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

49集全

主演:陆凯,翟鹏,邵琪,吴玮蓉,王宜谦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当公开课来看的读书节目

喜欢“一千零一夜”这个读书节目,首先是因为“三观”投脾气。人生来带着各种局限,时代、区域、家庭、性别,所以当一个节目时不时的提醒我要突破局限,且指点我如何打开思路,自然的就被吸引。也许观点不同,也许某个作品已经“被时代赶过”,却不影响我们“尊重一种情怀”;一个人会有很多面向,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是英国战时最好的政治领袖,在“风流赛义德”奥巴马把铜像请出办公室的故事中,他是帝国主义者、种族主义者。正如导读者的名句所说:“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在优酷平台,这个节目的类型标签是“脱口秀”,我是当作一个公开课来学习的。虽不至焚香净手,却真的是端端正正坐在电脑前,集中精神,手里攥着笔,时不时的做些笔记。

是要做笔记的,因为有太多“知识点”,这不是把书读薄了,而是把书读厚了的节目。看节目时,我常常有两种情绪,一种是焦虑,恼自己从前都看了什么书、怎么看的书,横向的广度,纵向的深度都差的可以。更多时候,是很快乐的。无边无垠的知识像山、像海;那么多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如满天繁星。游山、观海、望星空,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享受吗?


这节目其实也可以当作音频、有声读物来听的,因为导读者,一个佛教徒,却被称为“道长”,常调侃自己是腰封小王子,跪着求人家或是泪目推荐一本书。他在节目中也承认自己长的不好看,所以这节目是没有颜值担当的。

吸引我的是:镜头里,夜幕下,出现在街边的人,普普通通的人们:等公交车的人,要去搭地铁的人;站在天桥上发呆的人、成双的情侣,有些在笑、有些在吵;煎饼摊、冷面摊,烧烤摊;三轮车或自行车,或卖糖葫芦、或卖气球、或卖鲜花、或卖水果;扭秧歌的大妈,下象棋的大爷,玩手机的人、遛狗的人、健身的人,还有在工作的人,清洁工、道路维修工、外卖小哥、快递员,街头艺人们,弹吉他、拉二胡、唱卡拉ok。拾荒者翻着垃圾桶、流浪汉给自己和怀里的小狗把被子裹得更紧。

当节目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所有出现在镜头里的人,似乎多了一点戏剧性,一颦一笑,都诉说着生活的苦乐,这时候出现的道长,夹着一本书,缓缓而行,眼神似乎添了忧郁、脚步似乎带着哲思。


有两期节目我印象深刻:第一百四十二夜,“论语”,老年的孔子看到子贡回来看他,道长揣摩着孔子的心境,模仿着一个年老之人的语气:“赐,你怎么才回来?”看节目时,瞬间泪目;又讲到司马迁的史记,作孔子世家,前面压抑着文字的感情,平铺直叙,直到文末,终于展露心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看这一段时,胸口沉沉的。第一百三十五夜,“火的记忆”,讲述新大陆印第安原住民,把船看作是流动的岛屿,想着也许可以到岛上去摘草莓;后来琢磨为什么受苦被欺压,想着会不会因为是皮肤颜色的缘故,于是找颜料把皮肤染白。道长在说这些故事时,语气特别的温柔,原住民在他口中,像是童话里的孩子。结束语,梁文道说:“加莱亚诺对那些受苦的人,只带着一种无限的柔情,毫不煽情的柔情。”道长何尝又不是呢。这两期节目,我想如果只是听音频,不配合着道长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怕是要错过些感动。


说来惭愧,把节目形容的那么好看,我却总是偷懒,大概当成课业了,就变成这样吧。追看这个节目,一开始是从第一期正序看起,看了几期,就搁下了,又想起来时,更新出不少,于是又放弃原来的正序,实时的追看,看着看着,又搁下了。再想起时,又更新出不少。2018年3月份开始,终于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要把节目好好补齐。从节目的第一百九十七夜开始回看,追至2017年一月份,再调整从2016年1月开始到2016年12月,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阶段性补齐。这期间发现以前看过的竟然也忘的差不多了,就再看一遍。

这样的补看,缺点是少了些时效性,某些期节目选书与实时新闻有些关系。但也有些意外的收获:比如我喜欢的节目背景音乐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从第九夜,20150703期才用;道长在节目结尾来一句总结性的评语是从第五十四夜,20151019期开始;延伸阅读推荐书目,是从第八十七夜,20160104期开始。镜头里的街道,2015年的时候还没有共享单车,2017年的时候,小黄车就很显眼了。

 2 ) 生活是一碗杂粮饭,文学是精致的饭后甜点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已经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

《情人》开头的这段话,完全像诗作一样。我不能说文艺青年太多愁善感,有点儿神经质和忧郁。因为正是这样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加上对文字的极强的把控力,才有这部触动人心,感慨万千的作品。

可是当我把小说电影看了又看之后,我觉得这作品有了煽情的嫌疑。你可以说我很粗俗。但是读到这些类似的句子,我总想起我一个室友爱抄一些感伤的句子,当我们问她是不是有什么难过的事情,试图安慰她的时候,她却总是一副深沉又绝望的样子说:“你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你们永远也不能理解,就不要再多问了。”

年纪轻轻,就已经看透人性,痛彻心扉,或者是有些经历,发觉自己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要去大理寻找生活。在当下的我看来,实在不是深沉,也着实没有看透。

时至今日,我对王家卫还是喜欢不起来,戏里不断地戳人的软肋。醉生梦死酒,喝了就可以忘记过去;等情郎归来的妇人,直到容颜老去;一直在这片沙漠里居住,却从未看清这片沙漠。这跟45度角仰望天空,一滴晶莹的眼泪从眼角滑落没啥区别呀。这跟热泪盈眶的爱国主义教育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当然,我要肯定王家卫的精致,以及某某某的粗制滥造。

以前我受了这种文艺情绪的感染,跟男朋友吵架后,会一个人大半夜走在亮着路灯的大街上,觉得寂静的天地间没有人理会我的悲伤,边走边哭。觉得自己可怜极了,孤独极了,简直就像王家卫电影里的女主角。

我到现在才明白这种煽情的可怕,它像是一种精致诱人的甜点,有时候你忍不住吃一两口,整个人轻飘飘的,像在天上飞,它让你变得更浪漫,让平淡的生活有一点点的戏剧性。可是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真正的生活像是《红楼梦》,《金瓶梅》,《阿Q正传》,《霸王别姬》,《背影》,真正的生活是一碗难以下咽的杂粮饭。在杂粮饭里嚼出一丝甜味也许就是生活仅有的浪漫了。

现在,我希望自己活得粗糙一些,不要那么敏感。也许神经大条一些的盖茨比不会叹息黛西的离开,他选择默默地离开再重新开始。也许神经大条一些的杜拉斯不会执着于自己15岁那一年的遭遇,不断不断地重复写着那几年的故事。

我不想被一种情感牵绊,念念叨叨不愿意走出来,我想把它深深藏在心底,继续前行。

所以我不是一个文艺青年,我对于纯粹的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我觉得它很美,读起来,内心也会有一阵感情的涌动,甚至偶尔读着读着要掉下泪来。可是我总觉得我被控制了,就像我读完村上春树,我觉得我根本不在现实的世界里,甚至楼下小卖部的大妈看上去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这种脱离现实的虚幻感通常要几天之后才会消散。然而我却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现在更喜欢读史书,读鲁迅,读实用的书,看可可西里,看纪录片,了解宗教,而不是沉浸在宗教的氛围里,了解情感,而不是沉溺在情感里。我觉得理性真实的文字更有力量,它让我看清自己,了解楼下的大妈,了解我所处的社会,而不是给我一个虚幻的自我,扭曲变形的社会的影像,像王家卫电影里那飘忽不定的看不清的彩色背景。

 3 ) 来推荐几集我觉得必听的节目

今天早上洗漱期间,终于把《一千零一夜》的节目听完了,被道长种草了许多书,也听到了不少有趣的观点。比起故事内容,道长侧重的是历史背景的分析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平介绍,同时也会以比较新的视角去解读作品。当然其中难免会有“一家之言”(比如道长认为景甜小姐演技非常好,认为她不好的是鉴赏水平不够哈哈哈哈哈哈),但总体而言,节目做得还是很有质量的,我就个人喜好而言推荐几期节目,毕竟听完所有还是很花时间的。

1.《了不起的盖茨比》第1-3夜

耳熟能详的作品,背景视角的解读,结合文本对美国爵士年代作了介绍。道长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很在意,《老人与海》、《亨利四世》等都提到了阅读版本的选择。

2.《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第4-5夜

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自述传(我更愿意称其为反思录),全书以受害者的视角消解了受害者全然被动的姿态。道长对这本书的解读也是从文本出发,介绍了书里一些比较鲜见的观点,比如受害者羞耻感的来源。这本书本身非常值得一看,序言是徐贲写的,也写得非常好。

3.《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第33-34夜

《拥抱战败》第35-37夜

《日本的思想》第38-39夜

这三本和上一本都是围绕战争的,这几本书我还没读,但是听完节目对这些历史以及其发生的人文原因很感兴趣。印象很深刻的是日本人为了给学生吃吃亲子丼,让他们想到亲子关系;多谈论父母而少政治话题,压制他们对权威的反抗意识。后面还有讲战后日本人专门并主动地为进驻美军提供“慰安妇”服务,防止他们去奸淫更多无辜妇女。由此,我对那时日本人的想法真是充满好奇了。

4.《第二十二条军规》第52-54夜

又是一本讲战争的小说,但少了一些学术的严肃,多了一些荒诞的黑色幽默。道长的解说很有意思,边走边听的时候在街上大笑这种事令我自己印象深刻……

5.《四世同堂》第55-57夜

这本书我之前已经读过,并没有喜欢到会拿来推荐给别人的程度。于我而言,老舍先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幽默的讽刺,很多时候是用反语来达到嘲弄的效果,有些地方你不注意,可能还觉得他真是在夸人家呢。这种文字趣味发挥得最淋漓尽致地应该是在《离婚》和《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的人物刻画已经比较黑白分明了。这也是节目里说的这部作品有被诟病人物扁平化,当然我和道长持一样的观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心境变化都是形成作品的重要原因,完全以现在的眼光去解读并不公平。此外道长还提到了老舍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对北京文化的复杂感情,对文化流逝感伤的同时(兔儿爷)更包含着对文化里软弱、封建一面的批判(做寿)。

6.《抛锚》第59夜

听完立马想看书,但无奈在国外连电子版都找不到,想来是非常冷门了。道长的介绍引人入胜,回去就立马买书看。

7.《铁皮鼓》第71-72夜

这本书的同名电影我死都找不到资源。最开始的吸引力在于猎奇心态,听完节目后加重了我的这种心态……

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7-88夜

这两期其实是丘吉尔的介绍。听完有对大英帝国人民肃然起敬,赶到伦敦受难的其他地区人民和炮火废墟下认真看书的那张照片,好像对这些人慢吞吞很闲散的样子都讨厌不起来了哈哈哈。

9.《阿城精选集》第105-106夜

阿城的“三王”其实我看了有三遍不止了。但反复看的原因不在于我多喜欢,而是我真的看完就忘,但又常常听人推荐,于是不断重温。这次听完道长推荐再读,我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再忘记了。也许一开始我就找错了点,始终纠结这个故事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于是前几次读完总是觉得自己没读懂,但节目里说了阿城不在于要表现什么特定的主题,而突出刻画人物,讲一个故事。有些小说一定要做阅读理解会剥夺本身的趣味的。

10.《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第111-112夜

建议读研究生和博士的都听这期节目,读这篇演讲稿。在论文写到头秃的时候听到这一期,我确定了自己不想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但我要收回之前对于学术研究的偏见。

11.《费马大定理》第129-130夜

说实话这本书我应该还是不会去读。但很喜欢道长介绍的故事以及想到我之前和学理论数学的室友探讨的“领域寂寞”和“非志趣使然”的问题。这一期还是给了我一定启发的。

12.《堂吉诃德》第143-146夜

看得出来道长特别喜欢这本书哈哈,其实我以前看过堂吉诃德但是没怎么看进去,听完又要去回味一次了。不剧透了,这几期就是围绕故事本身讲的,没看书或者嫌书太长的人去听就完事儿了。

13.《天龙八部》第147-149夜

里面的解读视角很有趣。对父权的反抗、王语嫣人设的崩塌、金庸小说的文学地位,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当作一种补充还是受益了。

14.《小毛驴和我》第187-188夜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爱好者竟然是第一次听说这本书,又一次被自己的无知震惊了。故事连夜看完大受感动。此处想提一提道长在节目中的片段朗诵。虽然可能达不到“朗诵”的标准,有时还读错字(hhhhh),但是有几段真的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树王》里的那段独白,二是《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三就是此处癞皮狗被杀死的场景。多说一句,我喜欢这本书胜过《小王子》。

再一次表达我对这个节目的喜爱。此外,我很赞同道长说的,不管是获取知识还是真正了解一本书,回归文本是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方式。节目提供的是一个了解作品的渠道,不具有文学欣赏的替代性,他人整理的故事梗概和作品解读,只是一种被动的输入,待一段时间印象消退,就连拿来当作附庸风雅的谈资都不够格了。或许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它的关注点在于引起观众对这本书的兴趣,而不是机械地灌输你“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什么”,“表现了什么什么主题”。节目“有没有用”见仁见智,但“有趣”是一定的。

 4 ) 一千零一夜

等了半年終於又看到了梁文道的讀書節目了,當初看了四年的《開卷八分鐘》停播時我真的很難過。《一千零一夜》這個節目節奏更慢,內容也更豐富,從前兩期節目來看,優點是比開卷更貼近社會現實,缺點是氛圍的營造有些不必要的浮誇。但這一優一缺毫無疑問都是為了收看量考慮的內容與形式的妥協,吾等實在不宜求全。衷心希望這個節目越做越好,引發更多青年思考,激勵更多青年求知!

 5 ) 第二十四次

1.《了不起的盖茨比》,一部描写美国二十年代世俗欲望的经典书籍。作者将自己追求女孩的经历融入其中,盖茨比是“美国梦”的典型追求者,是美国成功人士“self made man”的代表。初受冷落,二战时期大卖。 2.《被淹没和被拯救的》,那些和你一样受折磨的人就是最早折磨你的人。 革命和反抗的人不是受压迫最深的人,而是手上镣铐最轻的人。为什么他们不会自杀?因为只有人会自杀,他们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身份。 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代表新旅行文学的方向 讽刺传统旅行文学,不专注于景物和夸赞旅途的美好。 4.《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杨牧。(诗人对为追求公理献身的年轻人保持悲哀的态度。) 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一封充满体验和幻想,于冷肃尖锐的语气中流露狂热和绝望。彻底把狂热和绝望完全平衡的信,礼貌地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5.《人间词话》1.境界:佛学认为人依靠“六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意)所能感知和探觉的范围。

2.反对“代字”,不愿出现滥用的现象。

6.《情人》,一个带有自传和自恋色彩,描写充满凄美与欲望的爱情故事。杜拉斯在15到十八时已经老去,预见了自己的未来。欲望使人早衰。

7.《先知》,纪伯伦英语世界第三位畅销诗人(莎士比亚,老子)具有“先知文学”特征的一种鸡汤书籍。鸡汤(篇幅短小,将“自由”“爱情”等大命题融入其中,内容太过于浮泛。)

8.《冲突的策略》,博弈论名著。冲突也是谈判的一部分,弱者在谈判桌上可以处于强势的地位。大义不义,梁文道这个男人真的好爱。

9.《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讲述社会上群众一些集体疯狂的状态。(例如泡沫经济等)1,荷兰郁金香泡沫(典型的异常流行幻象)2 ,法国密西西比公司事件(国家参与的重大骗局)3,英国南海公司泡沫。

国家为消除负债而通过鼓励虚无的经济发展导致重大危机后,受到伤害的却是普通大众。

10.《伊索寓言》,明朝利玛窦在著作中引用。

11.《倾城之恋》,老百姓大多数选择沉默,选择中间。张爱玲只是去表述中间地带的人民的生活,不一定要随时的表达反抗。(梁文道观点)。

美国爱情喜闹剧+民间才子佳人

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叫“该死”。如果存心想做个当叫男人上叫“淫荡”。如果设计了一个当叫男人上,男人不上,自己却上了当那就是超级双倍的淫妇,用到杀了她都嫌污了这把刀。

12.《生活与命运》,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官方中认为前者是机会主义,而前者认为党与群众是松散的关系,党要听从于群众。后者认为党需要钢铁般的纪律,党要指挥一切。

官僚主义就是干什么事都干不好但如果国家想要干什么事就可以雷厉风行,这是一种灰色制度。

13.《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政府对社会群众,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扭转和教育。为什么日本群众转变的迅速?

14.《拥抱战败》,战败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解脱感”“虚无感”。将麦克阿瑟视做“新天皇”,鄙视天皇。

美国开始扶植日本,维护日本。日本对战争持反对态度,对责任却持模糊态度。

15.《日本的思想》,日本是没有传统思想和文化结构的地方所以学习转变起来特别快。

16.《伽利略传》, 布莱希特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提醒大众不要被戏剧或集体的情绪所感染,保持清醒与戏剧或集体情绪间离开来。

17.《自私的基因》,将“演化论”,动物的“利他行为”看做基因为了生存而采取的自私行为,个体只是基因的载体和机器。

基因没有好坏,由其所处队伍决定。基因“权衡利弊”促进了动物行为吗?人不受制于基因!

提出“文化基因”(meme)理念。(看做一种高级的基因方式)

18.《黑暗的左手》,战争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幻想一个没有性别区分的社会状况, 尝试消除社会的一种差异,通过科幻使人反省我们自己的存在。

19.《古文观止》, 古代中国不是靠同一个语言统一的国家,是靠同一套文字统一的国家(文言文)。语体文vs 文言文《邵公谏厉王止谤》。

《国语》中的“国人”指三公九卿,在城内居住,老百姓叫“野人”。

20.《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个混乱,疯狂的美国军营(黑色幽默)。“后现代小说”代表,质疑结构一切宏大叙事。

21.《四世同堂》,老舍笔下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北京与人民。

22.《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坏人他做坏事只是喜欢做坏事带来的自由的感觉。看见瑞士的另一面。

23.《抛锚》,罪与错的分别?“原罪”。

24.《威廉.退尔》,席勒所做瑞士建国史诗神话(推翻压迫)。1.他们就不能勇敢的保护自己吗?2.宁可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冰山也不要有阴险卑劣的恶人躲在身后窥探。

1291年吕特立三洲结盟(瑞士建国)。席勒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流血去理性的反思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革命(一个好的革命需要健全的人格),创作《美育书简》。

当我们有宝剑在手,但是我们分外克制节制的时候,人家对我们才会有格外的尊重跟敬畏。

25.《神义论》,莱布尼茨最后一个“文艺复兴人”全能人。世界所有发生的根源叫“第一因”。 在神学范围内把理性进一步发展,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一些错误或邪恶的问题为什么存在。

26.《汪曾祺小说集》,我们今天的作品和饮食都在倾向于“重口味”。

27.《铁皮鼓》,德国真的这么不重视“国家主义”“集体主义”吗?

28.《国史大纲》,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创始书院之一)校歌: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弟子余英时先生追悼“一生为故国招魂”,抗战担心亡国,胜利担心亡天下。

中国历史的精神就是一个讲究血缘和身份的贵族地位不断下降,讲究知识与才德的士人终于形成了一个以士人贯穿全国上下的一套精神。

重新梳理中国文化与历史脉络,了解我们衰败的原因,而不是去完全否定中华文化。

29.《大宪章》,英国统治者来自法国(诺曼征服),贵族最早用法语交流。

30.《般bo若re(梵文“智慧”意)波罗蜜多(引渡之意)心经》,大乘佛教代表。基督教,天主教《圣经》。犹太教《摩西五经》。伊斯兰教《古兰经》。佛教没有固定经书。佛教之苦:

1.求不得苦2.爱别离苦3.怨憎恨苦

厄只灾祸,不同于苦,合称苦厄。

佛法所讲“空”,不是有或没有,而是有或没有都不是绝对的,没有固定的本质。

人生三毒:贪,嗔,痴。人生苦之源。

三法印(鉴别是不是佛法):诸行无常(所有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诸法无我(所有东西都没有自己)寂静涅槃(所有万物都平静无波,终生平等)。

有人拿棍子打你,应该去想的是打你的人而不是棍子。面对烦恼要正确的认识,找到烦恼的根源,而不是无脑的怨憎。

“五蕴皆空”五蕴指构成人以及世界万物关系的五大类:色,受,想,行,识。

1.色蕴:指所有的物质现象

2.识蕴:即指意识

3.受蕴:指感受

4.想蕴:思想概念化的能力

5.行蕴:倾向

世间万物都是这五大物蕴和结而来。

《心经》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

1.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努力),禅定(清明,专注),般若。“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2.佛典三藏:经 律 论。佛教五戒

3.基督教十戒

4.菩萨:菩提(觉悟)萨埵(有情众生)。修行成功者即是菩萨。

佛教寻求解脱而不是来世。

31.《圣诞颂歌》,圣诞节曾因为宗教改革而衰败,其并不是真正的耶稣诞生日。

因为这本书狄更斯重新创造和改变了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树以及火鸡等。

32.《二战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靠此获诺贝尔文学奖。

33.《干校六记》,“慎终追远”。

34.《李尔王》,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所以不怕时间的淘洗,并不是因为它有些什么永恒的东西在里头,而是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到了不同的年代都能够照出不同年代的我们。

“我们出生是会哭,因为我们来到这满是傻瓜的大舞台。”

35.《风流赛义德》,如何在阅读之余保持理性的自省和批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们时常听说读书是为了培养甚至灌输给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有很多时候书教给我们的却是让我们了解要达到一个所谓正确的价值观这条道路有多么漫长,有多么崎岖。

在性欲之间透露着殖民主义带来的偏见与怨恨。

36.《想象的共同体》,对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与探知。“民族”是我们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现代民族主义国家”十八世纪开始出现,二十世纪达到高峰。在此之前,世界主要表现为“王朝”和“宗教”两个共同体。

民族是我们想象力想象的东西,这个东西回过头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无法想象民族国家之前,那些统治好几个民族的帝国王朝是怎么存在的。

民族主义运动在拉丁美洲地区产生,在印刷术,报纸等手段的推动下形成。

民族是我们想象的东西吗?(我真感觉不是)

37.《乡土中国》,中国传统乡村类似于“伦”,像水圈一样层层扩散。中国的关系在“血缘”“地缘”等关系下不断层层链接,即“差序格局”。

西方像一捆柴,即“团体格局”以个体为交际中心。

 6 ) 你一定要去看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www.freethink.fun

夜深人静,思绪泉涌。推荐《一千零一夜》已是上周的想法,因各种琐碎之事未能成文,每每提笔,又怕写不好。思前想后,心有不甘,想想还是不管不顾写出来,若好,自是我的功劳,不好,我也算尽了力。 1、 这是我第一次满怀敬意推荐一档节目。以前写过陈丹青的《局部》,现在回头去看,写得很不好,只怪自己才疏学浅,对艺术未入其门,强写出来,惹人笑话。好在这次不同,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聊的是文,是书,是阅读,我不妨献个丑吧。 推荐这档节目我是有私心的,因为喜欢,太喜欢,非常喜欢,深爱。这节目我看过后只有一个词可以概括:感动。我把每期节目当成一堂课来听,听得如痴如醉,如琢如磨。梁文道真是位好老师。 我知道这世界上老师很多,可有多少人对得起那三尺讲台,要打个问号。 我是自小未受到良好教育,现在想学,只得东拼西凑成,一知半解的向整个社会学。 以前读书,多数老师照本宣科,讲得人昏昏欲睡,苦不堪言,为考试之学,算不得学。 后来看电视,发现有少数老师善于消化,能把知识变得有趣味,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但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老师,前者教书是工作,多是应付。后者教书以逗乐为主,学生学不到严肃的东西,笑过之后,体悟不到深刻的道理。 我觉得,好老师是那种满怀敬意与赤诚之心的学者,他们讲课,饱含激情,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不缓不急,缓缓道来,讲得听者热泪盈眶,泪流满面。梁文道便是如此之人。 我第一次听他讲,讲唐诗,中学课文里杜甫那首《江南逢李龟年》。初听正值初夏,我躺在床上,半梦半醒间手机里传出他慵懒,又不失坚定的语气。心中不免疑惑,这首诗有什么好讲的呢?字面意思,一看便懂。我很是不屑的,心里暗暗放个小丑,随时准备在他出糗时跳出来讥笑一翻。 我就这么听着,顺便找他的弱点,他慢慢的讲,从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开始,到安史之乱后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最后杜甫报国无门那番心境,讲他颠沛流离中,路过繁花似锦的江南,遇到落魄的李龟年,不禁喟叹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遥想当年,他还是个逍遥书生,对仕途满怀希冀。李龟是个大V,网红,红得发紫,独得盛宠,多么自在快活。为何这一转眼,数十年一瞬,景物还是老样子,人已改头换面。 战乱平定后的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卖艺为生。杜甫迟暮之年,已深知时日无多,报国之路已然遥遥无期,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是没法实现了。 梁文道说,这首诗之所以好,是因为杜甫把忧思忧国的情绪藏得最深,什么哀叹,什么幽怨,什么感怀悲秋,全没有。有的只是他对李龟年的不期一遇。我们读完全诗,全然不知他写完这首诗后,不久便在一叶扁舟中死去。 2、 唐诗要一首一首的讲,那《论语》就要一句一句的解。 从古至今,讲《论语》的人已很多,能讲透彻的人寥寥无几,以前看于丹讲,初时不以为意,觉得她讲得很好,等到后来读《论语》,对于她类似于和稀泥似的讲法不以为然。 《论语》是本好书,敢讲者,必有过人勇气,讲不好,会受到众人唾弃,讲得人心悦诚服,那是少之又少。 梁文道花两节课,只讲了《论语》第一小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看,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句话,我们闭着眼睛都能翻译孔子说什么:学习后要不断的复习、温习,这样才能感到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我们应该快乐。别人对我不了解,我不生气,不烦恼,这样才能成为君子啊。 抱歉,有多少人因为学习而快乐呢?我想多数人受学习的折磨要多得多吧,学习不是件快乐的事儿,只有读小说或许才是一翻享受。 这里的学,应该是我们从出生到老去,一直不断修身的学,是那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人在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不在修身,之后达到圆满的境界,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学。 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该如何解呢?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什么才是朋友?整天在一起吃吃喝喝,遇到困难不肯援手称为朋友吗?有事没事找你聊聊天,扯扯淡,觉得自己的事永远比他人重要的人,是朋友吗?加你的微信,一上来跟你亲热不已,之后找你帮他免费写文案,做设计,搞个小软件?是朋友吗? 我觉得不是,朋友,应该是我们活在世间的同类,那种跟你有共同志趣,积极向上的人。这世界上称得上朋友的人很少,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所能寻找到的同类,更是少之又少。 最后说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个言必称君子的社会,想要做到君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社会现在有没有君子,是值得商榷的。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他曾经历过重大的磨难,少年好学,中年周游列国,绝粮于陈蔡之间还不为所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在霸道的社会里讲王道,依旧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试问有多少人能保持本心,依旧故我的向前走?真不多,因为这是极高的道德标准,是必须坚定保持住自己本心之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你看梁文道讲,会发现他透过镜头,越到后面,讲得越是慷慨激昂。那镜头前的他,有一颗赤诚之心,那种滚烫的生命中,会传递出一种感动,那缓缓流动的镜头中的他是在告诉你:对于教育和学习,永远要保持初心,永远要热泪盈眶,方不负这好时光。 (完)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www.freethink.fun

12000余名创意人员正在「创意学习圈」讨论与创意、文案、写作、广告相关的话题,欢迎小伙伴扫码加入。

//t.xiaomiquan.com/RzBiaE2

 短评

喜欢看普通话不纯正的梁老师大晚上在北京街头瞎晃。哎,水平不知道甩罗辑思维多少条街。

8分钟前
  • 第22条军规
  • 力荐

感觉好像做到了一种困境。为了订阅量在小心翼翼地迎合恶俗,但是又因为并不真的拉得下脸去,所以既没摸到,姿势也格外别扭些。#看在这种蠢萌的份上多一星#

9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黄黄的,真真的。

14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推荐

我喜欢。夜幕下的北京,有点日本独有的“物哀”之美,但少了清寂,多了些烟火味。这样的时间,听一个文化人读书,是件享受的事情。

18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力荐

探讨的姿态,谦虚的态度,娓娓道来的从容,循循善诱的引导。非常难得非常优秀的读书类节目,道长干得漂亮!博尔赫斯那三集真的太精彩了,已经听了无数遍!

22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行走版的《开卷八分钟》,一刻钟比八分钟更长些,更能说出些道道,非常喜欢!

23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幽默是很高级的。汉语这么美,因为逗比这种词的出现,仿佛烂掉了。我愿意称赞别人幽默,机智,有趣,甚至因此而偶尔刻薄这样的评价,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感谢所有有趣。如果说悲天悯人是世间的盐,那有趣就是世间的糖。道长说书当然可以打四星,但因为这点儿可贵的甜头,再点亮一颗。

24分钟前
  • 十三
  • 力荐

我更愿意把他形容为一个体制外的大学老师。桃李真可谓满天下。

29分钟前
  • 信仰之初
  • 力荐

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阅读经验用这种方式讲出来,我们唯有加倍珍惜。听多了,也习惯了梁文道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爱上了路边的车声人声,那是生活的气息。

33分钟前
  • 琵琶鱼
  • 力荐

就像他给自己的书取名为《常识》,他选的书,他所讲的故事和他对问题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常识,很多复杂的思辨理论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变得不难么艰涩了,很多普世的情感从他口中说出来,让人深深得感到共鸣,于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安全。

34分钟前
  • 玄子
  • 力荐

这个剧组很有意思。

38分钟前
  • 莫丽莎
  • 力荐

看了十几年梁文道。看着他从三人行到8分钟,从凤凰到看理想,从左翼妖僧到文青教主。之所以还爱看他,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其实梁文道的千言万语不过是在对大众重复同一句启蒙的老话:“敢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对牛弹琴了十几年,他还在坚持。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41分钟前
  • 斯多亞
  • 力荐

好爱这个男人

44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我看他一个人在深夜的街道呱噪地讲,好孤独。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旁边路上的车声太喧哗了吗?

4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在无数个暴走的日日夜夜,听完一千零一夜。

53分钟前
  • Joker
  • 推荐

读书节目没人做得过闻道

56分钟前
  • TairAlex
  • 力荐

初看梁老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便产生了兴趣,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节目的取景,配乐还有拍摄方式都做的很好,最重要还是梁老师讲得精辟,希望“一千零一夜”后,我依然爱着这样的节目。(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813578/)

57分钟前
  • Oasiis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纯粹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节! PS:在说书人祸乱滔天的今日,难得有像梁文道这样纯粹的文人还在坚守。。。。。。。。。。

60分钟前
  • 良心人类学
  • 力荐

真是希望有很多人能够看这样的节目。我们整个民族现在被这个媒体环境搞的脑力都退化了吧。用这样的节目来补脑吧。要是一些人按图索骥去读书,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梁文道在大北京说着说着把伞打起来了还在说,萌翻

1小时前
  • Fiona和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