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将至

HD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巴里·德尔·舍曼,保罗·F·汤普金斯,狄龙·弗雷泽尔,凯文·布雷斯纳汉,吉姆·麦司奇门,Randall Carver,保罗·达诺,塞伦·希德,詹姆斯·唐尼,凯文·J·奥康纳,大卫·沃肖夫斯基,Tom Doyle,汉斯·霍斯,科琳·福伊,拉塞尔·哈瓦尔德,Guy Richardso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血色将至 剧照 NO.1血色将至 剧照 NO.2血色将至 剧照 NO.3血色将至 剧照 NO.4血色将至 剧照 NO.5血色将至 剧照 NO.6血色将至 剧照 NO.13血色将至 剧照 NO.14血色将至 剧照 NO.15血色将至 剧照 NO.16血色将至 剧照 NO.17血色将至 剧照 NO.18血色将至 剧照 NO.19血色将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血色将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898年,银矿工丹尼尔·普莱恩惟尤(丹尼尔·戴·刘易斯 Daniel Day Lewis 饰)因井下作业事故摔断了腿,但他因祸得福了解到秘密的石油信息。他利用领养的孤儿HW(狄龙·弗雷泽尔 Dillon Freasier 饰)欺骗乡民赢得了石油地盘,从此飞黄腾达。但是, 成为 石油大亨的他并不快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H.W不幸失聪, HW对他的怨恨与日俱增,他唯一认亲的兄弟居然也是冒牌货。传教士伊莱·桑迪不过是个借宗教蛊惑人心的小人。在一次采矿事故中,丹尼尔的工人不幸丧生。正当他希望伊莱(保罗·达诺 Paul Dano 饰)施以援手时,对方羞辱了他,两人从此开始明争暗斗……惹上冷殿下救世主2014金钱无用:深入美联储山魔2哈利波特3清醒梦之马桶睡美人现实以外壮志雄心天道王志文版新冷血十三鹰黄石 第一季吉雅丝和罗克珊欢乐饭米粒儿2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第五季壮志者凌云爱情不打烊李后主与赵匡胤电影史话:新生代物怪美国恐怖故事:邪教 第七季花落梦深处月亮的秘密境界战机 第二季虐童疑云邪神女巫会变节:潜罪犯(粤语版)警察在纽约鬼船2001摇滚快门清潭洞11117.3 关于性春与苍的便当盒死亡地铁梦仙奇缘为什么不是你向左走,向右走伪装大师1:维多女人尘行者炮手燃魂奉魔之名战争生活寒烟翠

 长篇影评

 1 ) 说说原小说《石油!》

(书的中文版还没出,需等)
《石油!》(oil!)是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1927年出版的小说。是一本深入围绕原油业的左翼政治小说。纵览世事的老辣和宽和,人物在世事洪流变迁中的起落,是本书一大特色。

小说庞大、复杂,几乎牵扯到20世纪初二十几年美国社会的所有解剖面。社会和政治讽刺无处不在,角色性格的缺陷和闪光,尽皆活灵活现。一代富人子弟和穷人后代的生活,现实牟利,尔虞我诈,精神理想者,社会革命,宗教势力,情感起伏和世事法则,写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作者视野是相当广博、细致的,如一块巨型的几十层蛋糕纵切开来,每一层都清清楚楚。

全书主要的角色和成长线索是小杰•阿诺德•罗斯(James Arnold Ross Jr.),小名“兔宝”,石油大亨的独子。虽出生豪富世家,却沉静思考,思维感性,同情油田劳工,诉求公平正义。他与纵情享乐,物质主义的富人圈子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置身其中。这个受过精英教育,带有社会变革理想的青年,念念投身左翼。和他白手起家、建立财富帝国的父亲一生价值观的对峙与和解,也贯穿了整本小说。

小说以一战和苏俄革命作为时代背景,另一个重要背景事件是哈丁政府在 1920到1923间的茶壶顶丑闻(Teapot Dome Scandal)。内政部部长福尔于1922 年分别把怀俄明州茶壶顶和加州爱尔克山的海军石油保留地秘密出租给石油大亨。两笔交易都没有采取竞争性投标方式。经调查发现,福尔收取了巨额美元作为促成两笔交易的“劳务费”。而这个事件直接促使了最终罗斯石油家族的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红色革命还没有到达一个如火如荼的程度,也没有酿成世界范围的恐怖。在西方绞杀赤色分子的大环境下,整本书饱含一种对布尔什维克的深刻情感。里面的一批以保罗•沃特金斯为首的西方左翼青年,出生贫苦,经历了战场、苦难和流亡,被锤炼了成一代坚定的革命者,“眼睛里面都是光明的火焰”。

归根结底,“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人间的悲喜剧都何曾相似。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富二代的成长史;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一个财富帝国和它的奠基者;一个美国左翼革命史;一个政商权益、黑金交易和上等阶层的精细描摹;以及一代理想主义者的死亡。

毕竟这个世界是个精心编织,环环相扣的残酷体系。什么样的秉性,出生,思考方式和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也跳脱不出。作者贵在一一洞察,细细写出人的多样性和复杂。而里面的人物形形色色,无论是贪婪的、享乐的、实际操盘的、纨绔纵欲的、野心勃勃、清贫质朴,又或理想主义的,都让人可以代入和理解,尽皆感同身受,为之动容。其出色的笔力和通达的文字魅力可见一斑。



全书一共二十一章。从兔宝儿童时期的视角开始,他从小就和父亲走南闯北,视察油田,谈生意,深刻的观察人,见证各种人间百态、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贪婪。前两章中,他随父亲开车穿越南加州沙漠,去找一个地产商谈项目。在一众为财产撕破脸皮的村民中。十多岁的兔宝遇到了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灵魂启蒙人 ,保罗•沃特金斯——这个贫穷家庭的少年,为了反抗宗教迷信、“做个堂堂正正的人”离家出走,兔宝帮他拿到一点食物,两人黑暗的柴房里一番对话。保罗“深沉、强劲、尊严”的人格力量深深的打动了兔宝。

罗斯家族的石油开采生意,在精明实干的父亲一手操持和扩张下,日渐做大。兔宝一心念念保罗•沃特金斯,要和父亲去沃特金斯家所在的天堂镇(Paradise goat ranch)猎鹌鹑,而父亲在此发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迹象。沃特金斯一家时常进行疯癫的宗教活动,在买卖土地的谈判中,次子伊莱借用了兔宝父亲胡诌的一句“第三神启”,走上了神棍之路。而天堂镇的石油开采正式开启。随着矿工死亡和油井事故,兔宝更加觉得父亲做的是压榨和不道德的事业。

一战开始了,产业工人联盟的发起下,石油工人开始罢工,诉求八小时工作制。商会联盟则用武力打压。兔宝在对父亲和朋友保罗的正义感之中摇摆不定。兔宝进入了贵族高中,开始了和富家千金的恋情。先是一个医生的女儿,接着是证券家族的千金,尤妮丝,一个无休止享乐、逍遥玩世的豪门姑娘。

美国加入了战局,俄国人推翻了沙皇,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保罗参军,失去联络一段时间,后众人得知他随军驻扎于西伯利亚。兔宝去读了南太平洋大学,与名门世家、端庄的汉丽埃塔交往。在大学,兔宝认识了具有左翼思想的丹尼尔•欧文教授,当时正在全国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者,却从此更加坚固了他的政治倾向,加入了社会主义者和平权学生之中——都是一群有思想的边缘怪人,包括他后来的妻子,犹太裔平民的瑞秋•明茨。

保罗•沃特金斯回到天堂镇,讲了亲眼所见的镇压俄国工人运动的协约国暴行,以及他更加坚定的工人运动信念。父亲跟儿子听了一场俄共支持派的讲座,感到惊恐。而兔宝和同学办的红色报纸也被取缔,相关人士都被威胁压制。

在富人圈中,一个社会名流夫人想要引诱兔宝做她的情人,被他拒绝 。而兔宝去了父亲合作伙伴弗农•罗斯科的情人安娜贝尔的大庄园,遇到了红极一时的女明星薇•特蕾西(Viola Tracy),陷入恋情。兔宝和父亲和薇一起去东部度假,表面上父亲是要谈生意,实际上是让他的合伙人罗斯科在南部镇压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是合伙人罗斯科策划的贿赂事件,付钱支持哈丁政府上台,以拿到四万亩海军的预留地作为油田。事情在激进杂志上被丹尼尔•欧文教授等撰写的文章披露。父亲和罗斯科为避免国会传讯逃到加拿大和欧洲度假,兔宝跟随父亲。父亲在法国爱上了一个通灵术士的寡妇,与其结婚,后因肺炎去世。死前他给了一笔钱支持了儿子的左翼事业,父子最终在意识形态上和解。

兔宝决定终身献给工人运动。而罗斯科和通灵寡妇私吞了罗斯集团的股份和产业。女明星薇嫁给了罗马尼亚王子。兔宝和犹太平民姑娘、大学同学瑞秋•明茨结婚,两人皆主张左派的和平社会改良。而保罗•沃特金斯死于一场武装镇压,他痴情的妹妹鲁斯不久也随他而死。


本书情节纠缠,大概有几条清晰的线索,并列在一起。
一个是南加州早期的石油工业,兔宝跟随父亲在原油开采、产业管理、镇民调解、政商交易的作为,目睹这个心明眼亮、性格坚毅的实业家一步一步发家做大的过程。

另一个是兔宝对工人和贫苦阶层的深入观察和体会,进入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想法,大量读劳资书籍,参加运动,萌发他为工人争取权益的平等社会理想。

还有一条线,就是这个富家子在上流阶层的生活,和富家女、社会名流的交往过程。

此书亦牵扯出了别的醒目人物线索,如保罗•沃特金斯这个极端激进的亲苏革命派。伊莱•沃特金斯这个统御了南部民众精神的神棍。欧文教授和瑞秋•明茨这类的温和左派。罗斯科这个真正操盘美国政商界的黑心无良角色。以及一众爱慕虚荣、浮华奢靡的社交名媛、富豪、明星和知识分子。




本质上来说,电影和小说截然不同。

相比于小说篇幅浩大的时代风卷,电影更像是撷取了一小块,做成一出极具美学的形式化黑色戏剧。兔宝的戏份几乎全部都被删掉,他变成了一个沉默无言的孩子和青年。为了让他更道具意味,导演甚至让其在一次油矿事故中变成聋哑人。

而小说里的罗斯先生,也就是父亲,有生意人老辣不留情的一面,也同时是有人情味的第一代企业家。他没日没夜的工作,照顾工人团队,走在生产第一线,尽显了美国一代农民勤劳肯干、务实坚韧好品质。他看穿世事,却也尊重儿子的人生自由和选择。完全不是电影里那个扭曲凶狠、残忍无情、干出一系列变态事情的反人类石油大亨。

片中几乎完全删除了保罗这个人物,也决口不提左翼革命,反而是伊莱•沃特金斯这个扛着宗教神启大旗的神棍和父亲的权力斗争贯穿了电影。

导演直言不讳,“我只改编了前150页不到”(小说600页左右)。其实,片子脱离了小说,独成了一个个体,也是极为出色的。风格化,极简,几乎省略掉了所有。黑暗的色调,庄重复古的格局,静置的人物,风格美学的一个极致,讨论的是人性内部黑暗的边缘,而非浩浩荡荡的时代全景。

而这个资本至上,冷酷无情、极端厌世的石油发家者的屏幕呈现,让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凭借此片获得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丹尼尔•戴•刘易斯也摘得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帝。当然,小说对此亦功不可没。

 2 ) 该隐,黑暗人性的史诗 ——解读电影《血色将至》

该隐,黑暗人性的史诗 ——解读电影《血色将至》 《血色将至》这部电影的根基是半部圣经,而且是黑暗部分的。 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们生了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亚伯是牧人受到上帝的宠爱,该隐是农人不蒙恩宠,出于对兄弟的嫉妒,冲突之中,该隐杀死了弟弟亚伯,《圣经》从这里开始,拉开了黑暗人性的序幕。《圣经》中不光有信仰,也有对主的背离,这也是《血色将至》这部电影的基本意象。 先看电影的英文原名There Will Be Blood There Will Be将要有,Blood,血,一方面指石油,工业的血液,另一方面暂且不说。 电影开头是三座山的镜头,一方面提醒矿脉,另一方面象征希腊神话里看守地狱之门的三头犬。 诡异的音乐,黑暗矿井里开采,表面是艰苦的劳动环境,其实是象征地狱,这是地狱的入口。这组镜头为整部电影定了调子。 男主丹尼尔普莱维尔孤单一人艰苦创业,所有的活儿都得自己干,因此摔伤断腿,终生都受到影响。 找到矿石躺着倒褪出来,又是三个山头,诡异的音乐,还是提醒这是地狱之路。这里是 惩罚 的警诫,因为他走的是邪恶的欲望之路,但是他还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 虽然受伤,但是采到了矿石,事业起步。之后就有了自己的矿井开采石油。 意外矿难让丹尼尔收养了一个孩子,他毫无育儿经验,居然拿浇了酒的奶瓶给嗷嗷待哺的婴儿。 父子之旅开始。 婴儿的抚摸给了他慰藉,他脸上也有了笑容,这时候他叙述创业史的演讲被切了进来,暗示他的发展其实是孩子带给他的,至少是和谐的父子亲情带来的。 为争取石油地块而到处游说,丹尼尔演讲的镜头,脸部大特写占满了银幕,强调他的演说多么的重要。演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他说自己不需要租地才显得多么虚伪。 演说中一个侧面镜头,父子和另一人处于同一镜头,那个人半信半疑的眼神,然后男主说儿子是合伙人,父慈子孝的合影,这个坚定的二人镜头意味着亲密和信任。三人三角关系镜头意味着矛盾和不信任,接下来众人的吵闹,那是明显的不信任。 又到一家谈地块,直接宣告他说自己不需要租地其实言不由衷。谈了半天,真正让对方决心签约的不是利益吸引,而是亲情。丹尼尔问女人几个孩子,女人问起他妻子,他推说难产而死,和儿子相依为命,好父亲的形象为他赢得了签约,儿子也就成了商业利用的符号,此时孩子一句台词还没有,完全服务于父亲。 石油喷出,喷出的是商业利益,也是巨大的欲望。 保罗找上门来提供商业信息,保罗处于近景特写的位置却背对观众,男主处于中远景,这是个对立关系镜头,不知对方用意和深浅的情况下,男主明显的敌意、戒备和防范。 坐下来后保罗第一句问:你属于哪个教堂?丹尼尔的回答注定了二人永远不会走同一条道路,因为一个属于宗教,一个属于世俗。丹尼尔虽然也曾受洗,但并不依附任何教会,他和教会没有连接,也就是说他的信仰是靠不住的,他是个假基督徒。 保罗提供信息时,又是明显的三人镜头。二人平等镜头意味着亲密和信任,三角关系镜头肯定就意味着矛盾、纷争和不信任,助手坐在中间,像一个法官,无声地宣布丹尼尔对来人的不信任。或者说,助手的神态就是男主心理的外化。 接下来保罗讲自己的居住环境,三人镜头有了变化,丹尼尔背对观众,保罗面向观众,孩子出现在他背后,这个镜头意味着他说的都是事实,因为孩子象征着单纯诚实,而且这个三人镜头是直线的,不是三角的。 助手的镜头,仍然是怀疑的表情。但是此时丹尼尔已经开始相信来人,愿意付500美元信息费了。 接下来是个四人镜头,保罗说自己家的位置和行车路线,丹尼尔、保罗、孩子在前排,助手一人在后,孩子还紧靠保罗,说明丹尼尔内心已经足够信任保罗,不信任的心理退居次要。下面助手提了几个问题,暗示丹尼尔做事还是比较谨慎的。 丹尼尔父子到了桑德家这个只能养羊的贫瘠之地,电影的所有意象都开始展开。 家主名叫亚伯,而且是养羊的,亚当的次子就叫亚伯,而且是牧者,在圣经里,羔羊意味着信徒,所以亚伯行的是主的道,走的是救赎之路,长子该隐行的是魔鬼之道,走的是地狱之路。 既然有亚伯在,就应该有该隐,保罗提到自己有个叔叔,也就是说,该隐是存在的。那么,该隐在哪里呢? 该隐被导演藏起来了。 丹尼尔就是该隐,他们成了亲家就是兄弟。他没有谋害兄弟的性命,但却谋夺了他的土地。 亚伯叫大女儿Rose拿水给客人被男主婉拒,Rose玫瑰花; 蔷薇花; 月季花,〈比喻〉舒服,愉快, 顺利。Rose在剧中很快消失,她的角色意义应该就是丹尼尔父子此行的顺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好心情。 玛丽拿来了羊奶,她才是这部电影里的重要人物。 伊莱出现,我一直觉得伊莱和保罗应该是一个人,人格分裂的那种,就算剧中是两个人,也应该是人格分裂的指向意义。后面再说。 发现石油,丹尼尔父子展望发财前景,好大的一片地将要成为油田。父亲教会儿子欺诈,只给桑德家鹌鹑价。 晚饭后谈买地,餐桌上四人镜头,桑德父子各坐一端,丹尼尔父子坐一起,他们父子一体算一个人,所以这个镜头仍然是三角关系镜头,暗示丹尼尔对桑德父子的掠夺和他们父子的不和。 这个是三方利益,亚伯要的是最老实的地价,伊莱狮子大开口,要价一万美元借口是为了教堂,宗教成了伊莱谋取利益的幌子。谈判结果是土地转让签约金5000美元。 保罗不确定家人是否知道有石油,而伊莱很清楚石油的事,暗示伊莱就是保罗。 桑德家后面是班迪家,这是个重要人物,后面再说。 丹尼尔买了好多地,给助手打电话,说保罗成了好朋友,“保罗”是新约圣经的作者之一,是传播福音的,对丹尼尔来说,他至少传播了商业利益的福音。 而伊莱eli出自圣经中的伊利亚,古代希伯来人的先知,伊利亚的油瓶永不枯竭是每个圣经的读者都熟悉的典故。不过这个伊莱却是个假先知。 同样闻到石油味儿的金老头下火车第一句话问候孩子,证明他们经常竞争非常熟悉,而且是比较友好的,因为男主还建议对方去镇东面开采。老头说有个小帅哥在身边生意好谈,呼应前面买地签约的镜头,丹尼尔说谢谢,此时亲情正浓,家庭稳定。 老头对孩子说签约找他,“可以确保不会被骗,弄到你爸一半利润”,提醒观众丹尼尔父子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不要被眼前的亲密欺骗了。 测量开始了,淳朴的玛丽觉得赚1000美元就很满足了,男孩看着她,他知道巨大的利益远不止这么多,所以,小孩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单纯,他深受父亲影响,也是个小小的奸商。 孩子告诉父亲:玛丽不祷告就挨打。说明宗教对她的影响根深蒂固,从小扎根,以后还会有巨大的影响,而且交代了玛丽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暗示了小孩喜欢她。 有土地买卖关系的地主们都来了,只有班迪没到,还说让丹尼尔去找他,什么意义? 丹尼尔开始演说,他为居民们规划着系列发展的繁荣未来,而他的石油工人的到来和劳作是他演说的注脚。众人就像在教堂里听福音传播,不过他传播的是物质欲望的福音,所以这是魔鬼的道场。 然后他说愿意回答任何问题,伊莱问:“新的道路会通往教堂吗?”这是个双关语,表面说眼前的路,其实暗示商业利益这条欲望的路会让人得救吗?这是导演在告诉观众,丹尼尔走的是一条灵魂堕落之路。丹尼尔的敷衍显然答非所问。 儿子打开被木条封门的小木屋,记住,是孩子打开的门。这是第一次破门,后面还有一次。 事业在这里开始的时候,祷告声同时响起,暗示宗教和世俗的斗争在继续,也预示着丹尼尔和伊莱的冲突不会停止。他们在争夺群众,工人下班后的时间归伊莱占有,充满欲望的人们到教堂寻找救赎。 伊莱居然给自己的教堂命名为第三启示教堂(寓意类似末日审判),足见其野心勃勃。 伊莱还要争夺更多信徒,他要求在开井仪式上演讲。他到丹尼尔办公室来谈的时候,又是三角关系镜头,暗示丹尼尔在敷衍他。果然仪式上伊莱就被无视了。 伊莱别想控制我,上帝也别想! 矿井以玛丽的名字来命名,预示她会成为丹尼尔的儿媳妇,玛丽白纱裙是婚纱的象征,父亲拉着儿子和儿媳,这是未来婚礼的预演,一家三口将走上幸福的阶梯。 开井是儿子操作的,也强调了他在家庭中的地位。 机器运转,音乐乐观,寓意丹尼尔对事业成功充满自信。 丹尼尔问玛丽“喜欢新衣服不?高兴我来不?还挨爸爸打不?”因为他已经把玛丽当儿媳了,别人就无权教训了。还说:“我会照顾你的。”这也是娶儿媳妇的承诺。这话也是警告亚伯的,他就坐在旁边。 刚开始出油矿井就出事了,因庆祝而醉倒的丹尼尔也暗示工人的醉酒,这可不是好兆头。乔根达死后丹尼尔翻出他的资料,可以看出所有工人都被他控制着,这是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家。然后把乔根达的资料夹在一个小本圣经里,里面还夹有别人的,说明他的油田可能还死过其他人。 他去教堂寻求帮助,此时他还有罪恶感,还希望得到救赎,但是他寻找的可不是假先知。伊莱驱魔式的恶心表演一看就是假先知的做派,他的癫狂也侧面证明了他的人格分裂。在愚民们无知的赞美声中,丹尼尔沉默着。 之后他们在教堂“门口”对话,平等的二人镜头,意味着分庭抗礼,价值观不同,丹尼尔是进不来教堂的门——信仰的门、得救的门了。 临走时一句:“刚才的表演真他妈的精彩。”他看透了伊莱的假先知本质,意味着两人不可能走同一条路,也暗示丹尼尔的不能得救。 夕阳里,丹尼尔看到教堂在扩建,就在他的矿井边,在他看来,那是宗教的威胁。 矿难再次发生,喷涌而出的哪里是石油?更像是黑暗的地狱之火。儿子失聪,矿井喷出的大火伴随着恐怖不安的弦乐和打击乐——这是地狱的声音。 矿井比儿子更重要,大火说明地下有无尽的石油。大火带给他更多的是狂喜,这是地狱之火,也是他的欲望之火。 助手问:孩子好吗?在哪里?他轻描淡写地说:不好,在餐厅。助手去看孩子,他却值守油井到天亮,他还不如一个外人更关心他的儿子。 儿子失聪后的音乐是焦虑的,令人紧张不安的,他失去了一个健康的合伙人和继承者,儿子成了残疾。音乐的焦虑正是他心情的焦虑。 伊莱看到巨大商机就不合时宜地讨要签约金,让他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胖揍。丹尼尔打伊莱时,手下旁观,说明他可能还打过别人,而且手下都怕他。 伊莱直呼父亲亚伯,并指责他卖地,貌似他被上帝附了体,这是在强调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他掌握着神权。他骂父亲愚蠢并打了父亲,再次证明了他的人格分裂。他的分裂说明他一半是世俗化的,追求物质利益,一半是精神化的,追求宗教信仰。既追求物欲又追求宗教的先知只能是假先知。 儿子成了残疾,丹尼尔需要一个新的继承者,于是一个陌生人到来了。 丹尼尔回到木屋时,处于近景背对观众,而来者处于远景,这是丹尼尔对陌生人的戒备,来者坐在门口,那是一个侵入者的形象,他要侵入这个家庭。 他自称亨利,这个名字来自日耳曼语,意思是“家+权力”,亨利的到来是谋求在这个家庭的权利的。 这个所谓的同父异母弟弟并没有立即得到信任,丹尼尔走近了问话,这个有趣的双人镜头中,兄弟各站一边,亨利左手边有一个扁铁门柱,象征标枪之类的武器,这个回合的较量,亨利将占上风。 经过简单的身份验证,丹尼尔很快相信了他,因为他提到了妹妹安娜贝拉,Annabelle,希伯来语,拉丁语:美丽的女子;可爱的;和蔼可亲的,这个名字意味着可信。 亨利讲自己的经历时,后面是透亮的窗户,正对着孩子,在这个三角关系镜头中,孩子是不信任他的。因为孩子看到了阳光,阳光穿透了谎言。 然后对话中亨利问到丹尼尔结婚没,丹尼尔没回答,明明看到有一个孩子在,亨利却问哥哥结婚没,不是亨利傻,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养子不再重要,因为他事实上并没有结婚。 亨利继续讲,孩子的特写镜头,因为耳聋,他听不到亨利讲的什么,等于说亨利讲的身世其实没有意义,都是瞎话。孩子单纯的表情也否定了亨利的话。孩子是单纯的,那么亨利就是虚伪的。 亨利提到自己坐牢,并且说自己被抓时没干坏事,却又说自己罪有应得,他的潜台词是自己在说谎,自己有罪。 丹尼尔以酒混合牛奶让儿子喝,是想儿子睡后和亲兄弟交流。 兄弟俩在门口分享了镜头,亨利抽着烟,态度悠闲,他已经稳稳地进入了这个家。二人果然谈起了利益分配问题,事实上丹尼尔希望弟弟留下来,而且所有的工种亨利都熟练。 不过这个二人镜头并没有那么亲密,因为对面站着,中间还有一段礼貌性距离。 这个亲情的二人镜头是充满危机的,因为这其实是个隐藏的三角关系镜头,门后还有一个竞争者呢。但是儿子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被关在了门后。这个镜头中,丹尼尔已经无视儿子,但他没想到儿子在门后仍然是个威胁。 孩子真的不重要了吗?他马上就证明了他的重要,他的并不那么单纯。从小被利欲熏心的父亲教养大,他也是个唯利是图者。 他翻看了亨利的包,日记本里有张照片,文字我看不清也看不懂,但是此时兄弟的对话说:“我母亲知道些什么?”弟弟说:“我不知她知不知道,换个角度想,也许她根本不知道。” 这个双关语出现在孩子的镜头里,暗示亨利说谎,真正的含义是:母亲根本不知道,亨利根本就是假的。两个声音加一个孩子,也是三角关系镜头。 亨利说:我知道你和爸爸相处不好。他的话预示着眼前这一对父子同盟将要解体。 丹尼尔许诺说:我有你就有。然后说赚大钱后就离开人群,因为他不爱任何人。亨利问你儿子怎么办?他说也许会改变。亨利再次问孩子的母亲,导演这是在告诉观众:丹尼尔将要抛弃儿子。 他了解人性的黑暗,他建立了自己仇恨感。而亲弟弟是他的第二股能量,他不能靠自己一个人继续打拼,有了亲弟弟,那个残疾的养子还有什么用? 儿子不光看到了照片,还看到了一张图片,那是一支枪——亨利是带着枪来的,那支枪在日记本里夹着,也在他心里藏着,导演告诉观众,也告诉孩子,亨利是来抢劫的,他藏着一支强盗的枪! 孩子放火了,为了赶走强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父子决裂,儿子被送到了孤儿院或寄宿学校。谈生意不再带着儿子,换了弟弟。 谈收购时被问及儿子,本来一拍即合一谈就能发财的生意,因为被对方关心你要照顾儿子而引起丹尼尔的狂怒,这是他心中最敏感的神经,他抛弃了儿子,伤害了亲情,他愧对儿子。 然后问助手儿子的情况,助手说他的同屋叫巴朗,这个人物没有出场却被专门提到了名字,应该是有意义的。巴朗—巴兰,古代幼发拉底河附近、毗夺地方的一个术士。摩押王巴勒招他来,要他咒诅以色列人,但是他服从神的命令,反而祝福以色列人(民22:1~24:25 申23:3~6 书13:22)。后来他引诱一些以色列人偏离了正确方向,被人视为不义的假先知。 也就是说,这个人物有双重意义,真先知和假先知。在丹尼尔这边他是假先知,让儿子离开了他,在导演和观众这边他是真先知,同样是带儿子离开了他。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意味着父子亲情越来越远。 他不关心儿子的心灵,只关心房间的大小,住宿的条件。 终于到了班迪家,班迪的孙子守在门口保卫自己的家,丹尼尔像一个强盗将要闯入并掠夺这个家。小伙直接拒绝乱挖,可兄弟俩已经开始打木桩圈地了,彷佛这已经成了他的宅院,好大的空间。背景音乐貌似部落战争,而部落战争往往是为了争夺土地。 圈地直接圈到海边了,大海成了他家的游泳池。丹尼尔惬意地享受,亨利却乍富不知新受用,一副穷鬼乡巴佬的样子。 他们谈到儿时神往的某家宅院和牧场,亨利答非所问暴露出对那所房子和牧场的无知,丹尼尔迟疑不定的神情让我确定他觉察到了弟弟是个冒牌货。 丹尼尔离开镜头,镜头里只剩下亨利一个人,在爱尔兰古英语里,亨利的含义是“遗弃”,导演用这个镜头告诉观众,亨利将要被哥哥遗弃。 丹尼尔游泳,背后波浪来袭,那是他内心的波涛汹涌,因为他已经动了杀机。 丹尼尔凶相毕露杀了这个弟弟,该隐开始成型了。即便是假弟弟也是兄弟,总比没有亲人好的多,而且亨利并没有大的过犯,他只想成为朋友。 挖坑时再次地狱般的诡异音乐,丹尼尔在地狱中越陷越深了。 看着日记本里弟弟写的文字“我的哥哥”,丹尼尔悲痛难抑,他毕竟有过一个亲兄弟,但是他伤感的到底是素未谋面毫无感情的亲弟弟,还是朝夕共处了一段时间的假弟弟?亨利盗用了弟弟的故事,也就和弟弟重合为一个人。所以,丹尼尔的流泪,也是杀害弟弟的忏悔。 清晨,阳光洒满树林,威廉班迪出现在面前,须发皆白,慈眉善目,这是个真先知,耶稣的象征。丹尼尔从黑暗中醒来还适应不了阳光,这是个明显的双关语镜头,从班迪身后射来的是上帝的光,丹尼尔已经成了魔鬼,怎么能适应呢?所以他不停地用手遮挡,还不成熟的魔鬼怎敢直视耶稣? 班迪是个拯救者,威廉William,强而有力的战士,保护。班迪bundy是bond的变形形式,意思是纽带、粘合剂、协定、情谊。就是说,威廉班迪是世俗和天国的纽带,他的使命是把丹尼尔引向真正的信仰。 所以班迪一直不见他,让他去寻找,对耶稣的信仰要靠自己去寻找的。 在他罪孽深重的时候,耶稣出现了。班迪提到丹尼尔的油管将要经过他的地,这是魔鬼对耶稣、对上帝之国的挑战,耶稣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亲自来拯救他。这是来自主耶稣的洗礼,直接面对丹尼尔灵魂。丹尼尔愿意出高价也不想受洗,但班迪早就知道他的罪行了,主耶稣总是给人赎罪的机会。 这个三角关系镜头中,孙子坐在远处,表达着不信任——对丹尼尔的不信任,对丹尼尔得救的不信任,导演在暗示丹尼尔不能得救。 丹尼尔貌似妥协接受了班迪的建议,他起身时伊莱的演讲被切了进来:我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救赎,只可惜事实并非如我们所愿。预示丹尼尔的不能得救。 伊莱的镜头,他接着说:号称所有人都能得救,那是谎言。要想得救,你必须接受圣血的洗礼。 再次到了假先知伊莱的教堂,丹尼尔除了被羞辱当众承认抛弃了儿子,被打耳光,(他并没有为杀害兄弟悔罪)这次较量伊莱占了上风。 洗礼时背后是来自上帝的光。这是简化的洗礼,很多教派会因地制宜对仪式做出调整。 但是世间的教堂怎能是灵魂的居所呢?丹尼尔怎么可能真正臣服呢?真正的教堂是耶稣的灵,世间的教堂救不了罪恶的灵魂,他必须自己接纳圣灵才行,然后他被玛丽从背后抱住。 玛丽就是玛丽亚,是圣母的化身。这是丹尼尔短暂的真诚信仰,他也曾试图走信仰和救赎之路。 长长的石油管道在铺设,横亘在原野上,儿子回归,但是只给了远景,尽管丹尼尔单腿跪地迎接儿子,还口口声声说:我真高兴。但是在石油管道的长长的利益面前,亲情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父子重逢在石油管道的后面。 他给儿子看石油管道,强调他的财富,儿子是作为继承人回来的,还是暗示他更爱金钱。离开石油管道的镜头,父亲拥抱儿子,但儿子却给了他耳光,巴兰已经把他带离了父亲。 饭店里想用美食补偿儿子,再次遇到曾经的生意合作对象,那位绅士善意的大声对孩子说话,丹尼尔说你不用吼,然后向对方炫耀没和他交易,和别家谈判照样挣大钱,我不需要你指点怎样持家怎样照顾儿子,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虚弱,他对抛弃儿子的罪恶感有多强。 他以自己的粗俗在绅士面前丢人现眼,这就是他爱儿子保护儿子的方式,儿子是个聋子,他听不到父亲骂了什么,只看到了父亲的无礼。 伊莱得到丹尼尔5000美元的承诺后去传教,不再试图拯救他,他也彻底离开主的道。儿子用手语和每个人交流,却不和父亲交流。然后主要的伙伴就成了玛丽。 镜头一转已是婚礼,成年玛丽的第一个镜头是手语,我不懂是什么,但是在婚礼上的手语,除了我将永远爱你之类的话,我想不出还有其他可能。 然后是玛丽胸前的十字架,这组镜头意味着孩子被玛丽代表的基督(天主)教精神拯救,被圣母的爱拯救。 神父宣读圣经,提到了喝水,基督教的水指的是耶稣的道,是爱的甘泉。找到玛丽,孩子的心灵找到了家。 神父宣读圣经的三人镜头意味着皈依,意味着得救,因为神父站在台阶上,那是上帝的位置。神父、新郎和新娘所站的位置呼应了油田开井仪式上父亲和儿子儿媳的镜头。 其实之前都有铺垫,事故中失聪是离开父亲的开始,听不到他的话也就减少了他的罪恶影响,巴兰进一步带他离开父亲,玛丽彻底把他带离了罪恶的道路。 保龄球室,穷的只剩下钱的亿万富翁丹尼尔孤单地独享着娱乐。室内黑暗,他背后的门外却是天堂一般的明亮。儿子和父亲的一个助手进来,又是个三角关系镜头,助手的翻译提醒着观众这一对父子的关系已经疏远到了什么程度。 丹尼尔开始侮辱儿子,因为儿子离开了他的罪恶的道路。儿子说爱他,从他身上学会了热爱事业,这是美德,但是不愿意从他身上学习邪恶的欲望,所以要脱离他的羽翼。丹尼尔理解为儿子和他作对,儿子只想远离他,他辱骂助手为狗,逼儿子说话,然后交出实情:你一直都不是我儿子。最后的亲情都不顾了。 儿子变成好人是对他的背叛,所以他骂儿子是个野种。他奇怪的是,魔鬼的儿子怎么可能是天使?狼的儿子怎么可能是羊呢?既然早已众叛亲离,有没有这个儿子也就无所谓。 儿子终于完全逃离了他罪恶的人生,既然没有血缘关系,那么离开这个魔鬼也就可以没有罪恶感了。儿子打开木屋的门暗示他对这个家的渴望和依恋,现在他反而离开了这个家门。这是第二次破门,上次是进,这次是出。他庆幸和父亲不一样,他的生命找到了出路。 儿子的名字叫H.W ,这个缩写有很多可能,其中一个Healing Well意思是治愈,孩子的灵魂被玛丽所代表的基督教的爱治愈。 儿子一直都会说话,他只是耳聋了,并没有成哑巴。他不说话是对父亲人生道路的背离,是决裂的开始,这是导演的设计。儿子的心灵从小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浸染,极有可能走上像他一样的人生道路,但是失聪是离开父亲的开始,巴兰进一步带他远离,而来自玛丽的爱,来自基督教的爱,终于治愈了这个孩子,让他获得了新生。 最后的善念似乎还在脑海中盘旋,亲情逐渐淡化成远去的回忆,醉卧中迎来了伊莱,伊莱是他的最后一个兄弟。在中国人看来,他们差着辈儿呢,如果称兄道弟就是笑话,但是西方人没有这么严格的伦理观,沾亲带故,关系不错,又都是成年人,马马虎虎就算兄弟,哪怕差着辈儿。经常看到外国人不同辈分之间的男女亲戚结婚的,何况他们还是教中兄弟。 伊莱衣着光鲜地出现,但是丹尼尔一眼看穿他混的并不好。他来骗取丹尼尔的投资,丹尼尔旁若无人地进食,无视伊莱的存在,哪怕他胸前挂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十字架也救不了真正的魔鬼。 丹尼尔答应投资,条件是让伊莱自动承认自己是个假先知,上帝是个谎言,并且大声说出来,就像布道。伊莱照做了,因为班迪已死,他心中已经没有耶稣了,以前还是个假先知,没有了耶稣,他就完全堕落为魔鬼的信徒。同样的道理,没有了耶稣,魔鬼也更加嚣张。 丹尼尔说那块地已经开发过了,并且说我喝了你的水,还有你的羔羊宝血,不光是财富,还有信仰的水和血,魔鬼因你们的滋养而壮大。 伊莱吐露实情,因经济问题走入绝境。他自认有罪,他被邪恶的欲望控制着,被金钱欲,自我表现欲,宗教狂等等死死抓住,只有金钱能暂时救他脱身。 他说:“我被恶魔掌握住。” 丹尼尔说: “上帝有时候会挑战我们。”这完全是魔鬼的语气。 丹尼尔再次提到了保罗,他在如此狂怒的情况下说到保罗,仍然是提醒人格分裂。 假如当初你要是能像保罗这样,就… 类似这样的思维。 或者真的存在一个保罗,但在电影的意象里,都是暗示人格分裂。 奶昔吸管的比喻就是不光吸干了你的财富,还吸干了你的灵魂。他疯狂地羞辱和报复伊莱,甚于伊莱在教堂羞辱他。 他开始殴打伊莱,狂叫着:“我才是先知,我才是上帝选中的,我不是假先知,因为我比你聪明,因为我比你年长。”他说的是邪恶先知,魔鬼的先知,因为他的上帝是魔鬼。 他狂吼:“我才是先知,我说过我会吃了你,吃光你!”咆哮的神态和语气简直是魔性大发,撒旦附体了。伊莱在他面前哭泣求饶,假先知遇到了恶魔的祖宗,除了求饶还能有何作为? 伊莱叫道:“我们是兄弟。” 丹尼尔砸他,表层意象是:他想到了失去的兄弟亨利,失去的儿子,兄弟一词提醒他亲情的失败。 深层意象是:我们都是魔鬼,自然是兄弟。 但是假先知怎能和撒旦称兄道弟?最多是信徒。 丹尼尔一槌一槌砸死伊莱,至此,该隐的意象全部完成,该隐,就是要杀兄弟的。 管家淡定从容地走下楼梯,地下室的吵闹打架似乎一点也没有惊扰他。他说:丹尼尔先生。 丹尼尔 Daniel来源于希伯来语“上帝为我们的裁决者”。普莱维尔Plainview ——plain view 意思为:清晰地看到;一览无遗。 Daniel Plainview引申为:上帝公开审判。 丹尼尔普莱维尔迎来了他的裁决者——上帝。 管家怎么能代表上帝呢?忘掉他的身份,就看这个镜头的象征意义。 之前并没有看到是地下室,此时才给出镜头交代,或者不是地下室,只是楼的底层。黑暗的底层或地下室只能代表地狱。 在《神曲》里,维吉尔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地狱的第九层,也就是最下一层有四间,其中一间就叫该隐狱,这是给谋害亲族、兄弟相残的罪恶灵魂留下的。 面对上帝,杀人后的丹尼尔说:I’m finished。字幕翻译成“完了”很糟糕,直译成“结束”也比这好的多,或者不翻译,非要译成中文的话,我觉得“完成”更贴近导演的意图。因为“我完了”意味着认罪伏法,该隐是不会认罪的,他代表的是“犯罪而自义”的人,以犯罪为荣、以灵魂堕落为荣的人,他怎么可能说“我完了”? 他要说的是:我终于完成了该隐的意象!我终于完成了撒旦的使命!我终于堕入了无间地狱!我终于成了地狱的主宰!我终于成了该隐!我终于成了撒旦!我终于堕入了永劫!和上帝的对立是我的荣耀! 所以他最后背对着观众,背对着上帝,这是撒旦的态度,撒旦,意思是“对抗”。 这个罪恶的灵魂永远失去了得救的可能,只有永远沉沦了。 现在再看,这部电影是丹尼尔罪恶的发家史,更是他的灵魂的堕落史。表面像是美国梦的破灭,其实写的是全人类的黑暗人性。 在他欲望的罪恶道路上,上帝给他多次机会,给他使徒保罗,给他先知伊莱可他遇到了假先知,给他耶稣,给他圣母,给他多次机会他都不能得救,只有对他裁决了。 回到片名,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将至,不是一个好译名,There Will Be将要有,blood,既指黑色的石油、工业的血液代表的黑色欲望,更代表亲族的血。事实上blood在这里还有流血、杀戮的意思,翻译成“杀戮将至”更合适,不过blood在这里很显然是个双关语。 贪婪、骄横、暴虐和残忍让丹尼尔失去了所有的亲情,他手上沾满了亲族的血,一步步堕入罪恶的深渊,直至地狱最底层。这是黑暗电影的极致。 如此雄浑的史诗格局,如此恢弘的思路文理,如此丰富的镜头语言,如此深邃的宗教寓意,令人叹为观止。丹尼尔的故事和该隐的故事重合为一。 常见的反映基督教精神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写人性的成长,受诱惑、被考验、历磨难到最终找到信仰之路,完成人格塑造,而这部《血色将至》却是反向写法,刻画了一个魔鬼的成长史。他挣钱发财的追求是堕落的开始,而贪婪、骄横、暴虐和残忍让他一步步堕入罪恶的深渊,他失去了所有的亲情,手上沾满了亲族的血。上帝给他一次又一次机会,给他使徒,给他先知,给他耶稣,给他圣母,也没有能挽救他罪恶的灵魂,反而让他一步步滑得更深,直至地狱最底层,他终于成长为一个魔鬼。 这个电影提醒我们,追求理想实现的同时,不要迷失自己的灵魂,要注重灵魂的修行,否则悔之晚矣。 关于保罗和伊莱。 保罗和丹尼尔的第一句交流是:你属于哪个教堂?说明他是以宗教为职业的,而这正是伊莱的职业。伊莱和保罗从没在同一个镜头里出现,伊莱和保罗都爱财,所以都是暗示人格分裂,即便真的有一个保罗在,也是人格分裂的指向意义。保罗是个符号化的人物,实际意义不大,只是用来暗示他是伊莱的另一个人格。一个伊莱只能代表虚伪,伊莱和保罗从属于一个人格,更能表达善恶两重性。 正因为挣扎在欲望和信仰之间,他才是个假先知。从根本上说,他并不是虚伪,而是信仰不坚定,内心斗争,屈服于欲望。 假先知也是先知,只是他内心有太多的欲望,因而迷失了方向,没有走上正道,反而落入了魔道。所以伊莱这个人物是有两面性的,他既有正义的一面,上帝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魔鬼的一面。他虽然人格分裂,但是虔诚的信徒不会跟他走上错误的道路,照样能够获得救赎,因为真正的教堂是耶稣的灵。 上帝派出多个使者试图拯救丹尼尔的灵魂,有使徒保罗,有先知伊莱,有耶稣基督,有圣母玛丽亚,其中最复杂的就是伊莱,他和丹尼尔的斗争从来都是宗教和世俗的斗争,上帝与魔鬼的斗争,他的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拯救世人于罪恶,拯救丹尼尔于魔鬼之途,但是由于他自身的脆弱,他对物欲的强烈渴望,他不但没能拯救丹尼尔,反而被对方吸引,沾染了魔鬼的习性,终于从上帝的仆从变成了魔鬼的同道。伊莱的堕落是基督教神职人员堕落的典型案例,基督教的历史上一直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导演设置这个人物,用心深远,意在警诫。 丹尼尔从一个有缺陷的人逐渐堕落成没有缺陷的魔鬼。开始他有亲情,多少还能爱孩子,他内心一直渴望亲情,失去工人还有罪恶感,还想寻找救赎,抛弃儿子还很惭愧,杀了弟弟还能流泪,遇到耶稣和圣母还想留下善念、真诚、信仰,等等等等,但是这些人性品质远不如金钱利益更加重要,远不如他的凶恶残暴更让他舒爽,恶的本性逐渐赶走了所剩不多的脆弱人性,他涤除了所有的善良、亲情和人性,只剩下欲望和邪恶,达到了恶的极致,终于成了该隐,终于成了撒旦,终于成了恶魔。所谓上帝与魔鬼,其实说的是人性的两极。 卓绝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以无与伦比的强大表演,生动而又深刻地刻画了一个魔鬼的成长史,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殊荣,他是唯一三次称帝的表演艺术大师,真的是演技之神。

 3 ) 现代病症的救赎之道

在很多年前的节目里有听到过,《血色将至》是波米千禧年后最佳影片top1,今天也终于看完。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完美解构了他心中关于宗教的母题,大量的旋转式跟拍长镜头、红色与冷色调的反差、声音指向与画面的差异对位,加上稳健的剪辑和完成度极高的叙事文本,所有的才华都在这部代表作中一展无遗。这种形式的玩味与沉重的叙事不仅树立了PTA独特的作者导演风格,同时也建构起了他对于人性的探知和时代的担当。

以情色电影起家的PTA,在后期的创作中逐渐趋近于主流的“反色情”的传统价值内核,《血色将至》就是以宗教这一指涉“禁欲”、“保守” 的方面为母题展开。影片的英文名为《There Will Be Blood》,源自《圣经·出埃及记》的 第7章第19行,“耶和华晓谕摩西,将杖伸在埃及所有的水以上,在埃及到处都是血色将至的景象”。 而影片紧紧围绕资本家与传教士之间在石油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纠葛而展开叙事,充满宗教启示性的片名更是指向了导演的创作态度——用反讽的方式为宗教去魅。片中两位角色的塑造非常饱满,丹尼尔所代表的是美国早期资本家,追逐财富到丧失灵魂,众叛亲离;伊莱所扮演的传教士也是满嘴道义的假先知,用上帝的意志敛财谋权。而以伊莱为代表的第三启示教会(暗喻美国基督教)则是各自利益的利用对象。宗教只因利益而存在,就如同出生在天主教家庭的PTA本人所评说的一样:“我并没有多少坚定的信仰,就像当你需要它的时候,才会奔向它,当你一切顺利之后,你就会忘记它。”当伊莱在丹尼尔面前喊出了八遍“我是一个冒牌的先知,上帝是迷信的产物”后,宗教本该所指的神圣和纯洁在影片中已然无存。

虽说是千禧年后的作品,PTA依旧坚持使用传统的宽银幕、无数字处理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有质感、年代感的美国西部环境。为了建立这种冷峻、真实的影像风格,摄影师遵循最少的镜头数与最简单的取景框来达到这种效果。为了配合整体上的灰暗色调和凝重的反讽主体,《血色将至》在音效上的设计是很B级片的,就如同PTA所言“在整个故事中我牢记着我们其实是在制作一部恐怖片”。就如同大卫·林奇的《橡皮头》中嘈杂混乱、引起生理不适的工业化噪音一样,《血色将至》也用了大量的B级片风格音响加强不安的恐怖氛围。同时,PTA巧妙使用的声画错位的方式也使得本片富有强烈的宗教讽刺意味,例如片尾像野兽一样疯狂的油矿主用保龄球砸死了传道士,疲惫、孤独地坐在传教士尸体旁说了一句“我完成了”后,欢腾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响起,反讽寓意正是在这样的“不合时宜”中成功构建起来。

《血色将至》无疑是属于现代人的时代病症,泯灭人性的虚伪者在相互利用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最终也并未得到现世的救赎。人性脆弱无力,宗教和神迹不过是廉价的情感和虚伪命题,寻求内心创伤的缘由、赋予人生苦难以意义,自我才是救赎的真正之源。

 4 ) 对石油黑金,我们的疯狂并没有减少

对于《血色黑金》所取得的成功,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和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魅力甚至超过片中同样出色的配乐和摄影———看过影片的人就能体会这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安德森曾有天才导演的美誉,但这没有将他束缚在小众风格上。奥斯卡上狭路相逢,他输给了科恩兄弟,尽管如此,拥有八项提名的《血色黑金》也宣告了安德森身份的转变。不玩晦涩、群像,他一样可以拍出震撼人心、大气磅礴的优秀影片———而非突显作者气质的独立电影,如《木兰花》(Magnolia)。


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西部,白手起家的丹尼尔,依靠冷酷无情的手段成为了鼎鼎有名的石油大亨。奥斯卡影帝、英国著名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出演了这名冷血资本家,他对人物情感的表现及其惊人爆发力完全征服了评论界。可以说,他的存在让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一奖项的在颁奖前就已失去了悬念。在这出强调个人表现的电影中,能与刘易斯正面交锋的人物只有传教士伊利(Eli),从头到尾他的命运都与丹尼尔联系在了一起。保罗·达诺(Paul Dano)分饰了伊利和他的兄弟保罗(Paul),这也是片中耐人寻味的角色设置。《血色黑金》中有几处值得一提的精彩段落。一处是小波士顿第一口油井喷发起火,演员的跑位、镜头的移动、音画的结合,整场戏五六分钟内都弥漫着紧张气氛,其中引人入胜的配乐堪称全片亮点。另一处是结尾时丹尼尔和伊利的对峙,在丹尼尔的催逼攻势下,伊利将虚伪的灵魂完全暴露,一句相同的台词用不同语气重复了近十次。影片的结束方式也相当特殊,毫不拖泥带水。

这不单是一部叙述资本家如何敛财发迹的传记电影,更直面了人类在黑金争夺中的贪婪与疯狂,以及在利益诱惑下情感的脆弱。今天,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并没有减轻,鲜血更是没有少流,旧世界格局下丹尼尔的强硬手段在当今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从这个角度上看,《血色黑金》所承载的现实意义,毫不逊色于电影技巧上的成就。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987968/

 5 ) 形式 vs. 内容

由Daniel Day-Lewis主演的众望所归的影片《血色将至》提前在旧金山点映,全城只有一个影院播放。为了避开汹涌的周末观影大潮,我特意选了午夜场,可还是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的队才进入放映厅。

电影果然不负众望,Daniel Day-Lewis的表现真可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他将一位石油大亨的悲喜人生与奋斗之路展示得丰满之至,层次分明。他的表情,语气,肢体动作无一不是精心匠作,恰到好处,让观众完全融入到对人物的感受中从而忘却演员本人。可以说, Daniel Day-Lewis将凭此角色再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几乎毫无疑问。

《血色将至》改编至美国作家Upton Sinclair于1927年发表的小说《石油》。影片取景于南德克萨斯州的荒芜戈壁,描述了虚构的石油大亨Daniel Plainview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南部石油潮中一步步发迹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概括展现出贫穷落后的南加州小镇风貌,并采取了平行对照的叙事手法详细描绘了宗教势力在美国南部扩张的过程。

除了Daniel Day-Lewis充满了张力的表演,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拍摄的认真态度,布景、摄影、表演真可叫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有半点打折扣之处。片中有“三次半”肢体冲突,一次是Daniel Plainview因为儿子受伤对前来要钱的年轻神父Eli拳打脚踢;第二次是Plainview为了顺利修建石油管道被迫加入Eli领导的“第三启发教(The Third Revelation)”,这位内心同样充满凌云壮志做事辛辣几乎不择手段的神父公报私仇,在神台上将Plainview直搧得七荤八素,让他敢怒不敢言;最后一次是影片的高调结尾,二人的矛盾最大程度的激化,以标准戏剧冲突的方式激荡的爆发出来。还有“半次”是Plainview的儿子H.W.从旧金山返回加州“小波士顿”镇,一见到“遗弃”自己的父亲,又爱又恨上来就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细节真实得令人汗毛乍起,不仅充满了力度,也让观众不得不彻底融入影片的情节之中,投入得心甘情愿。

人物刻画的真实可信是一方面,但还不是故事的精髓。小说《石油》刻画了世纪交接时石油怎样改变了美国南部的地理人文风貌,电影在这一点上很是忠实于原著。石油与宗教两条线的发展平行对照,一条主线以大亨Plainview为代表,另一条辅线围绕年轻的野心家神父Eli展开。这两个人物都在观众眼前慢慢演变着:一个从沉默寡言的矿工开始,发迹后成为一手遮天的石油富豪;另一个原本是贫苦农家的穷儿子,随着世纪初宗教势力的扩张,靠着卓越的口才一步步不断向上攀升。Plainview最受不了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谈生意的时候对方一句无心的指摘也能让他长久的忌恨;对欺骗他的人Plainview绝不留情,没有半点怜悯可言。他努力工作经营自己的石油生意,对未来充满自信与渴望,而这种野心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原本为人服务的野心便超越了成功目标的自身,成为吞噬人性的主宰,任何挡在成功之路面前的障碍,甚至包括亲情,都被毫不留情的粉碎扫空,换以无比深切的寂寞作为代价。甚至在成功到来之后,这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野心本身也不会因此而满足退却,掠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生活本身,就像一部刹车失灵了的超速战车,碾碎一切,破坏一切。

而Eli,这位表面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神父,在一次次驱魔的“表演”之下隐藏着的,何尝不是想要掌控一切主宰一切的狼子野心呢?他充分利用了小镇居民的善良无知,靠着卓越的口才与表演天赋将全镇事物控于鼓掌,教堂越盖越大,信徒也越来越多。可惜一山不容二虎,从Plainview第一次踏入“小波士顿”起,这二人的竞争关系就开始了。随着局势的发展与明朗化,二者的力量对比也在反复交锋,交锋的高潮便是前面提到过的三次肢体冲突。如同任何政治势力一样,以石油为代表的大资本势力与宗教势力尽管相互竞争,但也同时彼此依存,在共同的经济或者政治利益之前,前一秒钟的死敌也可瞬间放下武器握手合作。影片对这两种势力的刻画可谓辛辣之极,处处毫不留情,让人一方面慨叹成功的不易与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深切体会到“一将功成万古枯”的无奈与彻骨悲凉。

同样取景于德克萨斯,这部2007年的力作《血色将至》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前一个月上映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同样的黑色、暴力、抑郁,一个险象环生,描述人心的暗角,另一个如同史诗,描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残酷。同样的紧凑,高潮迭起,张力十足,一个大量使用隐喻,通过新颖的叙事结构与反戏剧高潮的手法开启了电影叙事形式上的新篇章;另一个充分发挥了人物塑造的专长将相对单一直白的内容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样是视觉盛宴,又如饮甘霖,不过一个是红酒,入口浑厚,回味悠远;另一个是烈酒,辛辣、丰富,气贯长虹。

面对即将来临的第80届奥斯卡,这两部巨作的较量正可谓形式与内容之争,不管孰是孰非都会令人在为其一欣喜的同时为另一个扼腕叹息。我个人向来偏好红酒,所以更希望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花落科恩兄弟家,不过这么精彩的2007年,还是让我们屏气凝神静待未知答案的开启吧。



部分内容发表于《休闲》杂志2008三月刊,转载请注明。

 6 )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记得南大郭秀梅老师曾写过一本书,谈及圣经文学。书中介绍,你要想看懂西方文学,不读圣经,根本就是隔靴搔痒。除了典故之外,有些作品直接是以圣经故事为原型写的(如《押沙龙!押沙龙!》),有时候穿插得很巧妙,若是没有这方面的阅读背景,只能看个皮毛。

其实不要说看书,就是看个电影都是这样。我看There will be blood的时候,就时时有这感觉。

圣经上的第一个谋杀案,发生于亚伯和该隐之间。创世纪第四章记载: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该隐杀亚伯,有点像兄弟之间争宠(sibling rivary) ,以至于最后手足相残。这大概是《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这部电影的一个母题。由于这个背景,故事愈加耐人寻味。

那一句“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Am I my brother’s keeper?)是冷漠者的千古借口。记得纽约上州一对老年兄弟(都有些痴呆)一个将另外一个杀了,Bogdan老师就曾经制作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Am I my brother’s keeper. There will be blood中有不少手足相残的惨。前来Daniel的油田混饭的混混Henry, 虽然是冒充是Daniel的弟兄,却是唯一能和Daniel说得上话的人,说到底与Daniel真是心灵上的兄弟,最后却因Daniel无法忍受被人欺骗,而将Henry杀死。那一片冒着石油的土地,果真受了诅咒了,所有热爱Daniel的人,一个个离他远去。

而在故事的另一边,那个牧师Eli则面临另外一个“兄弟”的问题。其实他的兄弟比他聪明,早就知道了这土地富得“流油”,结果招来了石油大亨. 后来Daniel欺负Eli, 将他在泥巴里羞辱一番之后,Eli就愤怒地把气出到父亲身上,骂父亲愚蠢,恨父亲袒护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其实这些何尝不是心里投射,是Eli在说自己恨铁不成钢?这个心结,最后还是他的老对手,石油大亨给一语点破。

有趣的是,这位父亲名叫亚伯。他们一家住在一个面临咒诅的土地上,除了荒草,什么也不长,所以唯一的作物是山羊。圣经中的山羊常用作赎罪祭,当祭司按手在公山羊头上的时候,以为着罪转移到了公山羊身上,成了“赎罪羔羊”。而耶和华的怒气,也常常向“牧人发作”,且要惩罚“公山羊”(撒加利亚10:3)。故事中遭到诅咒的何止是Eli一人,在弟兄二人之间没有摆平的无辜的亚伯也是一个受害者。谁曾想善良的他将家族的土地卖给一个石油大亨,竟是引狼入室。

山羊奶喂大了石油大亨Daniel的儿子。Daniel的儿子H.W.和亚伯家的Mary结婚。日后喝山羊奶长大的儿子会背叛父亲,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这电影的名字叫There will be blood. 需要说明的是,blood也通常指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叫罪人的罪得到赦免。Daniel大举买地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钉子户Brandy弟兄。数年后,当Daniel因为输油管道,不得不借地这位老汉的时候,他提出的条件不是钱,而是让石油大亨去受洗,加入Church of the Third Revelation.不巧故事中的牧师却是个冒牌货,竟然公报私仇,狂扇起耳光来。石油大亨忍着这些屈辱,结果只为了顺利让管道通过。而让宝血覆盖罪恶的赎罪机会,却给Eli几个耳光扇跑了。

说句题外话,很喜欢这部片子,也是因我以前的公司就是石油公司,有自己的码头,自己的仓库,也有一家竞争对象,另外一家石油公司和我们搭界。那时候我们要从码头装管道去我们油库的时候,另外一家公司很讨厌,不让我们过,差点打起来。记得我们当时常常提起的口号就是:合作大于竞争。若干年后,石油系统大整合,我们油库被收购,应该和那家公司到了同一个系统下头,成了一家。因此,你要问: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我想回答是: Yes。不然,there will be blood.

 短评

杰作,待时间来认定。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B】除了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外无感,不喜欢这种将塑造人物形象放到第一位而忽略故事性的电影。不过有几场戏确实拍的很有张力。PTA怎么总喜欢把配乐搞的跟悬疑片一样?

11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角色塑造如此公民凯恩,结局处理如此迈克尔.哈内克,精神气质却又独一无二专属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孤独和自由,从来就是一对可以糟糕透顶又可以随意绝杀的最佳拍档。

15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

1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保守的美国人能不能聊点儿新鲜的阿

17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我好像就是无法click with Paul Thomas Anderson

19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看点是刘易斯,其他没什么意思

2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神迹一般的西部诗”“库布里克一般入木三分,希区柯克一般怪力乱神”“导演叹为观止的调度,散发着鬼神附体似的压迫感,剧情片却直射出让观众恐惧的震撼魅力”“丹尼尔·戴刘易斯以名垂影史的凄厉演技,巧夺天工地刻画出‘丢失灵魂’的男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堪称本年度银幕表演的最强音”

2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安德森把这个关于人性沦丧的故事讲得入木三分:对于台词的极度吝惜,镜头和配乐的运用精准无比,声画剥离;从开始收养死去工友的弃子对其倾注一切到最后六亲不认,一个人孤独地在豪宅里享受财富,丹尼尔的表演真是伟大。矿主和假弟弟二人并坐在沙滩上,却分处在阴影内外的那个画面真是让我叫绝。

2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代表作,丹尼尔·戴-刘易斯人戏合一,拿下第二次奥斯卡影帝,配乐压抑多元,摄影极佳。影片展现了一个贪婪、坚韧、不择手段的典型资本家渐趋黑暗的心路历程,保罗达诺饰演的传教士虚荣伪善(PTA真是钟情邪教题材),两人贯穿全片的斗争也是工业资本主义与宗教困境的缩影。(8.0/10)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完感觉自己就是一坨屎,世界已经有这么多天才了,我为什么还要上学?

33分钟前
  • 真圆!
  • 还行

一个想变成富翁的神棍,一个想变成神棍的富翁

35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神一般的摄影、神一般的音效、神一般的表演,三者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丢失了神灵的故事。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帕特和勃拉姆斯的音乐用得极为出彩,非凡,甚至可以说,音乐是影片的第二主角,打破了很多配乐规则。全片力度惊人,有杰作的气势和架构。

40分钟前
  • novich
  • 力荐

看的时候总是想,为什么这么暗这么沉啊。画面很多时候黑得只看见丹尼尔的半张脸——而这时候我就情不自禁赞叹:真是演什么像什么啊。片中的丹尼尔饰演的油矿主,孤独自由,凭强烈的直觉生活,心狠手辣,极富攻击性,从不宽恕。镜头表现亦直接而不加修饰。那么粗糙的生命,那么粗糙的生活。人性就在其间磨砺,日益坚硬黑暗,看不出原来模样。片里很难得有二三柔软浅淡处,嵌在整片漆黑黯淡里,叫人分外流连。

41分钟前
  • 嘉树
  • 推荐

没法说了。这气氛啊……托马斯安德森,这个神奇导演的未来从来没有剧透。

46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聚敛財富的真正動機:我要賺到足夠的錢,好遠離每一個人。

47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blood:石油,生命,血缘。大亨开启上帝模式,摧毁你的信仰,重塑荒地灵魂。想获得儿子无条件的爱与崇拜,但这远比将陌路之人玩弄鼓掌之间困难。延续自我(繁衍后代)所需的“无私”与支撑徒手拓荒的“自私”间的激烈冲突。王座之上终生虚无。圣经隐喻与绝妙配乐。我看到了人身上最坏的层面。

48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

贪婪与欲望是源动力,金钱与成功使我们唯一的信仰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满分电影。他权势超越上帝,却众叛亲离。绝赞的镜头感,黑暗和压迫让人窒息!教堂那段已经有点让人崩溃了,没想到结尾还来个更强的。。。OST鬼斧神工,开头半小时的配乐让我一下子就想到库布里克了。咦~PTA拍这个电影的时候才37岁,不是天才是什么!(下部作品据说2013年了。。泪)2018.09.13 重看

5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