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退变

HD

主演:Vladimir Azhippo,Dmitry Kaledin,Olga Shkabarnya,Alexei Blinov,Viktoria Skitskaya,Maksim Martsinkevich,Zoya Popova,Alina Alekseeva,Alexey Trifonov,Kristina Voloschina,Nikita Nekrasov,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Romeo Castellucci,Adin Steinsaltz,瓦莱里·切斯普拉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英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2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3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4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5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6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3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4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5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6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7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8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19列夫·朗道:退变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超人训练营

一.在你成为超人之前,先了解一下“人是什么”

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在他著名的箱子实验中,以老鼠和自己的亲生女儿为实验对象,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向来珍视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存在。他主张心理学家成为统治阶级,负责制约训练民众,使其“既具有人性,又能听命行事。”

用了这款神奇水,你会拥有仙女皮肤,这是初级情境;

隔壁妹妹用了这款神奇水,她的皮肤发生了神奇的改观!这是令大部分人趋之若鹜的升级情境。

你或许会说,如果我早知道这只是给我设定的情境等我上钩,那我肯定不会上钩啊。有意思的是,我们常常会听到以下对话:

“那款神奇水听说很神奇,你用过没?”

“用过用过,的确很神奇!”

“是吗是吗!我也要!”

你或许会说,这都是身外之物,和自由意志无关,我的大脑还是有它自己的想法的。

再搬一个实验,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米尔格兰姆进了一次关于权威服从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你去电击那个手无寸铁的人,我给你电流,电流会越来越大,最终要了那人的命,但你不能停!不能停!不能停!”被电击的人发出痛苦的呻吟,最后僵直了身体……

在这个实验中,电击者是受试者,被电击者是演员。实验要素有一点非常重要:教授必须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命令受试者执行电击指令。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人还就真执行了。

幸好这是在演戏,不然你真要电死他吗?!

我们通常认为,一些疯狂的打砸抢烧事件、极端民族主义浪潮,是因为从众心理或者人性恶,“不要试探一个人的底线,小心亮瞎狗眼”。但实验结果却说,在多数人的内隐态度中,他是会服从权威的,只要有一个人揭竿而起并形成权威,其他人就会跟着搞破坏。

“噫~最近那只被抢草的兔子,真令人同情。”

“后来大威出来辟谣了,有理有据,你不知道吗?神反转啊!”

“是吗是吗!蹭热度的兔子真该死!”

大部分人看来都没脑子,你一定很好奇,那没上钩的那少部分人呢?呃……或许我是少数派吧?这就不得不说第三个著名的实验了。

1981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科姆斯与哈达韦的“老鼠乐园实验”中,他们为老鼠建造了这样一个住所:四季如春、有酒有肉有美女,哦不美鼠。只不过,他们在酒壶那里做了点小心机,想象一下我们的宫斗剧吧,就是内味。美酒令人上瘾,按道理也应该令鼠欲罢不能。可区区老鼠,它竟宁愿选择喝白开水!

科学家们十分紧张:想必是美女在侧,鼠辈分心了吧?于是,他们把老鼠的乐园砸了,美鼠撤了,把它们关在了环堵萧然、拥挤不堪的小屋里。一杯酒、一杯水,选哪个?老鼠们回归人性,哦不回归鼠性,终于敞开肚皮,酩酊大醉,第二天,第三天,“但愿长醉不复醒!”

心理学家们由此推论,关于物质成瘾,究其根源在于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未得到满足,当他们得到了满足,过上精神和物质都幸福的日子,就不会存在“成瘾”这种现象了。

呃……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你幸福吗?

我们生活在大数据的时代,这个词越来越冷了,是因为它越来越不重要了吗?不,是因为它已经成熟了。大数据经过生态部署、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运用,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12年,只是短短的八年以前,我们收到快递的第一时间,是先撕掉上面的个人信息,火车出站的第一时间,是销毁车票上的二维码,“那里可是有你的隐私啊!不法分子会利用起来!偷走你的血汗钱!”隐私,这个在人类的斗争活动中占据了几百年核心位置的词汇,像是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我们交出自己的头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紧密联系人,交出自己从出生到此刻的履历,换得信息共享:明星出轨了、明星结婚了、上市企业倒闭了、不法之徒要出境了……

大数据时代,即无隐私的时代。寡头们一边打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一边完成信息聚拢,谁都想成为独享数据的那个人。2019年,抖音海外版 TikTok因非法收集未满13岁未成年隐私信息,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出约3800万元人民币的罚单,背后的事实是什么呢?美国主要在线服务及社交网站运营商,在用户注册前均要求用户同意“禁止1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条款,TikTok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这是一句话的事儿,多写这一句,就少损失将近四千万。

而我们对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摘录一条来自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的文件,“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在App中没有隐私政策,或者隐私政策中没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未逐一列出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

在这里给看条文就瞌睡的同志们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是,你要明白告诉用户,你会搜集他们的个人信息,还会搜集他们其它软件如微信、网盘等软件的信息,用户同意了,你才能搜集。可是寡头们是如何骚操作的呢?不同意,就不给你用我的软件!我们必须在那个不起眼的小圆圈里点击勾选,不然只能卸载。当我们刷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感叹时代进步的时候,互联网进入了收费时代,你不仅让出自己的隐私,还得倒贴它们钱。

当然,公不公平的,看个人幸不幸福咯。但话要说清楚了,咱们这个东西,巨好玩,好多用户都玩过了,盛赞!要想参与,请找到条款下那个不可见的小圆圈,我先点为敬!

二.超人训练营《DAU:退变》

欢迎进入游戏,它的世界观你再熟悉不过了,信息共享,每个人都是小透明。这是一个研究院,它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占地面积不小,隔音功能强大,有独立的研究所、住宿区,还有伏特加喝到饱的免费食堂。年轻貌美的研究员,嗯我选了这个角色。

第一个任务:和功成名就的老教授组成COUPLE。

有点犹豫。

这里没有秘密,我已经看到食堂卖酒的小妹薇卡,饱受大厨伊万的骚扰,到了精神崩溃的境地。薇卡虽然根本不想参与这个关卡,但还是被安排与同样卖酒的姐妹依拉参与竞争,竞争获得伊万的爱。薇卡在马路上大哭,她从傍晚哭到深夜。

我还看到和我一起进来的院长秘书,被院长约谈后强J,这恐怕不是她想象中爱情的开展方式,所以她也哭。

这些画面给我印象太深刻了,但规则就是规则,我和老教授聊了起来,我向他分享自己关于爱情的感伤,他非常有耐心,我想我是幸运的,我像薇卡和秘书一样哭了起来,他就在一边默默安慰我。

“我不能理解,你和我在一起的同时还爱着别人。”

“我的确爱着别人,其中有我的老婆。”

信息量太大。

我决定不理会他的追求,毕竟我是有精神洁癖的人,他说着新颖的情话,对我从无无礼举动。薇卡绵延不绝的哭声吸引了年轻研究员的注意,薇卡和小鲜肉们混在了一起,大部分时候,出于某种未公开的原因,我得跟他们呆在一起。他们喝酒,我一根又一根地抽烟,他们喝醉了酒玩得很嗨,薇卡开始勾引男生们,我想他们发生了关系。

自从院长强行占有秘书后,秘书换了高发髻,用院长的话说,她真是“顾盼生辉”。院长甚至为此租了别墅里的一间房,别墅是持有通行证的人才能出入的圣地,那里住着所有玩家的偶像“道尔”。道尔总是躺在床上,他无法自主行走,必须被人抬进轮椅里行动。据说道尔马上就会恢复健康,带领我们一起闯关。有时候,研究院里会组织瞻仰活动,他躺在床上,看起来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喘着气微笑。

发生了件诡异的事情,我被院长喊去约谈,大致是院内最近有些不堪入耳的风言风语,说我跟老教授在一起了,这是不道德了。我感觉匪夷所思,这难道不是你们给我的任务吗?

“没有这回事!你要是想教育我,可以想想怎么教我堵上说风凉话的嘴!”

我很气愤,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院长被人挖了坑,原来,那个秘书是个卧底,用来测试队伍的纯洁性。院长被撤职,来了一位新头头,我叫他阿志,但平时也很少打交道。这位阿志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他只跟男研究员们混在一起,谈谈运动,谈谈心,从不和女人接触。

至于薇卡,她在男研究员那里得到了某种治愈,欣然原谅大厨伊万,他们在某个深夜玩脱衣多米诺游戏,被巡查的阿志抓个正着。伊万输得裤衩都不剩,厨房的其它工作人员也没好到哪去。阿志遣散了男员工们,女员工则被命令当众检讨,我当时就在台下。薇卡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哪里错了,还是伊万站了出来。

“是我提议脱衣服的,我辞职!”

伊万是条汉子。

第二个任务:角色扮演(我,分饰两角,猜猜呢嘿嘿)。

我开始觉得这个世界有点意思了,不再搭理老教授,沉浸在规则中不可自拔。我有自己的意识,有了上次的教训,我必须格外小心陷阱。

阿志扮演狱卒,我扮演囚犯,啊……每次的任务都有点变态。但很快我知道,除了院长之外的所有研究员,都在扮演狱卒。有一位我不太打交道的老教授(不是我那位)扮演预言家,据说他会预言第二轮任务的走向,收录到更多的犯人之类的。考虑到角色设置有点简单,我想任务走向也可能是在囚犯中养成越狱者、大哥大。大哥大我是没指望了,但反观第一个任务的套路,我觉得越狱也许是条策略。

行不通。我们所有人都被关在了一起,而且不知为什么,还故意把我们安排得特别挤,屋子小就不用说了,连桌子都被设计成十字架形状的。你想象一下,七八个人,围着一个十字架形状的桌子吃饭,筷子都要撞一起去了。我对心理学不太了解,但是我还知道那个著名的实验。“暴食症”“酗酒”……各种触手可及的瘾,我得控制自己。

新情况。先是所有的男生都被叫去约谈,阿志详细询问他们的过往履历,没人撒谎,都是透明的。等他们回来,我发现所有人都被剃了光头,有几颗比较标致的头骨,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我很在意一个人的骨相,我的脑袋是畸形的,所以要用发髻掩饰。

很担心女生也得剃,可是并没有。但是有一个女的,好像是薇卡的闺蜜,她被扇了几巴掌,连耳根带脸的那种大巴掌,原因是她吸大麻。我是抽烟的,很多烟,他们喝酒、彻夜狂欢的时候,我在旁边一根又一根地抽烟,没人问过我要不要飞叶。没人会拒绝,但我好像太特立独行了。

阿志没有为难我,其它有不少人受了欺负。

“我觉得忍气吞声这种观念,不是一个道德观念。不管你有罪无罪,犯错与否,忍气吞声都是一种不道德的举动,一味忍让意味着你在纵容挑衅者。”

这就是角色扮演游戏最坑之处,霍桑说,“如果有人长时期地对自己一副面孔,而对别人另一副面孔,那么最后他会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而角色扮演,也是淘金场,因为盐溶于水,而沙不会。(好像跟金子没什么关系哈)总之一个人有多沉浸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角色特质与他的内隐态度便越契合,也就是说,他如果扮演一个杀人犯让你觉得,天呢真是绝了。那他多半具有杀人潜质。我们常说,要观察一个人在极端情境如争吵中的言行,因为这暴露人性;而同时,也应观察一个人极易被哪些情绪、事件煽动,如果这事件需要他发挥谩骂、攻击本领,此人显然具有深藏不露的暴力倾向,如果这事件复杂、需要一定的思考能力,此人则更接近文明。

大家对于囚犯身份,还在适应阶段。为了加快进程,阿志带我们参观了一些很残酷的实验室,他命令人抱来襁褓中的婴儿,测试它们在不同刺激下的脑电波反应;他还把人和猴子都关在玻璃仓里,关很久,看着人的行为越来趋同于猴子;之后,我知道他约谈了预言家,商量一种让我们迅速升级的办法,道理复杂我没听懂,反正结论就是,啥都不做,任我们自由发展。

结果,囚犯们越来越纵欲,大早上喝得酩酊大醉,我还知道有好几对都悄悄发生着关系。男研究员中,有一个大个子戴眼镜儿的男生,非常自律,不喝酒、不抽烟、不说段子、一心求学,我很欣赏他,暗自打定主意跟他混。其他人的放荡狂欢的行为下,他们是咋想的呢?孤独不是一群人的狂欢,压抑是。

桌子太小,房间太小,连他们睡觉的床都仅容一人躺下。不出事儿才怪。

第一件事,便是厨房的男帮工们集体消失了。出局是肯定的,我只愿不要发生更糟糕的事。前一天晚上,他们在谈论革命的话题,工薪阶层有这种想法,我们并不以为意。这件事发生后,我想自己只有越狱这一条路可走,越狱和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正当我拿不定主意,道尔突然申请,说他要下线?阿志没搭理他的申请,阿志假装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起码作为狱卒是听不懂的。但我懂了,“外面”什么都没有,游戏的边界就是这个研究院而已。越狱不成,得继续潜伏。

第三个任务:饥饿游戏。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哪怕疯狂一次的资格,因为某种未知的缘故。我确信,当一个人一直走在直线上的时候,他其实会到达错的终点。所以有时需要作出改变,一点点的改变会引发蝴蝶效应,这或许会是灾难,但也可能是解脱,这种解脱来自于直接存在。”

为什么直直朝着终点走,还是到不了终点?这路本就在迷宫之中,走一辈子都别想找到出口。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做能让你感觉自己在这里,而不在别处。阿志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预言家已经降级为囚犯,因为第二个任务的走向,和预言家的设想完全相反,他本来期待我们能组成一个小型共享社群,迈出无可限量的欧米伽点的第一步。没想到我们竟是群见好就收的废物。

喝酒已经不能满足我们,我们必须像出征的战士般,喝一杯酒摔一只杯子。对美女的欣赏也不能停留在爱欲,我每晚都听到打桩般惊心动魄的噪音。我们开始毁掉一切美的东西,甚至不放过墙上的一幅画,大个子戴眼镜的男生往画上拉了一坨屎,这个行为引发的余波影响深远。我虽早已立志跟在他屁股后面,但他走得实在太快了。况且,我有点恶心,烟抽得越来越多,整天头昏脑涨。

“大多数人都会以某种方式坠入爱河,但是人们通常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有时候他们就会因为这个缘故而毁掉他们的爱,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爱是什么。对于一些人来说,爱是一种不同的、去利用他人的方式,这就像“我喜欢土豆”。“我喜欢土豆”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喜欢吃土豆,我不会用另一种方式去爱他们。所以你看看这些风流韵事,就像人们爱土豆。”

曾经的预言家一手托腮看着这一切,他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会这样呢?

大个子甚至从猪圈牵出来一头猪,加入到纵酒狂欢的队伍里。猪很好看,精瘦的体型,尖脸尖嘴,聪明伶俐,我忍不住想喂它一片橙子。可大个子拿起一把长刀刺进了它的喉咙。气氛有点尴尬。谁也没想到禁欲系的他会有这样的爆发力,盐溶于水盐溶于水,大个子晋级成了大哥大。已经没有路可走了,我打算静静呆着等下机。

下机是必然的,在我头昏脑涨的时候,阿志给大哥大下了最后一道指令。

“整个机构都要连根拔除,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腐烂延续,所有人都得死。”

大哥大是赢家,大哥大是超人?正当我想大骂阿志暗箱操作的时候,我从界面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似的。

几天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开发者的邮件:感谢您的试玩,本游戏存在较大Bug,目前正在重写,欢迎下次试玩~~

 2 ) DAU理念简批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1.当对DAU系列,或者只对 《列夫·朗道:退变》DAU. Degeneratsia (2020) 展开批评式的评论时,总是显得不那么容易,从道德、伦理、剥削等等多面角度展开其实都多少有些有力未逮,对于这样的所谓影像实验,我认为或多或少要从比较根源的源头上去找才更合适。

当从根源上追溯Communism这个词的时候,这个从布尔乔亚的血脉中孕育出的反布尔乔亚理念,带着特殊的政治观点和思想体系,由马克思、恩格斯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一同赋予了某种无法摆脱的命运,它首先体现为布尔什维克式国家的集体经验必须被这种理念所认可,而不能反驳这种理念,这在这种理念的底层,形成了一种沛然的助推力;而后,则是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经验都有赖于这个理念的参与或某种指导,这在这种理念的四周,形成一种超然的保护,在推力与保护的双重作用下,该理念其实就会被推举到一个它看起来隐形,但时刻无所不在的地位,这种超然地位带来的超然属性可以被定义为Socialism的先验性。

但实际上,这种Socialism理念的现实应用就会出现和现代性中的理性一样的境遇,而这正是现代性中理性的二律背反,即与康德的存粹理性批判的差不多的类似问题。不难发现,Communism在实践现实阶段Socialism的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球员”的境遇,这样的境遇带来阴魂不散的问题就是:理念将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时态,因为这个理念根本的问题是自己带来的,但它无法解决自身,它不得已得必须要求助于一些更高的原理,这必然会超越经验,也就带来了对理念所谓“道路”的异化与主观解释。那么没有办法去验证,没有办法被解释,没有办法去理解,也没有立场去质疑,但又必须对它产生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尴尬,就会使这种理念跌入到黑暗和矛盾中去了,我们虽然得悉在某些地方必然隐藏着某种根本性的错误,但他无法被揭示出来,所以作为试金石的实践与经验,或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式的金科玉律,也就在此不攻自破了。

至此,可以提出对于DAU系列的整体大故事,亦或只对 《列夫·朗道:退变》而言,实验基地或者说实验城市来还原前苏联的历史作为理念,它无法被揭示出来的根本性错误作为矛盾性的内核,是电影最大的愿望表达,也可以说,DAU系列电影最大的麦格芬在于此:通过完成彼时空间历史建构的外在形式,来还原彼时时间历史所包含的内在内容,甚至依次影射现今。以此立论为基础,不难发现,《列夫·朗道:退变》中,无休止的冗长、杂乱、随性、因果逻辑链条不强,甚至松散,无修饰或者能称之为“就那么发生了”的故事情节;视听上手持,不太“讲究”的打光和构图等等自然主义的风范;癫狂有时候有些过火的表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阐释前文理念的形而上学表现。

2.稍微走下神,让我们回顾下,由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构筑的意向性叙事传统伊始,美国传统成就的一项伟大创举,就是把电影中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度量,一个无足轻重的单位载体,在这个载体坐标中,重视逻辑、展现因果,动作催生反映,问话需要回答变成了标准的模式化范本,动作-影像以其下辖范围的诸多最符合人类“常识与经验”的比喻、符号、意识形态乃至情感等,就成为了电影绝大多数的形式。

那么对历史上,社会原因必然存在,却更应该赞扬其意识的意大利人的“新”影像直觉意识而言,新的叙事,即新现实主义在这里展开。例如,战争末期的情境中,罗西里尼电影中片段化的零碎相遇情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战后危机的情境中,德·西卡不再用事件的媒介或世界线来衔接情节,打破封闭叙事(《骑自行车的人》);同样情景中,罗西里尼镜头中孩童漫无目的、神秘不解的“无意义”城市游荡(《德意志零年》); 弗朗西斯科·罗西抽空中心,完全散点叙事的亦步亦趋(《龙头之死》);费里尼如梦似幻复式展开的无限时间(《八部半》)等等。以其拒绝时间只作为载体单位意义的姿态,探求还原时间无限广延的不确定性的意图,掀起动作-影像危机的革命,在这种程度上,还原时间本来的面貌,正是在-反电影-,那种传统“老旧”的电影。

从这个角度再审视《列夫·朗道:退变》,会发现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继承了时间随意性和偶然性:将角色的日常、肢体、行为等事无巨细的捕捉,随性无章法的跳切与时间“偶尔”相会,以纯粹“自然主义”的笔触描绘了DAU城中歌声欢笑,威逼、利诱、背叛,刑讯,审讯,死亡等等,这些松散切片式的影像,组合成为连续的影像时,才注意到它有意识地回避了为人物、事件、情绪甚至是画面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定性的惯用手段和方法,来组成一个充满向未来敞开时间性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式的新萨罗城。影像中可以被定义和定性的部分,被悄悄拆除,不确定性的时间由载体单位变为了表达主体,其-反电影-的意图看似消解了繁琐累赘的概念和符号,朝着无边无际无限广延的时间中奔去。

但其实,DAU系列或《列夫·朗道:退变》其终极悖论也就出现在这: 一个文本在完成后它就是封闭的,它的语境必然也是封闭的, 因为时间的度量在我们看来是以我们自己作为观察者,电影无论是6个小时、60个小时亦或600个小时,它必然受我们所处的观察位置封闭于某点,-反电影-的时间性,其原理是由封闭的文本语境扩展到无限现实语境的广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反电影-。DAU系列或《列夫·朗道:退变》中时间无边无际的新萨罗城,在现实语境下有一个最终的封闭,即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那么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到,其实真正的-反电影-也只是一个幻象,因为新现实主义也同样封闭于意大利战后重建城市,残垣断壁的消失,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但却不妨把-反电影-作为电影的某个终极麦格芬,或许会成为革新电影语言的那块砖。

再回到DAU系列和《列夫·朗道:退变》,按照话语层次区分,数百万美元建造的新萨罗城,当然要算作文本语境,苏联解体前可能真实存在的新萨罗城当然要算作现实语境,其间产生的大故事,是按照现在我们实际看到的电影那样发生的。当然可以设想,在你觉得义愤填膺,受不了这里面歇斯底里或者恐怖阴冷的时候,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完全可以学习昆汀,让一位来自漂亮国的刀枪不入、武力超凡的灯塔队长,瞬间突破国界与区域的限制进入小镇,杀光所有官僚与独裁者,救出无辜的,还有自由意志追求的人们,只要安排的合理,完全可以瞬间引爆影市,赚他个盆满钵满,不过导演其实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某种固执以为文本之语境等同于现实、或者前者一定要服从后者的错误认知随处可见,但只要是电影就是叙事,其间必然存在一个封闭的文本语境,文本语境又必然与现实分离,所谓重合,纯属偶然,这是电影/故事的虚构性所决定的前提。基于这种虚构性/预设性,观众追求的是戏剧性不是“真实”,而导演需要尊重的是文本语境即故事世界的逻辑而非现实,所以,现实语境根本不会影响或决定故事语境,除非导演认为遵循现实有助营造戏剧性情境。

那么真遵循了现实语境的DAU,会因为DAU影响其风格吗?这其实也属于痴人说梦,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之所以要采取纯粹的“自然主义”手持,不甚“讲究”的打光和构图还有剥削式的表演,还是因为如此一来的电影语言就带有了强烈的情感倾向和表意,现实不会设限,这只是导演在严格地自我设限,风格也就由此产生。所以把现实语境的新萨罗城,视为故事必须遵守的语境之一,在语境不同种差的监督下,这个语境/背景显然不会参与到人物行为中去,因为它作为信息,需要交代,就像导演安排了精致的美术细节,表现其作为前提的重要性,且不断的将摄像机摇来摇去把这个背景信息塞进故事又无须解释拖慢叙事进展。之后我们也同样可以看见。随着叙事推进,不同种差语境的功能/序列的不断归并,它和它的存在将逐渐淡化至无,所以最后或许可以提出,《列夫·朗道》 系列和《列夫·朗道:退变》最大的风格,与最大的戏剧性,就是1938年到1968年这30年间苏联中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式的新萨罗城风貌。

但最后,我悲哀地预感到,即便可以拿风格与戏剧性当做对主题的解析,恐怕其核心等全系列放出也不一定能真正地揭示真相与真实,真相与真实可能永远埋藏在在了那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度里。

 3 ) DAU:不是名垂青史,就是遗臭万年

文/笑意

公众号:抛开书本

我在柏林电影节,看了8个多小时的DAU,经历了过山车版的观影体验。

DAU在柏林首映之后,似乎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真实版楚门秀”。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个备受争议的电影项目,我觉得有必要谈论一下电影的内容本身。

以下剧透预警。

娜塔莎

入围主竞赛的影片《列夫·朗道:娜塔莎》,从五十年代苏联某神秘科研机构餐厅的两个女侍应Natasha与Olga的生活切入,Olga年轻美貌,Natasha则已半老却犹然风韵十足。

我们看到她们白天在餐厅接待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与警官,还有他们的家属,似乎游刃有余,井井有条;而晚上却一杯又一杯互相灌醉,借酒消愁。

两人在谈起什么是真爱的话题后,Natasha突然因为无法忍受Olga不懂爱的真谛而开始斥责她,Olga则用自己的年轻来讥讽Natasha青春已逝。Natasha终于爆发了,命令Olga清扫柜台。Olga此时也决心刚到底,坚持要回家。两个女人相互撕扯。这一幕撕逼大戏长而不冗,一气呵成,张力十足。

后来她们与一些机构成员和法国科学家Luc一起彻夜狂欢,一杯一杯灌下伏特加,用鱼敲打着桌子,跳上桌子拥吻。

镜头不加掩饰地记录下在酒精作用下Natasha与Luc的做爱全过程,镜头太生猛,一扫在场观众的困意,小至Luc试图解那个年代的纽扣bra却解不开的细节都让人看得兴味盎然。看着银幕上一对老鸳鸯真枪实弹的缠绵,谁不目瞪口呆?

此时Olga与Natasha的关系就很有意思了,两个人似乎又亲如闺蜜,Natasha还会把Olga拉到床边给Luc翻译,又把Luc抛在床上,在浴室一边洗澡一边和Olga比较与身边男人们不同的情愫。

而第二天白天,她们又衣冠整齐地招待餐厅的客人们,到了晚上,又开始一杯接着一杯对饮,斟满白兰地饮尽,之后一口伏特加一口啤酒,吐完了继续喝,甚至试图用啤酒来解酒。。。战斗民族果然都是用生命在喝酒。

看到这里,大家都以为这部影片只是苏联时期的生活小品,呈现苏联人民是怎么撒酒疯的。没想到正片才刚刚开始。

突然镜头一转,Olga躺在浴缸里被KGB(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泼水醒酒,Natasha随后被带到审讯室,拷问关于她与外国科学家luc的关系,一步一步被KGB的头子Vladimir进行生理与心理的折磨——剥去衣衫,披头散发,用方才喝过的白兰地酒瓶凌辱侵犯。

但这个过程又不是我们想象的纯粹的残酷折磨,Vladimir似乎熟稔“打一巴掌给一颗糖”的审讯策略,给Natasha斟酒,命令其吃沙拉,又反复提起要和Natasha做朋友。Natasha的反应也很让人玩味,她在被凌辱后,还能收拾衣装正襟危坐,并施展她作为女人的魅力,试图取得Vladimir的好感。

男-女,强-弱,审讯-被审讯,在这种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下,高压的控制欲反抗的求生欲的对峙,显得如此层次分明,甚至在Natasha与Olga这两个女人的关系中也反映出类似的状态。

究竟是怎样的极权统治,让人逐渐陷入这样的卑微与疯狂?在影片巨大的张力与冲击力之下,我几乎像丢了魂魄一样走出影厅,一时不知道如何评论。

同时,我们也抛出一个疑问:影厅里的观众都难以平复这部电影在两个半小时内带来的心理创伤,那演员们呢?在审讯室受尽凌辱、性虐待的Natasha呢?

在崩溃边缘的Natasha,她的痛苦不是演出来的

出了影院,媒体们开始惊呼这部作品“伟大”“改变电影史”,我才开始了解DAU这个项目。它最大的特点,不是三年的拍摄,六年的剪辑时间,也不是8000小时的对白,3700万的文字,甚至不是400个非专业出身的主要演员。DAU最让人惊诧的是在这一个庞大的项目中,重构了苏维埃社会,这些“演员”是切切实实生活在里面的。

也就是说,在里面发生的压迫与侵犯,都是真实的。

媒体发布会上,影片的主创们反复解释,演员始终拥有喊停、离开片场的自由度,镜头也始终不是隐蔽的。他们自己选择了留在DAU的世界,继续他们的生活与拍摄。

退变

在看完《娜塔莎》之后,我感到这一部作品可能仅仅只是DAU宇宙中的冰山一角,毕竟它的切入点太小了,只截取了1952年餐厅女侍应的生活片段,而整个项目跨越了30-60年代的历史阶段。项目的主人公——DAU,也就是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在《娜塔莎》仍旧只字未提。

《娜塔莎》都已经这么牛逼了,那么另外13部作品会是怎样?带着巨大的好奇心,我又走进了《列夫·朗道:退变》的影厅。

《列夫·朗道:退变》一共有6个小时,分为上下两部分,故事时间设置为60时代末。由于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马拉松式观影,我甚至已经做好了睡过去的心理准备,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影片密集地重现了苏联秘密机构中一群人的生活,包括机构组织的会议,科学家穿梭于妻子与情人之间的生活,年轻人的饮酒与狂欢,神秘的人体试验。。。DAU宇宙其他影片可能出现的人物也一一亮相,是一场复杂而精彩的群戏

这六个小时情节层层递进,把制度的恶人性的堕落呈现到淋漓尽致,极其准确地折射了历史与当今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可怕的事情

其中KGB的头子,也就是上一部折磨Natasha的Vladimir,在这部电影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们熟悉的诸多独裁者的影子:除了迷恋权术、控制、施虐、自恋这些特质,他的人物形象更是鲜活而多面的,甚至有时候还是“可亲的”。

Vladimir在拳击场上忍不住小试身手

论及掌控与凌辱,身处高位的Vladimir还是手到拈来,一点不输上一部在《娜塔莎》里的表现。看不惯年轻人文艺气息的衣着打扮,便让人给长发的青年全剃光了头。这一幕很熟悉对不对。

这些青年也是机构中秘密试验的受试者,试验目的是创造出完美的“超级人类”。他们后来都光着头,只允许穿一样的白背心、素色衬衣与西服,并接受各种训练,从热爱艺术与西方文学的文艺青年变成了做爱只会机械啪啪、唱着走调的歌糟践艺术品的糙汉子。

KGB的影响渗入研究机构内部之后,这个封闭的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放任自流到高压控制,团体内部也逐渐开始腐烂,种族主义滋生,人开始疯狂地作恶

影片看到后半段,我的内心是边大呼WTF边给它极高的评价的,它对社会制度以及人性的描述太过真实与深刻。一场场群戏又如史诗一般地展开,惊叹一阵接着一阵。

但我永远也无法原谅接近尾声的那一幕。它让我看到纯粹的恶,而这个项目的实质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那一幕是这样展开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进入机构测评受试青年的心理。那群青年此时已成为一个充斥着极端思想的光头团伙,早就看不惯这个美国人,想把他骗到猪圈和他“玩玩”。最后因为餐厅工作的女伴的阻止,似乎没有侵犯成功,只是把他吓到了。

几乎被性侵的美国心理学家

光头青年们大概是觉得不过瘾,随后就去猪圈拎起一头猪来羞辱,我们看到猪被他们蒙住了头,身上被写下“shame”等字,又被驱赶到餐厅里,大声地发出叫声,听得出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其中一个青年突然操起斧子向猪身上剁去,把还在挣扎的猪头生生地砍了下来。餐厅的女伴失身痛哭起来,其余的众人也在惊诧中沉默着,看着青年们又把猪腿撕扯了下来。

极大的生理与心理不适在此时一并袭来,把我先前对此片的敬仰崇慕一扫而光

对不起,我没有办法原谅。

你们说你们凌辱的演员在片场随时可以离开,但猪就可以随便虐杀了吗?你们的底线在哪儿?

我甚至怀疑,这个项目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导演拍摄的动因是什么

他真的是在反思,还是只是单纯地复制与呈现这种恶?还是在拍摄这种恶的同时自己得到释放内心恶魔的快感?

矛盾

看完《退变》,我又开始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DAU这个做着大型社会实验的艺术项目。

首先它已经超出了复制苏联社会体系的范畴,因为在项目中生活的演员,是拥有双重身份现代人。他们拥有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又被这个苏维埃式的体制所扭曲。他们带着自己的名字,融入DAU的宇宙,穿着特定的服装、戴着旧时代的造型生活,放飞、迷失、再重新定义自我。

当真实与虚假的边界早已模糊,他/她在被侵犯的时候会作何反映?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着一场梦,随时可以逃离吗?

诚然导演向观众解释了这个项目的虚构性,拍摄开始前导演会与演员沟通,确保他们对于拍摄计划有足够认知。演员们也并没有被关在DAU机构中,比如Natasha每天“下班”之后会返回哈尔科夫的家里。

然而矛盾的是,导演又在其他采访中透露,拍摄并没有剧本,而是直接拍演员们的生活,随后在整理素材时,挖掘其中有趣的故事线,把它们剪成了电影。电影中呈现的Natasha与Olga相爱相杀的关系,就是她们现实中的关系。

而其他的一些报道中也显示,他们当中的许多演员是24小时生活在项目中的。

演员们对摄影机的意识也是一个矛盾点。

DAU电影的拍摄并没有用传统的打光手法,而是打造了一套定日镜系统装置,把阳光以固定方向反射到房间中,达到自然照明的效果。摄影机都不是隐形的,但摄影师拍摄时会被黑布遮盖。

德国摄影师Jürgen Jürges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们拍摄时的场景。“有时,我拿着大相机,站在离一对夫妻一米远的地方,他们相互争执,大喊大叫,好像我不在那儿一样。”

也就是说,也许演员们对摄像机已经熟视无睹,因为它并不妨碍他们吃饭、睡觉、做爱、争吵,摄影机的存在也成了习惯的一部分,他们并不会去想“现实生活”中被纪录、被播放,而是在“DAU的当下生活”中活着。

最让我怀疑的是演员们的态度。Natasha的女主角娜塔丽在记者会上强调,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主支配着自己的感官与情感”。

曾在DAU项目担任选角助理的阿宾娜·科瓦廖娃则认为导演“残酷地操纵”了一个关于唐氏综合征婴儿的实验。

《退变》的实验室里就有从乌克兰孤儿院带进DAU的婴儿

好像这些不会自己发声的婴儿就可以任人操控,就像实验室的动物任意被宰割一样。

我又查到一年前法国《世界报》就采访过《退变》中饰演美国心理学家的美国演员。他在拍摄中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难以谈论当时的情景。

在那一幕中,他是差点被强奸了的。施暴的“演员”,是受导演邀请的真正的新纳粹分子,包括因殴打别人而入狱的罪犯

我想,导演作为幕后的操纵者与人性的观察者,大概是不会承认自己玩脱了吧。

大厦的筑起

在DAU的世界中,可以说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从上帝视角揭露人的罪恶与制度的腐化

他知道自己正在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playing a big game. 这大概也是让诸多主创人员欲罢不能的原因。

导演自己出身于艺术世家,祖父是一位艺术家和演员,父亲是一名享有声望的导演,曾执导苏联第一部被禁电影《玻璃琴》,母亲是一名语言学家和编辑。

导演也有着浓厚的苏联情结,至今依然把自己视为“苏联人”

他第一部执导的电影《4》在欧洲激起了一阵水花,在鹿特丹拿了金虎奖。这为他后来创建DAU项目打下了根基。

后来他想拍一部关于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DAU)的纪录片,剧本基于DAU的妻子的回忆录。

颜艺无敌的苏联天才物理学家列夫·朗道,敢公然挑战爱因斯坦

据说最初的剧本由俄罗斯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编写。索罗金也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称为“颠覆传统文学的另类文本”,他的代表作《蓝色脂肪》,在俄罗斯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三本书中名列第三,涉及克隆人、军事实验、时空交错、二战、苏联体制等等题材,备受年轻人喜爱。喜欢的朋友们可以深挖一下,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索罗金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为了让演员体验苏联时期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就萌生了还原苏联研究所真实场景的想法。

他在欧洲找了联合制片人,并靠着《4》积累的声誉与人脉找了许多制片公司与基金会投钱。

盘点一下欧洲给DAU投资的公司和机构吧:德国的Essential Filmproduktion公司,柏林-勃兰登堡媒体促进协会,德国WDR/Arte,法国Arte电影事业部,中部德国媒体促进公司MDM,瑞典电影协会,Film i Väst公司,欧洲委员会基金Eurimages,鹿特丹休伯特巴尔斯基金,乌克兰文化部,德国X Films Creative Pool Entertainment公司。西方显然对重建苏联机构的想法很感兴趣。他们的资助让项目开始起步。

俄罗斯文化部当时也给DAU投了钱,但在2015年因为项目未按期完成而要求DAU项目退回之前投的34万美元,并大力斥责DAU的电影是色情宣传。

欧洲电影机构的这些投资很快在DAU不断扩张的规模下很快被用掉了。资金链断裂,项目也将面临夭折。在这个时刻,金主爸爸出现了。

金主爸爸名叫谢尔盖·阿多涅夫Serguei Adoniev,是一位神秘的俄罗斯富豪。他是导演之前影片《4》的粉丝,在项目实行的十三年里投资了数千万资金给DAU项目,并且不过问拍摄事宜,不需要任何回报或挂名,全心信任支持导演。

富豪本人的背景也很有意思,深挖的话能挖出不少大料。他是俄罗斯电信业寡头,Yota公司创始人之一,前几年普金亲自安利送金砖国家领导人的手机YotaPhone就是出自这家公司,后来又在Yota走下坡路之前把股份卖给香港公司,成功套现。他和普金交往甚密,曾经因为贩毒经济诈欺被FBI调查。他本人持有的保加利亚护照被撤回,但这根本限制不了他,因为他的夫人也早已加入保加利亚籍。

2011年的阿多涅夫与普金

资金的保障,让导演一心扑入这项他坚信能改变历史的项目中,逐渐构建起这座大厦,坐着私人飞机腾飞。

实验与未来

DAU结束拍摄之后,它的社会实验并没有结束。

导演是怀着巨大的野心的,他准备在柏林、巴黎和伦敦分别策划DAU的沉浸式艺术展。

2018年,DAU团队来到柏林。他们要做一件挑战德国人底线的事情:重建柏林墙。他们选择了柏林市中心的一个街区,试图建造一面柏林墙的复制品,给参观者提供冷战时期那种失去自由感的沉浸式生活体验。在墙内的区域会有一个向外眺望柏林的平台,对比冷战时从西柏林窥视东柏林的平台。

这种揭伤疤的行为,最后当然被柏林市政府冷酷地拒绝了。毕竟亲历过冷战历史的许多中老年人还活在创伤中,更别提制造创伤了。

2019年初,他们来到巴黎重构了DAU的苏维埃小世界。和原本在柏林的设计一样,参观者必须购买“签证”,进入区域时必须交出自己的手机,换取另一部导览手机,包含了纪录片、展览与音乐会。展览中还布置了苏联时期的房间和用具,1:1还原电影人物的蜡像展。

巴黎展入口处交手机

DAU演员蜡像

如今在柏林电影节两部影片的展映,也为DAU项目积聚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关注。《列夫·朗道:娜塔莎》在主竞赛拿到杰出艺术成就奖(摄影银熊奖),掀起巨大的争议,但也给将来其余12部电影的推出造了一波声势。

摄影师Jürgen Jürges拿了银熊

据导演透露,未来他将“建造一座5000人规模的实验性城市,这5000人来自全世界,这个城市的一切将会被记录,一切都将是公开、透明的”。

野心勃勃的他,不是名垂青史,就是遗臭万年吧。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4 ) 片子好无聊啊 他是一部电影吗?

6个小时啊 好无聊枯燥啊 这是一部电影吗?他想表达什么呢?

太宽泛了。 是主义?是人性?还是现实呢?或者说让观众脑补去。

还是说隐含着把苏联 码猎理论 GC主义 黑一把。里面的旁白 有点价值但是有限啊。

这部片子可以说根本就不是讲一个故事 如果非要当一个故事看 这个故事相当无聊 甚至无趣。

是行为艺术吗? 还是说可以的讲 主义的 崩坏 残酷 对比一下 美国当年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说结局如何如何 并不新鲜 很多影视剧中也有的桥段吧。

好无聊的片子 我是快进看的。 正常看6个小时 浪费时间

我并不觉的他探讨了主义 并没有讲清 码猎 是宗教 这回事。

也并没有围绕的这个话题展开。 相当的无趣

相比起来 圣山 圣血 鼹鼠 反而有点意思了。至少思想价值体系 想讲的事还是明确的。虽然我也是快进看完的

 5 ) 猪与观众

纪录片记录不了发生在客厅的屠宰,传统电影也带不来深度扮演的即兴表演。

在开始对于导演道德审判之前别忘了电影和整个项目的实验性质:所有演员受到的煎熬,还有惨死的那只猪,可以视为对艺术的探索。我想这样做个比喻(不一定恰当):邱少云黄继光这些为国战死沙场英雄,不是让我们来去同情可怜的。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是他们的牺牲带来我们现如今的和平,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在这里安安静静讨论的机会,我们又哪里有资格反过头来去同情他们呢?我们要做的不更应该是汲取他们无畏的思想和英勇的品格吗?这些演员投入自身,如果之引发了我们那廉价无力的同情,未免太可笑了点。与其同情他们不如思考我们的处境,也许会发现在某些方面我们才是更值得有人同情的那一个。


这系列电影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基于参与者的深度浸入拍摄的,是人带来角色而不是相反。由于这种特殊性,至于是称呼他们为演员是否还恰当,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评判,我姑且称之为演员吧。我觉得他们不是那种我们看完电影,或者说就是观影时,就能对他们演技做出评价的那种演员。就如同我没法儿评价我在现实世界中的演技一样,你如何评价一个真实的人的演技呢?在每个角色身上我看到很多自发性的即兴成分,观影时他们就是我面前的人,观影后我相信历史上这些人是实在存在过。手持镜头强烈的临场感,使观众如一个透明人般游走在剧中。


我不懂这系列电影表演到底是什么性质,我也不懂该如何看一个电影,但我觉得我们不该精致的与电影割裂开,以“我是观众”的心理坐在荧幕前l。电影如何与观众互动是导演的事,但作为观众如何回应电影是我们的事。比如哭、笑,就是我们的反馈。比如思考电影展现给我们的这个世界,世界里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也是反馈。如果我们像看一个被玻璃窗包裹的艺术品一样看一部电影,把胳膊叉在胸前,昂着头眯着眼对着它品头论足或是冷眼旁观,我想我们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交互体验。我不懂电影知识也不教大家怎么看电影,但我在评论区看到对于拍摄形式的批评居多,对于内容的思考不多,我是觉得舍本逐末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我并没有感到出戏,代入感很强,我认为是一部好作品。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以便进一步思考:如果电影就是现实,你是那头猪,至少屋子里还有几个人可以同情你,为你申冤抱不平;另一种情况,你就是被迫观看杀戮的某个人,你该想想,有谁去可怜你呢?谁能跳出生活,站在上帝身边可怜其他人呢?总而言之,这是个电影你是观众老爷你随便评价,然而当这成为现实,谁又站在上帝视角来替你打抱不平呢?看完了研究所那几个光头党虐杀猪后,教授对女孩说说这并不是他们没文化的错,他们可以用文化解释他们的行为,那我们应该知道出问题的是他们的“文化”。对于生活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极端民族主义与极权政府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狂热的崇拜与极端的憎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在经济繁荣的自大自满中养虎为患,的回过神来发现事情已经失控。精英主义者给自己赋予的改造社会的责任。主任阿日波听着教授对未来的预测,认为自己对未来负有责任,便可以为了“伟大目标”牺牲任何人;光头党们为了人类的进化,便要对人类进行一次筛选,这可比灭霸坏多了。为了更高目标的实现,是否可以剥夺一些人的幸福,这是经典的“宗教大法官”之问。当我们是局外人时,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当我们去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不耐烦解释而选择粗暴的方式。就好比光头党开始时候的语言辩论,随着目的不达的不耐烦,渐渐演化为对拳头的信仰。

那头死去的猪,真正打破了我们与电影的第四面墙。这个手法非常大胆,在演员面前杀一头猪,也在你面前杀了一头猪,剧中人背过面去,你也背过面去。你说他们是在表演?还是说这就是某个时刻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现实与电影的界限在观众一阵阵的"恶心"中模糊,谁也逃不脱被裹挟其中的命运。另一种情况,你能冷静的甚至带着快感的直面这一幕时,你会发现自己和光头党们是那么的相似。出于良心你努力把自己与他们区别开来,你把自己那些优良的品质一一举例,表明自己的清白。但反过头在生活中网络上便对陌生人大加攻讦。不说了。总之,演员是观众,你也是观众,但你如何看待这宰杀,是每个人心中的秘密,我们不敢胡乱猜测。我们该感谢这只猪。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实验电影,题材又极具争议,免不了毁誉参半的结果。让我们留点时间去讨论它带来的一切新鲜事物吧!

 6 ) Liquidate

电光伴随呼麦般的宗教吟诵,苏联的信仰混杂着东方宗教,无神的“宗教”相信:只有摧毁才能获得进步,只有经过涅槃才能获得重生。

1

像一杯鸡尾酒不断勾兑,接着像狂欢节中的动物将它们胡乱搅拌混合。有关宗教与科学的讨论、DAU参加的晚宴及对年轻学者的接见、年轻共青团成员参与的课程、气氛暧昧散发轻佻的晚会、人与猴子的镜像实验,影片按时间顺序平等地展现着科学家(及预备成员)在工作及其之余的状态。剪辑使得事件与观众并行发生,在影片中很难区分是事件带来了剪辑还是剪辑带出了事件。

在第一段收尾有关人模拟猴子行为的实验中,有学者提出仅仅把人类看作一种动物并且把成为动物作为目标是不准确的,因为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直觉,抓住这些重要的直觉才是更为重要的事,这个实验是在这个封闭的苏联社区中人如何成为人的前奏。

2

事件变得更加呼之欲出,餐厅后厨酒后更加乱做一团,有关超个人心理学的实验中实验对象的呓语和躁动就像投射了机构内部的暗流涌动与强秩序下的混乱。

人的动物性在摄影和剪辑下逐渐暴露,秘书为高层管理Trifonov制作了冰激凌,在一段粘腻的谈话后被侵犯。

3

语言的纠正和约束是否能引导或左右身体的能动性?超个人心理学的实验中实验对象被要求结合社会性与动物性从而解放天性,而天性是否只与迸发的荷尔蒙与性有关,为什么实验对象都是青年,中年或老年的天性如何解放,解放后又会是什么结果?语言和动作如何匹配和相互工作——掩饰、互补、抵消?被调查的侵犯秘书的Trifonov的搪塞、Nikita和Zoya的欲言又止似乎都暴露着语言的局限性。

Denis与Nikita和Zoya在茶桌上有关实验老鼠的描述——“我尝试抚摸它们并把它们从一个笼子换到另一个笼子,它们一开始到处嗅嗅,后来就跑向对方,然后又疏远了,最后成为了朋友”以及Nikita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实验老鼠”更像双关了实验室中被管控居住的工作人员以及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演员们。

“罪业已造,伴着满腔热情”,DAU已至暮年,机构运转逐渐脱离正轨。“年少造孽,老年忏悔,这甚至都不是同一个人。”

年少造孽,老年忏悔

4

强压下的回光返照。Trifonov离职,Azhippo上任。

电影进行到几乎与《Natasha》同一时间,对于青年学者的“审讯”开始了。这次的“审讯”比《Natasha》中的手段温柔很多,但都是对自由的剥夺和性格的磨平。

与心理和神经学家Jim的对话带出了前克格勃军官Azhippo的性格和手段。

5

实验……实验……新的实验对象来了。

6

新秩序与旧习惯的对立。青年学者离开,新的进驻者变成了不苟言笑的体能优异者,他们拘束——他们放纵,Vika带头在后厨的一周的工作日结束后在玩牌时将Palych脱光亲吻。

检讨……检讨……检讨。

7

谈话时,他们不苟言笑,私下里,他们直接而不像青年学者似的腼腆——做爱。为了创造“新人类”,他们被召集谈话,影片第一次借由青年的嘴提到了“退变”,这是青年认为与“进步”相对立的词,这既可以看作是青年面对Azhippo的投诚,也可以看作是影片在后半段对机构趋势的点题。

“所有的情绪都是有趣的”,这句话恰好是从新来的这些看起来一丝不苟的青年嘴中说出的,他们看起来与情绪对立,不像青年学者参与到机构前辈们的狂欢中,他们被赋予了整顿机构的任务。

DAU的身体每况愈下,看似新的时代即将到来。青年带着更大的决心和更多的偏见。

8

新来的心理学家Andrew带给青年新的实验任务,在观察实验对象对指令如何反馈并把纸撕开的过程中他说:“观看这样精细的破坏是美好的”。这句话像是说给对方听,也像是说给观众听,因为此刻,观众不仅会意识到青年怪异缓慢的撕纸方式是一种精准的破坏,也会意识到从影片开始,我们观看到的就是机构从内部的逐渐瓦解与缝补。

暗藏的混乱和表面的平静逐渐撕裂,与青年学者以往表面与私下都放纵自由的形象不同,青年们开始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那是可怜和片面的报复。

报复开始了。青年把屁股上涂上颜料作的画挂在教授们家的墙上,影片没有评论,摄像头是中立的——教授们在餐厅播放舞曲,相互亲吻;青年们不断挑衅,没有人在同一标准下没有越界,观众可以评论教授学者的可怜,青年们的无知无理;也可以评论青年们的直率真实,教授学者们的懦弱造作。如果不放在当代的眼光回望过去,这样的评价很容易混淆视听。将眼光进一步拉远来看这个项目,如果在这里智识都是虚构的,我们又会怎么做?

青年与Vika做爱的尾声伴随着画完音的开始,关于爱的看法——人们通常谈论爱是谈论如何利用,就像我们说我爱土豆,爱的是什么,是爱吃土豆,而不是任何其他的方式。

9

DAU的身体状况与前来颂歌的童子军对比明显,他仿佛成了机构里活着的“老大哥”。青年把活猪带到了住家里宰杀,血混合着红色地毯就像更加粘稠的气氛,他们唱着童子军给DAU唱的颂歌,高喊着科学,砍下了猪头,卸下了猪腿。

猪长得像大象

厨房内青年在分割猪肉,书房内青年Maxim和年老的Blinov谈论着人的生命。

“它们是诚实的恶魔,至少他们告诉我们他们是”“这无关文化,这很简单,我们建造,它们摧毁”,客厅虽然易主,但终究会到了影片开始的混乱,甚至更加原始,更加露骨。

机构即将清算:单纯的暴力。

影片从一开始机构就脱离了DAU的掌控,勉强经营。片中描绘了没有轴心的机构是如何运转——每个人心思各异,即便是肃清内部流毒的Azhippo也在心理学家的剖析下被描述成了为了满足心理需求而纪律严明的自私者。

每组访问者及创作了这部电影,同时也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实验对象,访问者来去留走,机构却屹立不倒。

机构屹立不倒

 短评

5/10。观影过程是痛苦的,可能是缺少一个主线的原因。分两次看完,每次看完就倒头大睡。给我留下印象的有真实杀猪、审问戏、餐馆糜乱生活、撕纸。

8分钟前
  • 乍暖
  • 较差

#70th Berlinale#官方展映。影片全长9小时,这是为柏林制作的特别版。看完才觉得选[娜塔莎]进主竞赛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把[退变]放在[娜塔莎]之后再行展映也是非常有逻辑的。其第一部(分为5段)基本可以概括为“政治强人阿日波的崛起”,第二部(分为4段)可以概括为“直到大厦崩塌”,占据重要篇幅的无视一切文化教养、信奉人种论和拳头的“土狼”们,我猜参考的一部分是戈尔丁的《蝇王》(猪头的典故都用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应该是WG。影片鸿篇巨制,但叙事并不完整,结尾清场戏虽然非常惨烈但是怎么看都像是导演意志强加的团灭结局,并且颇有十几个人物按照电影叙事要求必须交代的人物结局根本没交代。作为一部电影而言,四星是我能打出的最高分了。

1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开头两个小时,灯光团队还没到达?

1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要PTSD了。最后一段多少能 justify 六个小时的长度,但也仅限于此了。塞满了太多琐碎的信息,想覆盖种种主题,结果只能靠旁白和exposition灌输;标榜是真人纪实,却又情不自禁玩预测未来假装本片很智慧;既然有明显的剧本和操控痕迹,何必玩“刻意不干预”那套?和看娜塔莎的感觉一样——大可不必。同样的素材交给大师处理会更上很多台阶,本片看似工程浩大,实际上是去艺术加工还偷工减料的产品,为国际观众创造猎奇话题和窥镜的噱头性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对于时刻能感受到现实与影像关联性的某些地区观众而言,这实在是一场受难。

18分钟前
  • Rebel Scum
  • 还行

【补標】下载大屏再看已经忘了看过系列几部了

1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可能一部分国人喜欢以无为贵 😀

21分钟前
  • Eyo
  • 还行

純粹的惡!是怎樣的力量讓導演和背後的資本將其邪惡的慾望付諸現實?制度對人性的碾壓並不需要額外的傷害來呈現,這是常識!

25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很差

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

30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还行

柏林电影节上看过两部DAU系列,听完两次主创talk,我已入DAU教。///早上起来收到很多留言,根据在talk上观众的反馈,大部分人震惊大于该片或准确说该项目应该给人带来的反思。昨天坐在剧组的前面,导演就在我的正后方,经常会听到女演员们在笑。就像主创们说的,他们生活在一起三年,彼此非常熟悉,这个电影的创作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必须注意,电影中一切都是虚构的,有剧本,但不同于传统剧本,很多都是演员的现场发挥,类似于即兴表演。大家所关心的心理状态,包括Natasha本人都一再否认现场有心理医生,也没有人接受心理治疗,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在一起生活得非常和谐,所有人都很开心,那里充满了爱。这个对于外人,甚至对于去过现场但是只短暂停留的人恐怕都难以相信。另外一方面,这部电影又是真实的。

35分钟前
  • Q影誌
  • 力荐

是应该把自主权交给观众,但是如果是凑热闹的话,拜托不要煽风点火了。很害怕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40分钟前
  • 我坐
  • 还行

#Berlinale20-40 前五个半小时的铺垫使得最后半小时的屠戮如此心惊又如此合理。导演是个大暴君,关于本项目的一切都将经受电影史的伦理争辩。

45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这部六小时的群戏强化了《娜塔莎》的“极简”感。原本还想抱怨一句片尾的大血洗决定铺垫太少,但整部作品的逐层推进还是再次震撼到我(虽然更喜欢上一部的局部放大处理)。另外,片中关于现代艺术的那一刻钟精彩段落真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学术案例了。近期决定整理一下该片诞生背景以及被最终撤销的柏林展览等丰富细节的德语报导。

49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楼下没看过也能评分?

53分钟前
  • 便民老板
  • 还行

这个年代可能只有这个剧组敢拍得如此直接,血淋淋。6小时分成两部分,你会看到文明如何一步步被毁灭。第一部分结束时想了不少要写的点,然而极权和野蛮不断升级,一切都在影片结束的那刻崩塌,简单的文字描述已经没有意义,我也实在无法概括结尾部分带来的震撼与恐惧。

56分钟前
  • 蜘蛛我一脚踩爆
  • 力荐

导演到底有没有底线?或者导演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底线?

60分钟前
  • 向好
  • 很差

主题还是可以的 把某主义和萨满、佛教、基督、科学等放在一起比较 才知道这种主义是多么恐怖 空间也有多重有效性 但叙述和分段都有问题(绝对是狠狠减分) 能感觉到素材多得装不下 然后就只能按长篇小说那么个格式来写 还是能力赶不上野心的问题 除了横摇和手持就不会别的方法了 换句话说如果DAU宇宙是这样的 那么14部合起来不过就是套装电视剧的水平 说不定还不如

1小时前
  • 灰狼
  • 较差

不知如何评价了 结束和导演及主创的谈话 听得我很难受

1小时前
  • 小马小马马
  • 还行

不同于《娜塔莎》窥一斑见全豹的手法,《degeneration》有意将格局拉大,更加直白地加入历史脚注和充满哲学意味的画外音以丰富文本的厚度。影片第一部分略显混乱,但第二部分渐入佳境,将一个逐渐走向疯狂的微型社会浇筑在六小时的宏篇巨制中。至此,柏林电影节上先后放的这两部《DAU》虽创作思路不尽相同,却殊途同归,既有宏大历史,也有小人物,犹如早已陨殁的苏联帝国的一次借尸还魂。

1小时前
  • 日王仔
  • 推荐

不就是一个“新官上任抓生活作风”的故事嘛,硬生生地被导演拔高到了人性和政治的高度,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

1小时前
  • 木石子
  • 还行

仍然是一个超五星,一部共产主义启示录,六个小时不间断的目不转睛几乎打破生理极限。如果说Natasha钻探到了人性的最深处,Degeneratsia则完成了坏制度的影像教学。我真的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影像,可以如此有力而完整展现人是如何一点一点从社达主义进化成种族主义恐怖分子的,更可怕的是环顾周围发现这种事情并非虚构,完全是真实存在的。全片最有力也最荒诞的一个段落,大概就是扛着斧头唱起我们爱科学。两段式结构,两种堕落,一种比一种恐怖。结尾其实很有铺垫的:其一,科学家被Azhippo引蛇出洞,一个KGB头子怎么可能让科学家干掉KGB,肯定是被先下手为强;其二,Azhippo被外国科学家光靠看面相就识得体无完肤,最后这一击显然是故意不动声色蓄谋已久;其三,众人的恐惧和沉默,恐怕也只能带来这样的结果。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