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

完结

主演:宋佳,佟大为,蒋欣,李佳航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小舍得 剧照 NO.1小舍得 剧照 NO.2小舍得 剧照 NO.3小舍得 剧照 NO.4小舍得 剧照 NO.5小舍得 剧照 NO.6小舍得 剧照 NO.13小舍得 剧照 NO.14小舍得 剧照 NO.15小舍得 剧照 NO.16小舍得 剧照 NO.17小舍得 剧照 NO.18小舍得 剧照 NO.19小舍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渣男”为什么总能越活越滋润?看《小舍得》南建龙你就明白

《小舍得》中的南建龙,又贡献了一个“渣男”的经典形象:

人到中年生病卧床,嫌弃人称“长公主”的妻子照料得不够贴心细致,就出轨了自己的保姆,一脚踢开了原配赵娜;

跟保姆蔡菊英结婚后,表面上说着对她无条件信任,但是一转身就偷偷拿放大镜,仔仔细细核查人家每一笔买菜的花销;

亲外孙和“后”外孙都在争一个金牌辅导班的名额,他这边跟女儿南俪大打感情牌,说什么“那是我亲外孙,我不照顾谁照顾”,转头听完保姆媳妇的耳边风,就把名额给了“后”外孙……

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虚伪又虚荣,这样的男人,对婚姻不忠,对子女不爱,想想就让人觉得来气;

但是,更让人生气的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人贱自有天收”、“渣男自有报应”——

南建龙一把年纪了活得还挺滋润,一到节假日,亲生女儿和继女都携家带口地过来吃饭,团团圆圆围满一大桌,那种热闹劲儿,哪有做坏事的人晚节不保的凄惨?

“渣男”为啥得不到报应,这是一个让非常多的、在婚恋关系中受伤的女人想不通的问题。

就像南建龙的原配赵娜,两人都已经离婚十几年了,但是只要一提起当年的事情,赵娜依然气愤不已,称南建龙为“老贱人”,蔡菊英为“老小三”,对于那段往事,终究意难平。

你说赵娜傻,可是人家也是知识分子,并且一出生就家境优渥,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那为什么在感情上,就这么想不开?

归根结底,还是把男人想得太好:她总以为自己婚姻的不幸是小三太无耻、用尽手段往上贴,男人则是太无能,没能抵挡住妖孽的诱惑;

她完全没想到:不管是原配还是“小三”转正后的现任,都只是南建龙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说白了,这个男人谁也不爱,他最爱的,从来都是自己。

所以赵娜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保姆蔡菊英哪儿哪儿都不如自己,但却能让南建龙铁了心的“抛弃妻女”;

而蔡菊英则更不会知道,为什么自己已经“转正”了几十年,但是南建龙还是那么不信任她;甚至在房子是婚前财产、跟她蔡菊英没有半点关系的重大事情上,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

甚至女儿南俪从来没有仔细掂量过她在亲爹心中的分量——在孩子“择数班”上学的名额上,她曾对南建龙抱着那么大的信任;

但事实证明,亲爹又怎么样,在没能确定谁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亲闺女和继女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任何区别。

“渣男”为什么得不到报应?

不是老天爷不开眼,不是这世道太不公,而是被“渣男”伤害过的所有女人,都还对他抱着一份“执念”:

她们总以为对方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出轨、抛妻弃子都只是一时糊涂,她们相信“浪子”终有一天会回头,或者年岁大了终有一天会醒悟;

哪怕到那时女人们也并不能得到什么补偿,但是只要“渣男”心中有一个“悔”字,对于这些被伤害的女人来说,这一生就算圆满。

可是,对于像南建龙这样的渣男来说,他怎么会“悔”呢?

对于原配曾经的“真心付出”,对于女儿一直以来的“真心信任”,对于现任妻子十几年来的低眉顺眼、“真心照顾”,他从来没觉得这些是他需要拿另一份“真心”来交换的;

他只是依然在做权衡,依然在考虑:自己已经年近七十,在剩下有限的时间里,在未来自己需要别人更多照顾的情况下,到底如何选择,才会对自己更有利?

所以,像赵娜一样对渣男恨之入骨的女人来说,这是多么扎心的事实啊:你恨的这个人,从来都没有心,又怎么会悔?

被爱伤害过的女人,如果能明白渣男最大的问题不是滥情,而是薄情,那剩下的人生之路,就会好走很多。

既然用不着谈感情,那就谈利益吧,那就不要怪我精打细算、斤斤计较;

既然只谈利益,那离不离婚其实都无所谓,关键看哪种方式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如果有感情洁癖,不能接受跟出轨的老公继续在一起,那就不必心软,就像一家公司破产清算一下,该清清、该算算,只把对方当个“商人”,而不是傻了吧唧地继续拿他当“爱人”;

如果因为财产不好分割、老人孩子影响范围太广等原因无法离婚,那么继续过也有继续过的原则:

如何保障自己当下和未来的利益最大化?如何保障亲生孩子的利益?一旦对方翻脸不认人,我有没有拿捏住对方的杀手锏?

不要觉得在“以爱之名”相结合的婚姻中谈利益是很煞风景的一件事,要知道,婚姻关系是以法律为基础而缔结,而法律保障的本来就是权益,根本不是爱情。

所以,有什么好尴尬的呢?

只要女人脑筋清楚、目标坚定,而不是被渣男一哄就立马心软,一点甜言蜜语就觉得对方对自己余情未了、还是有情有义,那么渣男再渣,也不过是一个自己努把力就能爬起来的坑而已。

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女人在“离婚自由”的路上最大的阻碍并不是现实的窘迫和无奈,而是对男人根深蒂固的“幻想”:

总以为男人一定会顶天立地、勇敢担当,总幻想对方一定值得托付终生,总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路一定更好走,但实际上呢?

看看南建龙,再想想结婚时的那段通用誓词:

“你愿意对方成为你的妻子/丈夫吗?无论贫穷富有,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愿意真爱对方,直到死亡将你们分开?”

如果像南建龙这样还有点身份、有点实力、有点体面的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你还会觉得,这是所有男人都能做到呢?

正所谓,黄金万两也不敌情谊无价,如果真能找到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那就好好珍惜吧,人生长路漫漫、风雨无常,愿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真心爱人,可以风雨同舟、相互陪伴,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

 2 ) 穷妈妈,富妈妈

别让孩子活在“精神贫困”中

最近的下饭剧是一部讲鸡娃的生活剧《小舍得》。

看到第8集,蒋欣饰演的“鸡血妈妈”为了孩子能上金牌班,向自己得罪过的老师公开道歉。

一番话说得梨花带雨,不仅儿子感动哭了,围观的学生和家长也哭了。

动之以情、我见犹怜,本来是死对头的老师在蒋欣泪眼的注视下无言以对,直接推门走了。

刚刚还卖惨博同情,一转脸却又开始对孩子甩脸子,让孩子好好学习报答她。

一瞬间仿佛看到华妃穿越,感动瞬间消失,只有和孩子共情后感受到的不寒而栗。

《小舍得》虽然讲的是小升初家长们如何鸡娃,但我这个没孩子的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里面的几对人物关系实在戏太足了,无论是从母女关系、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值得回味一二。

而最让人感慨的,还是剧中的3位妈妈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宋佳饰演的“南俪”和蒋欣饰演的“田雨岚”是一对异父异母的“姐妹”。

田雨岚的妈妈曾是南俪父亲(张国立饰演)的护工,在护理过程中“小三儿上位”,致使南俪父母离婚,并很快和南俪父亲再婚了,南俪的母亲因此身陷抑郁症多年,至今仍孑然一身。

如此尴尬的关系让南俪与田雨岚之间频频爆发矛盾。

可在我看来,这却并非是二人不和的根本原因,否则,南俪也不会为了顾及父亲的感受一再带着孩子回家聚餐、强颜欢笑与继母及田雨岚维持客套关系——毕竟,曾经这对母女的出现,是导致她家庭破裂的原因之一(当然,南俪父亲的问题更大,只是剧情还未深入推进,便先不在此赘述了)。

当事人如果想不开,是很难做到与曾是“小三儿”的继母和平共处的,即使是貌合神离也很难。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让南俪和田雨岚频频撕破脸的原因,主要是田雨岚性格中的自卑和敏感——用南俪的话说就是:内心深处的匮乏感,因为自卑、心虚导致的“被迫害妄想症”。

曾经的受害者南俪可以做到识大体、维持表面和谐,“既得利益者” 田雨岚却反而做不到,必须要在二人之间争个高下。

巧的是,二人的孩子恰巧是同班同学,都面临着小升初的升学考验。

两个家庭虽同为中产,但教育方式却大有不同。

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最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南俪和丈夫夏君山对孩子比较“佛系”,秉承着尊重、平等与关爱的态度,提倡素质教育,不希望给孩子太多压力。

在夫妻这种教育宗旨下,他们的两个孩子欢欢和超超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和父母更是亲密无间。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则属于典型的焦虑型妈妈。

虽然她老公是富二代,对她疼爱有加,但胸无大志;

公婆有自己的产业,也算得上是识大体的敞亮人,疼孙子、每月能豪奢地给她2万现金贴补家用,但私下里婆婆还是会对她母亲“小三儿”的身份有所芥蒂。

以至于田雨岚不得不既主内、又主外,一门心思想要争口气,对孩子严苛管理,力求把孩子培养成学霸,是个标准的鸡血妈妈。

田雨岚这种“鸡血心态”的根源是什么?

在我看来,恐怕是源于她内心的自卑与敏感,用南俪的话说,就是“匮乏感”。

妈妈曾经是小三儿、通过破坏别人的婚姻帮自己实现阶级越层的事实已不可改变,田雨岚表面装得再强势,在知根知底的人面前,心里也是虚的。

为了在南俪、在公婆面前争口气,田雨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让儿子帮她长脸——况且,她唯一能拿来和南俪比的,也只有孩子。

为什么有的人那么乐于攀比?

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是不认可自己的,只有通过与他人比较,他们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卑的自己一个值得存在的理由。

因为自卑和敏感,田雨岚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极度害怕吃亏、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种心态致使她经常主动出击、和南俪引发了一次次的矛盾,也让心性纯良的儿子多少受到了影响。

平时在家田雨岚对儿子严苛管教,在家庭聚餐上,继父让亲孙女唱歌,她就让儿子当着众人表现背圆周率,还一定要背到2000多位。

儿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怀疑老师私自泄题,通过举报导致学校开除了儿子的数学老师。

你感觉外面充满敌意,其实是你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田雨岚的性格为何如此?

恐怕和她母亲的言传身教关系很大。

和南俪母亲的简单直接不同,田雨岚的母亲平时看起来柔柔弱弱、懂得退让,私下却很有心机,没文化,却知道审时度势。

为了让孙子能顺利进入金牌补习班,不惜去教育机构软硬兼施,当着众人抱住老师的大腿撒泼。

当得知母亲撒泼的时候自己异父异母的“姐妹”南俪也在场,一心想要在继父家人面前争口气的田雨岚气到崩溃,争吵间向母亲说出了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实话:

“您能不能学得体面点?!您当初要是找个离异的、丧偶的,哪怕断胳膊、断腿的都行,为什么要去当小三儿?让我也跟着受连累!”

至此,田雨岚如此坚持“靠自己”的信条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她太想向大家证明她和母亲不一样了,她的孩子不需要靠别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足够优秀。

但,田雨岚觉得母亲撒泼的行为让她丢脸、是不体面,但她自己的很多做派其实和母亲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为了让儿子竞选上班干部,不惜给其他家长递好处、疏通关系,这是没有底线;

为了让儿子能上择数的金牌班,不惜去给得罪过的老师塞红包——要知道,她之前才因为觉得老师开补习班挣外快举报过人家,这是没有原则;

为了争取家里唯一一个上择数的名额,不惜让母亲吹枕边风,导致继父作出偏心之举,这是自私自我。

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即使是为了儿女,也仍然要坚持一些道德原则,否则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踩着别人的孩子往上爬,自私自利。

可见,田雨岚即使再努力表现,却依然复刻了母亲的行事方式。

从目前的剧情看来,她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体面人,只是在母亲的“开山劈路”下走得更高了一些、比母亲更爱面子罢了。

与“佛系妈妈”南俪和“鸡血妈妈”田雨岚相继表现出的育儿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们两家的小时工——米桃妈妈。

相对而言,无论在时间、精力、财力、能力上,米桃妈妈和另外两位妈妈相比完全没有优势,但她的女儿却是智商140的“小天才”,是班长,每次考试都可以拿满分,可以轻松考进别人削尖脑袋也进不去的金牌班。

因为名额限制,田雨岚为了能让儿子挤进金牌班,甚至愿意出价1万块向米桃妈妈买名额,这笔钱对米桃一家来说不是小数目,却依然得到了拒绝。

米桃妈妈低着头,声音不高却格外坚定地对田雨岚说:“对待孩子的心,所有妈妈都是一样的。”

刚才还一脸讨好的田雨岚,被拒绝后马上翻脸,收起了本来想送给米桃妈妈的衣服,开始冷着脸找茬儿扣人家的家政服务费。

表面上,米桃妈妈在财力上无法和南俪、田雨岚相比较,但这位“穷妈妈”给予女儿的却同样富足。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
·听见孩子的欲求;
·及时回应;
·诚实回应;
·无条件给予。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如果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么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有用。”

颜子悠考了高分,田雨岚破天荒地让儿子别学习了,玩玩、放松一下,孩子充满期待地问:“那我能下楼踢会足球吗?”

这个小小的请求却马上被田雨岚的拒绝——“踢球踢得一身汗,你看会儿课外书吧,要不看会儿电视也行~”

孩子失落的心情溢于言表。

为了能让儿子上金牌班,心高气傲的田雨岚不惜当着所有家长的面给老师道歉,为了让老师不给儿子穿小鞋,在众人面前“把头低到尘土里”、给足了老师面子,走出教室面对手足无措的儿子,却冷冰冰地说:“你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报答妈妈。”

这种施恩,本就是田雨岚的一厢情愿,却把回报的枷锁套在了儿子身上。

让才上小学的儿子对母亲一次次背上愧疚的情感、不得不忍受她的压力与操控,这种压制、控制与洗脑,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父母不需要完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或心里不愿满足孩子,这都很正常,但需要诚实。如果父母是诚实的,孩子得不到满足,顶多有些遗憾,但不会形成心理创伤——真相永远不伤害任何人。

在这一点上,南俪和米桃妈妈做的就很好。

欢欢因为没上补习班考试成绩不佳,哭着闹着也要去补习,但却因名额限制无法报名。

南俪和丈夫夏君山努力为孩子争取,但依然无果,他们并没有选择和田雨岚一样不择手段,而是耐心地陪伴着孩子,真诚地肯定她的感受:“爸爸妈妈知道你想去上补习班,我们支持你”,同时也坦诚告诉孩子:“目前我们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我们愿意继续为你争取机会。”

尽管想去上课的心情很急切,欢欢也并没有因为父母没有能力让她马上进竞赛班而受到伤害,真正伤害她的,是外公的隐瞒与不公平对待。

而米桃妈妈和丈夫对待女儿的方式也同样如此。

虽然经济情况不佳,但他们并没有在孩子面前吝啬或是打肿脸充胖子、和别的家长攀比。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能看出虽然受教育程度没有南俪和田雨岚高,但米桃妈妈和丈夫对待女儿是非常平等的,他们会坦然地告诉孩子:“我们帮不了你什么,学习的事还得靠你自己。”

女儿报辅导班的学费对夫妻俩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二人依然愿意克服重重困难支持女儿,并且并未给女儿任何负担,从未在女儿面前提及“因为给你上课,我们花了多少多少钱,我们有多辛苦,你一定要争气”云云——在这一点上,夫妻二人的处理就比田雨岚优秀得多。

米桃虽然家境远远不如颜子悠,但在家庭氛围和父母关爱这一点上,却不比颜子悠少,甚至还要比颜子悠更加富足。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背负着对自己的亏欠是好事。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愧疚感都是人最不愿面对的情感。

很多人终其一生去逃避这种内心的感受,潜意识里不惜通过愤怒、抑郁、自残、攻击、自暴自弃等一系列的方式去抵消内心的负罪感——曾经轰动社会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或许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你所认为的鞭策与控制,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而言,很可能会成为他一生为之挣扎的枷锁。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无论是“穷妈妈”,还是“富妈妈”,不仅仅是指经济状况,更包括家庭能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抱持能力。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做精神上的“富妈妈”,别让孩子从小便活在刻板、比较与压抑的“精神贫困”之中,成为父母之间攀比的牺牲品。

 3 ) 我竟然被一场饭局吸粉了

可能因为身边的发小和表兄妹都是学渣,所以从小到大也没怎么被“别人家孩子”鞭笞过。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幸运,就拿我的小表妹来说吧,明明琴弹的很好人也漂亮,还在美术比赛里拿过优秀奖,可还是每天被我小姨不停的念咒:别人家的孩子数学考了100,别人家的孩子拿了奥数冠军,别人家的孩子能倒着背诵出师表……就像现在的众多鸡娃家庭一样,给报了这样那样的补习班,买了比我多十倍的参考书,仿佛完全看不到她其它的闪光点。

但现实的结果是,表妹并没有走小姨计划好的那条路,虽然没有考上很好的大学,但现在外面独立创业,自己和男朋友开了线上餐厅还成了小红书网红,每天过着游山玩水、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悠哉生活。反而是哪些活在小姨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却大多做着朝九晚五的枯燥工作,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仿佛从小就被写好了一生。

这是我在看《小舍得》时第一个想到的往事。当看到剧中的田雨岚费尽心机控制子悠,不允许他有任何自由和爱好,家中挂满荣誉证书和奖状,号称自己的气场和自信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给的”时,我就想问: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好吗,你到底是真的希望他好,还是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

是过度自我,抑或说是失去了自我,我想一切的悲剧性格都事出有因。所以当我们继续看下去,看到编剧织出的这张复杂的家庭伦理网的全貌后就能发现,她所表现出的这种近乎野兽的欲望,并非单纯的因为喜欢攀比或是爱慕虚荣。我们可以看到,她表面过的并不比别人差,拥有经理级的职位、完满的家庭、富二代老公和出手阔绰时不时给予经济支持的婆婆。她的家境优渥于大部分普通家庭,那么滋生出她如此爱比较、不停的寻找优越感的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得不到的,孩子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得到;自己长大后没能做到的,孩子靠着好的成绩也可以做到——田雨岚当然或多或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但若仅仅是这样,该剧的剧情就又将流于俗套,与市面上其它鸡娃题材的影视剧无异。随着剧情步步深入,我们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她的人生并不像如今看来这般光鲜顺遂,年纪小小就没了父亲,只能和母亲二人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衣服买不起、学也上不起,直到母亲嫁给了南建龙,才得以拥有安然的成长环境。南建龙之于她既是新的父亲,又是救命稻草,是她人生后半程的光。因为失去过,所以加倍珍惜,越是想珍惜,越是害怕失去,越是害怕失去,越是要牢牢抓紧;如果自己抓的不够紧,那就拿孩子当做武器。

可以说,田雨岚性格中的疮痍和悲剧性,均是来自不健全的家庭和不幸福的童年,原生家庭的残缺,使她更加看重父亲对自己的看法和重视程度。而南建龙另一个亲生女儿南俪的存在,更加剧了她希望用“优秀的孩子”争取家中地位的企图心。

这是我非常喜欢《小舍得》的一点。表面看上去虽然是在讲家庭教育、讲小升初,但归根结底还是把主题落脚在了家庭关系上。而且这个家庭也是经过了巧妙设计的,它的构成很复杂,是介于血缘和非血缘之间的灰色地带,本身就带有一些话题和争议性。编剧又用孩子这一纽带将家庭成员之间潜藏的矛盾进行激化处理,甚至加入了两姐妹的孩子和保姆的孩子在同一个班这样颇有看头的设定,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在“战火一触即发”的紧绷状态。

而这种表面和和气气,实际暗流涌动的紧绷状态,本剧仅用一场饭局群戏就表达出来了。这段饭桌修罗场拍得非常精彩,看过的人都懂,它也成了唆使我继续把剧追下去的理由之一。

饭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事情,每个人每天都要经历,但也正因为它过于平常,想拍好并不容易。此前的影视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的“饭局”,比如《饮食男女》和《喜宴》中的饭局就一直为人称道,《八月奥色治郡》也把家庭饭局拍出了剑拔弩张的气场,最近的《吉祥如意》中那场亲戚自曝的饭局也是相当抓人。

南家的这场细节丰盛、表现力出众的饭局,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窒息,是那种因为代入感过强会因为剧中角色的尴尬而脚趾扣地的窒息,它直接拉高了《小舍得》在我心里的分数。

另外它在承载信息量的层面也不容小觑,在我看来它帮助本剧完成了两个重要信息的传达。

首先是给整部剧定好了基调,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悬念。这场戏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大家的表演和台词就像你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一样给人很强的临场感,只要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基本上都会被角色逐渐白热化的博弈吸进去产生共鸣。但是它又有极强的戏剧化加工成分在,在哪里抛出导火索,哪里引爆,哪里制造第一次对峙,哪里和事佬介入消解气氛……比如南俪让欢欢表演唱歌,田雨岚反手就派子悠去背圆周率;田雨岚说子悠考一百分,南俪马上拿出歌唱奖杯给予反击,不肯让,不能输,体面人的交锋从不见血,但都是绵里藏刀话里有话,事件就随着这样针尖麦芒的你来我往逐渐升温。虽然这样激烈的冲突在普通的家庭中并不常见,但我们又总能想起亲戚邻居夸奖自己孩子时家人说不出的尴尬逢迎,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居中她们的言语行为完全合乎逻辑,这只有在编剧做足了前情提要,扎下根去体察生活,并且要有足够强的戏剧渲染控制力,才可能做到。

另外,我们能透过这仅仅十多分钟却如放大镜一般的饭局,将整个南家成员的性格、羁绊和矛盾看的清楚透彻。愧疚隐忍的老夫妇、咄咄逼人的成年人、可爱纯真的孩子、不欢而散的聚餐,畸形扭曲的家庭关系,又会让多少有着相似症结的家庭心有戚戚。而南家这十几年过来,想必也不容易吧,不然也不至于还没有出门就如临大敌——这场战争从田雨岚和南俪被邀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一边极力排斥,一边盛装打扮,鲜明的对比交待了两个家庭和南家的微妙关系,与此同时还不忘带上武器“奖杯和考卷”,因为她们都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冲突。在饭局上的唇齿交锋中,我们又得知两个人对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针——田雨岚是掌控型,孩子的学习事必躬亲,认为好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南俪是放养型,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但在孩子的事上又不想认输。两个老公担任的是和稀泥的拉架角色,“少说两句,多吃菜”是他们的经典台词。父亲南建龙则是家中的脊梁柱,也是家庭矛盾诞生的核心,他自己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也希望能够成为端水大师平衡局面保持和谐。殊不知最终还是因为自己难掩的偏袒之心出了纰漏,因为一件礼物使得矛盾激化。

能把一场普通的饭局拍出如此让人过呼吸的气场,编导的功力自然不在话下,几位演员的精彩演绎同样功不可没。话说回来,我也不是孩爸孩妈,更没有看过“小”系列前作,让我愿意花钱冲会员看《小舍得》的最大诱因便是宋佳和蒋欣了。

两个人都是我非常欣赏的国内女演员,表演均是霸气又不失细节。尤其是蒋欣终于又演回了这种“心机女”角色,她所饰演的无论是华妃也好、樊胜美也好,都有一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欲罢不能的魔力。而本剧中塑造的田雨岚简直就是樊胜美的结婚生子版,除了在乎自己的表面光鲜外,又多了一个新的显摆工具——孩子。她的多处微表情处理都把这个自卑又自负的鸡娃母亲刻画的淋漓尽致:像是在夸孩子前的左顾右盼、吹嘘孩子时的假谦假卑、看到南建龙给别人孩子夹菜时的表情变化等,总之全是耐人寻味的细节。宋佳那边也不错,在田雨岚跟那儿吹的天花乱坠时满脸尴尬又不是礼貌的不屑,以及想反击又碍于文化人面子的进退两难,包括最后得知父亲送错礼物时的如释重负和小窃喜,都演绎的非常到位。

虽然目前《小舍得》才播了十分之一,后续的剧情还不得而知,不过从前几集的火爆来看,后面的戏一定不会差。像这样根植于生活、不贩卖焦虑,能够言之有物、反思社会现状,还有一群实力戏咖撑场的良心剧集,只要接下来能保持住这场饭局的剧力和张力,我就一定会看下去。

 4 ) 《小舍得》:是什么把老师“逼”成了“反派”?

《小舍得》中,章涛饰演的钟益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个好老师,也有人说他是个道德败坏的人,不配当老师。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钟益这个人。

剧情一开始的时候,钟益在风帆小学教数学,课上他认真负责,课下跟学生们打成一片,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子悠在吃饭的时候也说过,觉得钟老师是个好老师。

可是呢,因为一次随堂测验子悠没考好,因为后面两道大题不会做。田雨岚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就留了一个心眼,把卷子拍了下来,仔细分析之后发现,这道题不是课内讲的。

随后,她知道了钟老师在家里办了辅导班,辅导了几个学生。最后这两道大题,他在辅导班讲过。

就因为这个,田雨岚要联合家长们去找钟老师质问,没有人愿意出头,田雨岚自己出头,遭到家长的非议之后,她直接去教育局举报了钟老师。

钟老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被学校开除了。

钟老师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再三强调,应该讲的内容,他在学校里都讲了。之所以出这两道题,他就是想摸一摸学生的水平。他想知道学生的程度究竟如何。

这不就摸出米桃这个学霸了吗?

只是一次简单的随堂测验,这个成绩说明不了什么,作为老师,我觉得是有这个自主权的。

更何况,他也没有因为这次的考试顺带为自己招揽学生。

在这件事上,是家长狭隘了。

尤其是田雨岚,她举报钟老师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我们子悠不会的,别人也不能会。

老师办辅导班,影响确实不好,就算没有私心,也会给家长们一个不好的导向,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局坚决禁止老师课外辅导的原因吧。

在这我们还要说一下,原著中,张雪儿老师因为看到米桃学习吃力,私下里也给她无偿补课来着,结果被家长举报,她也离开了岗位。

不知道电视剧会不会保留这段。

从这些能够看出来,其实家长和老师最大的矛盾,不是办不办辅导班的问题,而是互相不信任的问题。

家长不允许老师有任何私心,并且以此来作为攻击老师的武器。

可老师也是人,怎么能够做到完美呢?

钟老师说,他不是被学校开除的,他是主动离职的。有人说他这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其实不是。

学校当初应该是要求他承认错误,并且解散辅导班,钟老师不愿意妥协,所以选择了离职。

离职后,他去了择数。

择数的崔经理说,钟老师是他重金挖过来的。钟老师到了择数直接教金牌班,还限定人数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从这些都能看出来钟老师,是真的有能力的好老师。

他要求选择学生的主动权,不是为了报复田雨岚,而是他想真的好好教学吧,他是真的想要选出适合的学生来。

他不喜欢田雨岚,心里更是埋怨她举报自己,他拒绝田雨岚的求和,不管谁求情都不收子悠,只是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自主选择权。

奈何田雨岚托的门路太硬了,钟老师不得不收了子悠。

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钟老师,你真的能一点芥蒂都没有吗?

田雨岚也知道钟老师肯定不爽,所以才会在子悠的书包里放录音笔。

钟老师内心对田雨岚是非常气愤的,可是他又不能怎么样,只好吼一吼子悠出出气。

但是他不管怎么吼,其实该教的东西都是教了子悠的,否则子悠也不可能成绩都是A+。这也是为什么田雨岚明明听了录音却什么也没说的原因。

钟老师对张雪儿说,棍棒出成绩,都是借口。他内心根本不是这么想的,如果他真是这样想的,他为什么不吼米桃?

他只不过在想办法说服自己。他恨田雨岚,可又无力反抗;他想不教子悠,可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又只能让他屈服,他只好选择这样的方式去教子悠。

你在说钟老师是个“人渣”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也是被逼的?

老师不是圣人,家长们也不该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他们一边被家长伤得体无完肤,又怎么可能一边对你的孩子心无芥蒂?

钟老师是个有能力、有底线的老师,但他不是完美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不过我们对老师要求更高。就像南俪说的那句:身为老师,可能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舍得》把钟老师这个人物推出来,并不是想评价谁好谁坏,而是给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与家长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共赢?

第一,应该是信任。家长们不该动不动就怀疑老师,放大老师的每一个缺点。每一个老师,在他走上讲台的那一刻,他是有职业道德的。我们应该相信他,尊重他。

第二,注重沟通。田雨岚在知道钟老师办课外辅导班之后,是不是应该跟钟老师好好沟通一下,而不是联合家长去给老师闹事,甚至是在班级群里直接质问老师。

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第三,放下焦虑。我们不信任老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太焦虑了。

就拿米桃来说,校长都亲自跟他们父母谈了,说没有必要报课外辅导机构,只要参加免费的图书馆和少年宫,坚持半年,米桃就能进步。

可是米桃的爸妈还是去报了择数。

校外机构为什么发展那么迅猛,还不是像剧中说的,本来大家都是坐在看节目,但是当看到有些人站起来后,大家纷纷都站了以来,甚至还有人站在了椅子上。

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一般,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抢跑。

焦虑,也放大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看到钟老师流着泪吃米桃送来的包子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心痛,本来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在教育上大展宏图的老师,却因为家长的不信任被逼到了绝境。

希望大家看完这部剧,好好反思一下,别把老师“逼”成了“反派”!

 5 ) 编剧太瞎写了

第9集选个副班长这个事情,欢欢明明自己不受欢迎,还非要搞成受害者那样,然后佟大为莫名其妙煽情哭,这剧情缝合连逻辑都不要了。

公立学校老师开课外补习班本身就是违规的,结果这个年轻老师还挺横。

什么机构这么大发慈悲让刚入职的新人带金牌班啊。原著是几年下来才做出名气,这里简直了。

钟老师原著改编对比

蒋欣的人设太极端,感觉被编剧坑的好惨。

奥数也太过时了,其他课都不说了吗…剧情太慢了,接近10集就上个课外班,老电视剧《我不是差等生》也同等类型,20年后这部剧居然没有超越…

 6 ) 人呐,要远离复杂的关系

说实话,通过之前收集到的一些信息,我本是没有打算看小系列的最新作品——《小舍得》的。对于之前的《小别离》与《小欢喜》,我的观感都不错,但面对这次更加纯粹的教育话题,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担忧:这个话题讲不好。我倒不是质疑作者或是编剧的能力,而是在我看来,《小别离》中的“出国深造”只是一个引子,剧情的内核是“如何看待亲子关系”,这个点我在《小别离的三重意境》《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谓之小欢喜》里面已经分析过了。

聚焦亲子关系的内容是容易有结果的,因为会有明确的价值倡导和解决方案,做教育的内容却很难做到这两点,因此怎么描写观众都不会满意。这件事情其实在《小欢喜》的时候已经端倪初现。一个适合在下班后家庭一起观看的电视剧,是不应该出现孩子教育问题的话题的,因为最后除开引导焦虑以外,什么都不会剩下。就像一个家庭喜剧里面就不应该存在婆媳关系,《我爱我家》这样的经典家庭喜剧,编剧和导演根本上就回避了婆媳关系,这个家庭的老太太去世了。只要描写婆媳关系,怎么样都会被群众喷。一个喜剧里不应该有婆媳关系,婆媳一起住,已经是半个悲剧。教育问题也是一样。

那我们是否能有更高的格局,不要仅仅把《小舍得》当做一个肥皂剧,而是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推动一个社会议题的甚至改革呢?不好意思,也不行。当代教育问题是一个死局,说白了几代人研究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再拉出来讨论也只是徒劳。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类作品能引发的社会氛围变革,甚至还比不上当年的《蜗居》。

我甚至有点担心这部剧是否能够善终,在不违背创作团队原有理念的基础上顺利播到结局。剧情呈现出的巨大教育压力,已经让各个平台的评论区大幅出现“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观点。那一头,暴跌的生育率已经在七普结果的公布时间一拖再拖,这一头,你在这里还给观众中的育龄人群实力劝退,这样下去我很担心上层不会进一步插手。毕竟批评大Logo的字句还历历在目,批奢靡,稳民心,促生育,不仅要抓,而且要当重点工作来抓。


好吧,说了这么多我不看这部剧的理由,但奈何它成为了家中新晋的客厅背景音,我还是被动的看了不少。接下来的内容完全不想聊教育,而是想说说这个剧里的人际关系。

这些人际关系用一个就可以概括:拧巴,而且相较于刘震云式的拧巴,这里的拧巴显得更加刻意,仿佛在一登场的时候就在赤裸裸的向观众宣告:这样的关系就是为了后面的戏剧冲突服务的。两位女主的积累的孽缘,同学家长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同事之间存在恋人关系……光看了前几集这样的配置已经很让人窒息了。

多重身份的叠加必然会导致在生活中关系处理的变形,当然也会带来更多的戏剧冲突,这也是说编剧这样的处理非常刻意的原因。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复杂的身份会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被牵扯,进一步干扰你的判断。做为孩子同学的妈妈,米桃妈妈完全没有道理将自己孩子的培训名额让出去,可是当你面对的是你的雇主的时候呢?你在做这个判断之前是不是就要再掂量掂量?对于生活中的普通人来说,这完全是在无谓的增加成本,这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应该远离。

同时,多重身份会导致涉事多方的内心矛盾和冲突。以田雨岚和南俪为例,在职场上的竞争合作,和面对孩子学业上的竞争合作,本来都可以坦坦荡荡的进行。但是多了上一辈的恩怨之后,面对各种情境就很难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而是要先想一下:对方处于什么目的,对方这样是不是在搞我?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沟通都会成倍的增加摩擦成本,又是何苦呢?

这世间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关系,自己的父亲组建了自己不喜欢的新家庭,那就不要走动;孩子同学的父母愿意给自己提供工作机会,先看看别处有没有类似的;一个行业的是就只剩下了这一家公司,你一定要把亲密关系和职业发展放在同一个空间底下?这样的关系放在戏剧里面固然好看,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我的生活,而是供别人观赏的戏剧。

改用薛兆丰老师的一句话做结吧:人呐,要去做复杂的工作,要远离复杂的关系。

 短评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为什么所有的家长最后都会选择鸡娃?”有一个回答我到现在记得都很清楚,大意是,竞争是牢牢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所以——生命不止,鸡娃不休。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物竞天择是天性。不过虽然有竞争还是希望有些父母能够正确的对待,有一些父母让孩子参加好多辅导班并不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自己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有更多炫耀的资本,这其实完全是跑偏了,希望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来看看这剧,改正一下自己的心态。

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误打误撞看了提前试映的三集,演员演技到位,剧情讨论现实问题,用温情诙谐方式演绎,蛮有趣。小升初阶段家长朋友建议观看,时间节奏刚好。

11分钟前
  • 管不着
  • 推荐

真讽刺啊,明明是个反映教育问题的剧,偏偏剧中插入的全是宣传辅导班的广告。

13分钟前
  • 路人辛0151
  • 推荐

别的不用说,“小”系列中的话题和剧情还是一如既往地能引起共鸣,你看,不管长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14分钟前
  • 推荐

感觉剧本很扎实,很抓人,而且在情绪调动和制造矛盾冲突上,这个剧本真的很好,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优秀,蒋欣这个角色很有争议,但是她演的很好,编剧也给了她这个人设立体的解读,她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物,她成为现在这样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太大的关系。越看越觉得她可怜可悲。反之,则觉得宋佳夫妇太理想化了,虽然我相信有这样的家庭存在,但就是觉得有点不接地气了。看到后面会发现,宋佳的角色也是有成长的,她的心结也在慢慢揭开~不过,看这个剧始终觉得,孩子是最惨的,到底生孩子出来是为了什么?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么?

19分钟前
  • arrcmis
  • 推荐

基于中高产阶级家庭孩子的“小升初”,这个设定好了才能入戏,第一集甚是精彩。重组家庭的两姐妹,两个差不多大的二代,上一辈的恩怨,下一辈的竞争,算得上新仇旧恨了,火药味非常,后面还有职场上的交锋。两个男人无论是猫爸还是好丈夫的人设都挺好的,蒋欣李佳航看着很不搭啊。这些“小系列”还有关于孩子教育的电视剧我也不知道为啥我总能看下去。

24分钟前
  • ฅ՞•ﻌ•՞ฅ
  • 推荐

感觉只有蒋欣像正常人,宋佳演的那一家子太假太装了。

28分钟前
  • 唐秦宋
  • 还行

插播的广告居然是学而思,就感觉是一个大毒枭赞助的一部缉毒电视剧

30分钟前
  • 阳聪嘻嘻
  • 还行

这种贩卖焦虑的剧已经没有市场了,谁愿意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之后还来看这种东西给自己找不愉快啊

34分钟前
  • Fenrisulfr
  • 很差

对“小”系列还是蛮有信心的,从小别离的中考,到小欢喜的高考,再到小舍得的小升初,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真是每个阶段都在发愁和焦虑,这部的家长虽然不再是方圆和童文洁,但又是方圆和童文洁,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天下的家长都一样,即使想让孩子成长得更开心,但”唯分数论“”提高起跑线“等客观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奋力鞭策孩子不停地往前跑。有时候看到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就要面临那么大的压力,突然觉得我们小时候在山间野外奔跑的日子是那么快乐和幸福。

39分钟前
  • 本丢·彼拉多
  • 力荐

柠萌在这类题材上特别会挑事,一边贩卖中产阶级焦虑,一边还要假惺惺安排一个普通家庭。我想问问,家政阿姨的孩子在没有城市户口的情况下怎么会和鸡娃的主角家庭孩子在一个学校的?

41分钟前
  • River
  • 还行

真的不能和小别离小欢喜比

45分钟前
  • HAhaha
  • 还行

看的想骂人。导演,编剧,把蒋欣妈妈当工具人,一个劲儿让她发疯。感受到创作者对中老年女性的极大恶意。有这样的人不奇怪,但集集都这样,真的是创作无能。

46分钟前
  • 海山·野火
  • 还行

最焦虑的永远是中层阶级,费劲力气往上爬,生怕半点不由人。不言不语的底层,沉默里燃烧着向上的火焰。祖上传下来的根本不用着急。一切都如《格调》所言,真是一个奇怪的世界。

47分钟前
  • 简单机械ndd
  • 推荐

蒋欣和李佳航真的没有cp感。。

50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还行

这个剧的逻辑??家庭聚会明争暗斗,开家长会遇到不一起走,私下就打起电话联络起来了?真的不懂

55分钟前
  • Egorka
  • 还行

蛮喜欢小系列的,这个系列剧主打的还是温情的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观剧时最认同的一句话就是:教育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家长在社会上接受到的压力冲击一定会辐射到孩子身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蒋欣角色在职场受到了宋佳的冲击(当然有她自己的原因),回去和孩子说话的语气都变了。单身暂时无法体会教育孩子的辛苦,但是看到社会上这么多的教育培训也能够感受到一点点。舍得,包括了父母对自己的舍得,对孩子要求的舍得。演员阵容也很出彩,观剧时不跳戏,是一部令人期待想追的剧。

59分钟前
  • GraceWongHP
  • 推荐

剧情一般般没有小欢喜吸引人,滤镜有点灰暗不太喜欢。蒋欣演技真的厉害

1小时前
  • OVERDOSE
  • 还行

看到张伟就出戏…

1小时前
  • 翰翰/奇奇老公
  • 还行

天啊原来是《三十而已》的导演,怪不得全员恶人恐婚恐育的味道这么熟悉!很久没看到这种每一集都阴阳怪气夹枪带棒的撕逼大剧了,又拒绝又忍不住想看他们还能作什么妖!宋佳蒋欣演技蛮绝的,预测下周开始承包热搜。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