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

正片

主演:陈素琴,张昌华,张琴,张洋,唐庭岁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 / 中国大陆 / 英国语言:汉语普通话 / 四川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归途列车 剧照 NO.1归途列车 剧照 NO.2归途列车 剧照 NO.3归途列车 剧照 NO.4归途列车 剧照 NO.5归途列车 剧照 NO.6归途列车 剧照 NO.13归途列车 剧照 NO.14归途列车 剧照 NO.15归途列车 剧照 NO.16归途列车 剧照 NO.17归途列车 剧照 NO.18归途列车 剧照 NO.19归途列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至少希望从此,不再浪费粮食,不再心存鄙夷。

我没经历过春运,所以影片中2008年那场雪灾让人震撼得真想落泪。
因为断电,数以万计的农民工驻留在火车站。他们睁着一双双熬红的眼睛,不死心地等着。他们忍受着严寒,潮湿,驮着沉甸甸的编织袋,每个人都渺小得像一只蜗牛。每个人都想回家,所以一旦有什么消息走漏,人潮就开始骚动起来,警察拉起了人墙,竖起了栏杆,试图控制人流。但这时候,每个人都挤得面目全非,最后的理智和尊严完全崩塌,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捡起包袱,擦干眼泪,继续走,走啊走,最后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务工潮里。

他们是国民生产链条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我们吃的穿的,很多都出自于他们的双手。然而在这种时候,他们却买不起一张贵一点的车票,连回家这种微薄的愿望都变得难以实现。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我觉得所有怜悯和同情或是词不达意的安慰,都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

我们最大的痛苦是无能为力,而所谓的承担只是逆来顺受。

以张琴奶奶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他们努力耕作了大半辈子,因为没有愿景,因而安于农村。而以张昌华夫妇为代表的外出务工人员,一心想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下一代的出人头地,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默默忍受着心酸,却殊不知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孩子并没有因此爱上学习,反而只想离开家,为了自由,怎么样都行。
而张琴,则代表了最广大,茫茫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她叛逆,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可如果说她的反抗只因为青春期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未免有些冤枉人家了。本应该是嗷嗷待哺的时候,双亲就离家在外。有限的通话时间,也都是绕不开的学习话题。没人纠正过她的对错,没人关心过她自己的梦想。以至于她后来长大了,所能做的,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在这场绕不开的家庭问题中,我们没有权利判断谁对谁错。我们只能深深地自省,是谁迫使他们骨肉分离,剥夺了她拥有一个健全家庭的权利。
片中有一场戏讲张琴去美发店做头发,当她顶着一头卷发走出理发店,太阳显得格外明朗,张琴偷偷地挺直了腰板,像极了傲慢的芭比娃娃。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浪漫的美梦,虽然只有一瞬,但也足够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最讽刺的,是这些人仍保持着对国事的关注。列车上陌生的旅客,关注着体育新闻,他聊到NBA,聊到姚明,他相信中国的奥运会金牌数量能超过美国。他觉得,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怎么会比不上拥有几亿人口的美国呢?还有张琴,当她和夜总会的同事们一起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复杂的表情。他们很专注,眼神中透露着向往,希望,又或是无奈,悲凉。他们是正直青春年华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像教科书写的一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为祖国添砖加瓦”吗?而不知怎的,他们却到了这声色犬马的地方,为阔少爷富小姐的狂欢收拾残局。

说实话,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对这片土地抱有希望,现如今他们祖祖辈辈耕作的这片土地上,似乎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最后,说个题外话,我在一篇评论上看到,老张夫妇买不到回家的票,他们知道电视台的人有路子,但他们太老实,从没向摄制组讨要过任何帮助。这时,我感到很庆幸,毕竟他们还是挺直了腰板做人,并没有因为贫困而丢失了尊严。


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记下农民工的平凡与伟大。至少希望从此,不再浪费粮食,不再心存鄙夷。

 2 ) 没有方向的列车

今天才刚刚在电影院看了这个片子,以前记得在哪里看到有提到这个片子,说是不错的纪录片,却一直未曾得见

回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重大。团圆是夹杂在这个厚重文化背景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张昌华曾说了一句,如果春节一家都不能回家团圆,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普通农民工的一句话,也是全世界最大人类迁徙活动-中国春运中上亿人所明白的简单道理。

这是一部记录一对普通四川农民工夫妇家庭生活中几次春运回家的电影,但是它反映的远远不止故事本身。这是一个缩影,来自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

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话,这些真实的记录无一不在体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家庭生活的矛盾,父母子女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矛盾,甚至全球经济一体化问题等等。它们带来的思考远远超出这个故事。

陈素琴,张昌华是一对普通农民工夫妇,为了子女能上学,远赴广东打工。他们在服装厂做工,辛苦赚钱,只为让子女能够接受教育。他们所坚信的一点是,要让孩子跳出农村,过上舒适的生活,只能通过刻苦学习,走读书的一条路。
正是如此,他们每次电话回家,首先问的都是子女学习成绩,考试名次。长年在外,由此也隐含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子女从小由外公外婆养大,欠缺父母关爱,和父母感情并不深厚,女儿张琴的对话中很明显得到反映。这并非夫妇愿意看到的,但这个存在于社会问题中的家庭矛盾却暂时不可避免。

张琴和弟弟都是普通的农村孩子,上学读书和做农活是主要的生活内容。和父母一样,张琴也渴望改变,她和村里大部分孩子一样,没有念完中学就外出打工。这让父母伤心不已,他们竭力劝女儿读书,但是张琴坚持自己的决定。她和无数打工妹一样,辛苦做工,只为向往城市生活,能够实现自己理想。张昌华问女儿到底怎么打算(继续打工还是读书),张琴说了句走一步,算一步。其实这种迷茫发生在所有年轻农民工身上,他们的路没有太多可选,怎样才能走一条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实现价值的途径,这同样是社会问题。现在即使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也显得有些乏力,特别是没有背景的人。底层的人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向中层流动,这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

片中真实记录了08年遭遇雪灾滞停春运的广州站,整个屏幕人头涌动,极为震撼,数万人拥挤火车站大部分都是回家的农民工,一对姐妹在挤出人堆后,抱头痛哭。画面中的广州站大楼,旁边立着两个标语,“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楼下,维持秩序的警察正在阻止想要进站的人群。张昌华一家在火车站守了几天终于踏上回家的火车。而这次回家团圆,父女的矛盾冲突到了高潮。因为与父母想法不合而吵架,父亲先动了手。
这个时候也是片中的高潮,张琴指着镜头吼叫,“他们不是想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这显然是导演之前跟他们说过的话,可是张琴的话却反过来让这个片子更加真实。导演范立欣后来说道,纪录片虽然是要记录真实,但当时他自己也忍不住上前拉开了冲突中的父女两个人,所以这段镜头没有结尾。

年后,张琴去了深圳,在酒吧做服务生。08年底经济危机,张昌华夫妇的服装厂不再一片繁忙,空旷的厂房映射了失业的农民工。为了照顾上中学的儿子,张昌华让妻子回了老家,自己一个人在外支撑家庭。厂里的工人,只言片语谈论各种事情,厂里出口到美国的衣服,东莞成片倒闭的工厂,失业但没有各种保险的工人……画面的另一头,张琴和其他员工一起正在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烟花过后,大家一片欢腾。然而这些农民工的生活却不会因这个盛会而改变。

其实把这个家庭的故事生生地剥裂出来搬到屏幕是残酷的,他们的悲伤,纠结,劳累,卑微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故事或许只是千万农民工家庭的一个,却深刻再现了重重问题。

是谁让他们抛家离子,奔波在外?谁让他们辛苦劳动,却不能得到改变生活的回报?谁让他们通宵守候只为一张回家的车票?谁又让他们无路可走,不能通过努力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回家的绿皮火车在片中出现多次,他们知道哪里来哪里去,而生活的火车他们则无所适从,开往何处他们无法掌握

真实记录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有力,没有刻意安排的场景,灯光,对话或者造型,却足以震撼观众。

这部片子本身给4星,还要加1星致敬导演。在中国拍纪录片可能得不到回报,历时3年时间去创作,难能可贵。当前的中国,大家都很浮躁,花长时间去做没有效益的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意义,犹如很多实业都转作房地产一样。对比其他国产电影特别众多商业大片的不痛不痒,浮华光影,歌舞升平,看了这部纪录片就像是海市蜃楼消失后的沙漠,这才是这个社会本来面目。
感谢导演和制片组的呈现,没有粉饰的表演,而是真实刺痛的当下,这才是现在中国电影所缺乏的。

 3 ) 炊烟起处是故乡

在采访中,谈及在西方视角之下,这部片子是否会使自己的国家丢脸。范立欣认为并不会,这只是对于中国庞大农民工群里现状的诚实表达。

影片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场景切换。从最初的广场大全景,广州火车站黑漆漆的人群如同蝼蚁,亦如一种隐喻般,显示了每年春运归家大军的生活情况。然后带入夫妻二人的生活,在简陋的住处用近景拍摄,隔着昏暗的光和门帘,观众都能感受得到那种生活的窘迫。黑场之后,场景直接切换,拍摄夫妻二人在服装厂的工作状态。他们打电话回家,询问女儿的学习情况,苦诉春运买不到火车票,然后场景迅速切换到乡村,女儿脸庞稚嫩,切着猪草。以及在影片后段,女儿在深圳舞厅打工时的放纵模样,和家中弟弟奶奶在田间劳作的状态,以及父母在外打工且身体欠佳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中国当代社会的家庭断层,也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2008年雪灾,中国南方的公路铁路运营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火车站滞留的人们,在广场上等了五天,七天,十天,还是未能踏上归家的路。女儿怕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奇异场景,总是在笑,却被母亲严厉呵斥了,因为过年回不了家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女儿若是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思考,又如何在此时此刻能够笑得出来。终是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得以回到家乡,在大年夜围桌吃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好像一年到头,无论其余的时间过得灿烂或是潦倒,能够吃上一顿和和气气的年夜饭,这一年便可以算作幸福美满。

但是冲突无法遮盖,终是有了那场父女的扭打。女孩子像头小兽一样,叫嚣着谁是老子,对着跟拍的摄像机说,你们就想看这样的吗?这段对我的震撼很大。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定会对被摄者造成影响,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可能是行为层面的,那么是不是也会有表演的成分,镜头所记录下来的,一定最接近真实吗?这也是我保留的一个疑问。

片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代表了三个时代,奶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里,认为好好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希望后代能够通过读书打翻身仗,梦想他们能够通过知识逃脱农村的环境。而母亲,在女儿仅一岁的时候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母亲的天性致使她每次收到家书都会掉眼泪,但是经济条件又让她别无选择,她放心不下丈夫一人在外,也对女儿心存愧疚。而女儿,因为目光不再闭塞,她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向往的浮华,是否就是她所追寻的浪漫梦想,在打工的时候她说,对于我,自由就是快乐,终究也没有听从父母之言回家读书,而是只身前往深圳,踏上了最后一班列车。

父母的身体机能快速衰老,岁月不饶人,而归途列车要开往何方,答案只有思乡人自己知道。

 4 ) 苦难循环以及记忆深处的复现 ——评《归途列车》

那是一段数不清的国人奋力出逃故土,又在年跟头奋力归途的日子。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人口在城市的生根发芽,那段挣扎的岁月也许会模糊冲淡,但却深埋在国人心底继续作为国民性的一员影响着每一个人。

全片一共记录了两次归途,一次是张昌华夫妇二人回家,另一次是女儿张琴辍学打工后三人一同归家。两次归途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即年关将近,两夫妇在外打拼一年迫切地想回乡看望他们的孩子,也是心头最大的牵挂。

对象典型性

这部纪录片就是对这段记忆的记录和转译,个人而言,对我冲击力十足,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和片中张琴一家的家庭状况高度类似。作为父母外出务工,童年时期由祖父母照看长大的孩子,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很难置身事外,往往与主人公产生共情。然而,当那段中国城乡割裂发展,成为低效用价值的“世界工厂”的,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成为历史,我身处历史的另一端向过去远眺之时,我又获得了许多对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直到如今,农村,抑或是欠发达地区人民只身前往发达地区,省吃俭用攒钱以供养子女读书成才的城市反哺农村的生活状况仍然是不少人家庭的主要行为模式,《归途列车》的核心母题有二,其一是铁路交通系统不便对国人生活的负面影响,其二就是对当代农村人生活模式的表现和反思,本文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反思。

陈素琴和张昌华两次归家,到家的第一句话都是问儿女的学业有无进步,期末考试成绩怎样。当张琴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夫妇二人表现出无尽的担忧,他们并不清楚张琴的学习状况,也不知道孩子内心早就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只求张琴回家读书,他们心甘情愿在外打拼吃苦也要成全子女安心读书。而之所以片中主人公获得了国内观众的广泛共情,是因为镜头下的这户人家,实际上是导演在做过广泛社会调查和实地走访之后精挑细选选中的拍摄对象,他们家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很好反应了中国家庭的生存困境。

苦难循环的底层逻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市场,其结果就是中国成为了明码标价,不考虑其复杂社会历史环境,人民生活诉求,而被贴上标签写明大小尺寸利用价值所在的商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际的视野中。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同时经济欠发达,技术落后,国民受教育情况一般,劳动力价格低廉,理应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西方跨国企业在广州开设大量生产工厂,片中张琴父母从事的服装生产加工就业岗位也是外资企业造就。这类职业,就像那位火车上一同返乡的西装革履的青年所说的那样,往往待遇微薄,工作环境恶劣,没有发展前景,说到底就是出卖劳动力换取一些收入。这份收入虽然不能让人们在城市过上好日子,却能在物价水平更低的农村过上不错的生活了。因此,自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来到沿海发达地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将家族复兴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力图用自己省吃俭用为老家亲人们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孩子将来读书铺平道路。

这一切看似理所当然,实际上却荆棘丛生险象环生。无数家庭将阶级跨越的方法是父母外出务工,依靠子女成绩优异,考入高等院校,以改善家庭收入状况,从而实现阶级跨越。首先,子女在农村学校就读就意味着一般的教育环境。除了城乡经济发展有鸿沟,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更差的教育环境就意味着在农村就读的孩子依靠成绩考出去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量依靠技术而非体力工作获得收入的农村群体可以获得较高收入,从而将孩子送入城里学校读书,获得较大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幸的是,那些没有技术,纯靠体力生活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往往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将子女留在身边照看,其子女也只能获得较差教育,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也就是苦难群体没有途径可以翻身,只有将信念寄托在子女身上以获得慰藉。如果运气好,子女争气,爱读书会读书,即使在更糟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也能考入城里学校,那么他们吃得苦就有可能换一个子女好的前程,家族更好的命运。也就是说,农村人的底层生活逻辑是将苦难划归成年人承担,而不论子女切实情况,将读书一条路走到黑,将命运托付给概率,如果孩子成绩好,那就万事大吉,如果成绩不好,那就再生一个。

苦难循环的影响

实际上,这样的家庭少之又少,父母缺席子女教育,子女更容易产生性格缺陷,更难在求学过程中获得帮助,更难取得好成绩。因此苦难循环的第一重影响就是阶级固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农村孩子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于农村。中国的教育考试机制决定了,中考全市划定统一分数线,而高考则是全省划定统一分数线,城里孩子的成绩往往高出农村孩子一大截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中国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没有向外比较优势,农民群体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牺牲农民群体的利益,城乡差距的加大几乎成了必然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党中央着力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教育公平等等。如果政府不出手进行宏观调控,将社会资源进行再次分配,这一苦难循环几乎牢不可破。为了我国的繁荣昌盛,劳动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社会主义的中国,理应给当年为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人民更多便利优惠。

对于当时的大部分劳动人民群体,这一苦难循环是几乎无解的。他们既缺少教育知识,不懂的帮助子女读书,又无法通过劳动彻底改善子女生活状况。因此,“归途”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前,我以为父母的一句关心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也是寒暄的一种方式,简单直接接地气,以打破一年未见的隔膜。如今我才醒悟,多少国人,多少农村人,是将供养儿女读书作为大家族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心理寄托。这也是为什么张琴父母,还有千千万万走在春运路上的农民工群体,不惜高昂的车票费用,不惜在车站风餐露宿等待一星期,也要回到老家。回到家的第一句话是“今年成绩怎么样?”也就显得十分合理。

这一切又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另一重苦难,也就是短片中高潮部分父女二人矛盾彻底爆发表现出的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张琴父母从小到大没有打过张琴,但是这一次,在摄影机前,父女大打出手。父亲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妻子千辛万苦为孩子读书打拼,但是却成了张琴最大的压力和痛苦的来源。张琴更难明白读书对于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放弃读书,外出打拼她又将踏上和父母一样的路,将未来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苟住青年”的来历

我的家庭状况和张琴相仿,不同的是,我的父母有一技之长,不用出卖体力做最低效的工作,因此收入好于张琴。从小我也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父母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成绩怎么样,这也成了多年来我们之间唯一的话题。因此当看到同样的场景被搬上大银幕,我的体验是亲切熟悉的,反思后又发现其中的普世性,进一步思考才想明白其中的可怕。

读小学后,我爸妈将我从老家接到杭州读书。原本我是在他们工作单位附近一所一般的小学读书的,后来为了改变命运,他们毅然将我送到城里小学,每天来回三四小时的公交车,坚持了六年才有了新房。我家看似条件好于张琴,实际上,也采取了同样的生存策略。我只不过是考上了好大学,才免于走上父母的老路。看完《归途列车》,我不禁想,万一我出生在她那样的家庭,万一我低了几分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我的人生会是怎样?应该会不如张琴,她至少有勇气争取自己想要的自由。而我,只是苦难循环的幸存者,一路苦苦求学,一路小心谨慎,这也造就了像我一样的零零后青年明哲保身,求稳的生活态度。“苟住青年”的大量出现,就是因为好不容易走出了苦难循环,不愿意丢弃手上现有的,去追求更多的。这就好像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一般,他们有一定的私有资产,就没了革命的血性。当下的人们没必要苛责苟住青年没了青年的斗志,追求公务员,教师这样稳定的职业,因为他们也是幸存者。

当下,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需要有闯劲有拼劲的年轻力量,社会需要高精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可是不曾想,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的高考模式下获得成功的小镇青年们大多说其实是最害怕漂泊和不确定的创业生涯的。那些有资本去闯去拼的人,往往家缠万贯,具有挥霍和失败的资本。这一社会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才能打破学历通胀,创新疲软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5 ) 机器轰鸣,多少人在哭泣

年末,工作轻松了些,有了更多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近看得不少,但是触动我想和各位分享的是一部纪录片——《归途列车》。

 

该片记录的是四川广安一对农民工夫妇在外打工和过年回家的经历,片子一开始,展现的是他们在缝纫机前专注工作,在火车站买不着票时的手足无措,坐火车换轮船搭中巴的漫漫回家路,一家人终于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幸福场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一切都意料之中,无所谓沉重或伤感,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一种普遍的生活模式。

可场景突然转换,他们的女儿一个人跪在爷爷的坟前烧纸,哭着说出了心里话:“爷爷,我过得很好,只是我不想见到爸爸妈妈,我和他们的关系一直都不好。”父母和女儿的矛盾豁然搬到了台面,由于这对夫妇常年在外打工,与女儿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们之间已有了彼此心知肚明、但又无法化解的隔阂。

故事继续的发展,我不一一剧透,只是后来,在女儿与父亲的一次争吵中,女儿的言语越发不敬,最后居然和父亲扭打了起来。父亲的气已经憋了太久,一直老实巴交、细声细语的他也爆发了,把女儿打趴在地,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女儿爬起来之后,倔强地朝着摄影机哭喊着,“你们不是要拍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

 

这片子很适合给外国人看,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一大群有着同样烦恼的中国人。事实也证明老外觉得拍得不错,该片赢得了今年艾美奖的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大奖。

影片里这家人的问题是一群人的问题,农民工和他们的第二代的生存状况偶有媒体关怀,但不如这部影片揭示得那么全面和尖锐。他们出来打工大多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不再受他们的辛苦,为了孩子能踏上一个更好的平台(说白了就是大学)融入城市,但是,日夜寄托不能代替朝夕陪伴,金钱拉不近距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问题不是代沟,而是淡漠。影片里一开始母亲跟女儿通话时出现了信号不好的状况,只见母亲满脸着急、在那儿拧着电话线不停呼唤女儿名字,这份爱是很浓的。可另一端女儿对着镜头说出“自由就是快乐”,她不想花父母的钱受父母的管。在她看来,亲情里没有爱,只有一种兑现,我给你钱,你乖乖读书,实现我们家彻底走出农村的夙愿。

我觉得,有时候问很多中国人“你幸福吗”是件残忍的事情。我们在为世界制造着价廉物美的商品,我们在为中国的经济奇迹续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我们也在承受着这个光鲜亮丽的时代里的出出悲剧,机器轰鸣,多少人在哭泣。

 6 ) 很多父母不知道,能好好被爱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导语:

被爱是可以让人变得越来越柔软可爱,明亮和开阔的。被爱有着无穷上升的力量,所以有能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努力爱人,是要让对方感受到爱的那种。

\

讲的是归途列车,但电影就是每个观众在里面找到投射出自己的那个影子,所以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父母与原生家庭那层关系。

其实还挺感同身受的,同样是个缺父母爱的留守儿童,问题少女。那时候虽然没有要做那么多农活,但也得干很多活,因为在姑妈或外婆家寄人篱下的感觉也特别不好,而且还被(爸妈,亲戚,包括她们自己)各种劝说要努力去给她们减轻负担,所以一点也谈不上被照顾,只觉得自己千万不可以做一点点觉得有麻烦到她们的事情,处处担心自己哪哪又做的不好了惹她们不高兴了,她们那种不高兴的情绪就时常动不动就挂在脸上让你生畏,让你不知所措,在这种环境下也完全感觉不到爱,于是就抱着这种小心翼翼过完了叛逆期(建立较完整的人格期),现在发现那时候的自己异常讨好型人格,后来因为自己挣脱出来了那个环境就努力改善了很多,但肯定原罪还是在里面的,一剥开就能看到,那些顽疾一直都在,青春期各种很拼了命的抓住一点亲密关系(姐妹关系)把友谊看的大过天,要死要活的,那时候对爱情真的是没有开窍过。(虽然现在好像也没怎么开窍)包括现在的各种完美主义害怕不被人喜欢…等等等等。

所以青春期一直都很有和片子张琴这女孩一样的不满情绪与戾气,怪爸妈不陪在身边照顾自己,怪妈妈永远嫌弃自己,啰里八嗦一大堆,总挑自己毛病,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反正你什么都对” 这句话我也对我妈说过好多次,当时张琴那个表情简直就是我的附身。

只是我从来没有和父亲打过架(挺佩服这个小女孩的)但吵架吵到泪流满面满脸通红,离家出走想自杀,想断绝关系这些事情是常常有的,确实是相同的矛盾与冲突,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

但有一点令我感到不适的是,这位父亲因为面子挂不住而去那样真的揍自己的女儿时,让我觉得他很没有当父亲的样子,很不合格,我前面一直觉得他默默承担了好多很不容易,也是个冷静睿智的人,但没想到男人都是一个生物,触及到他们那种大男子主义丢失自尊的事情就要跳到三尺来抓狂六亲都不认,更让我心寒的是母亲这时还一直在说这个女孩不是,那女孩该有多难受,多心寒,全世界都可以背弃我可是我最爱的你们,你们是我的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我完全能想象那种痛苦,就觉得外面随便一个陌生人都比你们温柔,能让我感到温暖,而你们是我最爱的人,你们带给我的永远只有伤害,太清楚了,这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换成我妈也会是这样,典型中国式教育,完全不懂得要怎么去看到心理那层问题,用的都是最残暴的方式,让一个女孩一夜长大,长成他们口中最没有女孩样(温柔纯良)的样子,一个本该活泼烂漫天真可爱的年纪却永远眉头紧锁带着解不开的心结对着这个操蛋的世界叛逆下去。

而且最后陈素琴说“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希望她能改邪归正。”这话听着挺可笑的,最怕的就是这些原罪父母不自知自己无形中给那个年纪的少女们带来多大的心理重创,还试图要她们变乖变好变成她们心目中想要的完美女儿。

殊不知让对方感知到自己满满的爱这件事比爱本身(尤其是父母与子女这层关系上)要重要的多得多。

整个电影院就我一个人,中间看的好几次鼻酸要流泪,但我要流泪的片段不是描述她们人物关系的剧情而是一些空镜,或是特写,环境,或是一些不重要的镜头。

说到纪录片本身,和父亲打架这里张琴说到“你不是想看真实吗?这就是我真实的样子!”这让人不禁感叹,这绝对不算是个成功的纪录片,就像阿德说的,如果导演觉得这一段达到了导演想要的高潮和立场,我也还蛮对导演引起不适的。三年拍摄里既没有做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观察者,也没有和她们融为一体的感觉,该是对这个镜头有多大的怨气和烦躁啊,一个纪录片导演能做到这样,也是很… 如果是这样的话,顶多是个设置好情节冲突的剧情片吧。

不过说到剧情这个剪辑的逻辑线还是理得很好的,就很羡慕这种后期能把逻辑线理得清楚又让人想看下去看的清晰且感人的后期(毕竟我是一个大脑无逻辑常常不会结构剧情的后期)虽然最后落幕的时候看到这个后期团队还蛮多人的,自己也只是一直都在一个人在做后期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很有编导的思维与逻辑结构吧,不管是前期和后期。

还有一点非常不想说的感触是,觉得现在的自己太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客观一点来看自己现在在北京的生活已经比我身边的同龄人(尤其是老家那些)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方面好太多,但自己却只是一味不停地挥霍,总有一天,面对不懂珍惜的人老天迟早会把这些幸运全部收走的。

其实当我坐在电影院看到第一个画面的时候我就发现原来自己看过,之前老师在课堂上放映过,只是没有放完整,基本的故事线和表达的东西我们都看到了,所以对这三个人和他们的家庭关系印象很深刻,只是不知道原来这就是《归途列车》。

其实片中导演还想表达一种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就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充斥在这个家庭里。不论是从外婆那里还是这对夫妻身上,这对夫妻给女儿买手机对女儿更多的是亏欠和不知道怎么化解尴尬相处的气氛,对儿子似乎有着更多的爱和责任,外婆也是口口声声说洋洋给外婆在城里买大房子什么的,相信这些话女孩应该在家里听了无数遍,女孩背玉米那个重量都要压过那个瘦瘦的身体,不难想象在那种封闭的环境下她说出“自由比什么都好” 这种话,而同种环境下,儿子明显是比女儿活的更天真烂漫无害的,大部分的偏见和隐隐疼痛都是由女孩默默承担的,所以还有“带把的”“老子”这种抵触男权社会的字眼,也许是累积的久了爆发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到那个女孩在迪厅里起舞的画面,不知道她会走上什么样的人生,但真的很希望她好,能好好被爱。

 短评

其实这个也不能算真正的纪录片了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生活是狗娘!这简直就是一个单薄的伪纪录片。这东西如果也就打着纪录片的幌子震撼一下老外,作为中国人,我总之是都见怪不怪了,别跟我说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春运,没看过新闻。这闺女倒是演技不错,可以考虑以后往电视剧发展了。★★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就没人注意到妈妈在许愿时说的这句吗:“菩萨保佑我的女儿,让她听话。我也不晓得我做错了什么,请你保佑她改正归邪”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MOMA】这是一次能让我甘心承认北京比上海的文艺事业更活络的放映。当我们把世博等排队形容成春运自己却从未真切体验过那玩笑本身时,画面上无数涌动背着行囊变成质点的人却是年年都要痛苦焦灼屈辱地走这个流程。触目惊心。小女孩对着镜头喊出的那句“你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抛砖引玉了

12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

1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春运只是个幌子,这片子其实是讲父母和儿女关系的(而且道理很universal不局限于农民工),要看到最后一刻才知道"last train home"到底是什么意思。加拿大的纪录片资助体系真好。

18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有幸看了国内首映,反映的现实很真实,很能打动人

20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导演开拍前带有自己的情绪,那一家子有被其利用之嫌,不能说是真正的纪录片

22分钟前
  • MiaH
  • 推荐

回不去的家乡,没有归途的归途。

24分钟前
  • 白暖暖
  • 力荐

⑴万恶铁道部⑵这个社会对不起那些明知前路艰难、未来渺茫,却仍在努力挣扎、坚忍、对生活只有最低要求的人们⑶大多数人都被迫远离亲情、故土的国家,即使拥有奥运盛典,河山壮丽,也不值一提⑷我们凭什么比他们活得有尊严和有保障?⑸「你们不是要真实吗?这就是真实」

2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上个月在UCCA看过了。可看性是不错。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很震撼。但是,说实话有点迎合西方人口味。某些场景摆布的痕迹太重,搞得更像剧情片。后来也问过他家摄像,他说确实有诱导性提问,和人为加快故事进程的问题——这些手法我觉得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有点问题。

30分钟前
  • 熊猫儿
  • 推荐

太贴近生活了……

32分钟前
  • EVANGELION
  • 还行

当琴琴对着镜头喊出“这就是真实的,你们不是想要真实的吗?这现在就是真实的!”的那一刻,我对纪录片导演应有的立场产生了质疑,这就是你一直在等待发生的戏剧性高潮吗?

34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何止是心酸,简直是心痛。

36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先锋光芒·镜容】我不是仅仅想拍一个空巢家庭的故事,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当道德尺度难以把握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是属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尴尬。火车经过六盘水,有个雪山间车体通行的俯拍,我等那个镜头等了三天,我想用那一幕说明这种生存状态是务工者的群像。——范立欣

39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终于看了,广州火车站春运场面完胜北京

4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纪录片大国,这里有太多东西需要记录下来

43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沉重

48分钟前
  • 生·人
  • 力荐

一阵阵的寒战

50分钟前
  • Jimmy
  • 力荐

真实的力量

53分钟前
  • juan2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