相信那些诸如两代台长桅杆对决、新婚17小时别妻等看似荒诞不羁而又让人激情澎湃的细节,一定都有时代真实的摹本。
 
看《海盗电台》最大的乐趣是在表达一个相对严肃的主题时,影片用了憨豆先生式的英式无厘头幽默,这也让影片后段诸位DJ誓与电台共存亡,捍卫摇滚“Rock&roll”的狗血台词也变得举重若轻起来,那句堂吉诃德式的“我是为音乐而活,但现在没有活着的理由,我愿意为它而死”,轻易地让我热血沸腾并心生向往。影片的另外一个卖点,则是贯穿影片始终的60年代伟大的英式摇滚流行乐,从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Skeeter Davis的《The end of the world》到完全跳跃时空的Duffy的《Stay with me baby》,一部讲述摇滚乐的电影,没有什么比那些经典的音乐本身,更能煽动观者的影情绪的了。
 
坦率说,李安姑且还能称得上那个时代的旁观者,成长在中国封闭80年代的我们,只能算那个时代的眺望者。我们现在即使能感受那些经典音乐的美好与震撼,也只能通过导演的作品去憧憬那段岁月的激情和迷幻。其实,我相信这种电影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激动人心的叛逆美好,也一定是导演对记忆过滤美化后的产物。就好比是嬉皮士最后也要打上领带,摇滚电台的海船也要沉入大海,但看完这些作品最让人嫉妒的是,不管怎样,那确定是一个值得让他们记住的年代,有放纵才知道能走多远,有沉沦才更理解什么是自由。
 
当我们不用再靠电台和黑胶片,就能下载全世界的音乐时,我们确认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么?很多时候,我都庆幸自己活在当下,甚至无法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整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更加无奈的是,回首我们成长的年代,那也是一段国家慷慨激昂而个体灰头土脸的时光,我现在所能想的起来的细节大多写上无忧无虑和不咸不淡的标签,那些听卡带、混电子游戏厅、溜进录像室已经是其中难得的亮点了,而这些因为在被提速的工业化进程里,因为无人提及也很快就要被时代忘记了。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最大的悲哀是,青春来不及或者说容不得叛逆,就已经行将结束了。

 3 ) 看别人high到沉船,我们赶紧跟着意淫~~

在我们现在这个天天有无数作品被被 广 电 总 jv(就这几个字还不让都写出来)阉割的时代,好像能让我们精神为之一震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少了,还好,我们还有电驴,还有curtis及时的为灾区群众送来的《海盗电台》( the boat that rocket)让我们再一次的沉浸在那个追求梦想,自由,和平的世界。

 

       故事其实发展的空间不大,讲述的是一个摇滚独立电台孜孜不倦抗争阴险 英 国 证 符(不让打那两个字。。。),最后千钧一发被广大善良人民群众搭救化险为夷的故事。大部分的事情都发生在那艘被作为电台而抛锚在北海的邮轮上,但是邮轮上发生的点点滴滴都被这群帅酷无敌的DJ用电波发送到英国的每个角落,每个英国年轻人的心灵深处。整个影片里笑料百出,基本上是curtis擅长的英式幽默,笑点其实很低。。。正好适合我=。=!

 

      最搞笑的镜头是 quntin台长告知听众,证 符 已经宣布电台违法时,电台里外一片寂静,只有count在给电台的死亡进行倒数计时,而镜头一转,那些封查电台的 官 圆 也正在家里庆祝。。。气氛悲凉到极点,突然count大喊: only kidding! dudes, letsrock!!! 全国人民疯了,官 圆顿时石化,那个文化部长 顿时暴走,连喊arse! arse!( 这种脏话也说得出来,太不和谐了,赶紧自己和谐自己去!)

 

      影片的最后,当那艘邮轮遇险的时候,背景音乐响起了procol harum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忧伤委婉的回响在整个船舱和整个英伦大地,每个听众都在默默地为邮轮上的人祈祷,被水冲散的黑胶唱片破碎的浮荡在水面,仿佛预示给观众这又是一个titanic式的沉船悲剧,而curtis导演也在阴险狡猾的模仿着titanic的经典桥段,比如坚持到最后还为大家播放音乐的DJ,比如男主人公最后时刻又回到船舱深处救人,还有最后大家都聚集在船尾躲避汹涌而上的海水,而且证 符 断然拒绝了这些“叛逆者”求救的信号。就当大家都以为我们一直深爱了2小时的这些活泼可爱的家伙要葬身鱼腹的时候,突然鸣声响起,雾色散去的海面出现了无数歌迷自发而来的营救船只,顿时阴沉的海边变的五颜六色明亮起来,每个DJ找到各自的歌迷的船只,拥抱,亲吻,欢呼,冰冷的北海也被他们的热情融化。 当最后大家都以为count淹死,这个胖子却随着海浪冲出水面并高呼rock & roll的时候,顿时眼角有一些湿润,自己的很

多经历瞬间一下和眼泪冲了出来,生命不止,摇滚不死!


     影片在向摇滚致敬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60年代英伦的风格,在那个传奇的colorful年代,出现了无数的传奇的人物,今天他们可能死去,可能妥协,也可能还在同世俗抗争,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在,我们还年轻,还有梦,还会继续传递着他们的不朽的精神,一代一代。

 

     总之在光 电 总 jv无处不在的这个时代,海盗电台是一部及其适合我们这些牛逼,装逼且伪摇着的文艺青年意淫而达到高潮的一部电影,看吧。


PS: 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太强大了~~~完全就是60年代人类音乐精华。
还有。。。Bill Nighy 这老头已然成精了,又老又妖,原来黑夜传说,这老家伙还硬撑着非要装大尾巴狼绅士,后来真爱至上就开始慢慢露出大尾巴,这次在一群摇滚青年的咸湿夹击下,完全活开了,潮人老爷爷,性感的皮衣! 大爱

 4 ) 有关热爱

比性、毒品、音乐这些原始欲望更为强烈的是一种基于责任的热爱,一种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群体有所贡献的理想驱动着整个人类的进步。

当时间堆砌出伟大,例如宽容、包容、和谐等词汇作为副产品共同显现。单纯追求这些词汇,恐怕略有徒劳。佛教既讲修持自身的智慧,也谈对他人的慈悲之心,也许正与此相关。

 5 ) 关于海盗电台的原型。

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有删节。

卡罗琳电台是《海盗电台》这部电影的背景原型。它的创立者为爱尔兰音乐经纪人及商人罗南·欧雷海力Ronan O'Rahilly。当时的唱片公司巨头EMI,Decca,Pye和Phillips联手垄断,与电台联手,拒绝播放小音乐经纪人发布的音乐作品。在O‘Rahilly被Georgie Fame唱片公司旗下的卢森堡电台拒绝播放他的音乐后,受到了当时活跃着的斯堪迪纳维亚及荷兰海盗的影响,罗南竟然筹集了一笔足够的资金以购了合适的邮轮。1964年二月,罗南获得了一艘排水量702吨的前丹麦游轮弗雷德里茜娅号,并在他父亲所拥有的爱尔兰港口格林诺将它改装成了一艘电台轮船。同时,阿伦·克劳福德的亚特兰大项目组织也在格林诺装备了电台轮船MV Mi Amigo,这是头两艘投入使用的电台轮船。
电台轮船的投资来源于六位投资商人,包括皇后杂志的约瑟琳·斯蒂芬斯,她在卡罗琳电台里拥有头号办公室。再去美国募资的途中,罗南在《生活》杂志上看到肯尼迪与他的孩子在奥瓦尔办公室的生活照,他的女儿卡罗琳此时正在大闹天宫扰乱公务,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效果。罗南便以卡罗琳这个名字为他的电台命名。

首次广播
弗雷德里茜娅被重新命名为卡罗琳音乐电台。它挂靠在费利克斯拖的外海上,并于1964年3月27日,周五首次开始试行播放。翌日,卡罗琳音乐电台开始在1520kHz波段上正式开始播放,并由西蒙·迪主持了它的官方开幕式。其首播节目由克里斯·莫尔主持,并被预录了下来。卡罗琳电台的第一个音乐主题是瑟隆纽斯·蒙克所作,吉米·麦克格里夫演唱的的爵士乐主题"午夜旋律"。1964年3月,伯明翰的财富乐队录制了歌曲《卡罗琳》并被卡罗琳电台作为他们的主题音乐。午夜旋律限于节目“明天的世界”的播出而于北卡罗琳电台停播。电台的口号自我标榜为你的全天音乐电台,但它最初的广播时间为一周七天、清晨6点到傍晚6点。
为了和电台名字押韵,卡罗琳(Caroline)电台自称他们的电波长度为199米(one nine nine),实际上它的电波长度为197米(1520kHz)。荷兰海上电台站维罗尼卡电台为192米(1562kHz)。亚特兰大电台为201米(1495kHz)。
卡罗琳电台的播放功率是20kW,由两台10kW大陆电器的信号发射器组成。早六点到晚六点的播放时间,是为了避免与卢森堡电台的竞争。晚六点停播后,又于晚8点重新开播,直至深夜。这则是为了避免与电视播放的黄金时段相错开。卡罗琳电台的流行音乐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家庭主妇,之后,又开始针对儿童。由于避开了强烈的竞争,卡罗琳电台赢得了数百万的日间听众。

与亚特兰大电台合并
1964年7月2日,亚特兰大电台与卡罗琳电台的公司,亚特兰大项目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星球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宣布合并,由克劳福德与罗南作为联合公司的经理人。当天晚上八点,亚特兰大公司关闭,重组后的南卡罗琳电台在MV Mi Amigo上继续漂泊在小镇海边弗林顿附近的海面,而MV卡罗琳以北卡罗琳电台的名字进行广播。MV卡罗琳从费利克斯拖沿着不列颠海岸线驶往马恩岛,一路广播。而上面的DJ只有汤姆·洛基与杰瑞·莱顿两人。MV卡罗琳在7月13日抵达它的新抛锚点。这两个站点因此而能够覆盖到英伦三岛的绝大部分面积。之后他们在陆地上预录了一些节目,将它们带到两艘船上同时播放。
1965年10月,罗南使克劳福德对MV Mi Amigo产生了兴趣,并且鼓励负责北卡罗琳电台的汤姆·洛基对节目进行一些改动以从伦敦电台夺回听众群。洛基雇佣了一支新的DJ团队,并且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播音模式,因此于1966年八月大获成功,为卡罗琳电台赢得了二千三百万的听众群。
在伦敦电台离开英格兰海岸,开始正式广播之前,它与卡罗琳电台之间曾有过一桩失败的合并案。

DJ名人
1964年3月28日,卡罗琳电台的第一个项目,是由克里斯·莫尔主持的。之后,汤尼·布莱克本,汤姆·洛基,雷·特雷特,罗杰·德依,西蒙·迪,汤尼·普林斯,斯巴格尔·穆尔顿,凯斯·斯库斯,强尼·沃克尔(Johnnie Walker,现在成了有名的鸡尾酒的名字),罗比·戴尔,大卫·李·特拉维斯,汤米·凡斯,鲍勃·斯德瓦特,安迪·阿切尔等DJ都变得十分有名。有些从美国和旧英帝国属国来的DJ,比如格拉汉姆·韦伯,汤姆·洛基,安培拉·罗斯科,斯蒂夫·杨,凯斯·汉普谢尔,克林·尼可和诺曼·圣约翰也广为人知。DJ杰克·斯贝克特,美国纽约WMCA的“好男人”节目主持人也定期地为卡罗琳电台录制节目。同时,他们也播放与美国联合录制的节目以及预录的宗教节目。BBC2台的克林·贝利和经典调频的尼可·白雷因为收听南卡罗琳电台的新闻而开始自己的事业。
在1965年9月中旬,MV Mi Amigo的员工和DJ们迎来了1960年的著名流行歌手希尔万·怀庭汉,她在周末到船上客串并且发布了她的新单曲《We don't Belong》,由于一阵暴风来临的缘故,她无法离开船上,被迫在船上过夜。她是唯一一个在船上过夜以及帮忙录制歌曲,讲顺口溜并且最终关闭播放的歌手。
Mi Amigo在漂流
1966年1月20日,MV Mi Amigo在一场风暴中被扯断了锚绳,沿着海边费林顿漂流了好长时间。工作人员最终成功获救,然而由于船体严重受损,不得不将船停在荷兰的赞丹进行维修。1月31日至5月1日之间,南卡罗琳电台在切塔二号船上播放。该船属于瑞典海上电台席德电台的布利特·瓦德纳所有,由于波罗的海上的浮冰,席德电台正处于休眠期。切塔二号装备了调频广播,Mi Amigo号上的10kW信号发射器勉强可以给它当天线使用。虽然信号很弱,但至少确保了南卡罗琳电台的广告收入得以维持。
Mi Amigo号重新返回海边费林顿时,它重新装备了50kW的新信号发射器,预计于4月18号恢复广播。波长259米,使用与北卡罗琳电台使用相同的1169kHz频率,但实际上波长为252米。最初,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对天线绝缘层来说太过强大了。于4月27日,Mi Amigo全面运行。南卡罗琳电台的259波频很接近于伦敦电台的266米(1133kHz)和BBC曙光节目的247m(1214kHz),最终,北卡罗琳电台将波频迁移到了257米(1169kHz),但它仍然称之为259波段。

---------------------未完待续,2013年6月30日的工作档------------------

城市电台事件

1965年10月起,Caroline电台和城市电台开始洽谈前者接手后者的相关事宜。城市电台是在颤抖海滩边的二战遗留海上工事里发送广播的。. 前亚特兰大电台台长,时任Caroline电台台长之一的Oliver Smedley少校,与城市电台的老板,乐队经纪人Reginald Calvert达成了伙伴关系,并且在工事里安装了一台功率更高的信号发射器。然而, 根据Gerry Bishop的书《海上电台》,这台信号发射器十分陈旧,无法使用,Smedley之后取消了这次交易。

1966年6月20日,Smedley带着10个工人登上了颤抖海滩的军用工事,抢走了Smedley资助购买、但始终没能赎回资金的信号发射器。第二天,Calvert来到Smedley在埃塞克斯,萨弗伦沃尔登的家,要求他让那群强盗离开军用工事,并且归还重要的信号发射器部件。经过一番暴力的搏斗,Calvert被射杀。Smedley手下的人占领工事到6月22日。

7月18日,Smedley被以谋杀罪起诉,后改以误杀罪起诉。 Smedley的审判于10月11日在切姆斯福德巡回法庭开庭,而法官随后无罪释放了他。

---------------------未完待续,2015年5月15日的工作档------------------

非法化

1967年,英国颁布了海洋广播犯罪法案, 宣布资助离岸广播电台或在离岸广播电台发布广告为非法行为。 在早先1966年的众议院讨论中,政府声称海盗广播电台干扰了正常海上救援频道,对艺人、唱片公司和创作者毫无忠诚。更甚者,海盗们占用电波频段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条例。马恩岛议会试图将北卡罗琳号排除在非法化之外,并就该法案被强加于马恩岛向欧洲法庭提出上诉。四个仅存的离岸电台中的两个——伦敦电台和270电台被迫关闭,但两艘卡罗琳号躲进了荷兰海域继续进行广播,在那里,直到1974年无证广播的船只才被宣布为非法行为。

当1967年8月14日,海洋广播犯罪法案被确立时,卡罗琳电台改名为卡罗琳国际电台。六周后,BBC开始为1号电台做广告,1号电台以极为成功的海盗电台伦敦电台为模板,雇佣了大量的前海盗DJ,而BBC轻音乐频道,第三频道和家庭频道则相应改名为2,3,4号电台。

1968年3月3日,Mi Amigo号和卡罗琳号在开始播报之前,被登陆并且捕获。它们被打捞公司拖拽至阿姆斯特丹作为对荷兰招标公司Wijsmuller Transport的欠款抵押。

1970:北海国际电台(RNI)

1970年3月24日,英国大选期间,一艘名叫梅伯2号的船从英国东海岸离岸,开始以“北海国际电台”(RNI)的名义开始广播。RNI有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电台。但它的中波频道被英国政府屏蔽。7月13日,RNI与 Ronan O'Rahilly合作并改名为卡罗琳国际电台。卡罗琳电台为持证商业电台做广告,为保守党做政治宣传,并且反对工党。在大选过后,RNI恢复原名,但仍然遭到新选出的工党政府的屏蔽。直到RNI离开荷兰,返回其起锚地,屏蔽才得以解除。

1972-1980: Mi Amigo 重生
1972年,Mi Amigo号作为废弃船只被爱好者Gerard van Dam在拍卖中购得,他原计划将废船改造成电台博物馆。 O'Rahilly 承诺,如果van Dam 能够使船只回到可播报状态,他愿意偿还van Dam为此所支付的一切款项。船自荷兰的海边度假胜地Scheveningen起航,并开始向荷兰开始广播。它重开时名叫199电台,但很快改名回卡罗琳电台,并且凑齐了华丽的顶级团队。 DJ Chris Carey,他在播报时用名Spangles Muldoon ——他本人自己也是一个电台老板, Roger “纤细” Day, Andy Archer, Paul Alexander, Steve England, Johnny Jason and Peter Chicago (真名 Peter Murtha)主持着电台。

1972年末,卡罗琳电台遭遇了经济危机。12月28日,被拖欠工资的员工们切断了Mi Amigo号的电源线并且自行解散了。晚些时候,荷兰皇家海军将员工们押回船上,在甲板上还发生了一起斗殴事件。两天后,Mi Amigo号被拖拽至 IJmuiden 并因欠款未还而被羁押。由于正值圣诞节期间,没有律师能够来提供律师函,于是船持续停靠在阿姆斯特丹港口。O‘Rahilly试图让它重返海上,但由于船壳受损,在律师函被签署之前,Mi Amigo号得到修复并且离岸航行。


Mi Amigo 号沉没
1980年3月20日,伦敦时间午夜刚过,, 在一场风暴中,Mi Amigo号由于锚索断开,漂流并且沉没了。它持续进水,员工们乘救生艇逃离。虽然发电机仍在运作,然而水泵早已不堪重负,船只于10分钟后沉没。 三个英国人,一个荷兰人以及他们的金丝雀(名叫Wilson,是以前劳务部总理Harold Wilson命名的) 被救起。Mi Amigo最后的播报来自于 Stevie Gordon 和 Tom Anderson:

(Gordon): "呃,我们很抱歉地告诉您,由于极端恶劣的天气以及我们的船进了好多水,我们要停业了,目前大家正在逃离这艘船。显然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地重新给你们播报,但眼下我们不得不暂时说再见。" (Anderson):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情况,我们得尽快完成播报,救生艇正等着我们。我们并没有离开,也没有消失。我们上了救生船,希望水泵能够撑得住暴雨的肆虐。如果真的撑住了,我们立刻就回来。如果没有……呃,咱们能不谈这个么。" (Gordon): "我相信无论如何,我们总会回来的。" (Anderson): "嗯,我也这么觉得!" (Gordon): "但是现在,我们必须得说再见。上帝保佑!"

Sheerness公司所属救生船Helen Turnbull上的船员因在Mi Amigo号于沉没时救援了播音员Tom Anderson, Stevie Gordon, Nick Richards以及Hans Verlaan而受到表彰。在滔天巨浪和凶猛的东北风中往返接近沉船13次的壮举为Coxswain Charles Bowry赢得了一枚皇家救生艇协会银质奖章. 他的每一个船员都获得了皇家救生艇协会的羊皮卷感谢状。

Mi Amigo号49米高的桅杆在海中保持竖立了6年。

======================2016年5月9日,完结========================

 6 ) 热血沸腾的片子

1966年英国,北海上飘扬着一条游艇,这里有一群充满了摇滚梦想的年轻人,在24小时不间断播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们叫做海盗电台。全英国的年轻人,无论种族、信仰,都热衷于海盗电台的音乐。被学校开除的卡尔被海盗电台的首领昆汀引荐入伙。

2009年喜剧音乐剧情片,影片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由DJ组成的乐队用音乐结合了几代人,来和一个古板到都不能接受爵士乐的政府对着干的故事。很不错的片子,看完了热血沸腾!追求理想大概也就这样吧!生命不止,摇滚不死!Rock'n'Roll!

 短评

《真爱至上》导演、《诺丁山》《BJ单身日记》《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编剧、《憨豆的黄金周》制片…依然励志,依然Happy Ending,依然内流满面。

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有没有六星啊?!!!! 笑中有泪

12分钟前
  • Jin
  • 力荐

这是一个给人们梦想和欢乐地电台,这是一个乌托邦的电台,这里有爱,有梦,更多的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欢乐。是那些嬉皮士们 的DJ带给了人们这个只属于我们的电台。音乐很棒!摇滚万岁!

17分钟前
  • 推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粉丝能救命啊……

22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这无疑是我看过的,最摇滚的电影。

27分钟前
  • 灼热的海豚
  • 力荐

邪恶的政府 。自由放荡的R ock DJ 。这是1960s的童话。主题不是摇滚乐。整个故事只是努力从古老的摇滚乐时代里挤出边角笑料来。一群男人在船上。会发生什么。这只是部喜剧。1960s只是件衣服。下次换上70S。还有80S等着呢。

29分钟前
  • melonking
  • 还行

England, the Kingdom of Rock'N'Roll, the Nation of Hope

32分钟前
  • RITA
  • 力荐

西蒙佩吉或盖里奇那透露着精致的简单粗暴,在理查德柯蒂斯这里永远不会体现,他的电影包装精美色彩鲜艳,同时却也失去了英式喜剧的洒脱和随意,风格更近似于美式工匠电影;一群出色的性格演员(jen和roy看到你俩我就泪目了)也只能掩埋在表面性的摇滚精神和串场的名曲里了。

33分钟前
  • 彦夕
  • 还行

真特马的带劲!

35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因为一直对摇滚无感,所以这部电影一直没有看,以至于差点错过。电影始终充满激情和浪漫,英伦风情美得让人沉醉,还充斥着对自由的执着。当唱片随着轮船的沉没而漂泊于大海汪洋,摇滚的疯狂已完全蔑视了一切。Rock'n'Roll!★★★★

37分钟前
  • Q。
  • 推荐

我想说,给五星的人是有梦想愿积极心未死的人.给一星的,你已厌世你已反感一切美好事物,鉴证完毕.

41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六零年代Rock&Roll之魂巨燃,真男人的片子...真英国范儿的合拍!开着蒸汽船的勇敢海盗水手们,用自由的音乐大肆劫掠。女王的军队做作无能,所选的提督蠢笨可笑,男孩的初夜如此重要,千帆竞渡的自发救援很令人感动,这是传奇片嘛!这是现代浪漫海盗片嘛!这是勇于追随自由的一帮游骑兵嘛!

4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be gentle,but be firm

44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一种情绪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遥远的保守年代,年轻人用摇滚乐冲击禁锢。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一星给Richard Curtis,一星给所有的fuck,shit,testicles,一星那些听电台的美好的人,一星给大不列颠,一星给摇滚

53分钟前
  • 力荐

啥叫牛逼?牛逼就是逃命的时候还用仰泳。。。。。。。

58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摇滚、毒品和性永远是吉祥的一家。

1小时前
  • Ran
  • 还行

与此同时,政府高官与国家电台却开始注意到这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团伙,并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从最初的封口令,到后来的军队驱逐,对抗愈演愈烈

1小时前
  • (๑⁼̴̀д⁼̴́๑)
  • 力荐

Rock&Roll,rock the world!!!!!!!!!!!

1小时前
  • neeeeeverland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