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 第二季

第10集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2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3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4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5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6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3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4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5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6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7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8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19人间世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没有后代并不可耻

比保障生育选择权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女性不生育之后的社会选择

《人间世》第二季第二集讲述了三位高危母亲生产的故事:第一位母亲,连续两次剖腹产下女儿后,高龄怀孕第三胎,出血近一万毫升,以切除子宫的代价终于生出了儿子;第二位母亲,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她带着“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的信念,带着丈夫、父母、公婆一家子人的侥幸,产子后因为肺部感染离开了人世;第三位母亲,这位英雄消防员的母亲在失去家中独子后,前后尝试五次试管婴儿,最终诞下一个女儿。

旁白里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冒险生子的母亲,很难去说她们是母性的伟大,还是生命的赌博。”我想更多的还是赌博,并且把她们推向赌桌的,正是此刻阅读的你我。

第一位妈妈在顺利产下儿子后感慨,“我们那边有一个重男轻女的意识在那里面,我们也是有希望能生男孩子最好就这样子,但是我们也是希望,比如说已经有两个女儿了,也想要再有一个儿子。……其实我觉得还是做男的好,就至少不用遭那么多的罪”

这句话很平实,产妇在说这段话时也很平静,但却让听者细思极恐,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一个儿子,现在终于如愿,那家中的两个女孩还能分享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吗?为了弟弟能上学,姐姐们会不会被迫辍学做出牺牲?现在的母亲是否就是她们将来的模样?我不敢往下想。

手术中用过的纱带

前面说到,这位母亲手术中大出血一万多毫升,要知道,一个正常成年人体内的血量也只有四千毫升左右,这相当于把体内的血换了两遍还多。最后,实在没办法制止大出血的医生迫不得已选择了摘除子宫,在签署同意书时,我看到产妇的丈夫犹豫了。即使医生用了“出血量就像喷泉一样的,可以用喷射来形容”、“几分钟内几千毫升血马上就没有了”、“再不拿子宫命都没有了”这样的句子来说明情况的危及,产妇的丈夫还是强调,“真的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切掉)”。我们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这位丈夫的行为告诉我他只想要结晶,爱情只是为了得到孩子出于无奈而干的一件麻烦事。昨天这集纪录片播出了,当产妇看到自己丈夫的举动会作何感想呢?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尚且因为母子平安的结局让人觉得产妇的行为可以理解,第二个故事不禁要让人哀其不幸了。

一个明知道怀孕生子会严重危及自身生命的25岁妈妈,一个出生只有一千克的早产儿,这是一个以命换命的故事。是的,她的家人没有逼她生孩子,视频里也播着她的丈夫和公婆希望她不要产子的话语,但是,固执的她还是带着那句“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的信念逝去了。有孩子人生就真的圆满了吗?父母的责任就只是把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吗?当受精卵还只是一个细胞的时候,你强行带着没有思想的他,赋予他思想和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然后有一天他降生,叫你妈妈,这时你的人生就圆满了?人生虽然值得,但可是很苦的。他将来会经历摔倒、挫折、失败、创伤以及种种你脑海所能想到的负面词汇。你做好准备教给他面对它们的方法了吗?年轻的你自己知道如何面对它们吗?

前面都是在从产妇自身和所在的家庭找寻她们对生产如此狂热的原因,现在是时候回头看看身为社会成员的你我了。

视频里,有一个词出现了四五次,生育选择权。婚姻法里对生育选择权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生育选择权是指父母一方或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双方有生育或不生育子女的权利,包括是否生育先天性不健康的后代等。就连视频里的妇产科医生也无奈地说,“我们有的时候也很尴尬,人家说生育权在她手上,这么沟通,这么谈话,她认命了,她不肯终止,我们也不能强迫把她引掉。”

但是医生,生育选择权的重点在于“选择”而非“生育”,什么是选择?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才称得上选择啊!这个社会给这些“傻”到冒生命危险也要生产的妈妈们选择了吗?我们没给。如果不生儿子也可以体面地活,谁愿意舍弃生命?我们看似保障了女性的权利,做的,却是给一条通往产房的单行道刷“生育选择权”路牌的勾当。

在讲述第一个母亲的故事的时候,有一条弹幕让我记忆犹新,“在我们老家,假若她生的是女儿而且还被摘掉了子宫,她只会更抬不起头”。医生,您从来不是在和危重病做斗争,您是在和延续了千百年的封建陋习做斗争,您是在和娘家人在婆家人面前抬头说话的砝码作斗争,您也是在和电影里、广告中“儿孙满堂”的幸福场景作斗争。打败它的办法不是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科学水平,而只能是对女性个体的尊重。

这位妈妈的镜头只有五秒,但只要看过一次,闭上眼也忘不掉她被生育支配的恐惧。我们哪里给这个女性选择的机会了,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有性教育,那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有对丁克的介绍吗?鼓励他人做真实的自己没错,可我们有想过她们做真实自己的后果吗?我们可曾有过“一对夫妇为何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的疑惑?

《生日》这集纪录片最后是以母爱伟大作为主旋律结尾的,但是这两个故事看完,我只觉得母爱是被生育挟裹的工具。要想赋予女性真正的生育选择权,或许还是要从树立女性独立的思想和推广更加包容的生育观做起。前者是为了阻止怀孕的高危女性不再去冒险生产,后者则是让大家都明白,没有后代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并不可耻。

 2 ) 《人间世》带给我的改变!

三个月前的一天我在看《人间世》第二季,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老胡看见了很嫌弃地说:你天天看这些做什么?除了给自己添堵,还有什么用?对他们能有什么帮助吗?对你的生活会有任何改变吗?

我当时愣住无言以对。但是就像十年来无数次和他吵架一样,面对面时我总发挥不好,对方声音一大我就懵了,但是转过身我就会思维清晰、逻辑严密,然后写封长信骂他。这次也是一样,第二季播完了,我决定写点什么来告诉他:《人间世》带给我的改变!

一、爱与陪伴不能等!

第1集《烟花》记录了骨癌病房里的小朋友们,烟花一样,那么明艳,那么炫目,又早早地凋谢。其中一个小女孩叫王思蓉,父母长年在江苏纺织厂打工,她留守老家,直到患了骨癌才被父母接来看病,一起生活。影片中的妈妈多次自责陪孩子时间太少,在她过世前一家人去了厦门看海,机票共花费4000多块,需要王思蓉的爸爸熨烫14000件羊绒衫才能赚到。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这份开心来得太晚了。

看了这集,我从每天精疲力尽地陪我儿子变成了争分夺秒地陪,花尽量多的时间,以尽量慢的节奏。他想要满城坐公交车、坐地铁、晚上10点半坐在小区石阶上发呆、半夜睡不着起来听故事、舔一个冰淇淋要40分钟,都没关系,我就陪着他,想想他愿意要我陪着的时间,也不过10年罢了。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目送他越走越远的。陪伴是来之不易的缘分,是甜腻幸福的任务,是一把蜂蜜做的锁。

正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才能明白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正是那些有感情牵绊的人。佛家说“心如明镜,七情六欲是这面镜子对外界的倒影,如梦幻泡影,虚无缥缈。”我认可功名利禄是镜外物,但对亲人的感情却是明镜以内自然生长的,是真实的,是血肉的,切切无法抛却的。何必等到世界末日,等到人之将死,才想要放下红尘俗物去陪伴心内的人,何不从现在就开始。

二、生命的底线只是活着罢了。

第10集,一位姓商的老阿姨,因为骨癌截肢了,旁白说:“截肢了,才想念走路;化疗了,想念长头发;肿瘤转移了,觉得能够睡个好觉就真好。”

健康的时候,欲望是无止禁的,物质要更丰富,精神要更愉悦。总盯着更好的房子车子衣服鞋子,期待孩子能读更好的学校,考更高的名次。而忽略了已拥有的健康和美好回忆,万万不要等到一件件失去才追悔。就像我,120斤的时候嫌弃自己,然后130斤了又怀念120斤的时候,再然后...(此处省略扎心的50字)…反正就那样吧,我珍惜这一身五花肉和里面包裹的心肝脾肺肠肠肚肚,谢谢你们都好好的,无病无灾不痛不痒。我愉快地接受了自己一直嫌弃的颜值和身材,没事儿,健康就挺好的,如果哪天不健康了,也没事儿,能活着也挺好的。

三、生命是无价的,但是救命是明码标价的。

第5集《抗癌之路》里,30出头的女博士,大学思修课教师闫宏薇患了三阴性乳腺癌,在上海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去了美国癌症中心,两周时间仅仅是检查就花掉了15万。后来去香港买印度仿制药,三盒帕博西尼花掉了9万块,相当于她一年的工资。为了治病做好了卖掉房子的准备,可惜最后人还是过世了。

看完这集,我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小家庭,虽然目前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是如果万一遭遇这样的变故,是没有承受能力的,所以犹豫再三,给全家都买了保险。希望用不上,但如果万一到那一天,至少不用为了钱卖房卖车,一下子降低全家的生活质量。钱不是问题,没钱却是大大的问题。

四、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能再生的生命。

第4集《命运交响曲》里讲到医院很多病人久久地等待手术,但是手术都有出血的风险,医院血库却存血不足。没有血就不能手术,不能手术就不能出院,已有病人不能出院,新来的病人就不能入院。里里外外的病人怨声载道,医生却无计可施。不同科室的医生甚至领导都去找血库要血,但是血库也难为无米之炊。

其中有两列心脏手术实在不能再等,但是医生只申请到一袋血,于是他让两台手术都准备好,第一台手术完成,没有大出血,那袋血省下来了,马上开始第二台。这袋血来之不易,护士用力挤干净血袋里的最后一点点。

看我这集之后,我去西南医院血液中心,献了一袋血小板,主要用于白血病人的救治。还记得《人间世》第1季讲我国有很多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看完后我去器官捐赠网站登了记,如果万一有一天遭逢不幸,我这一身养得好好的零件,一把火烧掉太浪费了,有还能凑合用的就给别人用吧。

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严重短缺,医生短缺、床位短缺、药品短缺,这些我爱莫能助,只能在今后我自己的医疗过程中,对医生多点理解。但是血液和器官短缺,我尚能略尽绵力。杯水不能救车薪,但是很多很多杯水却可以,只希望我们这每一杯水都不要面对着大火中的车薪,却觉得事不关己。

五、对医生多一点理解,是给我们自己多一点生机。

第9集里面,一个新来的实习医生,博士毕业,学医十多年,对着模具练习了千百次腰椎穿刺,可是第一次给病人穿刺的时候,还是没能成功,毕竟真实的血肉躯体比模具要复杂得多。她的师姐回顾了自己第一次做的时候,被患者直接指着鼻子骂。她们很自责,也很委屈。

同时一位48岁的科室主任,一个一年成功实施超过600台手术的专家,讲述他刚刚从业的时候“第一次上手术,血出的止都止不住,拿着缝的针,手抖抖抖,抖得根本缝补上…要知道一个优秀的医生就是由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成就的。”

看节目之前,对医术不精的医生,尤其是给我儿子打针的护士,多少会有点埋怨,但是看过这个才明白,各行各业都一样,从新手到熟练到牛逼,都需要千百次练习和实践。 一个厨师最开始切菜没切好,菜不会骂它。一个清洁工刚开始扫地没扫干净,地不会骂他。一个医生刚开始打针没打好,人却会骂他。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他们其实也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宽容一点吧,不要对新手医生太苛刻,不要拒绝他们,医疗人员新老更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机会去学习和进步,要想想今天在我们身上操练了技术的新手医生们,多年以后成为了专家,才能够给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治疗啊。

六、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我?

第10集《暴风雪》,29岁名叫杨凯的男子,平日里一日三餐都爱喝酒。这一天喝了白酒、黄酒,又吃了火锅,然后突发胰腺炎,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告了病危,在ICU里昏迷了八天才醒过来。到出院时整整瘦了30斤。

为什么是他生这个病?答案显而易见,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疾病。 比如抽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更高;饮酒的人肝癌发病率更高等等。杨凯的故事告诉我,原来30岁开始养生不算早了,虽然我还是不能戒火锅,不能坚持去健身房,但是多少有了些畏惧感,会更注重养成健康的运动的生活方式,饭后百步走和保温杯里泡枸杞还是会整起!

同时这个节目中也有大量不明的病因。比如那些患骨癌的小孩和闫宏薇,他们面对疾病时问老天爷“为什么是我?”可是老天爷沉默不言。医学是有边界的,生命是复杂莫测的。还有很多疾病目前不知道原因,或许本身也没有原因,它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10万人中会有那么几个人患病,但是当这个概率落到一个人头上,他就是百分百。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不幸落到我头上,我会比看这个节目之前更坦然,不会质问“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知道没有原因的,血肉之躯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生命本来就是这么脆弱的,活着就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该告别的时候,洒脱一点,体体面面地告别吧。

最后,很想向节目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你们的作品改变了我,也必将改变众人,改善医患关系,改善用血紧张和器官短缺,也许前方道路仍然漆黑,你们却已举起了一盏灯。

 3 ) 医

医院不仅仅是个能看清生死的地方,还可以看清日常。《人间世2》从各个角度讲述了发生在医院里围绕着疾病产生的故事。

一、关于病人。

疾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并且不问来由。现代的医学可以检测并治愈一部分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医学对于人体的疾病束手无策。许多病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这种疾病会找到自己。

面对疾病,病人是最无奈的。在本片中的患者,看起来都是乐观的,通情达理的。或者是只有乐观的或者通情达理的病人才会允许自己被拍摄。

无论如何,那些肿瘤患者,那些精神问题者,那些尘肺病人,他们都经历着别人不曾有的苦难。无论治愈与否,他们都值的被善待。

二、关于家属。

在认知障碍那一集,有人说将家属的状态播放出来。是的,当一家人有人得了疾病,除了病人本身的痛苦外,家属承受着更大的痛苦。他们要照顾病人,还要照顾病人的情绪,还要处理各方面的压力,家属是最不容易的一群人。

当病人在手术台上时,家属的签字与否决定着病人的生与死。当病人在ICU生不如死时,家属的抉择可以让病人苟延残喘或是早日从病痛中解脱。当病人是认知障碍或是阿兹海默症时,家属可能要数十载的“装个孝子”。有的时候,家属还要考虑家里其他人的不理解,并去沟通。

一位儿子让他父亲去换肺,然而这位父亲并没有挺过来。他的母亲说了一句:如果不是换肺他至少还能多活一段时间。我们不能苛责这位母亲在悲痛欲绝是的牢骚,但是谁又知道带着病肺这位父亲是否生活的快乐呢?

一位阿姨在临终关怀的时候,为了不给女儿添堵,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将其老伴安排进了养老院。当老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抗拒的。是的,都一起过了半辈子了,最后没有见上一面。都六七十岁的人了,却仍然被人安排在其他地方而不遵循自己的意愿。

一位弟弟为了照顾养育自己的姐姐,不惜与自己的媳妇争吵。可是这位老伴一句“你居然敢吼我”却让我忍俊不禁,家庭、夫妻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可协调的事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作为家属,在病人没有意识的时候,无论做的什么决定,都值得尊重与肯定。

三、关于医生和体制

在大医院的医生,尤其是主治医生,永远都是在打仗。与病魔战斗,与时间赛跑。这部纪录片里也记录了一些关于医疗投诉的事情,好在没有发生恶性事件。

儿科医院张医生的辞职牵扯出医院的体制和薪资待遇为题。那天我专门问了一下朋友,她说在医院里课题和临床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事情。许多疾病如果想需要突破,依旧需要课题的存在。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许多人包括我希望的是医生首先临床要优秀,而忽略了课题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当一个医生在临床和课题都优秀的时候,他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了,他们付出了十万分的努力,我们应该给他应该有的荣誉和待遇。

对于儿科医院来讲,我朋友说他们确实是工资少。因为儿科的药品比较少,治疗手段也很少,因此医院的收益会比其他成人医院少很多。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人问儿科和其他科室有什么区别,下面的回答者列举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在儿童的头上输液就需要很好的技术,比如儿童不会说话,比如儿童和成人在身体方面还是有许多差异等等。我自己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像儿科医院倾斜,毕竟,儿童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力量。

四、关于这部纪录片

上海的医院真的很有魄力,能够允许媒体拍摄各个科室日常和手术的场景。相对与《人间世》第一部后来几集的不知所云,第二部在主题选择和讲述手法上我觉得要好很多。

五、最后

有天晚上,我做梦,梦到了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场发布会,就像是《非诚勿扰2》里那样。但是我开在了大礼堂,听众有几千人,醒来后我自己还无比欣慰,原来我有这么多朋友(来自孤独患者的自我安慰)。当我自己得了重病以后,我尽量的让自己坦然的面对生死,减少痛苦,最后顺便捐献一下可用的器官。

 4 ) 怎么滴了呢

我觉得很多人批评的所谓记录方式的转变,mv化的拍摄方式破坏了纪录片的缘由氛围 我觉得的真的不是的 退一万步说 催泪不好么 如果你落泪了 那么说明你被打动了 被打动是有作为的第一步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于这样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意义的尝试充满了恶意 我作为一名医疗纪录片爱好者 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是我看了这么多年纪录片中 最令我敬佩的作品 它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形式为纪录片打开了一扇门 除了记录本身 它还有爱 有力量 有不辜负和不认输 这样的纪录片 对普罗大众来说 真的是好看的 只有好看了 人们才有一直看下去的意趣和动力 纪录片的真正意义 难道只是为小众展现 然后就结束了吗?不是的!展现之后 是更为深远的关怀和守护。

我觉得东方卫视真是的让人敬佩,输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医疗纪实作品。什么才能让人感念生命?是死亡。我真的好想去东方卫视的医疗纪录片组做一季的实习啊…真的是打杂都可以。

我也是真的认为,大家不该对与导演别出心裁 苦心孤诣的安排报以如此大的质问,我感到寒心与心疼。唇枪舌剑没有成本,可灼心淬火真的让人心疼。大概就是人类的惯性吧,新事物出现时的不适和慌乱,往往化为欲盖弥彰的 妖冶的责备。

别把自己的障碍强加为别人的伤痛啊

————————分割一下

看了大家的评论,谢谢大家的理解哇,与人同在真的让我很踏实。我写下上面这篇短评时,刚刚看完第二季的第一集。弹幕里一片祥和之景,而当我兴奋的来到豆瓣,却看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大概是我的情绪还沉陷在因小朋友们的经历而产生的广袤、浓稠的难过里,悲伤把我掀在地上,我渺小而幼稚的不允许有人伤害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因此这一集纪录片拍摄的全部要素,都被我不自量力的纳入了想要保护的范围。拍摄了这样优秀纪录片的工作组,怎么可以受到伤害?我舍不得。于是我用最快的速度写下了这篇短评,语句之粗糙,用词之拙劣,现在我每每看来都惭愧不已。谢谢大家没有嫌弃我仓促之下的粗浅文字,大概是“爱”这个层面上的理解与认同让大家也选择了包容我。我又羞赧,又幸福。不过也不舍得再去更改了啦,粗粝而慌张的样子也很真实只在这里划条分割线,进行自我批评,并表达一下歉意。

另外评论里有位朋友问的第二季的钢琴曲,hhh可巧了我以前刚好练过这个曲子。我试了下QQ音乐搜的到,关键词“The Seasons,OP. 37a,TH 135-X October.....”后面还有挺长的,不过用这些应该已经搜的到啦,希望可以帮到你♪( ´θ`)ノ

 5 ) 跟忌讳死亡的中国人谈了谈生死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新年伊始,大型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准时更新。

豆瓣开画就是9.5分,但才1000多人看过,那就让我拼命推荐一下吧!

《人间世》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也是无人问津。但是凭借着动人的情节和感人的话题,后来居上刷爆朋友圈!豆瓣评分达到9.6超过2万人标记

9个摄制组,50名工作人员,200多个拍摄对象,暌违两年之后,带来了《人间世》第二季。

元旦晚更新的第一集,聚焦在身患骨肿瘤的孩子和她们的家庭,本宝哭了不下20次……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恶性骨肿瘤。这种病多发生在孩子身上,得这种病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三。相当于你抛22次硬币都是正面的概率……

影片由13岁的患者杜可萌配音,随着她的介绍,看尽病房的来来去去、生生死死。

宁愿断腿,宁愿伤痕累累。只要命还在,一切就不是问题。

缓解骨肿瘤的一个办法是手术。而这个手术的过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将骨头拿出来,将上面的癌细胞灭活,再放回去。

运气好可能根治,但更多的只能面临截肢的命运来保住性命。

开头的男孩第一次面临一场大手术,需要带上面罩吸入麻醉剂。但那种难以呼吸的感受,让他充满了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于是,他吵、他闹,将这一切的不公宣泄。可又如何呢……

经历过多次大手术的杜克萌,看着自己的病友十分的平静,用她的话说就是:“他经历过的一切,我都经历过。”

越平静,越心疼。

如果癌细胞扩散的较快,发现的时候太晚,那就只能截肢。

杜克萌的病友安仔,就已经失去了他的左手。

而王思蓉的癌细胞也已经扩散到了全腿,医生建议截肢。

但是有愧于她的母亲答应过她,为了爱美的她,咱们不截肢。

母亲那种无助、那种绝望、那种告诉女儿时的心酸,太令人动容了。

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光亮的。

你不知道的是,在世界的角落,还有人不惜一切代价,争取着被你看淡的生命。

如果还有家伙没有闹够的话,来吧,让我们来奉陪吧!

病房里充斥孩子的哭声、家长们的沉默、医生们的着急……

唯一快乐的时光,是一年一度的元旦迎新会

医生们打扮成玩偶的样子讨孩子开心,护士姐姐还会唱歌跳舞。

当然,孩子们自己也要表演节目。

安仔选了自己最喜欢的动漫人物,在舞台上大声喊出了这句台词。

“如果还有家伙没有闹够的话,来吧,让我们来奉陪吧”!

我想,这是安仔对病魔的喊话。他希望能战胜一切,来吧,他什么都不怕!!!

谁都不知道,安仔昨天才接受了一个大手术。为了站在舞台上喊出这句话,他克服了太多的困难,他真的准备了很久……

病房里的人来来去去的很多。

大多数没来得及说句再见,就再也见不着了。

这种被“死亡”笼罩的地方,很难有欢声笑语。

有的也多半是强颜欢笑,都在贴心地为别人考虑。

这样一次的联欢会,让病房里的大家第一次放松下来,能好好地看看这些和自己同样遭遇的人。

相互的鼓励,相互的安慰,是这个不公的世界里给予她们的一点点温存。

但生活依旧要继续,病魔依然在侵袭。

因为王思蓉极力抗拒,医生只能搁置截肢的方案,选取了一种风险极大的“刮骨术”

而爱美的王思蓉没有别的要求,就求医生“帮我做美容缝合。”

自从生病开始,孩子们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不再无理取闹,也懂得了父母的辛酸。不再提过多的要求,真的,让我活着就行……

王思蓉和母亲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两人打打闹闹,丝毫看不出被病魔折磨的痕迹。

相互许下了,这次手术“不能哭”的约定。

这样强颜欢笑的背后,是太多的司空见惯,太多的无言辛酸……

几个小时的“鬼门关”走一遭,王思蓉安全的回到了病房。但看见伤口的母亲,被惊的浑身发抖。

眼泪夺眶而出,瞬间忘记许下的约定。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女儿,遭遇这样的困苦……

来吧,一切的灾难由我承担,放过孩子。

也许,只有分别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病房里面对于分别是常事,有的笑着欢送,有的哭着别离……

马上就要新年了,大家纷纷准备出院,回家准备过个好年,

但这一分别,来年再住院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不是“全员到齐”了。

刚刚经历了大手术的王思蓉还不能行走,回家后的她,得到了爸爸亲自为她改造的轮椅。

爸爸说:“为了我女儿,我什么都可以”!

和爸妈一起吃个年夜饭,对于从小爷爷奶奶带大的她来说,真是生病带来的唯一好处。

坐在轮椅上的王思蓉,看着过年放着的烟花。幸福,有时候真的好短暂……

截肢的安仔变得有些自卑,出门前都要磨蹭好久。将空空的袖子捏出形状,插在口袋里,走在妈妈的右边。

爸妈带着安仔来到假肢厂,要给他量身定做一支手臂,这样就可以满足安仔上学的愿望。

但是,安仔不知道的是,癌细胞已经侵入他的肺部。这份心酸与恐惧,爸妈独自承担……

回到老家后的安仔变得异常脆弱,没多久就被送进当地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这一次,安仔真的好像要败下阵来。

“我想我的同学,我不想留级。” 他抱怨的只是,没有办法上学。

“我真的已经是极限了。”父母相望无语凝噎,医生低头无能为力。

但他还是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还是相信医生还有“大绝招”没有用。

直到医生,没有给他答复,沉默着离开房间……

父亲面对这一切,躲起来痛哭了一场。其实,在不知多少的黑夜,这个男人选择了把眼泪往下独自咽。

“顶不住怎么办?”“什么顶不住?”安仔和妈妈的对话。

其实,妈妈比谁都清楚,安仔口中的顶不住是什么意思。

只是,她不愿意听懂,更不愿意让这句话发生。

妈妈以泪洗面,用一切方法鼓励着安仔,“唱歌给妈妈听,妈妈好久没听你唱歌了。”

“逆战,逆战来也;王牌要狂野,闯荡宇宙,摆平世界。”

父母比谁都早知道,这一天的来临。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和想象真的发生这一天……

真正说再见的时候,妈妈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将安仔留在这个世界上——捐献眼角膜

“蔡炫安~” 最后喊一次这个名字,最后替你做一次决定。

安仔特别喜欢自己的眼睛,时不时就要照看看,他说,他把所有的好运都装进了眼睛里。

安仔的眼角膜为一名三岁的男童带来了光明~

分别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那么无力,那么无法抗拒……

“微笑使者累了,想要卸下面具。”

配音杜可萌的肺里也已经转移了肿瘤。

片尾出来的时候,王思蓉的名字也已经打上了框。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无情,还来不及去听鸟语,去闻花香;

来不及感受日出日落的魅力,来不及体验春夏秋冬的交替;

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单独旅过一次行;

还没有学会一个人独处,还没有领悟一群人的交际;

将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孩子带走,毁掉的是父母的挚爱,是这个家的唯一…

对于我们,看完哭了很久。感慨生命的不易,同样感慨病人的勇气。最心疼还是家属,她们不比病人来得容易……

珍惜生命,好好爱自己,为了爱你的所有人。这个世间很不公,但生命却可以无限延续,陪伴和爱才是最值得珍惜。

我们需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会直面苦痛,放下浮躁,认真聆听这些人世间的爱与痛。

 6 ) 豆瓣9.5,扎心的国产纪录片,第一集就让人哭到脱水

我们总会习惯地用“好看”或“难看”来描述看电影的感受。

简单两个字,足以简单表达对一个电影的喜好。

但这部优质国产纪录片,我却绝对无法简单用“好看”二字来形容——

《人间世》

这是一部你看了就无法停止眼泪的医疗纪录片。

东方卫视出品,每一季有10集。

2016年播出的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6

就在19年的元旦夜,第二季刚播出,已有4000多人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5

第一集的故事,就已经流干了我的泪水,《烟花》

几乎没有人不爱看烟花,虽转瞬即逝,但却耀眼、夺目。

生命也和烟花一样,对谁来说都是短暂的,却都有自己最绚烂的一刻。

但这种短暂,对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里的孩子们来说,太过于残忍了。

他们都得了一种病,叫恶性骨肿瘤,得病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三。

大多数的孩子在送入医院之后,都会在左腔静脉里埋上一根管子,作为长期输液使用。

医生往往都会告诉他们,挂的都是生理盐水,就跟感冒发烧输液是一样的。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生理盐水,而是一种又一种的高浓度化疗药水。它会让你恶心、呕吐、难受得吃不下饭,然后开始掉头发。

而化疗只是开始,他们还将接受手术,医生会把他们的腿锯开,拿出里面的骨头,切除骨头上的肿瘤,然后再把骨头放回孩子们的身体里。

严重的,甚至还会做截肢手术,失去腿或是手臂。

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中,安仔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左手。

他的大名叫蔡炫安,是医院里最可爱的小胖子,爱玩游戏,也很爱吃东西。

安仔的新年愿望很简单,装上假肢,健健康康地回到学校里读书、和小伙伴们玩耍。

为了实现安仔的愿望,妈妈特地带他到假肢厂定做他的“手”,安仔害羞地和医生说道,

“我不装机械手,装美容手,可以吗?”

安仔以为化疗结束,只要装上了假肢,就能背着书包上学了。

“那以后书就背少一点”,他开心地和医生聊到。

但对正处于青春期、爱美的王思蓉来说,残缺是她绝对不能接受的。

当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需要做截肢治疗时,王思蓉对着同样痛苦的妈妈嘶吼着反抗,

“假如要截我肢,就给我申请安乐死,你不给我申请安乐死,我自己爬着也要去寻死路。”

在13岁小姑娘的眼里,为了美,什么都可以放弃,甚至生命。

为了保护小姑娘对美丽最后的倔强,医生经过商量后决定不做截肢了,而是把她的整条腿取下来做整体灭活。

虽然小姑娘的腿是保住了,但手术的风险也变得更大了。

13岁的王思蓉并不了解大人和医生的忧虑,听到可以保住她的腿了,害羞地笑了,还询问医生能否给她做美容缝合,“你下手轻一点哦”

王思蓉和安仔的笑容,也定格在了这一刻。

他们的肿瘤,都从腿上转移到了肺部。

为了缩小肺部的肿瘤,安仔一直在服用一种叫做艾坦的靶向药,虽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肿瘤,但伤口却也无法愈合,导致了肺部漏气。

他的呼吸离不开管子,还要通过插管将胸膜里的空气排出去。

做完了手术的王思蓉,虽然没有截肢,但腿却一直没能恢复行走能力。

她害怕自己永远残废,把“出院回家”当成了康复的唯一希望,和妈妈吵了起来。

妈妈坚定地说,你能一步一步走到房门,我们明天就出院回家。

王思蓉撑着支架,拼了命、忍着痛走到了房门,最后却放声大哭。

其实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坚持在命运面前毫无意义。

在别人都忙着跨年的时候,安仔却只能躺在病床上,靠着呼吸机和微弱的意识活着。

他带着哭腔向医生哀求道,“我已经是极限了,我真的想出去走、出去玩”

戴着口罩的医生看不到任何的表情,只能听到他温柔地安慰,

“等好一点就可以出去了,但是你要好,也不能一步登天,对吧”

没听医生说完,安仔哭着问,

“肯定有一步登天的办法的,这个世界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医生求求你……”

从一个孩子的口中听到这样绝望的话,医生整理了自己的情绪,走出了病房。

“病人都是软弱的”

“顶不住怎么办”

“想卸下面具”

孩子并不懂得活着对他而言有什么意义,他所希望的,不过就是摆脱一层又一层无止尽的痛苦罢了。

但苦日子却似乎一直没有尽头,唯有接受。

“谁出来都是这个样子,没有办法。”

这些在纪录片里的孩子,有的康复了,做回了那个生活里的小精灵。

还有的,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曾经的他们,都是医院里一颗颗光溜溜的“小卤蛋”,经历过麻醉,感受过眩晕,更承受了无数的疼痛。

在医院里的日子也并非全都是泪水,有一起打游戏的小伙伴,有加油打气的医生护士,还有在痛苦时刻解救心灵的一小颗糖。

《人间世》里关于医院的故事,也悄然多了一丝温暖。

如果从客观角度来讲,《人间世》并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

为病人拍摄MV,用音乐来表达他们的心理活动。

病人写下的话,运用「空镜+音乐+文字」的方式展示。

这些镜头,其实都有“诱导煽情”的嫌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感。

但,谁又能保证在感受这些生死瞬间的时候能绝对冷静客观呢。

豆友 @如果鱿鱼会飞 :

“那些指责拍摄方式花里胡哨的,你可曾想过,纪录片记录的是孩子们的人生啊!他们那一刻是开心的,不好吗?我们窥探的是他们及家人的痛苦,怎就不允许纪录片里多一些希冀和笑声呢”

生死这件事,本来就难以客观对待。

影像能够记录下孩子们的每一个瞬间,幸福的、快乐的、悲伤的、痛苦的……而当不幸降临时,这些珍贵的记录就成为了唯一的挂念。

安仔的妈妈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不停地用DV给病床上的安仔拍视频。

只有手机的王思蓉妈妈,拍下了青春期少女的每一个固执的瞬间。不顾家人劝阻,记录女儿每一瞬间成为了她的使命,

“我还能在视频里,听听她的声音,看看她的样子,听听她的笑声”。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在疾病面前,人类总是渺小得可怕。

没有什么比笑着、活着,更让人觉得幸福的事了。

就像片中担当旁白、也曾接受治疗的杜可萌所说,

“当你的前面全是阴影的时候,记得回头看看,那个方向一定有阳光。”

*本文作者:阿呆

< END >

 短评

那些指责拍摄方式花里胡哨的,你可曾想过,纪录片记录的是孩子们的人生啊!他们那一刻是开心的,不好吗?我们窥探的是他们及家人的痛苦~怎就不允许纪录片里多一些希冀和笑声呢

5分钟前
  • 如果鱿鱼会飞
  • 力荐

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

10分钟前
  • 一步
  • 力荐

你们的苛刻是对孩子们的残忍

14分钟前
  • 豆友1779157
  • 力荐

念独白还好。只是拍mv的艺术处理手法,也许放在有些纪录片或电影里能增加感官上的冲击。但本身作为一个严肃题材的纪录片,反倒会破坏气氛。四星观望。

16分钟前
  • 地球人
  • 力荐

说MV和COS不好的...可以去搜下第一集配音杜可萌小朋友的微博和微信看看,看看她说那次他们玩得有多开心。只有你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孩子们没有喜欢的想表达的心情?

17分钟前
  • 彤彤
  • 力荐

已经不像第一部一样朴素了。一个纪录片,后期搞得花里胡哨,用患者本人独白,中间还用患者拍梦境mv,不知道后面的几集还会有什么样的花里胡哨后期,已经把原本的第一季的色彩丢失掉了。 看完回来改评分,上面那些是看了20分钟的打分跟想说的。第一集全部看完之后、只想说,去他的后期跟配音问题,如果我要是导演,我也会这样实现孩子们的小愿望,管他的收视率跟观众怎么看待,因为这些摄像团队跟导演们和孩子相处了那么长时间,我理解这些后期设计是导演的一点点小心思,回来改分。

18分钟前
  • 本加菲猫不吃鱼
  • 力荐

第二集真的很难对这些妈妈说伟大,拿自己的命来赌博,换取别人口中的“一个女人没生过孩子就是不完整的”完整女人。好像完整了,命没了,真的又愚又蠢。病房里的婆婆永远只关心生的是不是儿子,难以想象在2019年的今天,仍然有无数女人为了生一个男孩所作出的妥协和代价。真是神经病。

21分钟前
  • Ayo_whale
  • 推荐

9012了为了生孩子甚至生儿子命都不要的女人我真的一点都不理解,甚至毫不同情,做人先爱自己先尊重自己,命豁出去生个孩子不是伟大,是自我感动是不负责任。

25分钟前
  • 沈意意要多读书
  • 推荐

吹爆,第一集MV的视角并不违和,反而很有心。

26分钟前
  • PandaPandaGo
  • 力荐

从医学生的角度来看,我喜欢这样的人间世,他不再以医生为切入点,而是以“人”为述说对象。如果说你想看医学的伟大与惊心动魄,请出门右转。如果你想看到导演对生死的理解。第一集已经奠定了史诗的地位。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下去为了那个不知道会不会实现的梦想从不后悔——《人间世》

29分钟前
  • 1234546打老虎
  • 力荐

你们总说纪录片不该加入MV,不该让小朋友配音,可是你们没看见他们当时拍MV砸东西的时候笑的有多开心,纪录片记录真实,而那些笑容就是最真实的反馈

32分钟前
  • 夏了天
  • 力荐

重男轻女的观念什么时候能够解放?高龄产妇、瘢痕子宫、凶险性前置胎盘,输血6000ml…不知道现在血库有多紧张吗?现在申请200ml的血都要排队排很久。为了一个守旧的观念“浪费”那么多血…可悲

34分钟前
  • Kepler
  • 还行

很多人说用mv的方式拍摄不好,观影体验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小朋友们在拍摄的时候,心里该会有多么的开心,换个角度想想吧

35分钟前
  • 霍灵轩
  • 力荐

这些纪录片不能靠技术来打分的,大家的眼泪是最真实的。

37分钟前
  • iieao
  • 力荐

我以为王思蓉会好的,最后看到结尾名字出来有白框的时候,才知道她也去了。生命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一场烟花吧,那么短暂……

41分钟前
  • Jzz
  • 力荐

请中国导演多拍一些这样子的反婚反育并真实反应一些地区重男轻女以繁育为婚姻目的的纪录片。

45分钟前
  • dddddddddd
  • 力荐

先五星预留。也许对观众来说,mv与旁边是令人出戏的;然而对那些孩子而言,这些实现了他们心中小小的梦,即便逝去了,也为人世间留下了一些些自己的印记。

49分钟前
  • 阿凯Alex
  • 力荐

虽然哭成煞笔。。还是很保守地认为纪录片的悲悯都藏在克制背后,这种克制本身营造的留白,更能使人体味人生的复杂。不知道读白、剪辑跟这种邀请患者拍mv的方式是不是实验性玩法,跟第一季比,这集观感上明显失真。手松加一星,继续看看再说吧。。

54分钟前
  • Naund
  • 推荐

你们不觉得cosplay的拍摄很暖心吗~他们都还只是孩子~没有比看到他们的笑更让人开心的事了。也没有比看到他们对医生说:“我已经是极限了”,对妈妈说:“顶不住怎么办”,更难过的事了....

57分钟前
  • 力荐

现在最讨厌的话之一:女子本弱 为母则刚。。。

59分钟前
  • len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