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1980

HD中字

主演:唐纳德·萨瑟兰,玛丽·泰勒·摩尔,贾德·赫希,蒂莫西·赫顿,M·埃梅特·沃尔什,伊丽莎白·麦戈文,黛娜·马诺夫,弗瑞德里克·林恩,詹姆斯·希金,Basil Hoffman,奎因·K·雷德克,Mariclare Costello,Meg Mundy,Elizabeth Hubbard,亚当·鲍德温,理查德·怀廷,Cynthia Baker,Rudy Hornish,简·奥德曼,Marilyn Rockafellow,唐·比利特,Randy De Troit,迈克·T·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普通人1980 剧照 NO.1普通人1980 剧照 NO.2普通人1980 剧照 NO.3普通人1980 剧照 NO.4普通人1980 剧照 NO.5普通人1980 剧照 NO.6普通人1980 剧照 NO.13普通人1980 剧照 NO.14普通人1980 剧照 NO.15普通人1980 剧照 NO.16普通人1980 剧照 NO.17普通人1980 剧照 NO.18普通人1980 剧照 NO.19普通人198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普通人198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和大部分家庭一样,杰瑞特一家人过着稳定而又平静的生活,卡尔文(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不仅是一个工作上矜矜业业的正直律师,同时也将父亲和丈夫的角色扮演得十分出色,和妻子贝丝(玛丽·泰勒·摩尔 Mary Tyler Moore 饰)结婚二十余载,两人的感情分外稳定。  身为杰瑞特家的大儿子,伯克(Scott Doebler 饰)享受着更多的关心与爱,身为小儿子的康纳德(蒂莫西·赫顿 Timothy Hutton 饰)对此却并不在意。一次意外中,伯克溺水身亡,悲痛欲绝的贝丝迁怒于当时和伯克在一起的康纳德,这让后者十分痛苦与自责,好在有卡尔文的陪伴和关心,他内心的创伤才渐渐治愈。然而,当他再次鼓起勇气向母亲索取温暖的时候,贝丝的举动却让他的心再一次坠入了冰窖。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洋炮进村小猪爱打嗝浅浅的睡眠斑马一家历险记:死亡与新生换世之恋国语嘎嘎先生硬汉团烈杀令三心两性马卢夫之道:赛车维修专家第一季大捕房糟糕历史第二季赤道2015我唾弃你的坟墓:似曾相识聊斋新编最美中国 第一季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先婚后爱第二季神行太保戴宗之歃血为盟圣诞讼眼线1962好汉两个半第三季就是闹着玩的机械公敌奇袭1960午夜警匪战天马行空的铃木猎狐行动世界奇妙物语 2022秋季特别篇木乃伊1932流放岁月濒危物种2017搬家明天会更好诈团圆购物王路易亲爱的隐居先生英雄觉醒哼哈二亲家工作三少爷的剑1977国语桑树的影子

 长篇影评

 1 ) 少年鲜衣怒马,普通的只有大人!

片中谁才是那个“普通人”?涅槃后自我救赎的主角儿子?No,一日看尽长安花,少年时连烦恼都是烫金的。真正的普通人,是那个其实并不怎么爱自己儿子的中年母亲,以及从没敢正视问题假装和谐体面的中年父亲。中产阶级的孱弱,成年人的不堪,黯淡又真实!我所理解的普通人,不是人格塑造期间的未成年,而是那些以经事之躯的理智对抗自己并不怎么健全的人格最终还是发现无能为力的大人们。生活会为我们做出选择,虽然32岁之前我也不明白…

 2 ) 爱是本能也是能力,没有就没有了罢。

一场由法式吐司被扔进水槽戳破的家庭伤痛。

Everyone got hurt.

__________________

一部家庭剧,能共情三个半角色,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Don’t do that to youself.

小小伙子真的好乖啊,即使深陷泥沼,依然坦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说话。在仅存的社交里,拿出所剩无几的心力,维持着体面和教养,还有对这个世界的希望。

即使身处黑暗,依然维持着一丝自省自察,依然在内心深处,对这个世界开着一丝缝隙。这大概,和整个家庭的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吧。

也许这,能作为这个开放式结局向好的凭证。

____________

You are not strong.

不是说母亲离开之后,一定会有变化。也许有吧,也许没有。

那也没有什么关系。谁说母亲一定要爱孩子来着?她就是不爱啊。花了整整两个小时讲的,直到最后一幕才明白昭示的,就是一个她不爱的故事啊。

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

没有就没有了。

承认了,就放过自己;

交待了,就放过亲密关系里的他人。

大家都有伤痛,能彼此治愈当然好,不能的话,也要找到一个彼此相处的方式吧。故事开头是一个被自杀打破的畸形平衡;故事结尾,是一个离去带来的新平衡的可能。

__________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故事还可以这么看。

一个中产家庭,在一项属于中产阶级标签的、带有危险性质的运动里,失去了一个沿着中产道路发展着的儿子。

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历经事故、有幸存者愧疚的儿子,一个有体面工作、成熟稳重、历经亲子爱情双重应激的丈夫,一个社交娴熟、固执自我、神经质的母亲。

带着这个时代的思维再去看的话,不免就会带上滤镜,产生诸多不满。

比如,什么人、什么阶级,都不过漫漫长河一粒沙;

再比如,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_____________

Anyway, it happens.

那还是,祝愿,每一颗沙砾,都能在见过阳光、也尝过雨露后,还能安之若素的、顺顺利利的,成为页岩埋进水秀山青里;又成为海滩上的一团细沙,看星移斗转;再去往沙漠,见识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人从来不生长在孤岛上,但人在许多时间里,都是孤岛一座。

___________

触动是真触动,故事是好故事。

以上。

 3 ) 很好的片子

    这么好的片子,一是没想到看过的人会这么少,二是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写点评论的人。
    刚刚看完,很好的片子,尽管是出自于初次执导的导演之手,但从其质量来看,获得奥斯卡的奖项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个人的感觉,前者比后者更棒。
    可能跟自己学习过一点心理学的皮毛有关,在看片的过程中感觉到导演在处理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是比较真实到位,而不是在故弄玄虚或瞎编滥造。故事情节的平实叙述可见导演的自信和功力,而悲剧性的结局则更加增添了影片的张力。
    呵呵,早期的奥斯卡获奖片中还是有很好的作品的。

 4 ) 爱不是个程度问题 而是个立场问题

看完后我呆坐在metrograph的沙发上坐了许久,吃完了晚饭,和父母打完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然后才回过神来。

我分别问了父母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父母的爱的事件和瞬间,然后回顾这部电影,才发现这部名为“普通人”的电影中的母爱问题一点也不普通,甚至惊世骇俗。

如果你的母亲一点也不爱你甚至恨你你觉得惊世骇俗嘛?

一般在友情和爱情关系中,我可能一直都相信会有一点感情也没有,一点爱意也没有的那种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家庭关系中我很难相信这种情况会真实发生。究其原因大概是在我心中,爱情和友情近似一种社交或是社会关系,而家庭关系更私密更纯粹,我一直都觉得人心是肉长的,朝夕相处的人就算没有直接的爱,还有亲情,而亲情在我们说的家庭关系中似乎就是爱。

我听了父母感受到的不被爱的瞬间,听完他们的描述觉得那似乎是不被重视,或者爱的程度少到被忽略,但那种“无爱”与我在普通人里感受到的“无爱”不是一回事

普通人中的“无爱”让我觉得愤怒,让我觉得这种情感的缺失是种精神疾病而不是爱的程度。想来想去究竟是为什么,原因是这里面,母亲对儿子的“无爱”是个立场问题,而不是程度问题

情节中暗示母亲立场的对话从始至终,从丢掉french toast到丈夫控诉她的爱只能触及第一个儿子,她悄然无声的崩溃,母亲对小儿子是一种敌对的态度:

她不仅自己不爱小孩,还时常提防着丈夫被儿子牵动着心弦。

她不仅自己感受不到快乐,还在阻止孩子从其他家庭成员那感受到快乐。

她不仅不对失去手足的儿子有丝毫的同理心,反而把共同家庭成员的死作为她可以残忍对待自己的骨肉的依据。

她的所作所为或是一种懦弱,但也可以解释为因为失去所爱的恨意,甚至,通过二人车库对话谈到妻子对丈夫在儿子葬礼上穿着的极度finicky而意识到:妻子作为一个rigid到变态,极度强调routine的人,从一开始就觉得二儿子的出生是一种对她情感要求的僭越。

所以,真相是,就真的一点爱都没有。

眼里没有爱,所以看到丈夫安抚儿子觉得这是一种操纵:不爱一个人,不仅不爱他还理解不了别人为什么爱他。

儿子退队她怒不可遏:不爱一个人,不仅没有理解,反而责怪丈夫为什么对他如此纵容

夫妻去打高尔夫,丈夫挂念儿子,她因为被分心而大发脾气:作为父母挂念子女如此天然,而这种天然的情感在她眼里都变得不可理喻。

列举她的所谓罪状显得越来越没有必要,但只是银幕上已经很久没有人类的行为让我觉得如此费解:是的,作为独生子女的我第一次感到困惑: 为什么一个被证明有爱的能力的母亲可以做到对另一个孩子完全无爱

而这种复杂性,大概就是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最不普通的地方。

 5 ) 失心人

“失心”的定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你跟TA说的事TA可能从未认真想过,敷衍;由于生活太平静,以至于最后似乎感觉不到任何真正的喜怒哀乐似的。

伴随着唱诗班的歌声,《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一开场就展示了一派平静生活的场景。大海、梧桐树林、飞腾的小鸟、林荫小道、阳光,随着视角的拉回,色彩也渐次明亮。随后,不见一丝波澜的中产阶级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一切都显得很忙的妈妈、性格稍显软弱的爸爸、迷茫而又躁动不安的儿子。前期的平静下面似乎掩盖着一种神秘,令人不禁想了解:这个名叫Conrad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剧情继续向下发展,我们知道了Conrad的兄弟溺水身亡,而Conrad深深自责。不过,随着心理医生的介入,Conrad和其父得以有所解脱,而Conrad遇到的女孩Jeannine更是给Conrad的生活增添了活力。Karen——应该是Conrad兄弟的前女友——的自杀,更是让Conrad彻底放开,导致其父想结束这种状态,希望全家人能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但由于Conrad母亲拒绝,矛盾激化,步入高潮。在这一过程中,Conrad及其父均有所为,有几个温馨的场景,但均未持久,最终以Conrad的母亲离家,Conrad与其父解开心结为结局。

影片有张有驰,节奏把握得很好。正如其片名,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激情澎湃,有的只是普通生活:平淡、争吵、复合;失去、却又在另一个地方拾回;死亡,但生活继续。

 6 ) 《普通人》美国中产阶级的真实生活

这是一部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场景的电影,只有朴实无华的叙述和话剧般的对白。

你可以从他们的对白和情感表达上,感觉到70-80年代,那种中产阶级家庭含蓄的爱。不过物质上的财富,并没有给这个看似美好的家庭带来团结,反而你可以感觉到一种别扭和隔阂。

母亲贝思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家庭主妇,把家庭布置的井井有条。甚至于在大儿子的葬礼上,父亲凯文的穿着都要严格控制。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偏爱大儿子,也可能是单纯的厌恶,破坏了整个家庭的平衡的小儿子康拉德。她必然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同时也非常的严于律己、注重自己的隐私。总是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众人的面前。这种不断的伪装,导致了她生活的很累。而这种太过注重别人的目光的做法,导致了她无论是对家庭、对家人都希望能够有所控制。而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她就会忽略,甚至于敌视。你不能说她自私自利,而只是家庭是她的全部,这导致了对于破坏家庭和谐的任何人,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包括她的小儿子。

父亲凯文则是一名律师,丰厚的收入也帮助他的家庭,过上了相当体面的生活--豪车、别墅、佣人等等。同时良好的教育,让他试图与遭受过打击的儿子康拉德,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开明的做法,帮助了康拉德走出了对于大哥死亡所带来的阴影。这是一个美国中产阶级,传统家庭的男主人,最终没有选择为了保全自己家庭的和睦而委曲求全。他勇敢的指出了,妻子对于次子的冷漠。他觉得妻子没有向前看,而只是沉寂在曾经美好的生活中,无法走出来。这种对于过去的无限缅怀,导致了两人矛盾的升级。毕竟逝者已逝,活下来的次子虽然可能没有长子那么优秀,但他毕竟也遭受了打击。在这个最需要用家庭的温暖帮助的时候,难道不应该给他一点温暖吗?

次子康拉德是一个,从小就活在哥哥的光环下的小弟弟。他无法想象在那次事故中,竟然是自己活了下来,这导致了他精神有些不正常。有时候活下来的那个人,才是备受煎熬、饱受争议、备受冷遇的,反而死了的人会让人无限缅怀。而越来越严重的心理疾病,让他不得不选择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在这里电影很明显的传达出,希望更多的心理已经存在疾病的人们,去接受心理治疗。康拉德是幸运的,一方面是他的父亲能够承担起昂贵的心理辅导费用,另外一方面一个病友的死让他意识到需要改变。在他吐露了心声后,他感觉到了释怀,感觉到了世界的美好。并最终在身边人的帮助下,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爱情、友情、亲情再加上合理的心理辅导,或许能够帮助现代人战胜越来越可怕的心理疾病。

这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所面对的困境,其实也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困境。美国社会的稳定,其实靠的就是那群吃喝不愁,又有一点政治追求的中产的稳定。这又是一部拍给中年人的电影,因为片中的父亲的压力其实更大。他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然后在短短的一年内,经历了丧子、婚变、另外的儿子存在精神问题等问题。但他总是能够坦然处之,那份淡定和从容,让人神往。毕竟任何人,在经历这一系列的变故后,内心必将是奔溃的。

这种父母之间的对比,显而易见的将父亲的坚韧、沉着和无私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这必然是一部将白人父权抬高的作品,这是在70年代,此起彼伏的女性和有色人种平权运动后。给广大白人男性,提振了一下精气神。用勇敢面对心理疾病的康拉德,与最终自杀的女病友比较,说明了白人男性的顽强和不屈。将父亲凯文与母亲贝斯的对比,则表达了男性更加的包容和稳定。

从《洛奇》《猎鹿人》《克莱默夫妇》到这部《普通人》和之后的《火的战车》,美国主流声音无时无刻在希望帮助,美国白人男性能够从新找回自信,重新把握社会的话语权。相信这也是这部七零八落的电影,能够打动当年评委的主要原因吧。

 短评

比野蛮女友早很多年用cannon做ost

10分钟前
  • 37°2
  • 推荐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答案,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伴侣不再爱你了,你的母亲为什么永远对你不够亲密。不要把所有的错都揽到自己身上。而那些在生活中愿意付出和包容的人总是更能体谅彼此的艰辛。这部家庭片真的太适合拿来与传统中国家庭文化作对比了。我们要承认有些家庭和个体是生来就不完美的,人会犯错,人也会冷漠和麻木,并非所有的家庭关系都那么温馨动人。家庭内部结构不是僵化的统一形式的完美团圆,反而充满了争执、愤怒、不理解和疏离,这些反而能让问题被直观呈现。结尾父子长之间久没有袒露过的话语一出口,卡农一响起,人就哭起来了。2020-09-14重看,希望经历劫难后的我们仍能够真诚面对彼此。

1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卡农》被此电影采用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19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如果说《窈窕淑女》的表演形式是舞台戏剧化,那《普通人》就是写实生活化的那种。不过,虽然我偏爱后者一些,但对于影片的喜欢与否,终究还是取决于影片的内容。就像,有些人最初容易对外表好看的人有好感,但能不能心仪到选择在一起则还要考虑对方的内在?……蒂莫西是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配角奖得主。

2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主角在结局由负面走向正面,但治愈绝对不是倾诉哭一场就能实现的。

2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ordinary=ordin 命令;秩序 + ary …的 → 按秩序办的 → 普通的。Ordinary People《普通人》最难理解的是妻子和母亲这个角色,想了一晚才意识到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贝丝只是上帝命令和秩序的化身。这个化身的意义犹如中国哲学在道德中分伦理。道德是玄学中的精神义,伦理是所谓世俗道德即教条义。影片以唱圣歌开头,以上帝离开为结束,留下一对父子,所留下的就是普通人所具备的内在主宰义。作为话头的认识论部分则由心理医生与父子的沟通所构成,反复出现的画面是好儿子和坏儿子在风暴中同抓住一块木板求生,最后好人被浪卷走,坏人活了下来,这不是天地不仁吗?若将话头局限在各人自性的范畴,哲学中的认识论或人生论部分则全从这不公平见到公平的境地开始。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所谓大鹏斑鸠两不相羡,万有以不齐为齐。

25分钟前
  • 欢喜陀
  • 力荐

1980,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美),43岁。 本片是美国巨星雷德福初执导筒的惊人之作,获四项奥斯卡金像奖和五项金球奖,并掀起美国家庭的广泛共鸣,纷纷讨论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之道。《普通人》是继《克莱默夫妇》之后,又一部反映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问题的影片。根据朱迪斯.格斯特的同名小

28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很沉得住气的电影。万圣节的小鬼真可爱。“你是一个很棒的男高音!”“哈罗,我是康瑞,我想,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出去。”“你是说,像约会那样?”“不一定是约会。我们可以假装是约会那样,看看结果怎样”“算了,太差劲了……再来一次”“呃,哈罗,我是康瑞”“……我非常乐意,什么时候?”“我们要去参加儿子的葬礼,你却在担心我穿什么鞋子?”

3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越长大越喜欢这样的电影,简单一件事,三两人一家,却好像阅尽千万苦痛,竭尽所有冥思。最终,你却依旧没有答案。“Things happen in this world, people don't always have the answers.”

31分钟前
  • Bejdlxl
  • 力荐

越看到后面越能体会到本片的力量,一次家庭变故让所有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牢笼,死里逃生的小儿子永远在自责,本应该庆幸还留下一个孩子的母亲却冷脸相待,只有父亲在苦苦支撑,小心维护家庭里脆弱的平衡,同时强压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怪自己还是怪别人,都是不良情绪无处释放的表现,谁都无法释怀。喜欢最后母亲离开的结局,很早之前已经没有爱了,又何必再假装呢。演漂亮妹子的竟然是Elizabeth McGovern,小惊喜~

33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教科书级的家庭剧,关注少年心理和成长,平铺直叙,贴近生活,直指人心。背景及人物关系在叙事中逐渐展开。小儿子先后承载了兄长离世、母亲怪责、轻生阴影、好友自杀等诸多压力,但他的悟性和进步让人欣喜,从心理医生那学到了如何理解别人的局限性,再宽恕自己。片尾他主动对母亲的拥抱是那么震撼人心。罗伯特雷德福导演处女作即生涯巅峰

36分钟前
  • 莱尼圆
  • 力荐

1.一个看似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在一次事故之后便如同被抽走一块木块而倒塌的积木塔,原来婚姻、家庭有时候只是一个框架,禁锢家庭成员的框架,其实里面已经没有爱;2.脆弱敏感的人往往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和一个理解他的人,他们的愤怒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愤怒是在等待一个可以理解并容忍他的人。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操心家事卻跟家人波長從根本上偏離的母親極具現實代表性,爸爸為此暗自垂淚:你怎麼就是不懂呢?哭死人的父子情啊。Kiefer說看著這片大哭,“真想自己是片中那個兒子” (> <) 也是Robert Sean Leanard最愛電影之一所以後來Wilson辦公室才挂了這海報

43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24/13 母亲的角色算是一个经典了吧。这里父亲和儿子都很容易让人理解,但母亲的行为与心理的确让人深思。

45分钟前
  • ponsitree
  • 力荐

太TMD普通了。我看了3/4还不知所云不明所以。大概是一个小帅哥有心理问题。他哥一次出意外死了。和妈妈关系紧张。时不时去游泳训练,看看心理医生。家里吵吵架。。。可能是此刻心情浮躁,看不进这种剧情片吧。实际上没看完,上半部看了个不明所以,下半部看了个开头,总而言之是不明所以

47分钟前
  • nullspace
  • 较差

我倒是想为那个看似冷漠的母亲说几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如果死去的是小儿子,她也会这样,有的人内心越痛苦,表面越好似强大,不过或许导演不这么想。

49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觉得慈父严母这个译名并不准确。母亲的一切举动并不是出于严格,而且发自内心的一种不在乎。不吃早饭?不吃拉倒。考了74分?所以呢。内心抑郁?不惯着就好了。就连唯一一次看似关心退出游泳队,也只是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漠视。狗屁一家人,只不过是合租室友罢了。

51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还行

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52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只是单纯地讲一家人面对死去的哥哥留下的心理创伤,情节进行的模式化,这个矛盾以后必然接着那个矛盾,死去的现场一定用闪回,必须有朋友,心理医生,女孩等,最后和解,镜头拉远,让人乏味。

55分钟前
  • 发ihsioaoibe
  • 还行

每个人物都挖掘的很深,内心戏很精彩,完全没法预料故事的发展。“有的事情注定要发生,但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有的事尽了全力事情还是无法挽救,因为只是“普通人”。

56分钟前
  • lockinpocke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