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分鬃

HD

主演:周游,王瑞琪,刘洋,马旭,佟林楷,赵小东,郑英辰,林洪惠子,李奎,何川,王小木,刘禹霆,赵多娜,敖尔,呼日瓦,张啸,李文波,胡琳那,闫啸,王啸宇,孙若飞,高临阳,常泰,张路生,李想,陈波翰,洛娜,李梦,邓皓荣,钱赓,魏书钧,王階宏,谭森,楚布花羯,杜先,郭蔓芸,王朝,麦子,宝迪,崔亚楠,孔金海,官启凡,阿斯如,马增林,徐立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野马分鬃 剧照 NO.1野马分鬃 剧照 NO.2野马分鬃 剧照 NO.3野马分鬃 剧照 NO.4野马分鬃 剧照 NO.5野马分鬃 剧照 NO.6野马分鬃 剧照 NO.13野马分鬃 剧照 NO.14野马分鬃 剧照 NO.15野马分鬃 剧照 NO.16野马分鬃 剧照 NO.17野马分鬃 剧照 NO.18野马分鬃 剧照 NO.19野马分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野马分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即将大学毕业的阿坤(周游 饰)正站在大学和社会的分水岭上,他像所有急于驰骋的少年一样,迫不及待要好好闯荡一番。拿到驾照后,阿坤邂逅了自己的二手吉普车,本以为它会给生活带来新的可能,但它却将自己带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路口。在这段荒腔走板的日子中,阿坤逐渐意识到了成长的代价和生命的无常。高跟鞋影之花海霞盛夏的少年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神灵之战女人花1994少女侦探社与象同行夺帅生活大麻烦第一季金童子升舱巧遇威尔和格蕾丝第十一季阿敏将军情海惊魂十五岁的笑脸庞贝 尘埃落定还魂恐怖分子现代美女法网杀机博物馆奇妙夜英语盗兵符蓝色珍妮鼙鼓雷鸣二见钟情1995刑事7人第七季红色生活偷龙换凤致命呼叫实习医生风云 第九季依然爱情服务生艾瑞斯威尔和格蕾丝第三季8位机圣诞阿风娶老婆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第二季兄弟泰语版

 长篇影评

 1 ) 长大前的最后一次疯狂

马上《野马分鬃》就要上映了,很高兴这匹野马终于能和大家见面了。最初知道魏书钧导演是在拍摄《野马分鬃》前,那年由他执导的电影《延边少年》刚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我被这部电影海报的冲击力以及电影所表达出的视听语言所吸引,觉得他是一名非常有想法、有个性的导演。后来真正见面就是在《野马分鬃》的时候,第一次与导演见面,两人聊了很多关于彼此的人生规划、经历、爱情观和价值观,甚至两人对于“左坤”这个人物在当时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架。魏导说,想找一个在学校里最社会,而在社会上又有学生感的人,他的这个想法让我觉得很特别,而他想要通过电影镜头表达的,也正是我内心一直渴望去塑造的。

《野马分鬃》不同于一般的青春片,除了爱情和亲情,这部电影里还谈到了价值观甚至是生命观,它的层次性更加丰富,内核也更加凸显,就像电影里表达左坤与老师和同学相处模式的戏份,其实一方面也在暗示着当他走出校门后,与社会上人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有些自我、甚至可以说是自大,导演在透过一个事物去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这非常巧妙。而在人物造型上,我们大胆尝试了马鬃头,我也第一次学习了吹小号,第一次在镜头前唱Hiphop,Hiphop是魏书钧导演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于我来说则是个挑战,我的搭档童童是个专业rapper,为了不拉胯,除了拍戏我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另外一个全程陪伴在我身边的“老伙伴”就是那辆报废的吉普车,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学驾驶旧吉普车,它带着我们驰骋在山间、在草原上,虽然有无数阻碍,这辆吉普车却一直陪伴着左坤一路前行,通过它左坤在寻找着自己内心想要寻找的目标,它同时透露着一种野性,这是我认为这个人物最有魅力的地方,也是这一路拍摄中令我感受最深刻之处。

谈到疯狂,至今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草原上那一望无际的黑。有一次,夜里拍摄全程都很黑,我们的车陷入一个坑里,录音师、摄影师、我还有对手戏的女演员都坐在车里,当时其实并没有觉得多严重,只是觉得车一直在往下陷,等车稳定我们下车后,发现山下的几十位工作人员一窝蜂向我们狂奔,大家都在问我“没事吧”,那个坑太大了,有三米深,现在想想也是有够疯狂,确实有点后怕。还有一场戏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聊到生命,聊到死亡,“人在死亡之后究竟是什么样?就是像现在这样无尽的黑吗?无尽的黑之后又是什么?”那场戏要从两个男孩之间很兴奋地谈论突然转到死亡,那个情绪上的转折在表演上其实是很难摸索的,后来甚至把车灯也都关掉了,前方出现的仍然是那片无尽的黑夜,令人害怕甚至有些绝望;对了,还有蒙古包的那场一镜到底的戏份,虽然呈现在银幕之上的画面很简单,但这个尝试也是极其疯狂的,因为想要拍好它就涉及到了光、摄影、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调度,想要以一镜到底的形式拍下来都是难度极高的,也充分展现了导演的能力。

在我看来,左坤这个人物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的大学生们的心境吧,当他们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们与左坤一样,对未知的社会充满向往与充满好奇,他们想要大展拳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希望被人理解,被人接受,但即使是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思想上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一致。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父母希望我们永远风平浪静,但我们想要的却是闯荡自己的天地;朋友之间也是如此,一旦步入社会,各自的生活令每个人疲于奔命,彼此的距离也终将渐行渐远。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迷茫的时刻。我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出来打工,做过很多份工作,在市场扛货、帮人站柜台卖货、在酒吧卖酒、做过客服,做淘宝模特时拍一套衣服十块钱,还记得最多一天我拍了70套衣服赚了700元,尝试经营淘宝网店和自己的品牌,请了几个客服天天跟他们开会,后来无意中被饶雪漫挑中做过书模,也曾做过摄影助理、灯光助理……就这样一天天过到了二十二三岁的年纪,有天我扛着包在一辆公交车上,一瞬间有束阳光照在我脸上,就在那刻我萌生了想法,想要找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突然就想到彻底搬到北京做演员。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和朋友两人租了一间房间,每天对着电脑搜索工作信息,我开始从话剧团的群演做起,有一幕两幕戏我就上去露个脸。那时的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讲南京普通话,所以当时的导演第一次给了我一个有名字的角色,叫做“江苏”。再到后来,因为跟着朋友一起去试镜,试中了人生第一条士力架广告,开始了我不断地试戏之路。那时跟着一个群头试戏认识了凯哥,他是做广告casting的,后来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那段日子我一直疯狂在试镜,或许有一些人不喜欢试戏,但一条广告我可以去试七、八次,只要有一线机会我都愿意去尝试,感觉那个机会就像是从牙缝一点点挤出来的。我当时也还没找到人生目标,就是想要生活,想有机会去拍摄,觉得那是我生活中应该拼尽全力去做的事。就这样通过试镜我开始拍剧情广告,在广告行业机会也越来越多起来,有一年我拍了100多个广告,印象里常常是彻夜在拍摄,每天飞行在去不同城市的路上。或许我的表演课堂是在社会,也或许就在一次次试镜拍摄的片场吧。直到突然有一天,我不再想继续拍广告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那段时间我停下来,拒绝了所有广告拍摄,我又开始去影视剧的项目里试镜。从电视剧里客串两三集,再到有了第一个主演的角色,有了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参演《青禾男高》,就这样继续一路不停见组试戏一路拍摄,2017年遇见了电影《龙虾刑警》,2018年遇见电影《大人物》,因为电影《镜像人·明日青春》获得了人生第一个电影类的奖项,那一份肯定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和能量,我好像看见了那个目标的影子,我就想继续一路拍下去。之后的那个夏天,我又再次遇到一些困境……直到在18年底遇见了《风犬少年的天空》,杀青回来见导演试镜遇见《野马分鬃》,还有后来的《迷雾追踪》、《人生若如初见》……在去年,因为“这匹野马”我在平遥经历了梦一般的时刻,获得最佳男演员,感觉自己离目标似乎又近了一些,这些也激励着自己更加努力吧。演员是我想干的,能干的,是我表达自己,释放能量的一个工作。我很多次对着镜子问自己:这是我喜欢干的吗?我能坚持多久?但每次都坚定地回答,这应该是我这一辈子唯一想干、唯一坚定的事情。

阿坤跟我的表达相似之处,其实有一部分也是我通过角色去表达那时那刻的真实感受吧。比如说他要去一个地方,可以不管不顾的自己一个人,就像我不管不顾地来到北京,当时没有考虑到一切后果,就是来了北京,阿坤就是不管不顾地去了草原。电影里有句台词,说那录音我们学了四年,到底怎么弄,他说就按这个,按这个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这可能也是我当年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吧,就是很直接,或者说很简单片面吧,觉得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得定。还有就是,可能身边的人终有一天会离开你,不管因为什么事情,都还要学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永远陪在你身边的人,这些都是当时拍摄时我与角色共同的感受。

在爱情上,我认为左坤是一个内心非常疯狂的男孩,面对爱情,他异常的真实与单纯,有着自己的追求,不会因为女友就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可能大家看上去他还是那个自私和自我的男孩,但年轻人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当你有一天开始变得成熟,什么都考虑周全,不再自我,身上的棱角逐渐被磨平,有了更多的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许就意味着你已不再年轻。这也是我认为左坤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他的这份自我,也会随着时间的历练慢慢成长,这也是年轻人转变为成年人的过程当中最真实也最有魅力的地方。

我和魏导之间的情感很难用一句话来表述清楚,杀青时的场景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记得当时我和他说“我真的非常不舍得,我尽力了”之后两个人相拥而泣。我们非常努力地在认真做一件事,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的结果是好还是坏,但我极力想要通过这个作品来表达我想展现的东西。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也有太多难忘的回忆,通过这次拍摄也让我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可以称得上半个家人,希望未来我们能够一起继续前行。

 2 ) 谈谈一个大三学生看野马分鬃的感受

本人男,一名三本广编专业普通大三学生。我很羡慕电影里男主的学校,是一个专业的电影学院,里面分了摄影系、录音系等等。国内专业的电影学院不多,况且又在北京,我想是哪所学校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从初中开始就想进入这样一所电影高校,但是无奈家里不支持,我也没有那么坚持我的想法,就选择了混混日子,当时自学考编导统考的时候也没怎么努力 也不知道往哪方面努力,就只潦草的通过了一个统考,甚至校考也没去两所。结果就是,我来到了一所普通三本,里面的老师、硬件都不是那么专业,身边的同学大多也是混混日子,真正想要进入电影行业的几乎没有。

但是我不想如此,我羡慕男主,大四就能有这么多的片场拍摄经验,我大三了甚至连路都看不见……

我也很能理解男主,毕竟有了这么多实战经验,在学校你懂的就是多,你就是有那股傲气。毕竟实践出真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成果,而班里的同学还在死读书,为毕业做准备(不过不去上课 影响课堂纪律确实不好)

考上那个学校的录音专业的条件 我查了一下,不仅需要一定电影知识,还要会乐器,懂乐理。而这点导演在片中给到了男主是从小学小号的,甚至还吹得不错。?

我看到有影评说男主的家庭条件不符合现实,但是我想说,我们这个年纪,从小学一两门艺术是很普遍的,像我小时候就学过半年的小提琴,而父母都是公务员这种情况在我同学里面实在过于常见,而且又是在北京(我是一个五线小县城)

说回电影,男主用两万块买了一辆快报废的越野车,即使拿到我身边这也是一笔巨款了,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不吃家里一分,他的女朋友也是,一直在减轻父母的压力,这点已经比我,我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好太多了。但是男主买来的不是车,不是他所谓自由的感觉,买来的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一直在榨干自己现实的生活 到后来女朋友没了,钱没了还赔了一大堆,驾照没了,车子没了,理想没了,什么都没了,青春结束了。导演拍出的这种失落感,确实能让在荧幕前的我们感同身受。

再聊聊《野马分鬃》的电影风格

导演很有自己的特色,几个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拍摄的现场调度着实不错。男主的命运是跟越野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框架式镜头的拍摄,就是从车内往外拍,从车外往内看。每次一个镜头给的时长刚刚好,看着不会让人太累。这点比大多数所谓的文艺片导演做的好太多了,既可以搬到荧幕上放映,又可以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就着咖啡慢慢欣赏。我上一次看着这么感同身受 节奏不缓不慢的片子是台湾的《阳光普照》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野马分鬃》真是我国内近几年来看到最好的青春片了。

导演给到了几个青春片中很新颖的元素,包括看守所、片场、甚至是大学课堂。这些都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避开了国内青春片烂俗的犯罪、爱情、狗血的剧情,用真实记录了一个大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迷茫的状态。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要开始这种抉择,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过着花儿一般温室的生活,社会是冷酷是无情的,你不努力生活就会抛弃你,就这么简单。电影放映的时候我脑耳一直回荡着姜云升《麦的重量》里的几句歌词

“是玩儿还是工作 台下烦人的空座”

“房子车子钱 艹 永远是这三样”

“你爱的人离开了 理由并不重要 每段关系都被你一手段送掉”

真的很现实 很扎心 走出电影院久久不能自拔

 3 )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对未来的迷惘与妥协 一匹野马在一所传媒大学里狂奔,马蹄将腐朽脆弱的制度和文凭,踩的粉碎。 1.学历与社会的思考 大四的左坤和胖胖室友童童即将毕业却还要重修挂科,一件四四方方、黑暗狭小的录音教室,古板无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左坤无处安适。在学校外实践进组学习到的东西,却远远比在这间束缚他的思想自由的大学教室里学到的,更多更深刻。这些让如野马一般羁傲不驯的左坤和决定他学历的“艺术院校”的腐竹教育制度,撞了个头破血流,最终看破现实,自我和解。 2.爱情与“面包”的抉择 女友为了挣钱去迪士尼乐园,这里的迪士尼乐园也是乌托邦的幻想。从第一次女友当车模兼职,在停车场里坐在左坤的车上拍照时说拍不出那样的感觉,像坐在公交车上,转头看向车窗外,一辆辆豪车和左坤的破车对比,更给女友心理上施加了层层想法。以至到后来,女友的父亲和左坤见面,施加压力,想让左坤报考公务员,再到最后女友和左坤分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且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层层叠加,让两人最终关系破裂。 3.社会与业界的乱象 ①第一次左坤被交警查到,叫代驾来开车,穿“警察制服”的“代驾”帮左坤开出一段距离,再下车自己走回去,向左坤索取了几百块钱,讽刺了当下现实中社会治理体系基层的黑暗和不法行为。 ②左坤被拘留,他的父亲到监狱里保释,和一个警察谈话内容,是两方利益的交换,墙上挂的“天地正气”四个字和监狱里犯人们抱头蹲下,摆成“感恩”队形,都极为讽刺。 4.独立与自主的女性形象 影片中最主要的女性角色共有两个,左坤女友阿芝和女演员伊琳。 阿芝想要去迪士尼,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一个人去挣钱,从车模,到高端聚会领班,再到酒庄剪彩以领导人角色教训另外两个女孩。三个角色的转变,也表现了阿芝在社会的洗礼中不断成长。 女演员伊琳在进组拍戏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导演的性骚扰,但也都圆滑地一一化解(有外界帮助,如左坤的出场相救)。伊琳在进组拍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己这样那样的麻烦要处理,刚刚离婚,独身一人带着孩子,还要自己外出挣钱,也都体现了作为一个女性面对生活,克服生活难题的积极形象。 但总归来说,这两个女性形象,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自主的,而是掺杂着男性角色帮助的成分在其中的。但导演展现的女性积极应对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写在最后: 魏书均导演的这部《野马分鬃》,关于影片名字,个人猜想和太极招式“野马分鬃”有一定联系,在监狱内犯人练太极的镜头段落中,犯人们的太极招式就叫做——野马分鬃。据了解,魏书均的下一部院线电影《白鹤亮翅》将于2022年上映,由王景春,易烊千玺主演。《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两部影片的名字都出自太极招式,前者的平遥影展版海报和后者的豆瓣预告海报中,影片名字四字也都由相同风格的黑白笔墨的字体书写。 期待2022《白鹤亮翅》。

 4 ) 远远被观众低估的一部电影

评分太低不应该,应该至少接近9分吧

说一个bug 4×4的车怎么能那样托呢?全时四驱必须四个轮子同时离地

我看的是优酷版本的,本来想吐槽一下结尾,结果发现国际版的正合我意,片子确实牛逼

有些人说看不懂,我觉得这部片子更像是散文,需要用心去感受,上一次有这种内心体验的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5 ) 95后小花首部长片入围四大电影节,斩获年度演员

今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H!Future新人荣誉,聚焦具有开创精神和探索毅力的电影新人。

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的华语长片《野马分鬃》一举斩获四项殊荣:年度影片、年度导演、年度女演员(郑英辰)、年度男演员(周游)。

此前该片不仅入围戛纳伦敦釜山平遥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单元,更是在平遥首映场一票难求,成为电影节热门。

抛开书本此前也专访了《野马分鬃》导演魏书钧、男主角周游,本期奉上女主角郑英辰的专访。

郑英辰作为一个95后新生代女演员,《野马分鬃》是她的首部处女长片。

在影片中,她塑造了一个与周游饰演的男主截然相反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虽然表演经历单纯,却在影片中展现了精确沉稳的演技。

在荧幕之下的她,更像是干干净净,恬淡自然的邻家女孩

以下为抛开书本专访郑英辰采访实录:

采访、整理:置否

图片:荼白、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抛开书本:这应该是你第一次主演电影,你会感到有些压力吗?

郑英辰:会有压力,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拍电影。一开始有些忐忑,好在导演开拍前给了我一些片单让我去做功课,拍摄前也进行了不少沟通,让我有了一些准备。

抛开书本:你这次演的角色是作为男主角阿坤的女朋友的一个形象出现的,你可以谈一谈你自己怎么去理解这个人物和角色呢?

郑英辰:他们跟生活中一部分大学情侣一样,女生可能普遍就会比男生要早熟一些。阿芝很独立,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像她大学期间就去做一些兼职工作,赚钱,攒钱,她追求的是稳步向前,将来能有安稳的家庭和生活。

抛开书本:但是随着后来这个角色人物性格发生了转变,你自己再去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你会觉得是什么样的一个把控或者感受呢?

郑英辰:其实一开始导演问我觉得自己跟阿芝像不像?像不像我不清楚,我只是理解她的每一个选择,理解她要做这些判断和抉择的时候她内心的想法。

比如说她为什么会要去做兼职?因为你看她的家境也不错,爸爸来北京出差公干,但她还是想要用自己赚的钱带她爸爸去游乐园,其实她思想还是蛮成熟的,她向往成熟、期待长大,想慢慢往一个家庭,或者说往一个成年人的世界走了,她清楚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就要面对现实的生活,所以她会比阿坤更了解社会的规则是什么,她更能够去跟社会打交道。

抛开书本:你为这个角色做过哪些前期准备吗?你怎么看待与左坤情感的变化。

郑英辰:阿芝有很多做兼职的戏份,拍摄之前去请教过学礼仪的朋友,了解她们学的课程、仪态动作、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其实阿芝和阿坤在面临毕业时的分手也就是这两种不同观念碰撞的结果。两个人观念不同,一个还是向往着自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另一个需要现实和安稳的生活。

抛开书本:我们了解到你是从中戏毕业,中戏在表演方面一直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可以简单谈一下在中戏学习的日子哪些方面让你觉得收获特别大?

郑英辰:中戏教给我最多的是怎样和别人相处,和每一个人相处。平时排练基本就是几个人一起搭戏,搭了四年,基本上班里每个人我们都合作过。排练过程中会面对各种的问题,有碰撞、有融合。我很喜欢坐在一边看每个人表达,真的觉得每个人都很有趣、很可爱。

抛开书本:那么你自己觉得学习舞蹈的经历会给你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聊聊艺考经历?

郑英辰:我是普高里面的艺术生,学的是舞蹈和音乐。我学舞蹈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学了几年,不是什么童子功。有一次一个师姐跟我说你可以考一下中戏试试,她说中戏现在刚成立了一个系叫音乐剧系,又唱歌又跳舞,好像挺适合你的。然后我回家跟父母商量了一下就去了北京,上了几节艺考培训课之后才发现上的是学表演的,我问同学咱们不是学音乐剧的吗,同学说都差不多,我当时也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就继续学了下去。

抛开书本;您是一个山东人,当时考学的那一种勇气,应该是对于北京这个城市的向往或者是一种执念,你想留下来,或者是不是都市会给你带来一些你梦想种子的一些力量?

郑英辰:当时读书的时候,我还真没想这么多,我觉得北京挺好的,我也没有说我一定要考到哪个学校,只是有一种力量就一直拉着我要往这里走,我应该到这来,我觉得这我应该要留下来。

抛开书本:您谈谈能您能谈谈跟魏书钧导演的合作。

郑英辰:很感谢导演的信任,也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部作品,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见导演,整个过程其实也没有聊太多,但一见到导演就有一种很信任的感觉,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我很多都没有回答上来,其实更像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感觉。

他问我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我甚至都想不起来我最近到底看了什么电影,越使劲想就越想不起来,导演看了看我都笑了,后来简单聊了聊对这个角色有什么想法?当时我说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挺独立的,这个是我跟她性格很像的一方面。还有她所做的一些决定和判断,我都是能够完全理解的。后来我回去之后有点懵,觉得有点遗憾,好像当时有很多话都没有跟他说出来。

抛开书本: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和演员周游合作,感觉如何?

郑英辰:很感谢他真的,因为我第一次拍电影对拍摄的工作环境是比较陌生的,他很耐心的教我。第一眼感觉他是个个性很强有点孤僻的男孩,但慢慢合作下来发现是个心思很细腻,而且对工作非常认真的人。

抛开书本:然后这是你第一次出演艺术片吗?因为在我了解你之前是拍了一个《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这样的一个网剧,你自己感觉这两者在表演方面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郑英辰:我毕业之后拍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然后就是《野马分鬃》。我好像刚学会了要怎么拍网剧,下一部戏就换了电影,然后之前学到的好像又用不上了, 因为我一开始学戏剧,这三个完全不一样。我也很感激这些经历,每一个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抛开书本:你下一步想挑战什么样的角色?

郑英辰;没有具体想拍一个什么类型的角色,我很希望能发现自己不同的一面,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不同的影视作品,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角色我都愿意去尝试。

抛开书本:你第一次参加电影节的时候会给你一些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包括你来到平遥之后,觉得感受如何?

郑英辰:第一次来电影节我觉得真的很荣幸,当时我听到这个电影入围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恭喜导演,恭喜周游,来到电影节大家又聚在一起,好像回到了拍摄的日子,很开心。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平遥,这次比较匆忙,希望之后有机会可以好好逛一逛平遥古城。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6 ) 野性!这才是真正成熟的青年导演佳作

看死君: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后半程,我们终于迎来数部青年导演佳作,这其中就包括魏书钧导演的《野马分鬃》;而男主角周游最终还赢得了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

评审团给予周游的授奖词:他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动作,外部展现的分寸拿捏得当。难能可贵的是,他最大限度地抹去了表演痕迹,完全将自己沉浸于角色之中,让人相信,他即角色,角色即他。

其实早在平遥之前,本片就已经先后入围第7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片单、第6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以及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可谓是来头不小。

犹记得戛纳电影节官方对《野马分鬃》的评价:“这是两个年轻人和一辆越野车的故事,也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年轻导演精准的自我表达。在电影极简的结构背后,蕴藏着像空气般自由的创造力,和一段不可预知的旅程,为当代华语电影提供了全新视角。这是一部不同于任何其他作品的电影,在大银幕对人们的意义尤为重要的当代中国,它如此独具一格。”

影片描绘的是毕业在即的主人公阿坤,在成长的过程中,梦想与现实一次次激烈的冲撞。平遥放映后,观众反响热烈;尤其是在数部华语新片普遍口碑不佳的状况下,《野马分鬃》的脱颖而出给我们带来了十足的惊喜。

【独家专访魏书钧导演】

看死君:您当年凭借《延边少年》入围了戛纳短片单元,讲述的是少年去韩国打工的故事。如今这部《野马分鬃》依然是少年的故事,同样入围了戛纳。您为何一直关注少年群体?

魏书钧: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不大,从自身经历出发,自然体会的东西也多一点。当然,这两部作品在年龄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短片《延边少年》的主角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而《野马分鬃》的主角是即将面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魏书钧曾凭《延边少年》获戛纳短片单元特别荣誉奖

2018《延边少年》

看死君:说说您创作《野马分鬃》的灵感来源?以及片名为何叫“野马分鬃”?

魏书钧:“野马分鬃”指的是一个武术动作,是太极拳中的招式,喻义奔驰的野马鬃毛左右分披,舒展而又冲劲十足。我觉得我们的主人公阿坤也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其实跟野马有某种神似。影片英文片名“Striding Into The Wind”就更直白,有种奔向疾风的感觉,我自己觉得很贴切,当时撞到这个名字觉得挺合适的,就选择用了它。

看死君:剧本方面这次依然是跟高临阳合作,你俩各自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魏书钧:这个故事是2015年有的想法,然后2017年年底,我完成了第一稿详细的分场大纲,但因为这里面有我自己的一部分影子在,我就希望找临阳过来,就是说以一个另外的新的创作视角,去帮我审视一些没有我的部分的东西。所以他就又去写出一稿,然后我再重新去调整。我俩就有很高频率的一段时间里,都在一起天天聊剧本,可能有几个月时间吧,基本上断断续续一直在做这件事,拍摄就是后来了。

看死君:为什么选择周游来饰演影片的男主角呢?他最近也有新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正在热播。您能谈一下跟演员之间的合作吗?

魏书钧:因为左坤这个角色还是带有一些反抗性的,他的那种反抗性,很大程度上除了跟环境有关,他跟自己也有点较着劲的这种状态。那么,这对于演员的特质要求就比较高。

我们看了非常非常多的演员,然后我觉得周游在此基础上是跟这个角色非常吻合的,所以就选择了他。然后其他演员的选择也都是参考了角色所需要的特质,总之需要演员身上跟角色有很多能够契合的东西,然后再去挖掘他身上独特的一面。

看死君:影片中讲到了剧组拍摄的故事,然后提到王家卫、洪常秀、杨德昌等导演的时候,很多影迷都会心一笑。这几位导演对你的创作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魏书钧:提到他们也是因为,在我学习电影以及拍作业的过程中,曾深受他们的影响,渐渐地从喜欢到模仿,到去尝试,再到模仿失败。他们总会有一些成功的东西激励着我,并指导着我。但其实拍摄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那些荒诞状况,有时候更多是成长经历中的真实的一部分。提到的导演我很喜欢洪常秀,然后侯孝贤我也非常非常喜欢,很敬佩他们。

看死君:影片中有不少非常幽默的成分,我印象比较深的,其中一个是“有马无马”,另一个是计算器。这些幽默元素是剧本阶段就有的,还是在拍摄过程中的随性而发?

魏书钧:都有,“有马无马”这个是演员王小木提出来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加了上去,这部分是在现场完成的。然后计算器那个,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类似的视频,很好玩,于是就写到剧本里面。

看死君:男主角阿坤这个角色,刚开始其实挺野的,留着鬃毛那样的头发;但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迷茫。能谈一下他的这个转变吗?

魏书钧:阿坤开车要去内蒙,其实并不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决定,就好比说,我要去内蒙见谁,或者要完成一个什么事,他不是这种。但是随着他的性格,以及他遭遇的事情,把他搞得每况愈下的时候,去内蒙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成为某种必然,就好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他跟女朋友也掰了,他妈也被他坑了,他的学业也是各种糟糕。对阿坤而言,就更像是一种逃避,而内蒙则成了一种暂时性的必须要去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状态跟我原来的经历有一部分相符合的地方。虽然我内心其实没有那么喜欢内蒙,对草原也没有什么强烈执着的情感,但我总觉得自己应该要去一趟,虽然最终我也没能去成。

看死君:所以影片中其实有很多“假”的东西,比如假驾照、假草原、假警察、假篝火等等。相比之下,阿坤所追求的“真”的东西并没有如愿以偿。

魏书钧:我觉得真假还是同时出现的,除掉那一部分就是真的。比如篝火那场戏,大家跳舞的时候,村长说我们这里不让放火了,就用这个灯代替一下,也很真实。我就觉得,这种荒诞之外的那部分是真的,而且对荒诞本身的呈现,其实就接近于真,而并不一定要完全去呈现一个真的跟它去对立。

看死君:影片的摄影很有设计感,比如商场那个电梯长镜头的设计。能谈一谈跟摄影师之间的合作吗?

魏书钧:我们的摄影师是王階宏,他也是《延边少年》的摄影师,我们一直在合作。在《野马分鬃》开拍之前,我们在摄影上定了几个基调,第一我们觉得要简练,第二我们不想把它拍得特别碎片化,而是尽可能在一个镜头里面展现一个连续完整的时空。第三还是要比较写实、朴素,而不是人为地通过镜头挤压别的情感,或者挤压别的细节给大家看。这些都是摄影前期我们沟通的一个方向。你提到的电梯那场戏则是我们现场弄的,刚好那个场景适合这样拍。

看死君:电影的片名叫《野马分鬃》,但其实整部影片中只出现了三次马。

魏书钧:其实马它是作为某种形象,跟主人公彼此互文的,或者说跟我们主题是互文的,就像那辆吉普车,它应该是在驰骋的任务当中,那么马则应该是在奔腾当中。但我们后面那场戏中的马,却是被打了麻药的,对于戏中戏而言,它很符合一个逻辑,因为马生病了,所以她要去找她的老公。但在戏中戏之外,我觉得跟阿坤的状态是互文的。

看死君:这部电影预计什么时候能上映呢?

魏书钧:具体的上映时间目前还未确定,但应该很快就可以跟观众在电影院里相见。

看死君:影片虽然入围了戛纳,但没有去成会不会有点遗憾?

魏书钧:因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平遥这次还是挺重要的。

看死君:您的下一部作品是《白鹤亮翅》,能提前跟大家透露目前进行到什么阶段了吗?

魏书钧:还是前期的做剧本阶段,现在已经有两稿了吧。我觉得整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可能还想做得更丰富一些。

采访| 看死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评

电影好在三点,一是名字,二是海报,三是真实。前两点让我决定去买票,第三点决定它会被骂。一二不再赘述,三真实在男大的冲动、鲁莽,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生是拜金物质的,真实在男大眼中的女性存在的原因就是围绕自己转满足自己欲望,真实在男大的世界中只有兄弟肯为自己两肋插刀,真实在反叛父母反叛一切。以往批判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只为了推进剧情,这片里的女性却连剧情都无法推动,她们只是不明所以地出现,然后上车先自拍、看向豪车流露羡慕、陷入情感纠葛、抽烟再主动亲吻男大。这就是男大的真实想法,这就是男大的全部世界。过于流于表面的情绪,再多的王家卫也无法拯救。

4分钟前
  • 白堕
  • 还行

一方面,看到它久违地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某种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又感到这种真实并不耐咀嚼。只不过,我们这种乖学生的四年更加无聊,更加没有讲述的必要。假如向内开凿的处女作必然带有自传性质,那么魏书钧交出的答卷代表性地展现了一代新导演的干涸。对剧组的揶揄足以令我捧腹,但去年华语影坛泛滥成灾的元电影,都无法大面积地取悦影迷,而只能给对影视圈抱有幻想的观众祛魅。长镜头调度花了心思,不过趣味也就止步于此,相比“导演”反复提及的洪尚秀,制作在内核面前显得太过铺张。最大的问题是把所有人物都变成男主角成长的背景板,哪怕塑造相对立体的胖子也只是他的影子;而一众女性则纷纷落入刻板的男性想象之中,被叙事和镜头双重地推远(少见中近景)。去内蒙的愿望,进而带出的绝望,和去满洲里(《大象席地而坐》)比起来,显得力量全无。

7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各大电影节如此钟爱这部片了,那么多电影行内的梗自娱自乐玩的出神入化,业内人士能不爱吗?反倒是主要的剧情无限趋向于稀碎,最有意向可挖的车,也没有被镜头语言高度照顾到位,啥亲情爱情兄弟情一夜情少数民族情都往里头装,装来装去把圈内人都哄乐了,你让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咋办?一边想着再野一次结果啥啥都放不开手脚,想替导演说他故意为之表现克制我都没有这个脸。苦等了一年,期望无限拉高,失望再一次粉碎了我的好期待。

9分钟前
  • 小金
  • 还行

杨德昌系电影。与《阳光普照》就是一对儿。所有演员状态都特别好,哪怕只有一场戏的演员都是如此。最具分量的是,对人物骨子里被无可名状理想召唤出来的不知所措感,把握得很准确。荒谬感的分寸也可以,有冲击力。瑕疵是有些细节还是可收束一些,结尾好像是不知道怎么结束才好。意象的植入像套路式文末总结。3.5

14分钟前
  • LOOK
  • 推荐

3.5;片名嵌合着主题表达,并且在剧本各个层面都紧扣「马」的意象,在出现“野马分鬃”招式的那一刻,所有年轻人的游荡、彷徨、迷惘、愤怒、出走都有了来处,这不是内地青年的无因反叛,而是在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反复规训中小心触碰到的边缘。心中藏着一片草原,渴望奔逃的愿望自茧破出。这样的“青春片”放在欧洲或日本都很常见,于内地电影来讲却甚是罕见,这般注重情绪感染沉浸的片值得鼓励。时有冷幽默,生活赠与你的笑和哭一样多,所谓魔幻大抵如此。结尾独白减半星,帮助观众提炼中心思想没啥意思。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4.5 挺有意思,魏书钧在年轻导演这一波人里算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100首歌的专辑也能拍,监狱也能拍,生活经验比起那些留洋的半吊子多了不止一星半点,实在是难能可贵。但与此同时,他又可以跟你来点儿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拍着艺术电影却不吝于讽刺所谓的艺术,丝毫不惧怕在片子里谈论当下,不惧怕谈论生活本身,懂得生活的失意与诗意,不故作深沉无病呻吟。演员调教得也好,不来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表演都很实,调度也有想法有执行力,虽然总体上看还称不上是美学,但就这个年龄段的创作者来说,已经是初具规模和体系,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侯孝贤-贾樟柯一脉的传承者。

2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来这的第一件事🤗🤗🤗

23分钟前
  • 机器人帕克
  • 力荐

一名大四男生的狂野梦想与破碎现实。不愧被戛纳看上,电影拍得很轻盈、轻巧,有很多设计又不显刻意,始终萦绕着一股淡逼、迷茫、混不吝、小幽默、小确丧,是我喜欢的气质了,周游还真适合这个角色。导演对现场即兴调度、非职业演员、情绪氛围的掌控很厉害,拍出来比原剧本还要精彩许多。同为中传毕业生,对片中每个虚焦的背景都太熟悉了,想起在学校上课拍作业的时光,也能get到很多脑回路,觉得格外好笑。“环境音是什么啊?”,“你喊”,“环境音是什么啊?”妈的我笑成傻逼了XDD//2021公映重刷,补上了一直没看到的结尾。我知道这部电影代表不了所有人的青春,只是恰好很能触发我共情的特例,但这就够了,我仅代表我自己喜欢。世上也没有导演能拍出所有人的青春吧,毕竟每个人都太不同了,还是很羡慕魏书钧的年轻、有才、有机遇。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在玻璃上贴黑车膜,与生活偷情就不用管现实。在草原上举收音杆,把理想录入就不用管未来。大学的最后一年,我报名了不会参与的公务员,戴上了不属于自己的学士帽,像在舞台上吹不响小号的演员,在草原上不会奔腾驰骋的野马。我曾对这世界充满了野心与期望,却在电台里听到地球人的瞬间,顷刻溃不成军。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电影名字真不错;看到结尾,就像是我高中写作文时发现偏题了,专门在结尾点个题。

35分钟前
  • 我先矛盾 //
  • 还行

大学毕业才姗姗来迟的青春期,一个集自负、自私和不自知为一体的大男主。在矫饰的人物行为背后,导演没有对其动机做出哪怕一点点推演和挖掘,于是这种无处溯源的叛逆症候则沦为单维的橱窗展示。嘲讽他人的力量一旦不能落到自反,则更像是肤浅的嫉妒。视听上是剧场思维,多使用中近景配合摇镜,强调镜头的起幅落幅,通过局部视点搭配多层次人物调度推进叙事。场景还原的功力十足,但极限也就是投入地观看,难以到达浸入地共情。(整体蛮厌女的,不知道女性观众怎么想)

3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2020涌出来一堆讲述如何拍电影的电影,数量可能不下十部。《野马分鬃》以二手越野车和内蒙古野马做意象符号的勾连,加上cue一些导演大家的名字,尤其是对传媒大学电影教育和剧组油腻开工的揶揄,引到评论人士和影迷现场叫好——就如同片子里学个电影搞出莫名其妙的感觉良好。然而后半段,刺头、叛逆、不满的青春焦躁,似乎在草原上,彻底失去了优越感的方向。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有点吃惊大家会被如此肤浅的表达所满足,很不怎么样诶

43分钟前
  • 剃刀头
  • 较差

越野e族就是汗血野马,无因的反叛裹挟于自由(跑下去)和规则(停下来)中,悬崖勒马被视为是种成长,“野马分鬃”的狱中操阵型是彻头彻尾的被驯化。视听与表演自然且自洽,对年轻人的彷徨有细致描绘,跟随角色踏上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无法共情,男主角真是太烦人了,年轻愚蠢又固执。电影里只有浪子,没有回头,连反思都没有。有一些小设计比较有意思,但观众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看卢瑟搞砸史?建议剪短半小时。

50分钟前
  • 歌辞
  • 还行

小城青春隔了一二十年还是有挺大不同,北京青春怎么隔这么多年还是一个味儿啊。以及,直男是否都是不嫖娼不青春(

5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剧本满满当当,视听技巧也不错,内核却是非常单薄,无论叛逆或迷茫都轻飘飘的。男主站在大学到社会的十字路口,一脚想要生风一脚想要随波,结果形成了尴尬的劈叉姿势——恰似这部电影本身。比较有意思的是拍摄文艺片的拍摄,洪常秀看了估计会呵呵...

5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灵气是有的,作为青春片抓住了迷茫的精髓。但也有膈应之处不吐不快(起初怕自己拳打多了反应过激,结果连男生都说明显感受到片子厌女)。追不到或处不成的女生统统都打成虚荣拜金,但从来不反思自己几斤几两,面目粗陋、冲动易怒、眼高手低、投机钻营、不负责任,还自比野马美化这些劣根性?辱你马了。

1小时前
  • 喻鸣
  • 还行

#4th PYIFF# 9分。藏龙+“戛纳2020”+男主,正常年份应该是一种关注单元。看片时一直会想到的是[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后半段)]和[恋恋风尘]。非常难得的一部既不矫情又不煽情、而且能够引发强烈共鸣的“大四”青春片。[里斯本物语][听见天堂]之后很少见到的以录音师为主角的影片,有着难得的幽默感,讲了许多电影行内的、也颇具迷影梗的笑话(cue了王家卫、侯孝贤和洪常秀),不少还是下了心思的三翻四抖;而在青春片这边,要算在《草样年华》这个颓废青春的脉络里,颓废迷茫与躁动的梦想和荷尔蒙混在一起。导演在人物刻画上有着精准的白描手法,略略几笔就写得生动而真实,更重要的是“说人话”。影片调度很见功力,不少长镜头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与吉普车有关的很多调度都很精到。结尾若能更干脆利索些会更好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就觉得天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魏书钧导演的这部电影有着真正国际化的创作视野,他的视听语言修养太好了,对艺术电影的创作也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这个剧本展开故事之后,选择了去写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的状态,非类型片式造故事的写法,这种创作思路已经秒杀很多同行了,而且铺垫的各种细节在剧作框架的构建上又用的很到位,类型技巧人家也是很懂的。但影片最厉害的是导演太会拍人物的状态了,看不见任何用力的痕迹,极其流畅自然,我相信能把状态和情绪拍成这样需要天赋。以后哪天遇到一个文学性强主题更严肃的剧本,魏书钧这样有天赋的创作者迟早会炸出圈!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