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小情歌

HD中字

主演:路易·加瑞尔,露德温·塞尼耶,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克洛蒂尔德·埃斯姆,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2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3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4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5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6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3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4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5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6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7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8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19巴黎小情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巴黎小情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斯麦(路易斯·加瑞尔 Louis Garrel 饰)和茱莉(露迪芬·莎妮 Ludivine Sagnier 饰)是一对产生裂痕的情侣,因此异想天开找来伊斯麦同事爱丽丝(克劳迪德·埃斯曼 Clotilde Hesme 饰)加入他们,试图用三人行为爱情增加激情。但三个人的爱情,终究只是烦恼的叠加,一场争吵之后,茱莉突发心脏急病倒在酒吧。如今剩下伊斯麦和爱丽丝的二人世界,可是愧疚和想念令伊斯麦无福消受,茱莉的家人也开始以“关怀”的姿态进入伊斯麦的生活,尤其是其姐珍娜(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 Chiara Mastroianni 饰)近乎骚扰地出现在他家里,令他快要发疯。为了逃避一切,伊斯麦躲到好友家,却又引来好友弟弟伊旺(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 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饰)的热烈追求……  巴黎的雨总是不停息,正如伤心的男人永远走不出一段已死情感的阴影……不存在的女儿妈妈!2022感化院浴火牡丹新婚之夜海底军舰猴子2019极限追捕肇事逃逸2015我的女友是保安光荣人家昨日欢愉废柴英雄(2018)不明身份不管我怎么去想我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们的错!那年夏天的第一次薰衣草粤语新贴错门神糖衣陷阱反诈风暴野战惊魂五杰刚果惊魂爱情的十字路口情定三生走火站着睡觉的树一个不留相见恨晚1945伪装大师(上)金蝉脱壳2:冥府时空来电李二嫂改嫁泰山王子雾之旗1965冰冻之河河中巨怪第四季撒旦之子黑色手铐柏林情报站第二季审讯四分钟的金盏菊我心闪亮霓虹灯下的哨兵

 长篇影评

 1 ) 由男欢女爱到同志恋曲

法国电影给我的普遍印象仿佛一位美女,骄傲独立,气质迷离,多数时候美丽可望,而心思不可及。

她当然是风情万种的,不过那举手投足是自我沉醉,你不要误以为你是她唯一的调情对象,更不要奢望她在乎你的体验感受。

所以看法国电影要讲点缘分,如果能触碰神经、擦出火花,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云山雾罩、不可理喻,就敬谢不敏。不然人家自说自话,你还苦苦追求,那真是费力又不讨好。

《巴黎小情歌》够自我中心,不过好运的是,它触到了我的gay神经。
 
******

看海报,以为这电影是讲一男二女三角恋。

看剧照,以为这电影是讲一男二女三人行。

 看影片前面的部分段落,以为这电影是以一男二女方式向特吕弗那经典的一女二男变向致敬。
  
然而似是而非,我看出了开头,可没有猜到结尾。
 
影片前半部分于我犹如一部情感天书,不知道男女主角的感情困境为何,不理解三人行是否让他们有所满足,更解读不出故事要去向何方。故意的争风吃醋,莫名的忧郁感伤,这些青春养眼的男女面孔下,似乎没有一个人拥有真正快乐的心。
 
变故来得突然,纷乱的情感线索似乎也骤然理出了头绪——女主角朱莉毫无预兆地突然昏迷,仅仅几分钟后,一个刚才还在酒吧里鲜活跃动的生命,转瞬就永远冰冷。
 
男主角伊斯麦深陷情感低潮,一颗心无人可慰,却遭遇新的追求者——三人行中第三女男朋友的弟弟艾万(哦,法国人搞混乱复杂的多角关系真是没有人能比得上)。
 
这位小男生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学生仔一名,书包一背,一脸的纯洁坦然。由于他的出现,电影里的情感表达方式转而变得简单明了、直接自然起来。
 
跟踪尾随伊斯麦、在他办公室外面等他、借他穿自己的衣服、自己的鞋……全部是最传统最老套的爱慕表达方式,却彰显出一份独特的清新自然。表达时坦白青涩,被拒绝时垂头丧气,让人于心不忍。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小男生终于打动了男主角的心。
 
最近看多了女人把男男拆散的雷人戏码,突然有电影毫无预兆地从男欢女爱彻底转向同志恋曲,简直惊喜得令人难以置信!
 
到底是可爱的小男生把直男生生掰弯,还是他激发了男主角沉眠不知的性向,抑或是性别在法国人的爱情观面前,真的犹如无物,我不得而知。只是感觉这个男生彻底改变了前面爱情戏不可捉摸、无所寄托的虚无氛围,让爱情又回复到更简单、更本真的面目。
  
影片行至结尾,两人在阳台上拥吻时,伊斯麦终于确定心意,卸下心防,说出了全片最妙的一句台词:
 
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

******
 
本片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大约是爱死男主演路易斯·加瑞尔了,加瑞尔是他的御用班底,导演最近的四部作品全部由他主演。看电影时就觉得,镜头流连忘返,不经意又用心,摄影机连同片中的那些男女老幼,通通死心塌地爱上了我们的男主角。
 
好吧,爱上路易斯·加瑞尔实在不是什么难事。自从《戏梦巴黎》里面见过这张面孔后,我便牢记于心。路易斯·加瑞尔是法国才子导演菲利普·加瑞尔之子,一张希腊雕塑般的面孔,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帅,反而透露出某种诱惑又古怪的调调。
出演的角色也如其气质,飘忽不定,剑走偏锋。《戏梦巴黎》中初引关注,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三角关系;《母亲,爱情的限度》里与于佩尔上演母子乱伦;所以本片中轻描淡写的三人行和同性感情相比起来,简直是云淡风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
 
本片中的另一位名门之后是扮演女主角姐姐的基娅拉·马斯楚安尼——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和凯瑟琳·德纳芙之女。这个角色似乎爱上了妹妹的男朋友,嘘寒问暖到近乎纠缠不清。看着她那张疲惫的苦脸后透出的落寞,便觉得女儿果然是像父亲更多。
 
******
 
本片名为《巴黎小情歌》绝对名符其实。片中重要的抒情段落、心理独白全部为唱出来。曲调悦耳清新、歌词优美隽永,由俊男美女唱来,果然养眼养耳的双重声色享受。

难得见两个男孩子对唱,于街头进进退退,时而面面相对,时而手机牵线,对话般地神态自若,又情歌般地触动心弦。
  
但是真爱永恒
让恋人们精疲力竭
他们那熟透的热吻
在人们的舌尖溃烂
 
但是转瞬间的爱情
成了如此无意的狂热
他们的吻多么青涩
擦破了他们的嘴唇
 
假如你想要恋爱
只是为爱而爱
禁果里的蠕虫
会在我们齿间游弋
它会啃噬我们的心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
会慢慢地榨干我们
 
但当我们敢于爱恋
只是为爱而爱
禁果里的蠕虫
会在我们齿间游弋
会芳香我们的心脏
以及我们的大脑
会在我们体内
留下芬芳

 2 ) 意想不到的好看电影

这电影遗落在我电脑里很久了,最近才翻出来看。感觉像是赚到,的确是个好电影。

1.男女主角非常养眼。女生就像从时尚杂志上走下来的模特,纤细又不失硬朗。男主角像是活化的铜像,深邃而又迷惘。

2.里面的音乐非常棒,既有法式的温情,又有小调的情绪。歌词像诗歌一样优美和哲理。

3.情节混乱,但又各得其所。

总之就是好电影啦。

 3 ) 爱的回归

巴黎小情歌,很容易让人想到轻快浪漫的法国爱情。

而如果光看片子的色调,又会很快发现全片大多是暗色忧郁的氛围。

这两者的矛盾和融合,其实就是全片的风格。

那些悦耳动听的法国香颂,既哀婉逝去的人与爱情,也赞颂着爱的重生与回归。

其实每个章节的名字就很好地表现了故事的主旨。

[离去] [缺席] [回归]

省略了主语的短语却并不难猜想。

离去的结尾是茱莉的死亡。

缺席的开始是茱莉姐姐的介入,以及随后一系列的混乱关系,结尾落在了伊斯曼和艾旺一起背着手离开的背影。

回归的开始是爱丽丝与茱莉母亲的对谈象征混乱关系开始梳理清楚,穿插的是伊斯曼和艾旺的相拥。

而回归的结尾,也是全片的末尾,则是他们在天台上的吻。


都到这地步了,其实谁都能看出来那个被省去的主语是什么。

爱。爱的离去,爱的缺席,爱的回归。



伊斯曼无疑是爱着茱莉的,他一个人走在街头,唱着抒发内心寒意的歌,他走过她倒下的街口,脑中是那晚的幻象,他强装没事,拒绝别人的关心却独自一人去他们常去的酒吧发呆。

而在这样的寒意中,他遇到了艾旺。

这个热烈单纯的小男生直接简单地表达他的爱情,每天等在他工作的报社门口等他回家,用好奇而眷恋的眼神注视他。

我钦佩他的执着和直率,当他唱着“你我之间的这篱笆,谁拥有开启的钥匙,穿越篱笆抛下迷惘,站稳脚步凝视着我”笔直地走向伊斯曼的时候,我就已经肯定他一定也能笔直地走进伊斯曼充满寒意孤寂的心,因为他真正是爱情本身的化身,不管性别,不管年龄,不管你现在是不是还眷恋着过去,我都要走向你。

因为我爱你。



对于伊斯曼来说,茱莉是无法抹杀的曾经的挚爱,但那也是从曾经。

因为她已经不再,就算不去看她下葬,就算把自己封在十二月的冬夜里,她都已经再也回不来。

而爱还可以回来。

而且是以更纯粹简单的方式,不需要第三个人的刺激,不需要爱情的桥梁,仅仅就只是他和他,单对单。

伊斯曼在最消沉的时候遇到艾旺,爱情的火焰逐渐触碰到冰封的心灵。

艾旺在他们第一次相拥的夜晚听到他唱“请悄悄接近,猎捕她在我心中的挣扎,而当你捕捉到她的身影时,请别理会那哭泣和哀求,请你理解,她必须死去,在我心中死去。”

那时艾旺哭了,他如此深地了解到他爱的人心底的苦痛,以致无法停止心疼的泪水。

但也就好像在同一首歌里伊斯曼唱的那样,“那么……燃烧吧,当你沉入我的冰之床,拥我入怀,我便融化,再无悲伤,远离消沉。”

艾旺最终像熔岩,冲刷洗净了他浓重的阴影与沉痛。


值得玩味的是第二天伊斯曼去了茱莉的坟前,从之后幻象中的茱莉吟唱“你为何姗姗来迟”以及之前她下葬时的镜头来看,伊斯曼从未到过这里。

是一种很明显地逃避。

而在和艾旺的那一个晚上之后,他却来到茱莉的坟前,坐到天黑。

幻象中的茱莉哀婉地歌唱,“亲爱的这太诡异,回视你我的命运,此情可待成追忆”,无论怎样,她已经变成他生命里的回忆。而他终于能够来到她的墓前面对。


而此时占据伊斯曼心的是谁?他就算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不愿意开始,就算唱着“就算我再迷失,我和你之间没有爱情”,他也还是无法停止地在路过的每一个招牌上找到那个少年的影子。

布列艾尼

Yes!It is here

彩虹色的cry me river

Petit(孩子)


他本来只是在黑暗中趋向温暖的爱情,“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又回到这里找你,投入你怀抱好离开泥沼,”却不意间,让爱情回归“我好像听见我爱你”。

艾旺轻快地歌唱,那是他狡黠的小小要挟,“你想要我身体可以臂弯也行,你可留在我床上窝在我被窝里,但你若是想要这些,请听我说声我爱你。”


伊斯曼无力地抗拒,那个“雨水海洋和可丽饼的香味”的少年。

少年唱,请你听我说声我爱你。

只是最后三个字被他的吻吞了下去。



曾经失去过一次心中挚爱的人,重新直面了爱。

只是这一次不想要再次的失去,所以宁愿把最浓烈的爱都稀释成绵长的执手相伴。



那句吻里的低语。


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



——————————————————————————————————————————————————

还有些随便说说的。

我爱这片子,那种哀而不伤的氛围,那种深沉的情感。

并没有什么大格局,甚至都没有高潮段落。

只是一个青年在失去后重新得到的故事。

只是那一段段美丽的香颂渲染的某种情绪,法语在这时显得如此旖旎动人。(顺便感谢能将每段歌词都翻得尽得精髓的强大的字幕组,膜拜你们啊!)


摄影风格颇有特色,运镜的交错感很赞。

总之是非常精致的法国制造。


而角色……(要暴露了要暴露了)

艾旺实在是死萌死萌的美貌少年嗷嗷,而伊斯曼,就是文艺忧伤的长相……侧面尤其像雕像哪。

而他们之间,我只能说,实在是太萌了太萌了啊啊啊啊啊(完全暴露了)。

四段唱白,都精彩非凡。

无论是最开始关于永恒爱情和短暂爱情、禁忌爱的那段精彩“辩论式”。

还是中段艾旺勇往向前的告白,两人行走交错,鸽子纷飞。

或者是那段唯美到极致,纯净到不可方物的亲热戏独唱。

以及最后不可不提的关于爱的最终答案的对唱。

都堪称无敌地美好。


于是以此它们的歌词作结。



你是否曾为爱而爱?

你是否咬过禁果,只为一尝甜美风味?

你是否为爱迷失?



你那疲惫眼神之谜

让你浑浑噩噩之谜

这恍惚茫然的秘密

却更让我为之疯狂



请为我洗净……

泥泞溪流中不堪的回忆



但你若是想要温暖怀抱

好脱离这混乱泥沼

请听我说声我爱你。

 4 ) 轻描淡写的决绝

      我喜欢尾声处,墓园归来,女主的幽灵一路追问,问那些生前就喋喋不休的问题。我很替她可惜,如此好的男人,她却花了8年的时间,还纠缠于对方到底爱不爱、有多爱上。喜欢男主决绝地大步向前,丢下那个追问的身影渐行渐远。
    在我看来,这个关系错综的影片,核心很简单,一个男人最爱的女人死了,他无以释怀,但决绝地定要释怀。其他种种都是对这个情绪的质疑,女友姐妹的看望是质疑,女友父母要分遗产是质疑,同事拥抱爱抚也是质疑。你难过吧?你有多难过?你难过到撑不下去吧?你难过为什么不表现出来?你难过为什么不让我帮你?……质疑此起彼伏,却永远隔在另一个次元。质疑者们不能也无法看见决绝者轻描淡写的绝望。质疑者们不能也无法体会,决绝者那种打开衣橱就会崩溃的无法触碰的痛。
    我不喜欢,男主最终选择了小朋友。不喜欢花痴为爱而爱的论调,其实也不喜欢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的论调。前者花痴,后者怯懦。大概很多人把这当成一处希望重燃的美好,在我眼里是坠落谷底。生活要继续,如此而已。
    总之,谁骗我说这部片很轻松浪漫?

 5 ) FIFF13丨DAY6《巴黎小情歌》:下不完的雨,断不了情的人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巴黎小情歌》,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伤心男人们为爱所困的评价了!

George:

这是在干啥?

蝠蝠:

三人游,多人游,游到最后绿油油。

果树:

延续了法国歌舞片的传统:歌不好听。

墨夜轩:

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歌也太好听了吧。

法罗岛帝国皇后:

暖心0趁虚而入把刚经历痛失爱人的直男掰弯的故事。

西北化为乌有:

城市气质把握精准,三人行的部分比后段情感急转更加完整灵动。

Sparrow:

歌舞与剧情不是很协调,大多是伊斯麦的悲情絮语,而爱情大胆恣意的流动则是法式小浪漫吧?

我们敏熙:

结构松而不散。从两女一男的不稳定三角关系到最后的男男关系着实有趣,更不用提还有个姐姐不时出现。

Pincent:

属于那种注重情绪意境的,与城市空间的气质结合,音乐、情感、甚至性向都是流动的。总得来说只配利用那一点点新浪潮气质,来衬托别的影片。

松野空松:

金发女主跳戏到德奶,男主气质又有点布里亚利,前半部分小品模式像及了女人就是女人,整个歌舞部分又很德米,完完全全就是新浪潮大杂烩嘛。

巴黎小情歌:

不愿爱之深切,渴望爱情的长久或许是因为对失去爱人的恐惧。在歌声与浪漫的都市氛围中爱被描绘的朦胧与迷惘。他又何尝不是个爱情的替代品,只是愿意而已。

Supremacyacron:

R&B风格的配乐似乎与这个相对苦情的故事并不算很搭调,而对于男主而言,爱情更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即便失去异性爱人也依旧无法逃离,还是会有个同性爱人在不远处等着你,不过这种趁虚而入多少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不免显得有些油腻。

野凡:

影片残留了些许法国新浪潮的余韵,仿佛是一部音乐版《男性,女性》。路易·加瑞尔在本片中阴郁,多愁的状态,与让-皮埃尔·利奥德在《男性,女性》中焦虑,懵忡的状态也颇有相似之处。淡漠昏沉的色调,遒劲规整的节拍,你来我往的街头,埋藏许多人无以言表的心事和忧虑。

斯诺-纳什维尔: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关键元素,它给人一种巴黎式的忧郁气氛。这种音乐经常被使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以对话中,让人们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无论是在室外,在巴黎无尽的大街上,还是在寒冷的冬夜里温暖的床上,演员们熟练地描绘了这一切的每一个瞬间,把他们的心倾注到歌曲中,这些场景都被拍摄得非常好,有时让观众觉得自己身处现场。

子夜无人:

拍得也太新浪潮了,准确来说是自从那个时期、那个阶段之后就很难看见这样在精气神方方面面都如此自由的电影,甚至连路易·加瑞尔看上去都无端端地酷似让·皮埃尔·利奥德。喜欢这部电影里的每一支歌,在一个人穿过地下通道闯进人群的时候,在两个人相对却互相说不出话的房间,在没有人的夜幕低垂的街角,我们遇见每一个人的轨迹好像都一样,先互相亲密再互相入侵,有的爱情已经倒地不醒,有的爱情刚刚结冰,有的爱情你翻过阳台也要去亲。

Polaris.J:

第三次重看,感动依旧,喜爱程度更高了,在迷影初期和重度腐女期爱上的电影,对我来说很有意义,那时候还不懂新浪潮。(个人非常喜欢有关三人行和被掰弯情节的片)。喜欢这里的每一首歌,像是在听摇滚音乐剧,每首歌发生的每一个场景,吵架的街上,细数生活的房间,热烈表白被拒的街角,确定心意在窗台的亲吻,极致浪漫。很治愈很有希望感,相信不管发生了什么bad things,都可以疗愈自我然后重拾迎接以后生活的勇气。很喜欢路易·加瑞尔古怪独特的英俊,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导演都很棒。Aime moi moin, mais aime moi long temps.

#FIFF13#DAY6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每个人都唱自己的歌

   由一段流水般的音乐开始,随着旋律的起伏,出现一连串某个城市的街景,公园的孩子、清晨的市场、往来的公车……凯旋门——这是巴黎。
   这段音乐融合了弦乐和钢琴,由钢琴高声部的单音级进呈现一个小段落,之后分别通过加入小提琴、假如弦乐组、改变弦乐织体等方式进行了五次变奏。这其中没有调式的转换,乐段的长度也全部一致,作曲家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法不断重复很浪漫优美的乐句,加深观众印象的同时也不影响画面的连贯性。
   这就是法国电影《巴黎小情歌》的引子部分。
   故事讲述伊斯和茱莉这对恋人八年的爱情似乎走到了瓶颈,他们异想天开找来同事爱丽丝来场三人行,想要为绚烂归于平淡的爱情增添更多光彩。对三角关系中的唯一男性--伊斯而言,这究竟是大享齐人之福,还是随时准备引爆不定时炸弹?问号还在,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被迫暂时划下休止符——茱莉因突发性心肌梗塞猝死。  仍在伤痛中的伊斯,面对女友家人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女友姊姊--珍娜,近乎骚扰的举动,痛苦不已。他不明白这个女人是想抚平逝去的伤痛,还是另一种爱意的表现?吃不消的他,只有想逃开的冲动,暂住爱丽丝家,想要避避风头,却又引来好友弟弟艾旺的热烈追求,频频大胆向他示爱。  旧爱不远,新欢接踵而来;是幸福,还是折磨?艾旺带来的究竟是救赎,还是另一场沉沦?我们不得而知。电影在此处落幕。
   这部电影从剧情上分为《离去》、《缺席》和《归来》三部分,每部分都包含几段情歌,而纯音乐的运用则少之又少。而很显然《巴黎小情歌》不是作为一部歌舞片来拍摄的,其中故事情节的铺陈完全没有舞蹈的成分,而音乐间作为故事情节的衔接也不仅仅是为了演唱而演唱。歌曲在这里,往往作为演唱者的内心独白,或几位演唱者的情感交流出现,表面上好像是客观音乐,而实质上则是主观音乐的一种形式。
        
   第一部分《离去》。
   从篇幅来看,这一部分占到影片全部时间的一半,其中共包含除片头音乐之外的五段歌曲。
   影片的第一段茱莉、伊斯和爱丽丝三人的对白中可以看出茱莉为伊斯很少陪她的事情不开心,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不很稳定,而伊斯的同事爱丽丝对他们感情的关注似乎过于热衷。第一首情歌就在这里展开。这是一段快节奏的两人对唱,而前奏是非常让人压抑的钢片琴的单音重复,画面中茱莉一人从电影院出来,在夜晚的街上孤单地行走,而这几小节的前奏正好反映出她的心情。这个前奏所展现的低沉和单调贯穿这首情歌始终,作为低声部的织体一直重复,而旋律,即歌曲的演唱一开始,便立刻扭转了前奏的阴霾和灰暗,伊斯的出现立刻带来一段热情奔放的表白,节奏轻快,歌词俏皮,围绕着女主人公茱莉展开,演唱的段落也逐渐转移到茱莉身上,诉说着他内心的不安全感。“你爱我吗?”茱莉一次次地问,而伊斯的表白总是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这段情歌交待了主人公的关系和故事发展的症结所在——茱莉对伊斯的感情产生了不确定感,而爱丽丝对于两人关系产生的副作用也一发不可收拾,伊斯在两个女人之间,他究竟爱的是哪一个?这些问题都令茱莉烦恼不已,以至在家庭宴会上也显得十分消沉。
   看到茱莉的心情如此糟糕,她的家人轮流演唱了第二首歌曲。这一段也是影片中唯一一段由多人分别轮流演唱的歌曲,每位演唱者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集,只是歌曲的每一次重复都由一位来负责。这个段落主要表达茱莉的家人们对她和伊斯的感情的一些担忧。
   此段以钢琴为主作为伴奏织体,小提琴穿插在每个间奏中。旋律没有任何发展,仅仅作了五次重复而已。歌词部分述说了雨中的巴黎和每位演唱者的心情相呼应,显得异常落寞。
   以上两端歌曲风格迥异,其内容呈现了因果关系——对于爱情的不确定,以及因此产生的低落情绪。
   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同样都是歌曲,且二者紧紧衔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影片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段歌曲是由茱莉、伊斯和爱丽丝三人共同演唱的,结构上共分为A段(茱莉)、B段(伊斯)和副歌(爱丽丝)三个乐段,反复两次,即A-B-副歌-A-B-副歌-A-B-副歌+尾声。茱莉和伊斯演唱的A、B两个四句乐段与他们演唱的第一首情歌内容相似,依然是表达茱莉的不安和伊斯的逃避。吉他演奏的四小节前奏欢快活泼,而整首歌曲也只有吉他的伴奏作为和声织体。茱莉与伊斯对唱部分的歌词同之后爱丽丝“我是你们的爱之桥,连接着你和你”作为主题的副歌部分形成对应。副歌段虽然由两人关系中的第三人——爱丽丝——演唱,但旋律优美、欢快活泼,完全展现出爱丽丝对这段三人行关系的态度。随着爱丽丝第三次演唱中不断重复的“我是你们的爱之桥”和伊斯穿插的“我只爱你”,茱莉的情绪渐渐好转,最后三人在马路上嬉闹中第三首情歌结束。
   第三首情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刚落,第四首情歌,也是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段的明确的客观音乐立刻响起。这是一首非常安静的情歌,画面中茱莉和伊斯在昏暗的酒吧中相拥,舞台上一位歌手弹着钢琴演唱。较之前面几首情歌中焦虑、忧伤或者恼火和不安的情绪,这首客观演奏的情歌展现出一种平静。爱丽丝也在这种氛围中找到新的情人,茱莉和伊斯的感情中与稳定下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茱莉心肌梗塞突然死亡了。
   这就是第三、四段音乐包含的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转变整个影片故事色彩的剧变。最后,在由钢琴在低音部分的连续八度的伴奏下,伊斯喃喃自语般的宣告茱莉离去的独唱中,电影的第一部分结束了。
        

   第二部分,《缺席》。
   《缺席》这部分讲述了伊斯在失去茱莉后的痛苦和懊悔。总共包含四首歌曲,每段之间有较长的画面没有音乐作为情绪的铺陈,且这一段落的开始和结束都没有依靠音乐。而第一首歌,就是跟爱丽丝对唱的、表明两人回到仅作为同事和好友相处的立场。
   这首情歌发生在伊斯和爱丽丝工作的地方——两人讨论关于茱莉姐姐要收拾茱莉衣物的事情。出于之前的特殊关系,伊斯对爱丽丝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安静”成为这首情歌的动机和主题。简单的旋律一次次重复,通过鼓点、键盘的和声以及吉他和铃鼓的伴奏,在这首歌中伊斯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脆弱。因为旋律的简单重复,歌词部分变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歌词所采用的呢喃般的反复的叙述方式,突出强调了伊斯对于命运的不解和失去茱莉的无措。演员脸色苍白含泪的演唱将这部分内容诠释得十分精彩。
   伊斯去爱丽丝和新男友的家借宿,并因此认识了爱丽丝男友的弟弟艾旺。艾旺是伊斯另一个生活阶段的核心人物,由于他的出现和热烈追求,减轻了伊斯的悲痛,也给他的感情带来一定的矛盾。
   《缺席》这个段落的第二首情歌,就是发生于伊斯和艾旺之间。在这首歌中,旋律再次轻松优美起来,伴奏织体选择了鼓、吉他、贝斯和沙槌。两人的演唱有些类似于歌剧中的宣叙调,是关于爱的永久与否这个问题的争论——伊斯向往长久而专注的爱,也因此畏惧着爱情;艾旺追求的则是热烈自由的爱,不在乎爱情的时间,只要快乐就好。由于是辩论一般的对唱,歌词也相当有趣,截取如下:
         艾旺:你是否曾为爱而爱,你是否曾咬过禁果,只为一尝,甜美风味,你是否曾为爱迷失?
         伊斯:我是曾经为爱而爱,而禁果硬邦邦,我狠狠咬断一颗牙,那些未成熟的激情,那些消化不良的爱,往往让我难以消受。
        艾旺:永恒的真爱,令恋人疲惫,过熟的吻,腐烂我们的舌。
        伊斯:短暂的恋情,徒劳的狂热,粗涩的吻,擦破我们的唇。如果你只想要为爱而爱,禁果里的虫,会钻入齿缝,悄悄啃食我们的心,慢慢噬光脑浆身体,慢慢吸干全身的血。
        艾旺:当我们敢为爱而爱,这只钻入齿缝间的虫,会芬芳我们的心与脑,在我们体内留下香气。
        伊斯:短暂的恋情,徒劳的努力,片刻的爱抚,令身体疲乏。
        艾旺:永恒的真爱,消磨着恋人,时间的试练,战胜了爱情。
   
   这时候伊斯打断了艾旺,借口第二天要上课为由,不再争辩下去。我们可以看出,伊斯此时也被艾旺的观点打动,因为和茱莉的恋情,正是被时间消磨而变了味道。
   另外从这首歌曲我们也可以看出,艾旺正在追求伊斯,想通过热烈的爱情,化解伊斯内心的痛楚。因此艾旺这个人物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拯救了伊斯。
   紧紧衔接这个画面的,就是伊斯与茱莉的家人坐在一起,茱莉的父亲表达了想把茱莉的遗产留给伊斯的意愿。
   从茱莉家出来的伊斯,边走边演唱了这个部分的第三首歌曲。
   这首歌曲篇幅较长,配合伊斯在马路上的快步行走,节奏单一但是速度较快。旋律没有大的起伏,歌词也十分灰暗。由此表达出伊斯沉重的心情。对茱莉的怀念的再一次表达,较之电影第一部分最后的独唱,伊斯的心情依然低落。这样的低落延续到此后一首和艾旺的对唱歌曲中。
   这首对唱歌曲中艾旺不断对伊斯表白,而伊斯冷漠地唱道“不需要你的温柔拥抱”。
   然后在随后的三分钟内,艾旺还是打动了伊斯,两人在夜幕中并肩远去。
        

   第三部分,《归来》。
   这个段落一开始并没有展现伊斯的感情,而是讲了一段茱莉家人和爱丽丝的对话,表明了茱莉家人对爱丽丝的态度——他们原谅了爱丽丝的插足。
   而与此同时,伊斯正和艾旺一起呆在伊斯的寓所。这里伊斯又唱起一首情歌,歌词大意是请艾旺用爱情拯救他、温暖他。
   这首独唱歌曲的旋律非常柔和感伤,前半部分由吉他完成很简单的和声织体,在反复的时候才加入键盘、鼓等乐器。演唱的部分和前面几首歌曲一样,旋律线条非常和缓,没有剧烈的变化和发展,始终采取一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拥我入怀,我便融化,再无悲伤,远离消沉”。伊斯的述说既动人又令人心痛,他那种受伤的的歌声很清楚地展现出他内心的伤痛。
   在前面的故事梗概中曾提到,茱莉过世后,她的姐姐珍娜三不五时地出现在伊斯和茱莉的公寓,不断打扰伊斯的生活。对此珍娜解释为“让我们一起度过这段痛苦的时光”,但伊斯看来,珍娜的行为确确实实令他很困扰,但她的感情也是可理解的。因此当珍娜一早来到伊斯的公寓,看到伊斯床上的艾旺时,当然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也自然产生了一种遭受背叛的感觉。在冲出房门后,珍娜在冬日的公园中独唱了一首歌,而这首歌的动机恰好就是影片的片头曲。
   这时候我们所听到的不再是片头音乐那么优美了,同样的伴奏织体,加上珍娜的演唱后却显得那么寂寞和失落。歌词中完全没有提到伊斯和茱莉或者任何人,致使一些景物的描写,好像抒情散文一般,“一小时,再给我一小时吧,夜幕低垂前的一小时,让一切消失”。同样的内容经过一次反复就结束了。很短的一首歌,却充分抒发了珍娜的心情。同时,这个事件也确定了珍娜对伊斯的骚扰终于告一段落。
   然而尽管伊斯已经和艾旺发生了关系,茱莉的姐姐和家人也不再追究他和茱莉的感情在茱莉生前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伊斯却依然没有忘记茱莉和她对两人感情的烦恼。他去给在茱莉墓前呆了一整天,他不停抽烟,直到公墓管理员吹哨才离开。他的脑海中一直响起茱莉的歌声,“你为何姗姗来迟?我早已绝望,你不该让人久久等候”……
   伊斯终于明白了茱莉的不安和烦恼,他很愧疚,却在街上处处看到让他联想到艾旺的霓虹灯招牌——他说,我好忧郁。
   喝醉的伊斯去找爱丽丝,被送到艾旺的住处。这是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也是最后一首情歌。
   这首歌很长,以吉他、鼓和铃鼓作为伴奏乐器,节奏感很强,其旋律与之间的所有歌曲相比,也终于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曲可大致分为两个段落,即伊斯独唱段和伊斯、艾旺的对唱段。
   在伊斯独唱的部分,也就是前半段,每句歌词间的逻辑性并不强,作者用这种方式表现伊斯的脆弱和无措,他需要很多的温暖和爱。
   在两人独唱的部分,伊斯演唱低回的主歌,艾旺演唱高昂的副歌。这种安排不仅是主人公心情的展现,也是两人在这段关系中立场的重申——伊斯脆弱,艾旺用爱情拯救他。
   这首歌曲不仅词曲的创作很精彩,镜头和演员的肢体动作也非常出色。在两人对唱的段落,艾旺为了向伊斯表白,甚至爬出了窗户,站在护栏外诉说他的感情。伊斯不断说“我老了,失去爱,心胸又狭隘,要是我无法天真呢”,而艾旺说“我是俊美年轻的布列塔尼人,我有海洋和柠檬可丽饼的味道”。最后,伊斯也应他的邀请爬出窗外,两人在阳台间的连接处唱歌,并且接吻。艾旺说“如果你想要温暖的臂弯带你逃离泥沼,如果你想要这些,请听我说声——”此时伊斯用一个吻打断了这句话,他说:“爱我少一点,但爱久一点”。
   电影在此时结束。
        
   以上就是电影《巴黎小情歌》的“情歌分析”。通篇共由十二首歌曲,加上片头音乐和一首酒吧歌手演唱的客观音乐,共是十四段。其中大部分歌曲没有明确的发展和变化,以反复演唱的形式居多。我个人认为,影片第一部分的第三首(茱莉、伊斯、爱丽丝共同演唱)和第三部分最后一首(影片最后一首)较为出色。与其他相比,这两手的曲式和演唱安排都更有趣,旋律的发展也更加富于变化。
   除此之外,我认为这部影片中的歌曲虽然皆属于我们不很熟悉的风格,但经过对比就知道,从头到尾,每一首情歌的节奏和动机都过于接近。也许是出于同一作曲家的缘故,辨识度和对比强度都不够充分,导致每一次的演唱若听不懂歌词,或看不到演员的表演,就很难分辨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可以成为该影片的一个不足之处。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影在这种体裁上的尝试还很少很不足,07年上映的《巴黎小情歌》确实是一部值得我们参考的影片。

 短评

Aime moi moins, aime moi longtemps.

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演员很美 音樂很贊

8分钟前
  • 饅頭☆m&j.dmg
  • 力荐

动人的音乐 黑夜的巴黎 迷茫的情感 漂亮的面孔~~终于直男掰弯~~

9分钟前
  • 尼桑,都是尼桑的错
  • 还行

刘索拉说法国人唱歌是念歌,果真不假。剔除那些白烂、蹩脚的歌曲,叙事会流畅些、气质更沉静些、节奏更从容些。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还有最后,他对小 gay 说你可以爱我,可以爱我少一点,但是但是,请爱我久一点:朱莉已经离开,她离开我离开的太快,其实那些洒脱都是假的伪装的,其实我没有力量一下子,一个人,去承受失去我深爱的人的那种痛苦。 失去爱人蛮惨的

1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最后那段床戏太美太自然了!而且我喜欢这个结局...

17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男二号一出场,我就被萌到了 >__<

21分钟前
  • owen
  • 推荐

用慵懒而暧昧的小调调在看似不经意地讨论爱情和生命,法国电影总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带有一点粗糙和刻意的可爱,直到最后又是他说,“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本来只是沉迷于随意的歌声和偶尔露出的脸,又突然转而迷恋于拥有这句话的这个特别的场景。

26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Comment peux-tu mourir à mon coeur?Aime-moi moins,mais amie-moi longtemps.

30分钟前
  • えす
  • 力荐

不要你爱我很多,但爱我永久。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终于这次的louis没全裸。。。

39分钟前
  • gris-gris
  • 还行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43分钟前
  • Hóng
  • 推荐

喜欢了,亲吻过,快跑吧。

4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资料馆2013.10.10.7pm 歌很好听,不过奇怪的是最后好像变成了男主角找到自我的故事。女友朱莉的离开和归来,仿佛都只是为了打开男主人公的心结。而她虽拥有两个姐姐、父母,甚或开始的所谓的第三人爱丽丝,但她还是随着阻塞心脏的血块逝去了,她始终未被理解(解决)。

49分钟前
  • xīn
  • 还行

从一男两女到两男一女,从异性恋到同性恋,一出独特的爱情反转音乐剧

53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三人行,不能理解的感情

5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不甚明晰的人际情感关系,注重个人情绪的宣泄与镜头表现,音乐很美,片段很碎。跳出叙事框架来看倒也算别有风味。

1小时前
  • 艾小柯
  • 还行

法国大清新

1小时前
  • 兮称
  • 还行

手册派导演变来变去都带着新浪潮的影子,年轻时的路易·加瑞尔可爱得飞起!爱男孩,爱女孩,爱三人行,爱性向流动的巴黎。爱得少一点,才会久一点,因为信手拈来的爱才会轻盈。原声爆好听!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噢 居然是个是枝裕和迷。。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