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之恋

HD中字

主演:安藤樱,新井浩文,稻川实代子,小出早织,宇野祥平,坂田聪,冲田裕树,吉村界人,松浦慎一郎,伊藤洋三郎,重松収,根岸季衣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百元之恋 剧照 NO.1百元之恋 剧照 NO.2百元之恋 剧照 NO.3百元之恋 剧照 NO.4百元之恋 剧照 NO.5百元之恋 剧照 NO.6百元之恋 剧照 NO.13百元之恋 剧照 NO.14百元之恋 剧照 NO.15百元之恋 剧照 NO.16百元之恋 剧照 NO.17百元之恋 剧照 NO.18百元之恋 剧照 NO.19百元之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百元之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一子(安藤樱 饰)整天百无聊赖,她根本无心帮助打理自家的料理店,整日玩游戏虐杀小外甥。她的妹妹二三子(早织 饰)离婚后回到娘家,极度看不惯姐姐的作为,为此两姐妹甚至大打出手。自感不被家人所容的一子搬了出去,并在日常光顾的百元超市谋得收银员的职位。这间小店云集着许多怪人,患有忧郁症的店长、话唠猥琐的同事、因盗窃被开除却还时常回来拿临过期食品的老太。在这些人中间,一子的心情愈加苦闷。偶然机缘,她和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狩野(新井浩文 饰)走到一起,无奈他们之间甚至连爱情都谈不上。极度压抑之际一子选择学习拳击,她渴望释放心中不委屈和不满,渴望获得哪怕只有一次的认可。  本片荣获2014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八名。尼姆岛广告狂人第六季瑰觅搞事警察(美版)第一季星光灿烂福尔摩斯-恐怖屋吉娃娃溺水的鱼父女之战:解放布兰妮我的尹小姐录影带谋杀案中华大丈夫旋风九日波基普西录像带十二英里礁石下会读心术的那小子明日传奇第三季地狱学校众神之地七金刚越柙飞龙国语版卫斯理之老猫粤语亡命大画家人类之巅黑色喜剧离过一次婚的2人未定的关系 SP我要金龟婿1986世界末日2013深海寻人粤语热血兄弟毁灭战士2005我最好朋友的婚礼1997平成细雪花过天晴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原声版)醉马骝一路顺疯生化危机2022梦情人美女总裁与特种兵从前有座灵剑山谎话连篇2最后的德鲁伊:加尔姆战争

 长篇影评

 1 ) 天哪!这和励志片爱情片演的不一样啊!

  差不多是从上高二开始,我就对有关励志的东西非常不感冒了。标志就是和《意林》《读者》两本杂志说了再见(这不是段子,也感谢这两本杂志多年的衷心陪伴,虽然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漫画)。
  究其原因,《一生必看的几部励志片》,《最好的25部励志片》,《走向成功的xx本书》等等榜单重合率之高,我昨天看到微博一个友邻转发的帖子还是10年就看到的,一字不差!榜单上的电影(书籍)有着这样那样的共同点---他们太正能量了,正能量的我在和别人说起这部电影的时候,会为我今天没有四点起床,为我这辈子没有跑去跳一次蹦极,为我没有一夜赚下三百万而羞愧的没有办法抬起头。看到了太多把题材和人物完全分开(《激战》和《破风》),把实现人生价值等同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合伙人》),或是用这样那样的笔触强调主角的身世之残,然后上演一出“感动世界十大杰出人物”般的故事(大部分励志片),励志、梦想等词汇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被我打上了预防针,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还会不会再被这样的电影感动-----直到我今天看到了《百元之恋》。
  我喜欢这部电影,在于它没有说出哪怕一句会被微博转发几百次的名言警句,在于它不是用剧烈的drama,而是用镜头和细节把感悟表现出来给大家体会的勇气,在于它没有浓烈的鸡汤和狗血,在于它真真正正的接了地气,让人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众生。上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还是看《柔道龙虎榜》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都是如电影一般drama,然而《百元》中一子的遭遇却仿佛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工作,长得很“不可貌相”,32岁的老处女,家里不是被琐事和过去所困,变成怨妇的妹妹,就是一辈子庸庸碌碌,家里都要被翻了还屁都不敢多放一个的父母,和自己成日玩耍的侄子沉默寡言,被人当做脓包欺负,好不容易找了一个超市的工作,老店长是个说两句话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忧郁症,夜班同事是一个嘴巴没有拉链,张口闭口胡扯直接气跑初恋,嘴上说的好听心里只有生殖器的臭流氓,就连下了班也不安生,新来的店长是个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连过期菜都不肯给人家疯老婆子(一个喜欢把byebye和赛由那拉一起说的前店员)的蠢货。
  天哪!这和剧情片演的不一样啊!说好的团结互助底层人民一家亲呢!
以上这些也就算了,反正loser惯了对日子也麻木了。被人强奸完第二天还一切照常的去上班呢。每天傻傻的远望的那个男人,开着破货车的拳手终于把自己约出来了,吃着他煮的没有味道还完全咬不动的肉,都感动的哭出来,还能听到他“装什么可爱小心打死你”,感觉自己不久之后就可以承包鱼塘了,转个头就被卖豆腐的女子给勾走了,留下一句“约你是因为你不会拒绝”。
天哪!这和爱情片演的不一样啊!不是说我的梦想里怎么能没有你吗!
拳击,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地走进了她的生活里,她从来就不是金钱、梦想或是男人的依附品:即使被家里冷眼了32年,一句对父母不敬的话便让她直接发狂;同事骚扰或是疯婆子的偷取(“过期的东西,能算偷吗”),她都用沉默的宽容来对待;在喜欢的人面前,她的少女心扑通扑通的,还特意穿上那件难看的豹纹内衣,可是在那个男人问她为什么打拳的时候,她的回答是:
“我喜欢那种互相搏斗,互相拍肩,那种感觉”。
生活哪有反派和主角之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却又都只是生活的配角或者龙套而已。我们没有傲人的天资或是从天而降的贵人,我们付出努力却只是勉强地活着,大多数人在渐渐长大之后认识到了这一点,然后变成了抛弃一子的男人,变成了一子的妹妹,看不上别人的努力,却更看不起自己。我们要战胜的,就是无形却天天压着你的生活,还有慢慢麻木的自己。
希望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我还会为了赢一次,而像一个孩子一样哭泣。
(我彻底地记住安藤樱了,她可以治好很多人的脸控癌的,不分男女。)

 2 ) 失败者也有春天

  《百元之恋》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或者,直白点讲,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一个有关隐匿于街角,小店,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都不会多看一眼的那些人的故事,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关于像我们自己这样的每个人的故事。当那些成功者被铭记和歌颂,我们在喧闹的羡妒声中总要记得,失败者也有春天。
    日本电影中,这一类故事很多。“宅”,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溢出日本的亚文化现象,更是经济低迷时期,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征兆。它是逃避,是自我放逐,是甘愿被世界遗弃。
    在一个垃圾堆般杂乱的房间中,斋藤一子和自己的外甥打着拳击对打游戏,可乐和薯片就是她的晚饭。她肥胖,不修边幅,每天穿着宽大的睡衣,整个身体垮着走路,像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拖动腿脚,32岁仍是处女。她寄居在母亲家,一起生活的还有因为离婚搬回娘家的妹妹以及外甥。一天,终于因为琐事和烦躁的情绪,和妹妹闹翻,决定搬出去独立生活。她在便利店打工,得过且过,但偶然和一位即将退役的、水平不佳的拳击手开始交往,生活因此改变。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阳光青年改造泄气剩女的煽情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失败者遭遇另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但最终仍然导向了救赎。像所有这类日本电影一样,镜头和故事永远对准于一个近乎逼仄的环境,它只讲述从一个屋檐到另一个屋檐下的故事,就如同故事中的那些人们的内心世界一样,毫无野心。
男友最后一场比赛,请刚刚开始交往的一子去看,结果自己却倒在了拳台上,退役后找工作也一直不顺,一子把他当做真正的男友,却发现对方对自己冷淡而敷衍,分手之后,一子决定去往前男友平时练拳击的地方自己报名连拳击。
    《百元之恋》的前半部分一直把那种无聊、拖沓和自暴自弃的生活,写出了一种粘稠的质感,而对于无望生活的描述越细致,之后改观带来的力量就越震撼。某种程度上说,分手对于一子是一次刺激,她想改变一些东西,让自己不至于那么失败。至少可以变成一个不让自己都厌恶的人。
    拳击,在影片中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精心挑选的运动。开始时,一子问男友,“你和对手是好朋友吗?为什么你要拍他肩膀?”后来,分手后偶然见面,前男友问她为何要练拳击。一子又说道,“就是那种拍肩膀的感觉。”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运动是打斗也是拥抱,它有一种其他运动无法带来的征服感,却也在赛后的拥抱中有一种外人难以体会的大彻大悟般的和解与宽恕。
    在训练中,最初,一子摆动着面条般的胳膊,后来竟然能走上赛场。那个过程令人无比激动。她其实未必真的看重名次,而是看重自己一天天变好时带来的希望,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有所寄托,她周身是洋溢光芒的,就这一点来说,结果根本不重要,奔向希望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最初,一子是看中了拳击中的攻击的那一部分,打赢对手,做一个成功者;后来,她看重的是另一部分,互相拍肩膀的那部分,努力之后与自己以及世界的和解。
    “百元”,是一子打工的便利店的一句广告语,有点类似我们的十元店。整日放着恶俗的洗脑歌曲,有几个猥琐的男人做店员。一子说自己就值百元。她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写照。但拳击让她脱离了那一切。
    《百元之恋》有的地方也残酷。一子一直是处女,在她的年纪,这算是个包袱甚至笑话。她的第一次却是在醉酒后,被一个猥琐的男同事夺走的。她不情愿,甚至报了警,但那一次之后,她似乎走进了一个新世界,一个真实的,不是留存于游戏机和二次元的世界。这中间总有一种让人不愿细想的残忍。
    还好,即使电影最后的部分开始不可避免的励志,但也绝没有陷入狗血,一子还是输在了拳台上。但她的努力震撼了所有人。电影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转换设定,最初,是一子看着男友输在拳台上,这一次,是前男友在台下看着一子倒地不起。但结局却又大不相同,男人输了拳击,就输了全部,他变得自暴自弃,完全失去生活方向;而一子输了拳台,却赢了世界,她早就脱胎换骨。她减掉赘肉,变得结实,变得利落。她走出拳击馆,对着前男友大哭,“我好想赢。”那一刻真让人感动。那是所有“失败者”的呼喊。其实,她已经赢了,她改变了命运,在自己的努力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尊敬吗?
(文/杨时旸)

 3 ) 百円自戀

《百円之戀》這名字,讓我玩味良久。百円固然在日本表徵廉價與庸俗,但一百,也原是滿、盡、圓、實。女人水造,一百也同樣是水之沸點。一百連接兩個極端,劃成一個圓,那圓在手心銀光閃閃。

而那個戀,或指與香蕉男的糾葛,或指戀情發生的場地,但我心裡覺得,她愛戀的,是她自己。對我來說,《百円之戀》說的是一個女人愛戀自己的故事。再者拳賽前夕,她挑選百元商店的主題曲為自己伴奏出場,解說因為她就值這個價。所以我不得不推想,主導這部電影的那一場愛戀,是她與她自己的。

一子不擅言詞,在公園一幕沒詞彙也沒時間好好演說自身投入拳擊的原因。導演沒有把一串漂亮演說訴諸她的嘴巴。她遭遇的暴力與遺棄,全部作用在她的肉身:與家人不和演變成飯桌扭打、出外謀生被同事擊腹強暴、愛慕他人換來一塊難以下嚥的牛扒。她所承受的痛苦無法宣之於口,也唯有藉著肉身釋放並且解答。

恐怖電影時常提到Victim-hero。那些將自身苦難轉化成自身力量,遇強越強的人。電影中的女性無不如此:一子的姐姐離婚一週就抖擻投身家中事業(丈夫缺席)、兩女打鬥母親一把抓起廚具喝止(父親無力)、被解聘的女人揭露官僚的浪費不公以至動武(上司壓逼)。(唯一在電影裡毫髮未損的豆腐女以妖媚過關。)但靠苦楚摧殘餵養,回應壓逼(即使源源不絕),何以渡日。一子沒有走這條路。在公園背向愛人跑走、在拳賽上爭強好勝,她渴望主導、渴望超越。

擂台上,對手造型略似Million Dollar Baby的Maggie(片中另外兩個美國小節是強暴發生的場所New York Hotel和一子時常穿的On Boardway T恤),百萬抑或百円,高價低價有價無價,女人就是女人。那對擊敗她的手最後換以輕撫,導演特意近距離展示了這個鏡頭。兩對手何其相像,自愛自強自殘自我撫慰。女性的剛強與柔韌,收放自如,都是一體。

百之兩極。有些人的竭盡全力,在另一些人眼裡,不過是無能為力。

卡繆在《鼠疫》的綿長爭戰中總結:「一個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賭博中所赢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一子的年紀臨界,拳擊的知識已無用武之地;而拳賽教練也在休息室告誡:「不要將來在寂寞的時候吹噓老娘也曾經燃燒過。」所以記憶也不被建議視作收穫。一子的故事或者提供了另一個答案,你從生活裡能赢得的,不過是一顆想赢的心。

去愛戀自己的也就是這顆心。

 4 ) 暴力苏醒

《百元之恋》让我意识到,原来述情障碍不止存在在心灵层面,也存在在身体层面。有这种困难的人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感觉,甚至很难感觉到自己的感觉。他们像一团云雾,过去的痛苦、创伤和负面情绪从来没有被识别过,也得不到处理。在这一点上,有些人终身都又聋又哑。

我熟悉这样的痛苦,所以当屏幕上出现一子那张脸时,我有种弃剧的冲动。海报给人的感觉明明是“很酷的摇滚女青年玩一点拳击但主要是谈恋爱”啊。

可一子并不是很酷的摇滚女青年,而只是个大龄啃老族。电影花好几分钟来拍她的一举一动,拍她怎样起床,抽烟,隔着软塌塌的睡衣挠背,和小外甥玩PSP拳击游戏,与离异的妹妹拌嘴。

谁会喜欢那样一张脸呢,像茶杯里泡发了的茶叶,不是因为丑,而是因为陈旧。她的身体散发出久被遗弃的气息,变得松弛,没有边界,搁在哪里,就在那里随便摊开。饿了,就像盲目的蚊虫趋往一个方向,那是她妈妈。

她妈妈在楼下经营便当店,每逢二三子(妹妹)气不过数落姐姐,当妈的便慢慢摘下头巾,从柜顶取下烟盒,低下头来点一根。

一子左瞧右瞧,搔着滚圆的腰窝,转身晃出门,骑上家里送货的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蹬着,骑向卖零食和漫画的百元便利店,骑过夜深无人的马路,骑过远远近近将残的灯火,骑过32年乏善可陈的人生。

这时,默默滑进来一片音乐。那带有一点伤感的布鲁斯使人嗅到夜晚落寞的气息,又像一道善意的目光,凝视一子自暴自弃的身影。

有意思的是,前面的镜头虽然贴身描画一子,却没有带给人注视感,反倒是导演对音乐的选择,流露出他愿意了解一子更深。注视来自对了解的渴望,这份意愿也感染了作为观众的我。

会不会有什么人同样凝视着我,看见我的人生?没有先入为主的批判,没有自以为是的同情,只有一个想听故事的人。是啊,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一个愿意听故事的人。他替我们捡起那些边边角角,零零碎碎。而因为嫌弃,我们早已将它遗忘。

借着这段音乐、这道视线,我们看见一子突然刹车,停在拳馆门外,直勾勾望向里面那明亮的灯光。镜头捕捉住一名男子,正在擦汗,喝水,身上散发出喧嚣温热的男性味道。一子看呆了,那像器具般对自己毫不在意的身体蓦然惊醒。

原来一子还有少女心啊。这是第一次,我意识到她还是个活人。

我看到她做家里蹲,在家里横,甚至宣告“我早就放弃当女人了”,可实际上,面对外界她胆小如鼠。我看到她终于脱下脏兮兮的睡衣,换上(同样)脏兮兮的T恤和运动裤。我看到她赌气离家出走,在马路上摔得四仰八叉。我看到她从打工的百元店买回廉价的性感内衣,蠢兮兮地勒在自己松软多肉的身体上。我看到她在意中人面前,总是显出一种格外迟钝的痛感。

电影以痛感为线索讲述一子的故事,琢磨她的身体。

被恶心同事强奸那一幕,有人问为什么一子反应那么小。她反抗起来慢半拍,稀里糊涂就被摁上床,脸上的表情像是从遥远的地方飘过来仅存的意识:“可我是第一次……”

和“早就放弃了当女人”相对,这其实令人心碎。

等到她能够动弹,天已经蒙蒙亮。街上还没有人走动,她独自站在旅馆门外,衣服是好的,包也背着,只不过点烟时手有些抖,走路稍稍合不拢腿。这无以名状的感觉比大声叫喊更让人觉得痛。

类似的东西积沉多了,人也会变得迟钝。一子分不清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界限,就像她不懂把可能伤害她的人推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和意中人走近。第一次去动物园赴约,她问他:“为什么选择我?”

“因为我觉得你不会拒绝。”

她讪讪的说不出话。好不容易约个会,却穿着显然是多年前的裙子,像少女时代的遗迹,里头勒着廉价性感内衣。而他吃了她两顿饭,睡了她一觉后就跟卖豆腐的女人跑了。

如果没有拳击,一子可能会老死在那无知觉的身体里。就像如果没有离开家,她也根本没有机会脱离母亲的照顾,直接与现实相对,从像动物或婴孩一样混沌的状态里苏醒过来。

对这个落魄到极点的人而言,拳击甚至都不算梦想。32岁是一般拳击手退役的年纪,怎么死命练习,也不太可能获得外部奖赏。而且我另有一个担心,怕一子在“放弃当女人”的道路越行越远。幸好她没有。

她只想做一件事:参加一次正式比赛,堂堂正正赢一回。

谁能想到是女人自己上擂台呢?谁能想到王子反而去了卖豆腐?可一子并不是作为自己的英雄上场。她并没有彻底颠覆什么,既不与自己的性别,也不与那负心的人为仇。不如说,她只是把加在身上的所有疼痛投入到训练里,就像……一种对话。

一开始,那个身体虚浮沉重,有如从来没整理过的野史。可渐渐地,它找到了秩序,它变灵活了。它跳得起来,也开始跑了。它挥拳的动作越来越有力,眼神决断,身上的线条也紧凑起来。它像解开的舌头般吐出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节奏,仿佛把许多伤口整合在了一起。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一次是和父亲吃饭。同样在家里躲了一辈子的父亲,第一次和女儿像成年人一样在小酒馆里喝酒闲谈。

“这样啊,拳击吗。趁年轻多尝试,挺好。”

“我不年轻了。”

这么说时一子笑了起来。全片第一次见她笑,感觉就像有些什么哗啷一下瓦解了,虽然那个笑很柔和。

还有一次,是一子搬回家,在便当店里帮忙。潦倒的前拳击手和豆腐女郎分手后改行当保安,买饭时见到一子,他拔腿就跑。一子一气追他九条街。

—喂,来看比赛吧。

—为什么?

—想让你看啊。

—我不喜欢看到拼命努力的人。

—所以才离开我?

—……你为什么开始练拳击?

—大概是(喜欢)互相搏斗,互相拍肩的那种感觉吧。

他脸上的表情总是阴晴不定,这时只是干瞪着眼看她,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人叫走了。她站起来,深呼吸,调整成拳击手的姿势,一路跑回家。

看到这里,我发现一子已经能够和她的身体对话。那些被深深埋葬的东西——迷梦与历史,伤痕与烙印,疼痛和耻辱,都透过她的肌肉表达出来,而且跟随她去到了擂台上。

打擂台是拳击剧的高潮,当然,最后你必须取胜。可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擂台英雄,甚至都不是一子,而是一子的疼痛。在被“打得像个猪头”,翻着白眼倒在地上时,那些边边角角,零零碎碎一出一出地闪回,借着她脸上和身上的血第一次赤裸裸地喊出:痛——啊!!!

父母和妹妹都在台下,妹妹哭了。我想二三子再也不会用番茄酱去跟一子对打。

前拳击手也在台下,他一眨不眨地看完全程,看那拼命努力的人。她倒下时他使劲喊:“站起来!快站起来!”到处都回荡着这句话:“站起来,快站起来!”妹妹,父母,教练,观众——所有人。这是比胜利更震撼的部分。就像教练一再对她说:“你不要小瞧拳击。”它不是人生的一部分消遣,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你需要直面敌人,奋力搏斗。你要赤裸裸感受那疼痛,让它告诉你生命的鲜活滋味。

也许有时候我还是会讨厌努力,因为辛辛苦苦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可我觉得一子变好看了,虽然她正倒在地上翻白眼。我觉得她把要喊的东西喊了出来,搏斗的部分终于告一段落。

那么打完架之后呢,还能做什么?

不是赌气离家出走,也不是找个地方躲一辈子,而是爬起来,挣扎着走向对手——去拍拍肩。

对一子来说,曾经整个世界都带有敌意,可现在,她能够去跟战斗过的人拍拍肩。这个举动含有很深的和解意味,它帮助一子度过了艰难环节,进入到故事的另一段。

此时前拳击手正在赛场外等她,而她包扎了伤口,脸上虽然肿,身体却显得清爽和利落。

和第一次见面一样,他身上温热的男性气息摇动她;和生硬地睡过一次不一样,如今他是了解她疼痛的人了。于是她在他面前哭出声来。

“好想赢,好想赢,就算一次也好,好想赢……”

她的哭声很特别,不是呜呜呜,而是吭吭吭,像打嗝的小狗。被强暴时她没有哭,被抛弃时她没有哭。可这一次,她一边吭吭吭,一边坦然说出了自己的遗憾和梦想。

“是啊,因为那滋味最棒了,胜利的滋味。”

前拳击手简简单单地回了这么一句,没有安慰,没有劝勉,只是肯定了她,也肯定了他自己。

“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为什么哀悼过后总要吃饭呢?也许是因为,对两个用身体拼过命的人来说,吃一顿,喝一杯,能够带来最直接的快慰。

他走过去牵起她,她稍稍后退一点,然后便顺从了。半个小时前她还是个狂野的女战士,半个小时后,又变成了恋人面前的小女生,这一切融合得那么自然。真好啊,她没有放弃当女人。真好啊,在这样一个温柔的夜晚,被这样牵着手,摇摇摆摆地向前走,像小狗般吭吭吭地哭。

真好啊,听你的身体,听它忠实地述说疼痛,美与活着的感受。

 5 ) 安藤君在纽约日本电影节的Q&A

超级幸运身在纽约可以看到百元之恋在北美的首映。Japan Society今年的Japan Cuts电影节依然有安藤樱的作品,去年是0.5毫米,今年则是白河夜船还有压轴的百元之恋。而且超级荣幸的是居然安藤君来到了现场,楼主还不要脸的最后要了合照。
影片放映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起立鼓掌,足以见大家对这部片的好评。以下是简单整理的Q&A,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整部片拍摄的过程。现场有英语的翻译,由于楼主日语水平为0,英语也一般,如果有什么错误,还望指正,欢迎讨论。谢谢。

H:Host
S:Sakura Ando


H:首先我想问您,你是怎样准备这部片的拍摄的,之前做了哪些身体上的training。


S:为了准备电影里的boxing的镜头,我提早了三个月进行拳击方面的训练。但比起练出一个拳击手的身体,我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塑造一个邋遢懒惰的女人的形象,因为我想要变得越真实越好。所以我试了很多不同的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调皮的安藤君)

就像我说的我想要演绎一个邋遢到极点的人,我必须尽可能地增加我的体重。我希望观众看到她时不是觉得,哦这就是一个演员在扮演一个炒鸡邋遢的人而已,我希望我可以变得足够真实,就像大家真的看到一个真真正正存在你身边的生活糜烂的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同时,对于拳击手的角色转变,我不希望说有拳击手在看到电影时会说她根本就不是个拳击手,连业余都谈不上,只是个女演员罢了。我要求自己要在两个角色间都做到完美。

电影的拍摄总共花了两个星期。我们需要拍摄练习拳击前的镜头,也就是超级胖的时候,当然还有电影里开始拳击训练之后的场景。所以按照计划是我们会花四天拍邋遢女人的镜头,这个时候我需要尽可能的胖来演一开始的形象,然后在剩下的10天里我们拍开始拳击训练之后的镜头。所以我有10天的时间来减掉所有的肥肉,这样我的体型才可以拍最后拳击赛的镜头。

在开始拍摄之前我以为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为这个角色做准备。但是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所以我该怎么办呢。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增加更多的肌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长出一堆肥肉。这样在最后的10天的拍摄期里,我要做的就是把肥肉全部扔掉,然后我就只剩肌肉了。(译注:说着容易,肉哪有那么好减耶,赞演员的自我修养)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想要尽可能的越脏越好。所以一开始我会让身体上的各种毛长出来。然后我把我的头发弄的很像受损很严重的样子。我把我的头发放在发环上。我甚至还去了牙科医生那里。但我不确定你们可以捕捉到所有的这些细节。



H:除了身体上的表演(physical performance),强烈的体育精神,电影中还有一些跟physical comedy有关的东西。我想知道你关于physical comedy的思考?因为你最近在twitter上转发了Buster Keaton的一个小gif。还有都有哪些经典的电影启发了你在这部电影里面的表演。


S:事实上我自己很喜欢回看这部百元之恋。但我不会把这部片当做自己表演方面的inspiration。百元之恋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身体的重要性。在我一开始学习演戏并最终决定要以此为一生的事业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在身体以及内心层面都充满能量的演员。通过饱含的能量去表达一切东西,包括看不见的东西。所以我的身体对我的表演来讲很重要。它很重要也很复杂。在影片当中,我有一切出乎意料的动作(movement)我很喜欢。同样我也很喜欢身体本身的局限性。
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演员,我不单单奉献自己的身体,我还需要奉献我所有的时间。我会继续为了电影奉献一切的。



观众问答环节:

A:Audience


A:你会不会在你的假期里惊醒之后不小心打了你不想打的人呢?

S:哈哈哈。我不拍戏的时候就是你今天看到的样子。但说到百元之恋,在拍摄最后一个场景拳击赛之前,我刚好有一天的假期,我就专门去做了一个全身按摩。他告诉我他也经常会去帮一些动物做physical training,他觉得从我当时的眼睛里看,我像一只马上要比赛的马一样。听他说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我回家我朋友见到我之后又说,对不起,安藤君,你现在看起来活像一个杀人犯。所以我不得不说有一些角色确实影响了我。

the End


Theater里面大家对于安藤君的表演都很喜欢,很多人还都是她的老影迷。她当天也一直是活蹦乱跳的,超级好玩的一个人。最后还有观众直呼主办方明年还必须把她请过来,她也是万分不舍的才结束了Q&A。因为结束之后有Love Punch Party,有来自日本的乐队表演,安藤君也同样的跟大家一起玩得很high。最后再赞一下Ando为这部《百元之恋》做出的牺牲,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么好的表演。





 6 )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

  “好想赢啊,赢一次也好,就算一次也好。”   “是啊,因为那滋味最棒了,胜利的滋味。”   虽然痛得很,但我想在这里。《百元之恋》(100 Yen's Love,2014)的神经兮兮,不妨碍其足够热血励志,一如由安藤樱扮演的主角一子的反复失败,倒使这个角色显得真实可爱。而这部影片的精彩之源,正在于其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成功者(包括家人、同事或伴侣),没有拳击偶像的海报(如果来个“我要成为拳皇泰森”这部影片将直接失去韵味),或离开这个小镇去到大城市的愿景(摄影机始终对准街头巷尾,书写的是生活的毛边)。   同样刻画社会底层小人物,对于三十二岁还一事无成的御宅啃老族来讲,煎饼侠式“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的励志或夏洛式“若一切能重头来过”的抒情,相形之下未免显得不切实际得可笑,属于暴发户思维春梦一场。《百元之恋》不饰理想之辞的笨拙行动,似乎是出于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因而不在意成为谁的混沌挣扎,最终能够使自己成为自己。   《百元之恋》或许是安藤樱最好的表演[《0.5毫米》(0.5mm,2014)固然精彩,但人物更似客体观察者;《白河夜船》(Asleep,2015)虽优雅,而表演层次较为单一],她证明扮丑这件事不必须缺几颗牙或满面黑炭,而内心的改变亦可于潜移默化中完成。   这个女人稍显奇怪的长相,略微耷拉的眉眼,配上邋遢的大码睡衣,不打理的蓬乱长发,已经具备一份天然的颓废气质。片中一系列动作设计则更高明,包括驼背蜷缩在角落抽烟抓痒等细节,真实地呈现出不只是她,而是一代经济萧索年代小城镇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前后反差,也使得影片后半段的拳击运动,对角色的作用和对观众的感染,理由更为充分。   为什么选择拳击,一子是不知道的。或许是因为遭遇侵犯后的身体觉醒,或许是对那个男人情感的镜像投射,无论怎样,都与功利性或目的性不挂钩。她扎起头发,换上运动装,跳绳,打沙袋。配合突出速度感的音乐与剪辑,影片的调子亦随之从逼仄的昏暗内景,转向宽敞的明亮外景。   尽管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遭遇的事件是夸张的,但《百元之恋》的摄影机是冷静的。它的喜剧效果并非依靠对着镜头张牙舞爪的肢体语言,也不需要听似滑稽的方言语调或挤眉弄眼的扭曲表情。取而代之,是无数个尴尬时刻。   一块大得离谱的肉,嚼不动,一桌精心烹调的菜,他不吃。镜头就固定在那里,让人们有嘲笑失败者的机会;但终究多出几秒教眼睛去发现阴影中沉默的他们,又让好笑的事似乎没那么好笑了(长镜头之于喜剧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动物园的大象面前,一子问:“我说,那个,为什么会是我?”他在正面回答之前说:“去看狮子吧。”微妙的情绪拿捏,跳跃在荒诞与现实之间,举重若轻且哀而不伤,透露这悲喜交杂的尴尬。   这种尴尬的状态,在《百元之恋》开篇影片标题出现时已经昭然。半夜身穿睡衣的一子把自行车停在百元便利店门口,转身迈向门口,画面定格。这幅人物虚掉的静帧,摇摇欲坠而面目不清。   去买那些乱七八糟的百元零食之前,安藤樱骑上那辆破自行车,跟拍镜头忽而变得摇摇晃晃、震颤不停。影片第一次出现类似拍摄事故的非常规摄影,于全片固定、稳定摇移的运镜中凸显而出。   类似的非常规处理第二次出现,是在最后那场比赛之前她从更衣间走向赛场,并非高速摄影的前跟镜头被放缓播放速度。同样粗糙质感的画面里安藤樱决心满满的脸终于清晰,再不是那个黑暗之中颤颤巍巍的模糊背影。   生活没有改变,能改变的是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学习拳击的过程带给她的已经足够。一个小小的拳击俱乐部,遭遇四次全胜的强大对手早已可以预料失败,但她最终可以在被击溃前打出一次她所擅长的左勾拳,其弥合的是与家庭、与社会、爱情关系的裂缝。“人生可没那么天真。”小外甥打电动156连败后她说,她当然不是不知道胜利的什么。但对胜利的渴望永远不可能依靠天真的自欺或蛊惑人心的口号实现,它是瓷实的拳头捶打在身体上的痛的果实,如果《百元之恋》可以说是励志。   就像影片的结尾音乐唱词:“这场电影马上就要结束,请忘掉这样的我。今后的每一天,就算不拍成电影,普通地过每一天就好。”坦然接受没有成功的事实,如同能够勇敢承认自己没有价值的价值。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讲道:“哪有什么胜利可言, 挺住就是一切。”

 短评

废物一生只想赢一次。前后两截是完全不同的画风,确实挺好看

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真的演员,敢于直面满身的肥肉;真的崛起,敢于直面之前狗屎一样的生活。

12分钟前
  • 南赫
  • 推荐

最大的对手其实是生活,失败之后还要同生活相互拍肩膀。

1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hungry、angry、痛い——人生不外这三件事。winner的失败被拍得太多,loser的失败才显得这么动人,但更多更多拼尽全力之后的失败,都不会被拍成电影。但那又怎么样呢?在努力跟命运死磕的一刻,姐姐你丑得好美。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因为够丧,所以够燃。生活就像灰尘扑面,一拳打散后没有阳光、只有灰头土脸;可是还是要挥拳,因为所有的奋斗都值一百元。安藤樱演得不计形象的好~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日式励志,很努力啊,却未必会赢,很喜欢一个人啊,未必会在一起,也想对生活很好啊,生活老常常给出组合拳啊。

27分钟前
  • 純白灰燼
  • 力荐

安藤樱太优秀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2015siff第五部 从来没觉得新井浩文这么帅过!安藤樱真的太棒了!小人物的故事真实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两个人谈恋爱的部分也是少女心爆炸!故事处理很干净没有罗里吧嗦的东西 再怎么痛 只要有「但是」就好 看完出影城去全家怒买宵夜!

34分钟前
  • T.V.Zoe ி
  • 推荐

日剧日影总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温柔,哪怕真实成百元之恋这样的废柴肥宅丑蠢呆,打到最后也没赢过一场比赛,还是让她捡了个帅逼拳击手回家睡,可恶,太可恶了

35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化成没人样的一摊烂泥,一拳又一拳,磨骨化皮,浴火重生。看着好受用,因为它将「好想」的执念与「好痛」的结果,植入丰富的层次感,描摹出富有技巧性的状态渐变。这部戏之于安藤樱,重要程度不次于汤姆·哈迪的《勇士》,希拉里·斯万克的《百万美元宝贝》,张家辉的《激战》。

3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从臃肿废柴大块头到娇小燃情女拳霸,演技之神附体。头破血流也要赢,头破血流也要瘦。所谓表演,不止步于大家理解的神似或者形似的像,实实在在骗到观众,接近于真,俨然演员亲历,才是成功吧。安藤樱的眼神、肢体、表情、气场燃爆。出道十年,屡次拿表演奖,是该跟国际大导演合作,走出日本试一试吧。

4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最后几分钟真是跟着鼻头发酸。一个烂成一滩泥的女人,也应从这泥潭里自救一般的爬起,哪怕赢一次也好,要像个人一样堂堂正正的活着。结局多棒,已经足够赢回了自己。连教条化的鼓吹都无,实在值得鼓掌!安藤樱神发挥,请收下我的膝盖!!!!!!!!!

47分钟前
  • 🌊🌈♐
  • 力荐

今年看到最好的电影。从来没看过一部电影它的大反派就是生活本身。

4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百元之恋》最后,一子和负心汉男友遭遇一场,是有意设计的段落。男友完全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一子生活舞台中的配角,所以安排他隔开一米开外站着,面对一子的哭诉“想赢”,旁观者语气地评说。这就将主题坦白彰显了。这是一个女性主体的故事,一子身边的其他人都是她重塑自我的配角,一子是生命的主角

50分钟前
  • 小大君
  • 力荐

励志片没有鸡汤臭味真太难得了!

53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不是很满意结局啦,为什么不是女主角学了拳击之后把渣男揍了一顿嘛.....还稀里哗啦地哭个屁呀

57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当你被生活打趴在地,别忘了站起身拍拍生活的肩膀,向生活说声谢谢。你永远也打不赢生活,但你能打得赢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完结是因为开始过,失败是因为战斗过,可我还依然只是瘫在床上,看完了这部电影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电影最后百八円の恋这首歌出来的时候,整个人感觉复杂到一个不行,容我缓一缓先。

1小时前
  • 挪威
  • 推荐

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痛い!!

1小时前
  • 月蝕機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