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战争边缘

HD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乔治·麦凯,罗伯特·巴瑟斯特,杰西卡·布朗·芬德利,奥古斯特·迪赫,阿历克斯·杰宁斯,安佳丽·莫辛德拉,桑德拉·惠勒,马克·路易斯·琼斯,丽芙·丽莎·弗赖斯,杰尼斯·纽沃纳,尼古拉斯·肖,汉勒斯·魏格纳,Jean-Luc Julien,马丁·基弗,Ross Donnelly,Tina Louise Owens,Genevieve Florence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2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3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4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5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6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3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4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5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6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7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8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19慕尼黑:战争边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慕尼黑:战争边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罗伯特·哈里斯的国际畅销书。1938 年的秋天,欧洲正处于战争的边缘。阿道夫·希特勒准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内维尔·张伯伦政府拼命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眼见局势升温,英国公务员休·莱格特和德国外交官保罗·冯·哈特曼前往慕尼黑参加紧急会议。随着谈判开始,这两位老友发现自己落入了政治诡计布下的巨网,正面临异常的危险。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战争能否避免?如果可以,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想飞的钢琴少年唯一真爱史丹利与爱莉丝双天至尊现在,很想见你下一站,别离护心友谊万岁卧虎藏龙我在岛屿读书闪光少女2019独角兽2017绞刑架2:二次行刑真实时刻夺命高校狼少女与黑王子2016苏珊娜·安德勒灵猩杀人者最后一个人爱必争宿醉惊喜手足情1988辽远的乡村吸血鬼不死谁可相依2004交通站黑白大搏斗艳窟神探中华战士苏芬战争暴走财神2识骨寻踪第六季求救的人们记忆奇旅发现女巫第二季敲 Koputus招魂烈火男儿之隐患悲伤假期啱晒KEY火球的士速递国语

 长篇影评

 1 ) 信念爱恨情仇战争博弈片。三个青年立志改变世界,但是因为信仰立场产生分歧分道扬镳,在二战前却为了避免战争和消灭狂热分子他们又一次并肩作战

信念爱恨情仇战争博弈片。三个青年立志改变世界,但是因为信仰立场产生分歧分道扬镳,在二战前却为了避免战争和消灭狂热分子他们又一次并肩作战,携手为了阻止战争和消灭法西斯主义而全力而战……

影片开始是两男一女一起欢庆毕业,一起狂欢。然后就是男主为了结婚纪念日,跑去和妻子私会,被领导批评。他是英国张伯伦政府张伯伦的贴身秘书,很被张伯伦看中。张伯伦政府一力主和,张伯伦总统正准备与希特勒和谈,并签署和平协议。就在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签署协议前夕,英国的谍报部门,知道他与希特勒的秘书是同学,就安排他去接洽这个同学,以获取情报。男主并不情愿的应允了下来。到了德国后,张伯伦和其他几国的元首与希特勒进行会谈,男主正好遇到了自己的同学。同学什么都没说,让他跟着自己走。很快他们在约定的酒馆见面。同学让男主给他一个机会见一下张伯伦。男主没有同意,只是让他把明文件交给他,他拿去给张伯伦看,如果张伯伦愿意,就让他们见面。同学只是让男主在所有元首签署协议前,把秘密文件给张伯伦看。男主很努力,但是他位低言微,基本插不上话。一直等张伯伦休息了,大家说要出去吃饭。他留了下来,把文件拿给张伯伦,张伯伦看了,愿意见男主同学,所以见了。但是张伯伦对同学的见解不是很认同,所以同学愤然离去。后来男主才知道,他们一起的三个人中,女孩因为是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关进了集中营,因为不甘受辱,跳楼摔成了植物人,所以同学对法西斯主义十分反感,他觉得希特勒绝不会放弃扩张和战争。但是劝不了大叫不签协议,只能铤而走险,自己去暗杀希特勒,避免悲剧发生。男主回去的时候,发现有德国的密探在他房间里,与其搏斗,被打受伤,他发现秘密文件不见了。于是他全力争取了去与希特勒再次签订协议的机会,偷偷写了字条警告同学。同学手枪都在手上了,没有开枪。回去后失声痛哭。最后协议签下了,男主回去后听了同学的话,开始投笔从戎,全力备战了。

虽然是小说改变的影片,但是写实感很强,有好几次反转。其实男主跑去给同学提示的时候特别紧张,拿出手枪,想开枪又没开的那一段也很精彩。但是虽然反对法西斯主义,但是希特勒算了维护德国的思想,还是让他下不了手,毕竟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张伯伦明知道这样的协议没有意义,其实电影里也有,就是签完协议,希特勒等张伯伦走后,大骂张伯伦,几乎是讥笑的方式在说他。张伯伦也知道,但是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试炼希特勒,如果他不守信用,胡作非为,首先在道义上已经输了,就是师出无名,张伯伦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还有这么多无名英雄,他们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和平全力而战,不顾家庭,不顾生命,大家也不能忘却。

 2 ) 关于当年慕尼黑发生的一些事情

关于“绥靖政策”

记得高中的世界近现代史教科书上只有短短的一小段话,大意就是在希特勒侵略野心急剧膨胀的情况下,英法德意四国元首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在慕尼黑达成秘密协议,将苏台德区“和平”移交纳粹德国,史称“慕尼黑协定”。

我们的历史评价里,对其评论基本是负面的。但从当时英法的国际国内环境看,也不能简单的一棍子打死。

与专制国家的内政服务于外交的模式不同,近代西欧逐渐民主化以后,外交逐步的成为内政的延申,国内的民意和支持率才是政客们的关注点。经历惨烈的一战后,英法等西欧国家普遍厌战情绪高涨,在德国没有明显的越过“红线”的情况下就刺激德国或者对德宣战都很难得到广大民意的支持,很可能被定义为战争狂,出现战争还没打起来就被自己民众选下去的尴尬。

所以,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恰恰是国内反战情绪的一种表现,后来某些史学的观点把二战爆发的根源部分归因绥靖政策,而且忽略英法当时的国内主流民意单纯解释为软弱外交行为,有点不太客观。

关于纳粹德国的排犹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里,会提及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系统性的种族灭绝,手段残忍毫无人性,这也是战后纳粹被定义为反人类的非法组织的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是被教科书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纳粹和希特勒早期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以绝对的优势击败其它党派和政治团体而登上德国权力的核心位置的。甚至直到二战中期,希特勒和他所领导的纳粹党都拥有着很高的国内支持率。

反犹排犹并非始于二战,早在纳粹党兴起之前,整个欧洲甚至包括英法荷比等国,对犹太人大多持较负面的态度,其中原因就不赘述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让普通德国人对擅长玩金融的犹太人的反感达到了爆发的边缘,希特勒和纳粹党也敏锐的捕捉到了德国民众的厌犹情绪,为了获取更大的支持率,不但顺应这种民粹情绪,还适时的火上浇油推波助澜。

在纳粹党牢牢掌握了德国军政大权以后,继续推行更加严格更加系统化的反犹政策,这个时候已经很难辨别反犹究竟是手段还是是目的了。

关于希特勒的“战略模糊”

其实早期刚刚登上德国政治舞台的希特勒,其国家战略还是相对保守一些的,一段时间里他甚至一直把打败法国当作类似于我们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超英赶美那样的宏伟的目标。但小胡子不希望纳粹党和德国人看出他的胆小,从而影响其政治号召力,所以在国内公开场合里依然要不断为德国军政体系树立天下第一武力值的信念。

对外,则实行战略模糊的外交政策,简单说就是不告诉周边强国我到底想干什么,你们就猜吧。

合并奥地利之前,他非常担心英法干预,甚至都不敢公开直接鼓动奥地利国内的纳粹亲德势力。结果后来几乎一点阻力都没有遇到就吞并了奥地利,打这时候起,希特勒就觉得英法可能就是个纸老虎了。

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同时又深深担心英法等国阻挠,生怕吃不下去卡在喉咙里时候还被英法联合揍一顿,同时再被东边虎视眈眈的苏联挖去一块肉就更得不偿失了。

没想到英法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英法政府就先怂了,慕尼黑协定让希特勒不但没什么损失还获利颇丰,国内国际声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后来全面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其它地区,说是纳粹德国强占,其实也是当地老百姓半推半就的加入了,跟着隔壁强国混,怎么也不会太差吧。

这时候希特勒和整个德国都认为英法实打实的纸老虎了,和苏联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后,完全就不把英法放在眼里了,直接出兵踩了英法的“红线”波兰。

再后来纳粹德国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北欧西欧,两周半占领比利时,5天占领荷兰,一天占领卢森堡,4个小时占领丹麦, 占领号称拥有当时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就用了不到六周。

虽然主要功劳归功于德军的先进战术,但希特勒的战略模糊政策也为其奠定了较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直到进攻苏联起,才让美英苏不得不开始联合。

二战后,美欧等主要强国基本上都采取了较为清晰的国家战略,甚至冷战时期与美国西欧对抗的苏联,也没有采取模糊战略的意图,这也是冷战始终没有变成热战的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美欧诸国国民对于采取战略模糊的新兴强国,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天然的警惕和畏惧甚至敌视情绪,既有其自身的社会原因,也有部分是因为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给他们留下的政策阴影面积太大了。

题外话

从整体上看,德意志民族的某些优点显而易见,整个民族特性就是务实高效专注,诞生了大量的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看过德剧《Dark》的观众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民族深入骨髓的那种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理性且睿智的民族,在狂热的民族民粹主义支配下,也做出了试图统治全世界和种族灭绝的疯狂举动,可见民族民粹主义的危害有多大。

 3 ) 蒋介石与谭嗣同

影片中张伯伦的形象很高大,他不惜牺牲自己声誉,拯救天下苍生。但是无论张伯伦动机如何,这都不是绥靖合理的理由。为张伯伦绥靖喝彩的人,是不是不知道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卑微命运,他们只能在会议室门口等着;是不是不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最终被德国吞并;是不是不知道奥地利、波兰等国民众的境遇;不知道西班牙内战;忘记了犹太人的悲催命运;更是忘记了1930年代的中国也是绥靖的牺牲品。为张伯伦绥靖喝彩的人,潜意识中的观点是二战必定爆发,张伯伦延迟了悲剧的发生。如果战前的领导人更有勇气更有智慧,二战一定会爆发吗?坏人为所欲为,所谓的好人萎缩不前,难道会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影片最后打出的字眼是 “THE EXTRA TIME BOUGHT BY THE MUNICH AGREEMENT. ENABLED BRITAIN AND HER ALLIES TO PREPARE FOR WAR AND ULTIMATELY LED TO GERMANY'S DEFEAT.”认为正是张伯伦的绥靖为英国获得备战时间,这是是英国最终获胜的原因。那是不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苏联最终获胜的原因?是不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中国抗日最终获胜的原因?

要想洗白可以,能不能换种漂白剂?否则很难悄无声息地把一个黑人洗成白人。

但是这部影片还是很有张力的。德国男主角充满了谭嗣同式理想主义的气概。他参加了反抗希特勒组织,终于走到了元首面前,却没有拿出手枪。后来,女人问他:“你还想继续吗。”“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总有一天他们会把你绞死的。”“我知道。”边流泪,嘴角却有了笑意。这是对死亡的不屑。之前,朋友曾邀请他去英国避难求生,他拒绝了,说:“我爱我的国家”;“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的时代,但可以选择如何回应。“在物质主义洗礼之下,我们都失去了这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气概,面对法西斯阴狠的狼牙棒,又有谁敢挺身而出呢?四星给谭嗣同们。

 4 ) 帝国裱糊匠最后的挣扎

Netflix出品,片子本身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尽管剧情内核有点扯,据说原著不如电影好看。

明线虽然是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但暗流涌动的慕尼黑会议才是更重要的暗线,张伯伦和希特勒是隐藏的两个主角。

小时候总是嘲笑张伯伦的Naive,后来读多了几本书,才体会到:这不过是一个帝国裱糊匠试图挽回昨日的旧秩序和传统的最后努力挣扎。奈何时代变了,大人,老派欧洲政客的那一套在1938年的世界已经玩不通了,新的玩家和新的游戏规则已经进场,大变局开始了。

其实这部片子也谈不上给张伯伦洗白,本来他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傻白甜的张伯伦,还是嘴炮败家的丘胖子,本质上都是根据时代需求塑造的形象。

顺便吐槽一下这片子里希特勒的选角和造型,太出戏了,给人感觉太像戈培尔了

 5 ) 电影台词、休·莱格特和 德国外交官保罗·冯·哈特曼 的原型

01:37:39,370 --> 01:37:40,330

我有一把手枪

I have a pistol.

我或许有机会跟他短暂独处

I might get a moment alone with him.

1337

01:37:43,200 --> 01:37:44,160

别说了

Stop it!

你别犯傻

Don't be stupid.

我会把文件带到伦敦 会有改观

I'll take the document to London. It will make a difference.

-可能会进行更多会谈 对

Probably more talking, yes.

01:37:52,120 --> 01:37:54,040

-对 更多会谈 -我必须抗争

-Yes, more talking. -I have to fight.

1342

你不用抗争

You don't have to fight!

1343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

We don't choose the times we live in.

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回应

The only choice we have is how we respond.

1345

-你不用抗争 保罗 我们得谈谈 -我必须抗争 我…必须抗争

-You don't have to fight, Paul! We don't. -I have to fight.

1346

-不 你不用 不用 -不 这是我的责任

-We need to talk! We need to-- -I… have to fight!

1347

你明白吗

-No, you don't! No! -No! It's my responsibility! Understand?

1348

否则 我还不如一枪崩了自己

-Your responsibility? -Or I may as well blow my brains out.

1349

还有其他办法 可以会谈、讨论…

There are other ways of doing things! Talk, discussion--

1350

-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有 -总是有希望的

-There's no other things, no. -There's always hope!

1351

希望就是等着别人去行动

Hoping is waiting for someone else to do it.

我们不抱希望反而会更好

We'd all be much better off without it.

1353

01:38:42,540 --> 01:38:43,540

我会想念你的

I'd miss you.

1354

永别了

Goodbye.

德国外交官保罗·冯·哈特曼 的原型

Paul von Hartmann was an individual invented by author, Harris, who wrote the book that the film is based on.

Harris based Paul’s character on German lawyer and diplomat, Adam von Trott zu Solz, who studied at Oxford, joined the Foreign Office, and later advocated the resistance against Nazism.

Adam von Trott zu Solz Lived: Aug 09, 1909 - Aug 26, 1944 (age 35)

休·莱格特 的原型

Hugh is not a real person either.

It is established early on that Paul and Hugh were fellow students at Oxford, similar to Adam’s connection with Oxford student, Alfred Leslie Rowse, in real life.

Alfred Leslie Rowse (4 December 1903 – 3 October 1997)

The pair established a friendship as students, however, their relationship thinned over their views on German philosophy, similar to how Paul and Hugh don’t see eye to eye over their views on Hitler in the Netflix film.

 6 ) 同抽一根烟

此片来得正是时候。俄罗斯和乌克兰还在打,趁机再补补历史,只是看完失眠。 算是为张伯伦洗白还是为绥靖政策重新定义?如此大的历史事件岂由我们评说得了的? 说张伯伦太高冷无法预测希特勒的野心和腹黑,开玩笑吧,坐到这个高度,谁又会比谁更小白兔。只是实力说话而已,英法没落德国崛起,除了拖延还有更好的决策吗? 张伯伦虽然背负了骂名,可是也为丘吉尔做了不少铺垫吧。 其实历史都轮不到我们评说,纯看电影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牛津三友特别是双男主都太迷人。🇬🇧人从刻板遵守规则寄希望于会谈协商到最后看清现实准备投身空军。德国人从激情满满支持希特勒到最后差点刺杀元首。他们各司其职又互相影响各种反转并都在环境中成长了。 历史的巨轮下,个人如蝼蚁,国与国的对抗,利益集团的牵扯,为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而扩张,又岂是归罪于一个战争恶魔能解释得了的。 历史永远需要英雄,也需要罪人。可英雄有时候也是罪人,罪人在某个角度也可能是英雄,一切都由立场决定。 孩童才说好坏,成人只看利弊。年轻的时候一直被普世价值所左右,现在更懂得独立思考。普世价值是真正有价值的还是用来割韭菜的,这是个问题。当今俄乌之战的走向让我觉得,一切都需要一个平衡,当所有声音都一边倒的时候就是该引起警惕的时候了。人类进化出了最强大的大脑,要好好用它。

最喜欢他俩重逢时又共抽一根烟,同时吐烟圈交织在一起的那一幕。那是人类共同利益的交织,就是好好活着,不要有战争。只是和平这个议题对地球本球来说,终究是暂时的,非常的暂时和局部,谁让它最后进化选择了让人类来主宰。。。

 短评

因为脸多一星 谁不爱看帅哥呢 92组相性真好 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真神奇

6分钟前
  • raku
  • 推荐

有意思。Hugh和Paul才是真愛吧?Paul那前室友党衛軍愛Paul,看到Paul和Hugh眉來眼去、受授不清,氣坏了。

8分钟前
  • 身是客
  • 推荐

连着看了两部德国新拍的关于二战前时期题材的影片,都是德国人对他们自己的那段历史的反思,也可称为德国的“伤痕文学与电影”,反思自己的历史,特别是那些错误、罪恶的历史,值得关注和肯定。本片是部传统风格的历史片,以希特勒和张伯伦等战前召开的“慕尼黑会议”、出卖捷克领土的真实历史事件为纲,虚构了两位首脑身边、参加会议的德、英两个年轻人的故事,戏剧性、可看性不错,制作也到位。网友们对该片的历史观和虚构情节有不少争论,评价不一。我缺少研究不去评论,只是觉得今天看它,还是很容易联想到当前美俄在乌克兰危机的外交政治斡旋、博弈,似乎历史永远是在重复,教训很难被吸取。对历史、政治有兴趣者可以看看。另一部电影《法比安》则是一部很个性化的文化艺术片,内容没这部丰富,技艺上不错。另谈。

1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导演最后一行字幕坐实他脑中的片名其实是「张伯伦:被误解的英雄」

15分钟前
  • 水包酱
  • 还行

张伯伦牺牲了自己的名声,却让全世界看清了希特勒的真面目,并且为英国和盟军备战准备了时间,最终打败纳粹……这简直是「一盘好大的棋」。

18分钟前
  • 山微漾
  • 还行

无功无过,在虚实之间游走的“半”历史片- -被精心打磨的角色性格,着力锐化虚构角色与决定对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Jeremy Irons对张伯伦的演绎或许如设计的方向,帮助更多人(至少有兴趣/被片刻说服)重新建构认知。但这并非上课,可以补足什么新奇理论;也非写尽波云诡谲、更花招的类型片;徒留大段生活的琐碎细节以及毫无进展的情绪特写。表达上的停顿阻止它能完全呈现原著的精彩,些微可惜。

19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倒是让我对张伯伦有了不同的认识。

22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卡司里老的少的好演员这么多,电影拍得不错也是理所应当,也确实扭转了我对张伯伦的一些看法,大概是最近几天看了点一战相关吧,多少能够理解他避战的怀柔立场。然后看到演ss的八月和演反抗军杰尼斯的对手戏就一边感叹德国演员中青年交接棒,一边又有点想笑,德国电影圈子这么小,这些人不是在演nazi就是在演jew的路上,再不然就是国防军,反正谁都跑不了

27分钟前
  • pissoff
  • 推荐

重新为张伯伦翻案,或者说还原出更务实复杂的政治人物,此片相当成功,也得益于之前研究和小说的基础,Irons的表演入木三分。造成戏剧冲突的小人物视角和动作其实并无关大局,更为可信。

28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很不理智地打了五星。毕竟角色是虚构的,整部电影的定位只能作为增进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不过确实对张伯伦的印象有所改变,主创对绥靖政策明显是不全盘否定的态度。虽然是虚构故事,但不得不说这种基于历史的setting还是让人很有真实感,有些桥段拍得挺紧张的,希特勒的形象也很…有威慑力。我承认…整部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两位主角的身份形象设定…我都好爱😍原本抱着严肃历史片的预期来的,没想到嗑到了知道能嗑结果竟然这——么好嗑的cp,意料之外多的戏份,完全可以说双男主了吧😍无语…真的好尊…好带劲儿…德国人和英国人重逢时的对视,分享的一支烟,嗑死谁了,可惜时代洪流如何凭一己之力阻挡…夏日不再,乌云将至。还蛮喜欢对当时德意志人民那种无意识狂热的诠释刻画。Jannis片中形象好帅,荞麦德语说得挺不错,可爱。

33分钟前
  • 待拆乌托邦
  • 力荐

爱情就是和你分享一支烟,再屏息一起吐出(。

38分钟前
  • 墨殊
  • 还行

1938年英法德意在慕尼黑讨论捷克的苏台德,捷克只能在会场外等待宰割,而今天俄罗斯与美国欧盟欧安讨论乌克兰问题,乌克兰都无法坐到谈判桌上,历史多么的相似。

40分钟前
  • 深蓝
  • 推荐

铁叔、荞麦、巴比伦柏林女主、Jannis、Jessica唐顿庄园小女儿,算众星云集了,历史层面其实展现得还是一般(之前个人论文研究的刚好是这段时期),为主演们多加一星

45分钟前
  • Los🌈
  • 推荐

人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但是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嗯嗯嗯,领会到了

50分钟前
  • 您老朋友王狗熊
  • 力荐

第一次看慕尼黑协议的片子。一开始的盲目追随,到后来身边挚爱的人受到连累,才发现纳粹的可怕。张伯伦说他只是拿着手上的牌来去打,让我变成小丑只是很小的代价,如果真的违背了协议,那就让全世界都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54分钟前
  • 劉二智
  • 推荐

张伯伦对英国肯定是贡献巨大,看看皇家空军在38年秋季的战备细节,就会知道如果战争提前一年在38年秋季就爆发的话,英国真的很难扛下来,道丁的防御体系根本来不及建成,即便拖到39年秋季开战,若没有战争之初一直到第二年敦刻尔克战前那大半年的phony war的继续拖延,英国要应付BOB仍然很艰难,40年下半年的BOB都扛得那么难,试想想提早两年?德国空军经过了西班牙内战的演练,皇家空军有什么(喷火38年8月才刚入役,更别提对C&R体系至关重要的CH和CHL雷达站建设进度)?这种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名誉的人是很难做的。再加上一战的惨痛阴影笼罩着他们这一辈人的记忆,对再一次大战争爆发重蹈覆辙的恐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国首相首要关切的自然是本国利益和存亡。

58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源于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寄托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一种自然的、自发的、未收到摧残的状态,肯定就像这样:各路神灵遍地,见神就拜。古希腊就是如此,那些原始民族的也都是如此。像和某这样的一神,肯定是大规模蛮族入侵和征服的结果,一神的背后是血流成河、杀人如麻,它们先是靠杀人来普及信仰,后来信仰本身就成了杀人的理由,一神是人类精神的怪胎,是这个世界的灾星。民间,才是本来的样子,才是真正的、欢乐的人间烟火的样子。

1小时前
  • 张星翰
  • 力荐

这样一部电影,定位挺尴尬的其实。大的历史框架是不能动的,否则就变成架空历史了;虚构的人物只能在既定的框架里作有限的游走,创作空间相当狭窄,而观众对于最后的结局早就了然于胸;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也处于暧昧地带,介于写实和虚构之间。那这样一来,作者对历史人物(比如张伯伦)的重新评价,其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1小时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人类高质量男同片 /// 可以为了结尾升四星……未来有太多比夏日的那场决裂更残酷的事情。

1小时前
  • 喜得泥
  • 推荐

我的天啊这个角度,真《张伯伦:忍辱负重的黑暗骑士》???(不行,希特勒这个演员完全不行,完全不行,再搞什么啊)

1小时前
  • Devlali Numb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